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第四單元復習提綱
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列 鴉片戰爭 1842年,中國戰敗,簽定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強 1856年,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英法聯合發動戰爭
侵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國被迫簽定《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華 導火線:朝鮮東學黨起義
甲午 時間:1894年7月—1895年
戰爭 結果:簽定《馬關條約》
影響:中國民族危機加劇(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舉借外債、
瓜分狂潮);各界救亡圖存斗爭的興起
時間:19xx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結果:簽定《辛丑條約》
影響:巨額賠款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使館區成為侵華大本營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1856年,通過北伐和西征達到軍事上的全盛
太平天國運動 前期頒布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
民 后期洪仁王干提出了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施政綱領《資政新篇》
族 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一部分官紳主張學習西方“長技”,興起旨在推動
抗 王朝中興的洋務運動
爭 義和團運動:19世紀末興起,懷著樸素的愛國激情,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反映了
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打擊了打躬作揖帝國主義的囂張氣
焰,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清王朝的改革運動。
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19xx年,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成立,孫中山任總理
辛亥 19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
革命 19xx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人臨時大總統
19xx年3月,頒布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