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二)
答案:d
[四] 布置作業
l.p12復習題,第一題
2.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植株個體雜交,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f1只有一種表現型,那么f2代出現重組類型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總數的 ( )
a.1/16 b.2/16 c.3/16 d.4/16
答案:b
3.某生物體細胞中有3對同源染色體,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只含有父方染色體的配子占配子總數的 ( )
a.l/2 b.1/4 c.1/6 d.1/8
答案:d
4.將基因型為aabb玉米的花粉傳給基因型為aabb的雌蕊,所得到的籽粒,其胚的基因型最多有 ( )
a.3種 b.4種 c.6種 d.9種
答案:b
總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及對試驗的解釋,通過學習應該掌握子二代出現新性狀是由于遺傳過程中不同對基因之間發生了組合。應該對子二代中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型的規律進行理解記憶,以便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直接運用。
---------------------------------------------------------------------------
第二課時
[一] 教學過程
導言
孟德爾用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進行雜交,其f1代只有一種表現型,f2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為9∶3∶3∶1。
孟德爾用基因的自由組合作了解釋,要確定這種解釋是否正確,該怎么辦?
學生回答:用測交法。
[二] 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三)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
驗證
提問:什么叫測交?
學生回答:是用f1代與親本的
隱性類型雜交。目的是測定f1的基因型。
請一位學生到黑板上仿照分離定律的測交驗證模式,寫出測交及其結果的遺傳圖解。
教師指導:這是根據孟德爾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從理論上推導出來的結果,如果實驗結果與理論推導相符,則說明理論是正確的,如果實驗結果與理論推導不相符,則說明這種理論推導是錯誤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10。孟德爾用f1作了測
交實驗,實驗結果完全符合他的預想。證實了他
理論推導的正確性。
設疑:用f1(yyrr)作母本和父本測交的試驗結
果怎樣呢?
學生爭先恐后推演,教師出示投影,比較測
交結果,師生結論是:兩種情況是相同的,這說明f1在形成配子時,不同對的基因是自由組合的。
(四)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教師介紹:豌豆體細胞有7對同源染色體,控制顏色的基因(y與y)位于第l對染色體上,控制形狀的基因(r與r)位于第7對染色體上。
學生活動:觀看減數分裂多媒體課件。鞏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從而理解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的動態關系,即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設疑:如果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能不能自由組合?
學生展開熱烈討論。
教師出示投影,顯示如圖:
思考:在此圖中哪些基因能自由組合?哪些不能自由組合?為什么?
學生回答:yr與d或d能自由組合,yr與d或d能自由組合,y不能與r或r組合,y不能與r或r組合。因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要分離,等位基因也要分離,只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