高一歷史上冊單元復習提綱(精選2篇)
高一歷史上冊單元復習提綱 篇1
從 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特點
方 方國聯盟
國 商 政治制度:內服與外服制度
聯 神權色彩
盟 分封制:周王是最高統治者,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
到 核心:嫡長子繼承制
天 西周 宗法制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下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共 工具:禮樂制度
主 春秋爭霸
中 大統一 群雄割據 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央 統一:前221年,贏政
集 “始皇帝”:皇權至上,皇位繼承制
權 中央集權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制 的確立 郡縣制
度 鞏固統一的措施:修長城、馳道;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整頓風俗
確 制定法律:細密、嚴苛
立 影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七國之亂
中央 建中朝
中 集權 漢 漢武帝集權措施 設刺史
與 推恩諸侯子弟
央 地方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后周世宗改革
分權 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集 的 措施 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斗爭 宋 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權 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后患
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專制 三省六部制的 “中樞門下”:宰相辦公機構
皇權 確立及其演變 宋分割相權 樞密院:軍政
的 “計相”:財政
不斷 元:一省制
加強 丞相制度的廢除 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
明成祖設立內閣
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清朝的軍機處 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雍正設立軍機處 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高一歷史上冊單元復習提綱 篇2
《大憲章》:給王權設定了界限
英 君主立憲制 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
國 《權利法案》 內容: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利受到議會明確的限制
制 影響: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度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成為第一首相
的 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創 兩黨制逐漸形成,首相和內閣從多數黨中選出
新 代議制下 ①1832年議會改革,降低了候選人和選民的財產資格要求
民主化趨勢 ②19世紀后半期議會改革,成年男子獲得了普選權
③1918年通過《人民代表法》,30歲以上有一定財產的婦女首次獲得普選權
背景:松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1787年憲法
聯邦憲法的制定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美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
國 聯邦制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后,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但州權主義觀念很活躍
的 內戰結束后,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憲法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
新 ①兩黨制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 兩黨制 ②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制 ③19世紀上半葉出現了政黨分贓制的弊端
④1883年1月通過《彭德爾頓法》,對文官制度進行改革,美國的政府體制因此穩定下來
①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
走 共和國萬歲 ②1791年9月,制憲會議頒布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向 ③1792廿月,國民大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共 ①18xx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和 “拿破侖神話” ②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
的 ③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 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1875年1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總統制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
國 政體的最終確立
德意志國家的統一:1864年到1870年,俾斯麥領導下,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統一
德意 得意志帝國的統治:1871年,得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同年4月,帶有濃厚專職色彩的帝國憲法
志的 正式頒布
統一 一戰后,德意志帝國覆滅
之路 “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1919年8月,魏瑪共和國建立
20世紀30年代德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