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古代的經濟政策教學案
(2)具體表現:①明代: ②清代: 。
(3)原因 ①根本:自給自足、落后閉塞的封建 經濟②客觀:明中期 侵擾我
國東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殖民擴張;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③思想:
(4)評價:①積極作用: 。
②消極作用:妨礙海外市場開拓,抑制資本原始積累,阻礙 的發展;阻礙中外
經濟文化交流,中國長期與世 ,逐漸 于世界潮流。
合作探究
1.井田制的出現與瓦解,這兩個歷史現象哪個是歷史的進步呢?試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角度作簡要分析。
2. 土地兼并帶來什么危害?面對土地兼并帶來的危害,如果你是統治者你會采取哪些措施?有沒有根治土地兼并的“靈丹妙藥”?
3、重農抑商政策為什么能成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如何評價這一政策?
4:古代中國歷朝統治者都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為什么商業還會有較高的發展水平?
五、知識檢測:
1.(xx年福建文綜,15)《漢書•食貨志》記載:“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边@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