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與模型的制作
同學們,在原型與模型制作實踐活動中,哪些是最值得研討的設計技術問題。大家可有興趣討論。
第1節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本章最后一節課程為什么要根據圖紙把實物做出來?
思考、討論:檢驗自己的設計。
引出對新課探究的興趣。
[板:第四節(1)原型與模型的制作]問:用模型代替原型,要滿足什么條件?
思考、討論:能夠滿足對產品的測試,評價,交流的目的即可。
學習新課。
如選擇木材制作多功能學習用品盒,制作的步驟首先是什么?
討論:要準備材料、工具、圖紙等。
開始制訂制作活動方案。
課本介紹的第一項是什么?
看書,回答,是看圖備料。
學習看圖備料。
[板:一、看圖備料]從備料圖中怎樣可以確定木板的厚度?
看書、討論:左右圍板長都是210mm,隔板長只有190mm,可見木板厚10mm。
展開討論。
筆筒用廣囗瓶代替,按本地的實際,還可用什么代替?
思考、討論:可用竹筒代替。
繼續討論。
看圖備料后是要進行什么活動?
答:下料。
討論下料。
[板:二、下料]下料活動有兩項,分別是什么?
看書、回答,是畫線與鋸割。
深入討論下料活動。
鋸割有什么要領?
看書、討論,113頁,(四點)
同上。
下料的下一步驟是什么?
是制作構件。
構件制作研討。
[板:三、構件制作] 制作構件的第一步是做什么?
是確定聯接方式。
討論制作構件方案。
課本上介紹的聯接方式是怎么樣的?
討論:是邊搭榫加釘和膠的方法聯接。
繼續討論制作構件方案。
聯接方式確定后,接下來的工作又是什么呢?
討論:是刨削。
同上。
刨削工作結束后,下面的工作又是什么呢?
討論:是榫頭畫線。
同上。
榫頭畫出線后,接下來當然是做榫頭了。這時要注意什么?
討論:做榫頭要注意的事項。
同上。
椎頭做好后,接下來的工作是什么?
討論:是組裝。
組裝活動研討。
[板:四、組裝] 組裝的順序怎么樣?
討論:組裝先后順序。
同上。
組裝完工后,還有沒有工作?是什么工作?
討論:油漆;裝筆筒;還要進行評價。
其他工作研討。
此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討論:
課堂小結。
布置課外技術實踐活動。同學們可以用硬紙代替木板來制作。
整理課本,準備下課。
結束本課學習。
板書設計:
第四節(1)原型與模型的制作
一、看圖備料
二、下料
三、構件制作
四、組裝
原型與模型制作研討
第2節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同學們,在原型與模型制作實踐活動中,哪些是最值得研討的設計技術問題。大家可有興趣討論。
[開始討論]尺寸大小;材料選擇;表面裝飾;工藝選擇等。
引出對新課學習的興趣。
[板出:第四節(2)原型與模型制作研討]。從112頁,看圖備料開始,可發現有什么疑難處?
看書,討論。備料圖與配料單編號5、隔板規格不一致。在備料單中隔板寬90應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