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古代的經濟政策教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中國古代王朝經濟政策的基本知識;借助歷史文獻深入理解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原因和所帶來的經濟后果,從而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能力,及借助歷史文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考古材料、歷史文獻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推理分析,大膽地比較論證,主動探究各個歷史問題的答案。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閱讀法等探討有關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的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壓抑了中國社會新的生產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國今天的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二、重點難點:
重點: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變及其影響;“重農抑商”政策實施的原因和評價;“閉關鎖國”政策實施的背景及其評價:
難點: 土地所有制的演變,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歷代政府的經濟政策與時代特點的關系。
三、課標要求:
了解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在閱讀中注意從總體上把握古代土地制度三個不同階段。完成下表:
時期 土地制度
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不能真正的阻止土地兼并,根源于 。
2、依照課本的順序,分時期具體地看各個朝代的重農抑商的原因、措施和影響
重農抑商:鼓勵男耕女織的 生產,限制 的發展。
朝代 原因 背景 影響
戰
國 與 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危及封建統治 制確立
增強國力
西
漢 西漢初,經濟凋敝,富商囤積居奇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的勢力
明
清 末期 興盛 強化了 經濟,影響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3、請同學們閱讀第三子目內容,了解和理解“海禁”政策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閉關鎖國”政策
(1)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