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年歷(精選4篇)
制作年歷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70-72頁教學內容的一個實踐活動——制作年歷。“年月日”雖然在本冊是第一次出現,但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這部分內容的知識點比較多,“看日歷、猜生日”是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和加深。如何從生活中抽象出數的概念,本節課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制作年歷的活動,體驗兩個月之間的聯系,初步了解星期,并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結合“看日歷,猜生日”兩個活動,讓學生會看日歷,找到我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嘗試推算某個人的生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算能力。在活動中滲透關注社會,熱愛祖國,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
【情感目標】
借助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現實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了解現實生活,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通過制作日歷,學會與人合作,感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共同合作,操作實踐,相互交流,獲取知識,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設計】
一、復習整理:
師:通過這幾天的學習,你都了解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引導學生整理年月日的知識。
師板書: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小月(30天)4.6.9.11.月;
二月28天 29天
平年 閏年
365天 366天
師:你們這些知識是通過研究什么來學習的?
生:年歷。
二、創設情境,激情引入:
談話引入:同學們,現在是幾月份了?
生齊答:12月14日了。
XX年過去了,新年就要到了,哎,咱們商量一下,我們可以給班級送上一份什么新年禮物啊?
生1:送給班級我們的好成績。
生2:我們可以送給班級新年的日歷。
師:你真是和老師想到一塊了,咱們制作一份精美的、XX年的日歷,作為獻給班級的新年禮物,怎么樣?生齊答:好啊!
三、制作年歷:
1、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師出示一張只標有和各月份的大圖畫紙;12個月份的月歷。
師將12個月的月歷貼在黑板上。
師:這12個月的順序不小心被老師打亂了,你能幫助老師排列好嗎?
師:通過觀察每個月的天數,你首先能找到哪個月?為什么?
生:我首先找到2月,因為只有2月是28天。
師將2月貼在年歷上。
師:知道了2月,那么一月和三月怎么找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生:一月和三月都是大月,就從31天的月份找。
生:我建議把大月和小月分開放;這樣能找得快些。
師將大月和小月分成兩組,問:31天的有7個月,你怎么確定1月和3月呢?
生:我昨天觀察了好幾張年歷,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和下個月的第一天是連著的。比如:1月31日如果是星期一,2月1日就是星期二。
師:你的發現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大家根據他的發現趕快找一找1月和3月吧!
生很快找到一月和三月,并貼在大年歷上。
師:從四月開始在找你需要注意什么?
生: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和下個月的第一天按星期幾來看是連著的。
生:還要看你找的是大月還是小月。
生依次找到其它月份,并貼在大年歷上。
2、看日歷:
師:年歷上12個月按月份排好了,觀察每個月,你能發現什么?
生:每個月橫著看相鄰兩天相差1,豎著看相鄰的兩天相差7天;
生:我發現每周都是從周日開始到周六,下個月再接上。
生:我會一個絕招,你只要告訴我今年的幾月幾日,不看年歷我也能馬上告訴你是星期幾。
師:真的嗎?那就考考你,“六·一”兒童節是星期幾?
生思考片刻:“星期三。”
“8月24日呢?” “也是星期三。”
師:你還真有辦法,一會下課教教我們行嗎?
生很高興,“行!”。
師:年歷上還缺少什么?
生:缺少節日。
師:你都知道我國的哪些重要節日?
生1:我知道“六.一”兒童節、“五一”勞動節;
生2:我知道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
師:在年歷上找一找,這些節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生:國慶節在10月1日星期六。
教師填在大年歷上。
師:誰知道我們祖國建國是在哪一天?
生:1949年10月1日。
(課件出示: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圖片、舉國歡慶圖片)
師:大家算算到今年10月1日的時候,我們國家已經經過了多少周年?比比誰動筆最快?(學生在課堂本上演算。)
生:我用減掉1949,得60,我國已經成立了56周年。
師:哇,我們國家已經經過了60周年了!我提議在今天這個課堂上,我們大家都來為我們國家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高歌一曲!(師生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師:我們小朋友不僅要知道祖國的生日,更要從小熱愛祖國。
師:你還了解哪些節日,和同桌說一說。
生邊看年歷邊說節日。
3、猜生日:
每年我們除了要慶祝一些節日外,還有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就是生日。
師:請你來猜一猜老師的生日:“我的生日和元旦在同一個月,是倒數第四天。”
生:1月28日。
師:你能間接地描述一下你的生日,請同組的同學猜一猜?
小組交流,每組選一位同學請全班同學猜猜他的生日。(本組同學不說)。
生1:我的生日和婦女節在同一天;
生2:我的生日和勞動節在一個月,第三個星期第一天;
生3:我的生日在第四季度第一個月,日子比月份多1;
生4:我的生日是“五一”勞動節后的第九天;
生5:我的生日第一個小月,下旬第二天;
……
每個學生的生日被猜出來,老師都將他的生日填在大年歷上:“在XX年我們將一起給每一個同學過生日。”
師將制作好的大年歷貼在教室的墻上,準備XX年使用。
師:大家對日歷已經非常了解了,一份實用的日歷除了有日期和星期以外,還有關于重大節日的標注,等會兒我們今天做的時候,也要把這些重要的節日標注出來。
四、作業設計:
制作一份XX年日歷,送給爸爸、媽媽,標上爸爸、媽媽等家里人過生日的日期。
六、小結:
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最高興的是什么?
制作年歷 篇2
年、月、日的知識包含著許多規律,它雖然是天文知識,但與數學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奧妙無窮,學生非常感興趣,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許多規律。一開始學生認識年、月、日,自主尋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都需要利用年歷,而年歷的形成、各月之間的聯系、星期的循環等,在教材中體現較少,但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繼續學習有很大幫助,于是我設計本節課的第二個環節:制作年歷。
1、“制作年歷”數學活動,學生受益多多
本課教學設計,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年月日知識,又進行了知識的拓寬,并與手工勞動、美術、語文(詩詞)等學科融合,讓學生在綜合化的學習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也能制作年歷!)。由此可見,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
2、數學活動的主旨首先是“數學”的,千萬不能偏離
在設計中,我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中的“數學”的東西是不是太少了?因為它畢竟是數學課,而不是手工課或美術課。
為了手工和美術等的東西不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首先,我把第一步“布局設計”放在課前。課前,我就讓學生搜集材料,通過討論交流,自主選擇和確定年歷的主題。然后,我又大膽放手讓進行布局設計,并把要畫的畫、要填寫的詩詞等進行先期處理。其次,對于第三步“完善加工”,有些同學課堂上來不及完成,我鼓勵他們在課后繼續不折不扣地高質量完成,還通過評比,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體驗制作的成功體驗。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數學”上來,以重點完成第二步“制作年歷”。具體如下:開始,我通過安排一定時間的復習,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也為下一步制作年歷打下了基礎。
在制作過程中,我注意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重點進行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表格填寫。因為一月份是一年的開始,既要注意與上一年銜接好,又要注意如何把一個月的天數填到為星期為周期的表格中;二月份的既要注意與一月份的銜接,又要注意它是29天,而不是28天。
通過兩個月的填寫,學生會在其中逐步熟練,并會慢慢體會到一些規律性,以后的填寫就容易多了。以后,我開始由慢到快,但注意每月的月尾進行一次核對,以防發生連瑣性錯誤。
在填寫過程中,我總是注意讓學生不斷總結注意點,循序漸進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現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在一、二月份填寫完成后,讓學生總結注意點,在填寫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原來上下兩排的數字之間正好相差7;前一個月的最后一周多余了幾天,后一個月的第一周就要空出幾天,這才是正確的銜接;如果前一個月沒有多余的天數,是后一個月從第一格填寫起;我把一些重要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的生日都用紅筆進行了標注,這樣看起來比較醒目明了……)
3、激發興趣,引導探究,使每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快樂
這堂課下課后,我把學生制作的年歷掛滿了教室,讓大家欣賞、交流和評比,又把這些好消息告訴家長,許多家長也很感興趣。一天,一個學生興沖沖地跑過來告訴我:“老師,我爸爸說,今天我家不買掛歷,說我的掛歷制作得夠水平,準備掛在客廳里呢!”這對學生來說,可是最大最大的表揚和鼓勵了。
制作年歷 篇3
實踐活動:制作年歷
教學內容:書本第56—57頁 制作年歷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制作年歷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知道年歷的結構,懂得看年歷,初步掌握年歷的制作方法,會用簡單推算的方法制作年歷。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培養學生之間交流借鑒、資源共享的合作意識。
4、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年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簡單推算的方法制作年歷
教學準備:
1、每人收集一份舊年歷。
2、學生自行準備制作年歷需要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入
課件出示一張一張漂亮的年歷。
同學們,看了這些漂亮的年歷你有什么想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著親手制作一份精巧的年歷,可以送給老師、同學或父母,好不好?我們還要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制作的年歷最美觀實用。
(板書課題:制作年歷)
二、活動
1、調查、展示。
老師請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帶來的年歷,指出年歷的形式是各式各樣的。
2、討論、制作。
(1)引導觀察單張年歷,學生觀察交流年歷的結構。
(2)全班交流。交流時注意以下幾點:
我們曾經制作過月歷,制作年歷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①要知道明年1月1日是星期幾。
②一年12個月怎樣排放。
③要在抬頭寫上是哪一年的年歷。
④設計圖案要新穎,有創意。
⑤重要日子,用彩色貼紙或彩筆標出來。如6月1日兒童節,父母或親人的生日。
(重要日子的標出,可以提醒學生記住自己父母、親人或老師的生日,從而進行孝敬父母、尊重老師的教育。)
(3)制定制作方案。
制作一個年歷有哪些步驟,小組討論,并分工。
(4)學生制作
(教師告知明年1月1日是星期幾,提醒注意明年2月是28天還是29天。
3、展示與交流
(1)小組展示制作的年歷
小組代表說明自己的制作方案和設計意圖
(2)全班展示評價:看看哪組的設計最有特點。
(3)拓展
今天是4月x日,今年的10月一日是星期幾?
(教學這一內容的目的為了讓學生能很快算出某月某日是星期幾?這樣就可以做出任何一年的年歷或一個月的日歷。推算方法:即先算出今天與所算日期之間的相隔天數,將相隔天數除以7,把余數加上今天的星期數,就是所求日期的星期數。)
4、運用
制作年歷,除了可以查看日期外還能做什么?(了解時間,記錄時間,統計出每月出生的人數。)
三、小結:
通過這節制作年歷的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本節數學實踐活動的情況,對積極參與本節活動,認真投入實踐,合作精神好的小組提出表揚。)
四、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本》第27頁
2、制作明年(XX年)的年歷
板書設計: 制作年歷
(展示學生優秀作品)
制作年歷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制作年歷的數學活動過程中,鞏固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從年到月再到日,掌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2、引導學生在探索年歷制作方法的同時,體驗年歷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借鑒。資源共享的合作意識。
準備:制作的各項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知
我們學習了年月日的知識,現在想請大家自己動手來制作今年的年歷,有興趣嗎?
1、誰來說說這單元我們學習了有關年月日的什么知識?
2、介紹不同的年歷
展示收集到的年歷,并作簡單的介紹。
二、小組合作,共同制作
1、制作XX年1月月歷
XX年1月1日是星期六
小組合作教師參與。
2、匯報交流
說說制作過程
3、計算每月1日是星期幾
這是今年每月1日的星期數,可是少了幾個,你們有辦法補充完嗎?
獨立計算,小組交流
1月1日 2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5月1日 6月1日
星期六 星期二 星期五 星期三
7月1日 8月1日 9月1日 10月1日 11月1日 12月1日
星期五 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二 星期四
小組匯報
說說理由
4、動手制作年歷
每個小組做2個月,老師做12月
5、展示交流
給我們制作的作品提點建議?
三、拓展練習
課后自己制作XX年的年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