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23-01-07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

  一、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律。

  2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二、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借助“乘法意義”“找規律”等多種方法探索并發現“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一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學習一個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個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更全面說明對“一個乘數中間是0乘法”中“0”的處理,在教材原有“試一試”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題,成為130×5, 402×3, 204×3。以便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后,能對后2題進行對比交流,進而發現402×3中間是0的那位,因為沒有進位,所以這一位寫0,積當中就保留了0;而204×3因為進位了,所以積當中的0就不見了。

  三、教學過程

  1、分小紅旗,學生 根據情景列出算式

  2、說 0×5=?,

  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3、再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

  師:從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學生發現的規律,全班齊讀一遍

  (二)試一試——探究算理

  1、 師:掌握了這一規律,那么一個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會計算嗎?,

  全體學生嘗試計算130×5,教師巡視,搜集學生多樣化的算法。

 。1) 100 × 5=500 (2) 13×5=65

  30 ×5=150 130×5=650

  500+150=650

  (3) 130 (4) 130

  × 5 × 5

  ———— ————

  (1)討論(3)(4)哪種算法簡便

  (2)同桌互相出題,互相訂正

  2、探索乘數中間有0的算法:402×3 204×3 。 教師巡視,搜集學生多樣化的算法。

  討論:204×3 積中間為什么沒有了0

  (三)練一練——掌握算法

  師:打開課本,看看今天學習的內容,并完成練一練。

  240×2 302×5 105×3 205×4

  204×2 320×5 150×3 250×4

  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后,比較每兩列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ㄋ模⒖偨Y

  教學反思

  1、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激發學習的欲望.

  2. 引導學生借助“找規律”“乘法意義”這些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并發現“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規律。

  3. 在掌握了“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練習,尊重每位學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計算策略的多樣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4. 本課教學為了更全面說明對“一個乘數中間是0的乘法”中“0”的處理,也為了給學生創設問題產生的情境及討論的機會,在教材原有“試一試”的基礎上增加了富有挑戰性的一題204×3,這一階段組織學生比較、討論,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并深刻理解了“一個因數中間是0”的不同處理。

  我在教學中也得到一些啟發。

  1課堂教學設計應關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適當調整教材,創設具有一定挑戰性和討論機會的情境,這樣才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增添濃厚的興趣。

  2充分相信學生學習潛力,教學重、難點可以由學生自己發現、討論、解決,使課堂充滿生機。學生自己探討過的問題,對其結論才會理解深刻。

  《0×5=?》教學設計及反思 來自第一范文網。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新朋友,出示小青蛙。給他們打個招呼吧。(小青蛙好)

  小青蛙想實現他看海的夢想,我們這節課繼續來學習《青蛙看!贰

  2.師板書課題,生跟著書空,師邊寫邊講要求。(“青”字的第三橫要寫得長一些,下面的月字把撇變成橫;“蛙”蟲字旁最后一筆變成提,右面的兩個土摞起來,下面的土寫得稍微大一些;“看”上面的手字的豎鉤變成撇;“海”字的三點水要寫得窄一些。)齊讀課題。

  3.復習:通過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你們還認識他嗎?看清字形,默記字音,想想字的意思,咱們來開火車讀吧。(出示幻燈片1)

  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蒼鷹    展翅    飛高空

  松鼠    善于    跳石階

  打著節奏,讀詞語。還有五個生字和要求認識的字都藏在這些詞語中,好好讀讀吧。(出示幻燈片2)

  蒼鷹       一雙有力的翅膀

  青蛙    吸了口涼氣   失望

  一級一級往上跳  

  口渴    喝水    歇一會兒

  4.聽寫生字詞語:口渴   喝水    吸氣     一級

  自己檢查一下,看你寫得是否正確。你認為你哪個字寫得特別地漂亮,就在字的下面畫一個小圓圈。

 。▽嵨锿队埃┪覀儊砜催@位小朋友寫的字。出示一個學生的生字。學生評價。

  過渡:只要我們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去寫,你們都能寫好字。

  5.檢查讀課文

  生字詞語都學會了,老師再來聽聽大家讀課文吧——打開書,我們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指生分讀11個自然段。(朗讀是一種享受,讀就要讀出精彩,傾聽是一種美德,聽就要聽出感受。)糾正,評價。小青蛙著急了,他說,咱們趕快去干什么?(看大海)

  6.出示大海的圖片,引入課文。

  看,這是哪兒?大海怎么樣?你們喜歡大海嗎?有只小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師貼圖片“青蛙”,板畫“大海”,簡短的幾條線。)可是有一座大山擋在它的面前,(教師板畫“山”。)你們幫它想想辦法吧,學生自由發言。這是一座怎樣的山呀?出示圖。讓你想起了哪句詩或詞語!对伻A山》

  二、民主導學   精讀課文 

 。ㄒ唬⿲W習課文第一段(1-3),重點抓住蒼鷹和青蛙的對話反復朗讀,體會主要意思。

  一只蒼鷹也給小青蛙出了主意,它會怎么說呢?出示蒼鷹的話,一起來讀一讀,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呀?

  “諾,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了。”

  你認為蒼鷹登上山頂容易嗎?(容易)它怎樣對青蛙說呢?誰能學著蒼鷹的樣子來讀讀它的話,看誰學得像。(平靜和藹)

  學習用“只要……就……”練習說話。

  只要我們認真做眼保健操,就_____。

  只要_______,就_____。

  這座山可高了,教師順手在山腰間畫幾朵白云,如果讓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面對高山,小青蛙怎么說?“天哪,這么高的山!”

  他有一個動作你注意到了沒有?你什么時候吸過涼氣?讓我們吸一口涼氣,再讀一讀。

  “天哪,這么高的山!(吸氣動作)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同學們來讀讀這兩句話,出示

  比較句子: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反問句)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不能上得去。”(陳述句)

  比較句子,初步認識反問句,初步體會反問句的表達特點。

  女生讀上面句子,男生讀下面的句子,比較一下有什么不一樣?意思一樣嗎?讀這兩句話的時候,你覺得哪句話能體現小青蛙的心情。

  想想小青蛙的心情,一起讀一讀吧! ∩R讀。

  能不能幫他找一條別的路? (可以做飛機?梢宰鏊鞯郎先?梢宰鲇瓮。)

  想象力非常豐富,蒼鷹又說了一句什么話?

  “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生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還能怎么說意思不變。

  動腦筋思考:

  “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你不登上山頂,就不能看到大海。”

  換一個句式,用“如果……就……”表達一樣的意思。

  如果_____,就_______。

  小青蛙只有一條道可走。我們一起告訴小青蛙。

  生齊讀。小青蛙的心情怎樣?(很失望、很不愉快)

  老師當蒼鷹,同學們當失望的小青蛙,分角色讀。

  (二)精讀第二段(4-10自然段)

  指導讀好第一次對話

  過渡:是啊,山太高了,聽了蒼鷹的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這時誰來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圖片。

  1.小松鼠怎么說的呢?讀他們的對話,同桌一個當青蛙,一個當松鼠。同桌分角色讀。對話的時候需不需要讀旁白。我們再讀一下,只讀他們的對話。

  屏幕顯示松鼠的話,

  “你想看海嗎?”

  “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

  “這有什么難的!”

  “再跳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2.誰能學小松鼠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評議:你這只小松鼠真可愛,能再有禮貌一些嗎?我仿佛看到了一只聰明的愛鼓勵人的松鼠。

  小青蛙只說了兩句話,有一句非常地重要。“這有什么難的。”

  你覺得難嗎。   生讀。教師跳一下!

  同學們跳一下! ∫黄鹛。

  難嗎?   不難。

  他原來認為很難,現在為什么不難嗎?小青蛙們,現在你們能跳上去嗎?

  生一起讀。

  青蛙跳了一級臺階后,小松鼠又怎么說的。“再跳一下。”  

  小青蛙有沒有信心?(有)哪只小松鼠來鼓勵一下青蛙。

  小松鼠們,快來鼓勵小青蛙吧! ∩x。

  舉起你的大拇指,讀! ∩x。

  男生當小青蛙,女生當小松鼠,讀。

  男女生分讀。

  小松鼠帶著小青蛙跳了一個臺階又跳了一個臺階,一級一級地向上跳。板書:一級一級跳。讓我們快去追趕小松鼠吧。起立。

  生起立。小青蛙們跳的時候要跟上老師的號子。

 。ㄒ患墐杉壧壦募壧,五級六級跳跳跳,七級八級跳跳跳,九級十級跳跳跳,堅持跳,跳跳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不怕困難往上跳,堅持到底跳跳跳,跳跳跳——)

  師:哎喲,累死我了,小青蛙們有什么感覺?(很費力氣,很辛苦)想想小青蛙們,它們的身體那么小,面對那么高那么多的臺階,小青蛙遇到哪些困難呀?

 。ê芾,休息也不行。堅持不懈。小青蛙特別累。小青蛙要登上很高的山頂。)

  師:說不定還會遇到蛇呀。困難大不大呀。那我們回去吧。(不行。他的愿望是看大海。不能放棄。只有一條路。要實現愿望,一定要堅持。它一定要不怕困難,還要堅持不懈。)

  板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師:你覺得小青蛙能實現他的夢想嗎?堅持不懈就一定能看到大海。

  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通過朗讀,把艱辛讀出來。師引讀。累了……渴了……又跟著松鼠……累了……渴了……接著又跟著松鼠……累了……渴了……不知不覺……(省略號是孩子讀的部分)

  3.積累詞語

  不知不覺  不干不凈  不明不白

  不清不楚  不慌不忙  不聲不響

  不屈不撓  不聞不問  不多不少

  不大不小  不上不下  不見不散

  不三不四  不倫不類  不管不顧

 。ㄈ┚x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這樣,一級一級往上跳,終于來到了山頂。這時候它們心情會怎樣?青蛙會動情地說些什么?  

  青蛙站在山頂,動情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

  你想不想對小松鼠說什么?

  2.小青蛙一開始認為自己不能爬上山頂,后來是怎么爬上山頂的?(小松鼠幫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們是一級一級爬上來的。)都對。老師總結:是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板書:不怕困難  堅持不懈

  三、檢測導結

  1.想一想,說一說      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喜歡?

  2.送給你們和小青蛙的三句話。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遇到困難得到別人的幫助時一定別忘了感謝別人。現在做好小事,將來一定能夠做成大事。因為你們是最棒的。

  《青蛙看海》這篇課文主要講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該年級的教學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于以下幾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3.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識記生字“登”“吸”“級”,認識偏旁“登字頭”。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道理。教學難點是:感悟課文揭示的道理。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二.情境的創設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學生對課文敘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中我在情境的創設上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體驗情境。這課要讓學生充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和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頂。課前,我在體育老師的配合下設計了“青蛙跳”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跳學校那棟五層教學樓的臺階。學生當時跳完以后個個累得叫苦連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氣,還有的在三樓就停下來跳不動了?吹某鰜韺W生對此感受是深刻的。這樣,上課時學生都會聯系自己的經歷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學生們有的說心臟都快跳出來了,有的說想吐,還有的說腳好痛好酸?梢,學生獲得的體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課文。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學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師生帶著頭飾表演課文描敘的情景:松鼠(老師)帶著青蛙(學生)來到了山腳下,不畏辛苦地一級一級地登上山頂,最后終于看到了大海。這就促使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帶著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課文,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內心體驗。學生的興趣很濃,思維很活躍,表演和朗讀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讀了課文后進行的,屬鞏固性的實踐活動。表演后,伴隨著熱烈的情緒,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記憶,也體會出登上山頂要*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走,這樣才能成功。

  3.畫面再現情境。根據教材和學科的特點,這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精美的畫面和恰當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山的高大雄偉和海的壯闊美麗,當時學生看的時候眼睛睜大了,還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聲贊嘆,看完后讓他們談一談感覺,學生不僅有強烈的表達欲望,還爭相說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得這些生活經歷有限、生活感受粗淺的低年級學生,不僅眼里有語言文字,還有相對應的形象畫面,“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遺憾之處:

  1.第二自然段小青蛙的話表現了它對登山的擔心害怕的心理,教學中,我覺得自己指導學生練讀得還不夠充分,對教學效果略有影響。

  2.教學調控不夠靈活有效,教學機智有待提高。今后在這方面要加強學習。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傳說故事。故事中的國王是一個英明的君主,為了挑選未來的接班人,特特意發給每個孩子一粒煮熟的花籽以此考驗他們是否具有誠實的品質。結果,有很多孩子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弄虛作假,偷換花籽以求中選。只有一個孩子堅守自己做人的準則,實事求是地手捧空花盆來到王宮。在滿目斑斕的色彩中這個孩子的空花盆顯得異常醒目,只有國王看到了在這個空花盆里盛開著一朵絢爛的誠實之花。因為誠實,這個孩子最終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接班人。

  二、學情分析:

  這是由傳說故事改編的一篇課文,篇幅較長。而且故事懸念迭出,要求認識的字有16個,數量也挺多的。如果教師沒有調劑好,學生最容易在長時間的集中識字時失掉興趣.而且,認識的字容易混淆,很快反生,那課文也不能讀通順,不能理解其含義。

  三、教學目標:

  1、學會認16個生字,學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讀中感悟,體會到誠實是一種美德,愿意做一個誠實的人,知道誠信待人。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認讀生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流利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誠實是一種美德

  五、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在上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十二個詞語,請看大屏幕齊讀一遍。

  2、聽得出來這些詞寶寶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現在咱們把它們寫到本上。誰記得第一個詞寶寶叫什么?第二個、第三個呢………………

  3、大家都很棒,今天咱們換一種批改方式,請看大屏幕自改,一分鐘的時間,誰改好就把腰挺一挺,坐端正。大家都改好后統計一下看看有多少個的孩子能默寫全讀。我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做得直直的,大家都改好了對嗎?請全對的舉手,很不錯,咱們班有二十七個孩子默寫全讀,大家一起給他們鼓掌表揚,別外老師也要為沒默寫全讀的孩子鼓掌,表揚你們對就對,錯就錯,敢于面對自己不足的勇氣和誠實的品質。今天咱們要認識一個好伙伴,他也和大家一樣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那么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ǘ、激發興趣

  1、請看大屏幕。用你自己的語言說出對這幅畫的初步印象。

  大家說的都詳細生動,聽得出來大家觀察的都很仔細,大家想知道國王頒布了什么嗎?

  請大家往這兒看,誰來把國王頒布的公告讀給大家聽。

  這位同學讀得很清晰,聲音很宏亮,謝謝你的朗讀。

  (三)、學習課文

  所有被挑選出來的孩子現在都站在廣場上了,手里捧著屬于自己的花籽,這時他們心里會怎么樣想呢?誰來說一下?這邊的第一個男生請你來說。他說的真好,把自己想象成這些優秀的孩子中的一個,把自己能得到這個花籽的驕傲和激動心情準確的表達出來了。

  他們的愿望是什么?第一排手一直舉得直直的孩子你來說。哦,因為國王是按照種花的成績來挑選未來的國王的,所以他們都想捧著自己種出的世界上最美麗的花,實現登上國王寶座的理想。

  2、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一對反義詞

  大家說老師真想馬上知道結果是什么?會有怎樣美麗的花出現呢?咱們一起看大屏幕齊讀課文,一起去種花,一起收獲勞動成果。在這兒老師給大家出個問題,在讀課文時找出文中的一對反義詞。

  大家的聲音真動聽,誰找到了文中的一對反義詞,請你來回答。

  高興------傷心

  1、 對嗎?大家告訴老師,找得真準啊,你們的眼睛都是最亮啊!

  2、 請大家往這兒看,三個月過去了,孩子們又回到了廣場,他們的花都有了什么變化。那么是誰高興了、誰傷心了呢?請看大屏幕三個月過去了,孩子門一起來到國王面前,一個個都捧著一盆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都很美麗。

  2、當他們再次聚集到一起時,心情是怎樣的?

  3、他們會互相說些什么?

  4、在高興的人群中,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高興的?誰不高興,你是如何知道的?

  5、請兩位學生來分角色朗讀,讀的時候應該做到那幾點呢?

  大家回答很棒,一讀出國王的疑惑和想知道答案的語氣,二讀出小孩子傷心,失望的語氣。

  第四自然段

  1、 國王聽了小男孩的回答后,他的心情和表情變化了沒?

  2、 找到并讀出來

  大家知道國王為什么會笑起來嗎?他說了什么話?誰來高興大聲地讀國王的話。

 。1)、為什么國王知道誰是誠實的孩子?(2)、煮過的花籽能開花嗎?(引導學生將問句改成肯定句)

 。ㄋ模、師總結課文,激發他們愿意做誠實的人的愿望。

  師:課文中未來的國王具有了誠實的品質,同學們是未來祖國的主人,是祖國的希望,也應該具備誠實的品質。

 。ㄎ澹、品讀課文,升華主題。

  1、師:老師要請同學們分角色來讀課文,你們認為怎樣分工好呢?分角色讀課文。

  2、問:你喜歡這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嗎?如果你現在是這個孩子,你當上了國王,你會給國家起個什么國名呢?

  3、以“游誠實國”為題,想一想我們是這個國家的好公民,我們遇到下面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踢球時,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沒人看見,………

  有一道難題,我不會做,小剛讓我抄他的,………

  字詞聽寫我得了“優”,自己發現里面有錯字,……

  七、教學反思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成性、動態的過程。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自行發現,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備課時沒有設想到的,非常獨特的想法。這時,我及時的抓住這個機會,教育學生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要動腦筋思考,學會隨機應變。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體驗,發揚了他們的個性。還延伸了課后的安全教育,我覺得這可說是一舉兩得呀!

  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而代之與開放式的、不斷生成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善于抓住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上述摘錄的教學案例中,這個創新點是由學生自己挖掘的,沒有張演瑜小朋友獨特的想法,就沒有了“有時也可以不誠實的”的“創舉”。而我只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大膽地想、盡情地說,不斷地進行創造性思維。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堂課給了我今后如何進行課堂教學一個啟示,即要針對學情變化發展靈活組織教學。這一案例中,我認為主要體現在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因為“在兒童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語文學習不應該僅僅是讀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們不斷創新,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生機,才有活力。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4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和動物有關系(板書:螳螂捕蟬),請同學們讀課題。

  螳螂捕蟬也是一個成語,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通常還會在后面加上幾個字——

 。ㄉ狐S雀在后)

  2.完整地說。

 。ㄉ后氩断s,黃雀在后)

  二、初讀感知,把握大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課件出示默讀問題)

  2.好,哪位同學結合投影上的提示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出示提示)

  隨機抽取學生回答。

  3.誰講的故事?講給誰聽?目的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少年、吳王)

  三、角色體驗,讀文明理

 。ㄒ唬┳杂勺x文,小組討論

  1.哪位同學能快速地把課文中少年給吳王講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找出來,讀給我們聽一聽。

  2.這就是少年給吳王講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看看有沒有哪些詞語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從中發現了什么,然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出示課件)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ǘ┙巧w驗,加深理解

  1.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我們發現:其實它們三位把頭往回一調,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險,這災難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們為什么不調頭呢?我來找三位同學替它們回答。

 。1)蟬啊,蟬!你為什么沒把頭往后調一下,看看身后的危險呀?

  (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吶!)

 。2)螳螂,你為什么沒調頭看看身后的危險呀?

 。ê贸詥?還沒吃到就……慘嘍!)

  (3)黃雀,你為什么沒把頭轉一轉哪?

 。ǔ缘襟肓藛?現在后悔了嗎?來不及了!)

  2.從這三位的回答我們明白了,蟬一心貪戀露水卻不知道(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蟬卻不知道(身后的黃雀),黃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卻不知道(少年正拿著彈弓瞄準它呢)。(依次板書)

  3.誰能同時面對它們三位用一句話告別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話最合適?誰來讀這句話,真的讓它們聽到,你是在告誡它們。先自己練習一下。

 。ㄈ╊I悟寓意,創新復述

  1.少年對吳王所講的這番話,吳王聽懂了嗎?從哪兒看出來?請齊讀。(出示課件)

  2.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還有哪些詞語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學生自由回答。

  3.老師這里也準備了幾個,同學們讀一讀,積累積累。它們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過來的詞語。

  4.吳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個什么決定?

  奇怪了!少年這番話并沒有提到攻打楚國的事呀,為什么吳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呢?這兩件事兒有什么聯系呢?

  原來吳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蟬一樣: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王攻楚,諸侯在后。(板書:攻楚,諸侯)

  5.少年說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現在看來它不但有意思,而且還特別的有……

  誰能把少年所講的這個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繪聲繪聲地講好它呢?我剛才說的是什么好?講好!自己練習一下,同桌之間互相講一講。

  6.哪位同學當一下少年,給我們這些好奇的吳王講講這個故事呢?(課件出示插圖)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5

  一  知識教學點:

  1.學會“塘、群、灰、捕、迎、龜、裳、碧、鼓”這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開展活動,讓學生表演來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3. 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讓學生懂得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青蛙。

  二  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4.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不同用法。

  三  教具準備

  課文中各種動物的頭像和小蝌蚪變化過程中的不同特征圖及字條

  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解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蝌蚪嗎?它長得什么樣?(投影出示,認識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它的媽媽是誰?學習了這一課我們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ǘ┛磮D,了解圖意:

  1.出示掛圖,學生從左至右觀察,邊看邊想:這幾幅圖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看第一幅圖著重觀察小蝌蚪是什么樣的?看第二幅圖說說小蝌蚪遇見了誰?會說些什么?它的身體有什么變化?用觀察第二幅圖的方法自己觀察三、四幅圖,自由說說圖意,適當進行想象,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三)借助拼音,結合圖畫,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ㄋ模⿲W習生字詞

  1.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標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畫出生字新詞,練習讀并讀準字音。

  2. 檢查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請學生來讀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師及時予以指導。

  3. 注意指導學習以下生字。

  塘:左右結構,13畫,第8畫右邊要出頭,第十畫上下都要出頭。

  迎:半包圍結構,與“柳”字相比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寫一“撇”。龜:共7畫,下邊是“”不是“電”。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13畫,第九筆是“一”,右邊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碧:第四筆是“提”

  “塘”,“迎”“裳”這幾個字是后鼻韻母,要讀準。

  群:讀qun,不要錯讀成q0n.捕:聲母是b,不能讀成p。

  裳:讀輕聲shang,衣裳(shang)。

  (四)布置作業:

  1.完成字詞的抄寫。

  2.朗讀課文。

  3.在實踐中觀察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第二課時

  一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1.讀第一段,看第一幅圖,問:

 。1)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2)結合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在下面畫上橫線,讀一讀。

 。3)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能夠讀懂那些詞?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指導以下幾個重點詞語:一群:指許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結合學生平時生活實際還可以說“人群,建筑群”。

  對“甩著”、“快活”、“游來游去”幾個詞的理解要對照畫面,啟發學生想象。最好通過觀察實物或錄像。在朗讀中體會“甩”這里是擺動的意思,例如“牛甩著尾巴”。

  快活,游來游去能夠說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興。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著。

  2、指導朗讀第一段,要讀出有趣、高興的語氣。

  3、投影出示課后練習2的(1)題,口頭填空,齊讀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

  二  圖文對照,讀講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圖問: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么變化?再結合課文,說一說。

  2.繼續觀察:小蝌蚪遇見了誰?它會說些什么?會怎樣想?再結合課文閱讀,找出有關句子,再回答。

  領會“長出了兩條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鯉魚媽媽講的青蛙特征“四條腿”“寬嘴巴”。

 。1)結合看圖,弄清蝌蚪先長出兩條腿的位置。

 。2)迎上去:正面主動上前叫“迎”,在這里表示有禮貌,也表示鯉魚是迎面而來。

  3.分角色朗讀:要讀出孩子問話那種天真的語氣。鯉魚媽媽要讀出親切、長輩式的語氣。

  過渡語: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以后,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

  小結第二段的學習方法:1. 先看圖,想想他們都會說些什么,小蝌蚪有什么變化。2. 再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反復讀讀。3. 領會重點詞語。

  三  講讀理解第三段。

  1.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試著自學第三,四,五段。小組內討論,然后匯報。師引導。

  2.體會:“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烏龜前進的方向相同,也表現了小蝌蚪知道媽媽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媽媽的心情。

  3.解決疑點:為什么小蝌蚪錯把烏龜當媽媽?聯系第二段鯉魚媽媽介紹的特征來體會。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媽媽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擴展:我們平時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否則就會鬧笑話。

  5. 品析重點詞語:比較“游過去”與“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那種高興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葉上,小蝌蚪不急著追趕,也說明小蝌蚪認準了青蛙是自己的媽媽,已對媽媽的長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會認錯了,所以不慌不忙。

  6. 引導學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樣認出媽媽的?回顧鯉魚和烏龜所介紹的特征與青蛙媽媽的樣子相符合,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媽媽。

  7. 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練習朗讀。

  8. 進行思想教育,引申擴展,通過學習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進行保護青蛙的教育)

  9.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開展活動:

  1.指導學生戴頭飾表演這一課的小故事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2. 拿出己打亂順序的青蛙各個生活階段的照片、卡片或圖片依次排列,小聲說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讓學生排出正確的順序。

  四  練習,鞏固:投影出示練習題:

  1.小蝌蚪先長出兩條________,過了幾天,長出兩條________,又過了幾天,________變短了,成了________.正確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條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對大眼睛,披著________,露著________.正確答案:寬、鼓著、碧綠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  板書設計:貼圖      貼字條

  小蝌蚪                青蛙

  長出后腿         四條腿、寬嘴巴

  長出前腿          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

  尾巴變短→不見    綠衣裳、雪白的肚皮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我用了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以識字為主,我想低年級孩子掌握的字有限,要他們學懂課文內容很難,于是,先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然后再學習課文也許要容易些。識字是關鍵,學文是重點。

  我重點講講我是怎樣指導孩子們學習課文的:開學時我就布置了學生養幾只小蝌蚪,注意觀察它們地變化情況,并記錄下來。這為學習本課做了鋪墊。

  在學習本課時,我具體用了如下方法:

  1.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讓孩子們說說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再結合課文內容知道小蝌蚪的樣子。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征,并讓學生一步步地說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我注意了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的事實,我在引導孩子們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后,引導他們小結出學習方法,然后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習中,讓他們小組合作完成,這樣又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能力。

  3. 上課前,我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大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我在課堂上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松自如,毫不吃力。為了加深印象,我拿出己打亂順序的青蛙各個生活階段的照片、卡片或圖片依次排列,小聲說小蝌蚪怎樣變成青蛙的,讓他們排出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正確變化順序。

  4.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我課前準備了幾種動物的頭像,我讓孩子們戴上頭像來表演“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5. 學文填空,加深印象

  由于我的教學水平有限在課堂上留下了很多遺憾,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6

  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描寫的是山寨的自然風光,旨在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山的美麗與神奇,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體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

  設計理念:

  《山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緊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采取讓學生自主識字、自讀自悟、自我發現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等形式,給學生一個廣闊的空間,并充分利用藝術與語文的學科整合,讓學生通過畫畫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對意境的感受,把學生對初讀的感知和細讀的感受,引發為真正的感悟,從而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的意境。

  2、能用畫畫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教師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復習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搭乘生字快車去領略山寨的風光。(課件出示課題:山寨)

 、倏凑l讀得棒!(課件:山寨  炊 煙  拐彎  林遮樹掩  青藤垂掛  多虧  汪汪)

 、谇魄莆易x得最棒!(課件:寨  炊  煙  拐  掩  藤  虧  汪)

  師:大家讀得真不錯,掌聲鼓勵自己!

  二、質疑解惑

  1、現在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小組里讀課文,如“同桌互讀,小組齊讀,一個同學讀其他同學聽……”,然后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賹W生自由讀課文。

 、谟惺裁磫栴}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

  生:什么叫“七拐八彎”?

  師:一位同學來演一演“七拐八彎”。

  生:為什么山路會七拐八彎?

  課件:七拐八彎的山路。

  生:為什么“分明是到了寨邊,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

  (問題出現在哪個小節,就圍繞那個小節進行問題解決、朗讀指導。)

  ③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掃清障礙)

  2、師:現在我們有感情地一起把詩歌朗讀一遍,想一想自己最喜歡哪節詩?

  [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借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質疑、解惑,讓課堂始終充滿著活力,從而進一步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

  三、再讀,感悟意境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里把自己所喜歡的小節美美地讀一讀,再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你所喜歡的景物畫出來。

  1、學生一邊讀一邊畫。

  2、每小組評出一位畫得最好的同學。

  3、展示:告訴同學們你喜歡的是哪個小節?畫的是什么景物?

  [淡化、打破學科間的界限,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借助繪畫這一學生十分喜愛的手段,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四、總結延伸:

  同學們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詩歌里,背給爸爸、媽媽聽,好嗎?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著我們去欣賞、去贊美、去描繪呢!同學們有機會可以請爸爸媽媽帶我們到外面去看看,說不定我們也能成為詩人!

  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優勢,運用多種途徑進行閱讀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互動討論,師生共同讀文解惑,將質疑緊密與讀文、學文、感悟結合在一起。在這種平等、互動、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既能讓思維活躍的學生大膽表現,也能帶動思維不夠活躍、表達不夠流暢的學生得到鍛煉。而且,釋疑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語言組織能力的過程,也是學生將語言文字知識與生活,與其它學科結合的過程。通過這樣一節課的學習,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提高,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問題探究解決能力得到了培養。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畫、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在操場上學生活動的情景。本課屬于按事物規律識字一類,反映的是學校生活,學生在生活中也較感興趣。教學時,可將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學習漢字有機結合起來,教材又倡導“多認少寫,及早閱讀”的識字教學新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看圖說、看圖貼、再反復多種形式學習詞語,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活動中學,在情境中學,增強了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動。本課插圖上畫了小學生在操場上所玩的大部他體育活動,學生在生活中見過或玩過這些體育活動,因此對這個內容比較感興趣。兒歌概括了操場上活動的情形。告訴學生體育鍛煉可使身體更強壯,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9個生字,認識“足字旁”、“提手旁”2個偏旁,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兒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愿望。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及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9個生字和2個偏旁,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詞語。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拍、球”等9個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識兩個偏旁“扌、足”。

  3、激發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一、激情導入

  1、介紹一所美麗的學校,引出“操場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圖

  師:這么漂亮的一幅圖,這是哪呢?(直觀展示、開門見山)

  生:操場上。

  板書:操場上

  生齊讀課題

  你們喜歡在操場上干什么呢?(指導說完整的話)

  師:操場上那么多小朋友,誰能說說他們都在做些什么呢?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關詞語

  打(dǎ)球(qiú)

  拔(bá)河(hé)

  拍(pāi)皮(pí)球(qiú)

  跳(tiào)高(gāo)

  跑(pǎo)步(bù)

  踢(tī)足(zú)球(qiú)

  二、看圖并學會說句子

  師:小朋友觀察得都很仔細,說得也很好,現在老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用一句話連起來:“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小朋友有的拔河,有的跳高,還有的拍皮球”。老師這句話說得好聽嗎?因為老師用了有的……有的……還有的……(板書)這個詞組,你也能學一學嗎?趕快跟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生:同桌說;個別說;齊說。

  三、認識生字

  師:黑板上的這些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么認識的?

  生:我認識“拍”這是拍手的拍,我在幼兒園就學過了。

  生:我認識“球”,我是從電視上學的。

  生:我認識“跳”,跳跳糖的包裝紙上就有一個跳字。

  師:小朋友真棒,在課外能認識這么多漢字,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現在就請大家把認識的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用拼音拼一拼。

  生:自由讀

  師:誰愿意上來當小老師,把認識的字教大家讀一讀。

  生:齊讀、輪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讀。

  去掉拼音讀一讀

  四、用球擴詞

  師:皮球、足球都是球,你還知道哪些球?(在給球擴詞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項目)

  五、做動作,學詞語,找規律

  師:課文里的小朋友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在操場上玩得這么開心,你們是不是也想參加了?

  請學生上來表演打球、拔河、拍皮球的動作,其余學生跟著學一學。相機出示:打、拔、拍

  做這幾個動作都用到了身體的哪一個部位?

  生:都用到了手

  引導總結:拍、打、拔這幾個動作都用到了手,所以都帶提手旁。學習提手旁

  請學生表演跳高、跑步、踢足球的動作,大家跟著學一學。相機出示:跳、跑、踢

  這幾個動作又用到了身體的哪個部位呢?

  引導總結:跳、跑、踢都用到了腳,所以都帶足字旁,學習足字旁。足字有禮貌,做了偏旁,把腳就縮進來了。

  六、鞏固識字

  1、給偏旁找朋友(將生字部件拆開,分別寫在卡片上,卡片發到學生手中)

  師:誰來找朋友,找到朋友請你把卡片合在一起,大聲讀出來。(如:拿著提手旁卡片的學生去找朋友,可以找拿著“白”字卡片的學生,組成拍字,大聲讀出來,并帶著其他學生一起讀。)

  2、給生字找朋友,動名詞搭配(如:拿著“拔”字的同學去找朋友,找到拿著“河”字的同學,把卡片拼在一起,大聲讀出來,并做一做動作。)

  五、指導寫字

  1、觀察八和入的不同。

  八和入同是一撇一捺,同是撇低捺高,但“八”兩筆分開,“入”兩筆相連。

  2、教師示范

  3、學生書空

  4、描紅,仿寫

  七、結束語: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9個生字,還學會了打球、跑步、踢足球等運動,下課了,讓我們一起去操場上運動運動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識字的引路課,把本課的14 個生字在一節課完成,我想如果得當,是可以完成學習任務的。我覺得識字課課前準備很重要,要準備好詞卡,字卡,學生也是,這樣才能夠上得好。本課注意了突出識字課的特點,運用孩子們喜歡的多種形式來學習,注重了識字方法的歸納,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新課程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在課堂中,學生的外顯情感又主要表現在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上,體現為積極的狀態、主動參與的熱情。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希望孩子在每一個步驟中均能出現學習的興奮點。為了使孩子的情緒高漲,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我們又不遺余力的設計出大大小小的眾多游戲。于是在課堂上,場面熱鬧,師生互動頻繁?墒,當我們由興奮恢復到平靜,再來檢驗學習效果時,卻發現差強人意──學生掌握得并不扎實。

  我想新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足夠大的創造空間。在編寫教案時,我們以后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在資源加以擴充、創造。相比較傳統教材,新教材的內容增加了,原來的識字課也已發展成目前的識字讀文課了。我覺得我應該成為教材的開拓者,挖掘者,應該靈活運用教科書,根據課文特點,妥善處理每篇課文,使書本成為我們的藏寶圖。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8

  青海高原一株柳

  (12月17日到通州區英雄小學參加第二課時同課異構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用灞河柳襯托高原柳的寫法。

  3、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二、導入:

  學習了課文的1—5節,我們了解了這是一棵神奇的柳樹。讀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預設 :1、什么只有這株柳樹能生存下來?

  ( 相機板書:    ?     造就     神奇)

  2、這株柳樹從哪兒來的?

  三、學習第6—7節

  1、自由朗讀課文,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找到答案。

  2、哪些句子寫出了柳樹的頑強?

  相機朗讀指導重點句子:ppt出示

 。1)自古以來,人們也許年復一年看到過,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3)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指導朗讀

  方法一:通過學生朗讀,讓學生談談自己一些詞語朗讀處理的原因。(自悟)

  方法二:讓其他學生傾聽,評價朗讀者讀得好的地方。(他評)

  方法三……

  四、學習第八節

  1、文章題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可是第8小節卻寫了和它沒有關系的家鄉灞河的柳。偏題的作文不是不及格嘛。陳忠實還是大作家呢?作者為什么用這么大段來寫灞河的柳樹呢?認真讀一讀,想一想。

 、佟Ρ

 、、哪些地方作了對比?劃出來。

  教學思路:

  a、抓住“隨手折……三兩年……便急驟冒出一片又一片蘆葦一樣的柳叢。”這些句子體會極易生長;

  b、抓住婀娜多姿、風情萬種兩詞體會柳樹的形象象一位美麗的、年輕的少女。思考體會:如果灞河柳是這樣一位少女,那高原柳象什么?

  男女生對讀分別寫灞河柳和高原柳特點的句子。ppt出示。

  ③、這樣對比的目的是什么?

  順勢指導讀好第八節最后兩個反問句。

  2、如果你是一株柳樹你愿意做灞河柳,還是高原柳?為什么?

  五、學習第九節

  1、命運是無法選擇!它落在了高原之上就拼盡全力活下來。成了讓人敬畏的高原柳。朗讀第9節,這篇文章的總結段很有氣勢。邊記邊體會,讀得滾瓜爛熟,下次寫文章如何結尾對你也許有啟發。

  提示背誦:ppt 出示

  這株柳沒有……

  也沒有……

  而是……終于……

  命運給予它的……

  它卻在……

  2、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這句話僅僅在寫柳樹嗎?(哪些人?簡述經歷)

  3、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請用一句話予以總結。

  我祝愿在座每個人能像灞河柳一樣一帆風順,但如果碰到困難請想想今天學習《青海高原一株柳》,樹都可以這么頑強,何況咱們這些“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的人呢。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扛過去。

  板書:

  青海高原一株柳

  頑強       造就       神奇

  對比

  高原柳                灞河柳

  匠心獨運

  教學反思:

  這是第二課時,我的教學重點放在了體會用灞河柳對比襯托高原柳的寫法上。教學第6、7兩小節我原來的設計是這樣的:(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1—5節,在仔細觀察大柳樹之后,作者對這株柳樹怎么生長壯大的情景進行了想象。輕聲讀6、7小節1、看看有沒有讀不懂的地方。2、哪些句子讓你感動?劃下來,抓住這些句子中的重要字和詞去體會,還可以把你的體會寫在書的空白處。交流感受,同時進行朗讀訓練。)后來我覺得其實6、7小節當中高原柳的頑強精神、強大的生命力在6、7節文字當中是一望而知的,所以我就換成了“哪些句子寫出了柳樹的頑強?”在教學當中,我發現這樣一換,避免了無謂的繞圈子,效率較高。指導朗讀在這兩節做得還不夠到位。原因是對這部分如何處理預先還不是太有底。說到底還是功底不夠,爐火未青。

  教學第八小節我將課后思考題4進行了轉換。用歸繆方法,引起學生興趣。本來設計的三個層次:第一、讓學生說出這是對比的寫法;第二、讓學生知道在哪些地方和高原柳進行了對比。第三、這樣對比的作用是什么。結果第一個學生把第一和第三個原先設計的所謂層次打亂了,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事先還是應該做一個充分的預設。不過好在當時處理還是可以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回答“如果你是一株柳樹你愿意做灞河柳,還是高原柳?為什么?”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班的學生都說愿意做高原柳,這是我先前試上的兩個班級從未出現的情況,我只得自己打圓場:我來到了一個堅強的班級,但是……接下來我自己談了對做灞河柳的看法。為什么學生沒有一個說愿意做灞河柳呢?現在想想這應該是公開課,聽課老師比較多,學生一些真實的想法不愿意袒露吧。不過對學生愿做高原柳,我倒是進行了提醒: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隨時承受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隨時承受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這節課一上完我立即發覺自己的兩處遺憾。一是第八節沒有讓學生再反復讀讀,自己仔細體會一下。第二,最后一節學生讀得不太好,我進行了范讀,我事先下了功夫,所以聽者感覺不錯,只是我沒有讓學生聽完后再讀一遍。這樣就失去了范讀的作用。變成了教師自己的表演了。

  師父說這次上課我比以往平和了許多,但是還是有“勢”強的影子。他還提出我上課的時候表情太豐富。他示范了一下,我立即感覺到了,F在想想還是教師公開課的表現欲望太強了。不過,我想下一次我一定能改過來。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用“已經”說一句話。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使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虛心學習,不斷進取。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小鷹學飛過程中不同的心情。

  2、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課文,豐富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3、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詞(開雙列火車)

  2.回顧課文: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一起學習了這篇課文:《小鷹學飛》,你能用誰在干什么這樣的句式說說,課文講了什么故事嗎?

  3.你們見過自然界中的老鷹嗎?我們一起來看錄像,了解一下它吧!

  老鷹是一種威猛、矯健,飛行本領高超的動物。

  【過渡】老鷹可不是一開始就能飛得這么高,這么快的呀!他從小是怎么學的呢?我們一起來從課文中找答案!

  4.教師范讀課文,生看圖思考?

  老師要教給大家一個任務:

  自由讀課文:哪幾小節講了第一幅圖的內容?第二第三幅圖呢?

  一(1-2)二(3-4)三(5-6)這任務完成得真不錯

  二、精讀課文

  1.還有一個任務要交給大家呢!再讀課文,1、2兩排找出小鷹說的話,3、4兩排找找老鷹說的話,讀一讀,看看誰找得快,讀得好!(指名回答。注意指導回答完整。)

  2.小鷹到底飛得怎么樣?他說了哪些話?(指名答)

  為什么小鷹三次說自己會飛了?他到底飛得怎么樣?

  老鷹對此是怎么說的?(指名答)

  【過渡】看來,老鷹對小鷹的飛行本領有不同看法。這又是為什么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品讀這三次精彩的對話,在讀中尋找答案吧!

  2.第一次學飛【出示第一、二小節】

  (1)誰愿意來讀讀第一、二小節?

  邀請你的小伙伴一起來讀讀。ㄑ2個分別讀)

 。2)他第一次飛行的成績是——(大樹的上方)【板書】大樹上面

  【師示意大樹的高度,生體會飛行不易】

 。3)讀好“我已經會飛了”:作為一只羽翼還沒有豐滿的小鷹,可能站還沒有站穩呢,卻能飛到大樹的上方,說明他付出了許多努力。∷运吲d得喊起來——引讀【板書】已經(指名讀、齊讀)

  評價:你真會讀!我聽出這只小鷹認為自己已經會飛啦!這只小鷹太高興了!

 。4)可老鷹也這么高興嗎?(不是)

  你從它的哪個動作看出來的?(搖搖頭)

  這該怎么讀呢?(個別讀,分男女讀)

  3.第二次學飛【出示第三、四小節】

  小鷹非常勇敢,一聽這話,連忙跟著老鷹向上飛去!

  (1)這一次,它飛到了哪里?【板書】大山上面

  【簡筆畫示意大山高度】

  這對小鷹來說,又是一次突破!所以他又高興得喊起來——(引讀)

  【板書】真的。強調語氣上的變化:更高興了!

  哪只小鷹來喊一喊?

  (2)老鷹也這么高興嗎?(不是)他是怎么說的?

  老鷹又——(引讀)

 。3)【板書兩次】“還不算”,

  除了說小鷹飛得不夠好之外,言外之意是希望小鷹——(繼續往上飛)

  【過渡】小鷹們,你們怎么想?(不愿意)

  【課中操】小鷹們,我們一起來飛一飛吧!

  4.第三次對話【出示五、六小節】

 。1)勇敢、堅強的小鷹和大家一樣!連忙又跟著老鷹往上飛!這一回是怎么飛的?他鼓起勁——跟著老鷹拼命向上飛!什么是“鼓起勁、拼命”你也來拼命飛飛看!

  邊飛邊讀,讀出小鷹的付出、努力。

  評價:飛得真努力!花了好大的力氣呀!

  (2)飛呀,飛呀,大樹看不見了,大山也變得矮小了……是誰使了魔法嗎?(不是)說明小鷹——(越飛越高)【板書】更高的天空

  他也越飛越累啦!這回他說話時是怎么說的?(小鷹   急促地喘著氣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

  (4)講省略號!

  這時的小鷹卻越來越虛心了,他不再驕傲自滿,而是喘著氣不確定地問老鷹呢!誰來學學小鷹一邊飛一邊喘氣的樣子?(指名讀  真是累壞了)

  書本拿好!我們再來學著小鷹的樣子飛起來!“飛呀飛呀……”

  (3)看著變得更謙虛、更勇敢的小鷹,老鷹沒有正面回答他的話,讓小鷹自己去判斷。他只做了一個動作——“向頭頂上指了指”(齊讀)說:“孩子,你往上看!”

  (4)小鷹,你會看到什么?(還有幾只鷹在盤旋、白云、太陽)【相機出示】

  小鷹,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我還應該繼續努力;我要向他們學習……)

  (5)老師有點弄不明白了。這回老鷹不說它學會了,也不說他沒學會。你覺得老鷹到底說小鷹會還是不會呢?

  a(同桌討論)

  b 指名說

  c 講解:從大樹到大山到天空,一次比一次高【板書箭頭】可是還有比他飛得更高的鷹呢!這可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所以老鷹提醒小鷹:“孩子,你往上看!”這里包含著老鷹的殷切希望啊!

  我們一起來意味深長地提醒小鷹!

  (6)這句話似乎還沒說完。老鷹其實還想對小鷹說什么?

  【出示】“孩子,你往上看!_____________。”

  (7)小鷹又會怎么回答他呢?

  【出示】小鷹一抬頭,只見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它說:“啊,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

  5.總結板書:

  小鷹飛到了(大樹的上面),老鷹認為他(還不算會飛);小鷹飛到了(大山的上空),老鷹認為它(還不算會飛);小鷹飛到了更高的天空,老鷹還要叫他(往上看)看來,飛行的本領真是學不完啊。學習任何知識、本領都是一樣的,要永不止步,學習,學習,再學習!

  換個說法就是【板書】學無止境!

  三、拓展延伸

  (1)在本部的校園十景中,就有一只小鷹的雕塑,F在,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老師們希望小朋友們要向——小鷹學習

  是啊,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向一只小鷹,天天都在學飛。可是有的小朋友,學了幾天的毛筆字,就覺得自己寫得不錯了;學了一兩年的鋼琴,就覺得自己是鋼琴家了,這可不行啊。我們要像小鷹那樣,牢牢記住:指板書“學無止境”,這樣才能飛向更高的天空,飛向自己的理想,飛向美好的未來。

 。2)老師要送給大家《翔》這首詩   【出示】                 

  翔

  我們,期待飛翔。

  飛向藍天,

  飛向理想,

  飛向未來,

  為了飛,請:

  珍惜歲月,

  腳踏實地,

  拾級而上……

 。2)讓小朋友從詩中進一步領悟課文的意思:說說該怎么向小鷹學習?

  讀好四個詞“珍惜歲月  腳踏實地  拾(she)級而上”

  四、機動:分角色讀課文

  個別讀,分男女讀,站起來讀

  五、作業布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同桌合作讀一讀或講給爸爸媽媽聽!

  六、板書設計

  小鷹學飛

  第三次  更高的天空    已經   往上看

  第二次  比山高        真的

  }還不算

  第一次  比樹高          ?

  學無止境

  【教學反思】

  小鷹學飛是一則童話小故事,敘述了小鷹在跟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地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比樹高,比山高,往上飛),從而使小鷹逐步提高了對“會飛”的認識,明白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應該不斷進取。故事雖小,道理深刻。通過教學,應當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學無止境,要永不滿足與懈怠的人生哲理。

  首先我利用多媒體,使孩子了解老鷹的真實狀態,飛行技術高超。在觀看錄像后再說感受,有感而發,敘述貼切。教學課文時,我將整篇課文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次學飛,第二次學飛,第三次學飛。有了清晰的結構劃分,學生思路清晰,課堂過程流暢。在幾次學飛的教學中,我重點把握小鷹所說“已經會飛了”、“真的會飛了”,讓學生跟小鷹一起經歷每一次努力,每一次進步,體會喜悅之情。老鷹的前兩次對話,激起了孩子們對“會飛”的探究欲。我將講解的重點放在第三次對話。通過對第三次對話的深刻剖析,孩子們終于能夠理解什么叫“會飛”,并總結出“學無止境”的道理。

  另外,課中操的設計也讓孩子們學得更為輕松。在做課中操時,孩子們站起來揮動手臂邊讀邊演。體會到了小鷹第一次學飛時的高興,第二次學飛時的興奮,并且在持續不斷地飛行中了解到小鷹的辛苦,體會小鷹的堅強努力,為學習第三次學飛打下良好基礎。果然,當孩子們氣喘吁吁地坐下時,我只稍稍點撥了一下省略號的用法,“拼命”、“急促地喘著氣”這樣的重點就在孩子們的朗讀中自然生成了?梢,朗讀指導不僅在于教給孩子技巧,更要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文章的內涵,與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在讀書時把握重點,更加投入。        

  一堂課的理解和情感的積累,使得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別是加上課中操的“模擬飛翔”,孩子們都“喘著氣”“飛著”,直觀地體會到成功的不易,讀書情感充沛,表達準確。但在課堂重點的分配上還有一定的問題。講解的部分偏多,孩子有所感悟,卻需要更多暢所欲言的機會。課堂是一個生成知識和情感的過程。今后在課堂中,我還應更加注重與孩子的交流,多放手讓孩子們去做,避免包辦代替的現象。多一些像上面提到的“有感而發”,才能體會到語文的樂趣。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0

  3.稍復雜的方程

  第一課時 稍復雜的方程(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65頁例1。練習十二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靈活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與規范書寫和自覺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據下列句子說出其數量間相等的關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數的3倍少10人。

  2)這個月比上個月水電費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導入:

  同學們見過足球吧?(出示1個足球)

  (出示例1)一起觀察掛圖,問:圖中的哪些信息是解決“共有多少塊黑色皮?”這個問題所需要的?

  三、探究新知:

  1.師: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塊,就必須了解黑色皮的塊數和白色皮的塊數有什么等量關系?

  老師可以用線路圖表示幫助學生分析題中的等量關系。

  2.請學生依據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還有另外的學生找到另外的等量關系式,列方程。

  3.師:大家依據不同的等量關系列出較復雜的方程,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稍復雜的方程”。(板書課題)

  4.探究求解過程。

  1)生:我們可以用“黑色皮的塊數×2-4=白色皮的塊數 ”這個等量關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

  2)強調:把2x看作一個整體,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3)最后求出 x=12,還要檢驗12是不是這個方程的解。(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驟)

  4)2x-20=4 這樣的方程能轉化成我們原來學過的簡單的方程再解答嗎?(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驟)

  5)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幾個同學解答較復雜的方程都是先轉化成簡單的方程,然后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請同學們不要忘記,最后要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5.大家在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時候,有什么共同特點嗎?步驟是什么呢?

 。ㄉ鹜晏攸c后,師生共同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① 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 分析、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 解方程;

 、 檢驗并寫答語。)

  四、鞏固拓展:

  1.p66 第1題 解下列方程 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

  2.p66第2題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p66 3

  板書設計: 稍復雜的方程

  例1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黑色皮塊數x2-4=白色皮塊數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課后小記:這節課由于有了前面的幾節課對等量關系的訓練,在根據老師出示的線段圖,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關系,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過程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一定要反復的請學生說,達到都會的結果。

  第二課時 稍復雜的方程(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69頁例2。練習十三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使學生會列方程并解較復雜的方程。

  2.使學生體會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好處。

  3.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算法。

  教學重點: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解方程:3x-10.2=1.8 5x+63=93 6x+15x7=141

  二、新授

  1.教學例2:

  (1)出示復習題:媽媽買了2kg蘋果和3kg梨,已知每千克梨2.8元,蘋果每千克2.4元,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

 、 獨立列式計算:2.4x2+2.8x3=13.2(元)

 、 說出等量關系:蘋果的總價+梨的總價=總錢數

  (2)改題目為:媽媽買了2kg蘋果和3kg梨,共付13.2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蘋果每千克多少錢?

  ① 獨立列方程解答。解:設蘋果每千克x元。

  2x+2.8x3=13.2

 、 說出利用了什么等量關系?

  (3)繼續改題目為:把梨的數量由3kg改成2kg

  ① 審題后提問:可以怎么用方程解?

 、 除了2x+2.8x2=13.2外,還可以怎樣列方程?利用了什么等量關系?

  由:(蘋果的單價+梨的單價)x2=總錢數

 。2.8+x)x2=13.2

 、 討論:這樣的方程可以怎么解?利用原來學習的知識可以把題中的哪一部分看成一個整體先算?

 、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

  三、鞏固練習

  解下列方程:2(x-2.6)=8 8(x-6.2)=41.6 5(x+1.5)=17.5 (x-3)÷2=7.5

  課后小記:利用這樣的層層遞進的方式,把例題中的難點逐個減弱,在教學例題的解法時,很多的孩子把例題的方程轉化成了第一種方程(即根據乘法分配律)這也不是不可行的辦法,再表揚這些孩子的同時,我提出如果根據現在的方程,不變化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呢?只有一位學生聲音小小的說道:“那可以把其中的一部分看成整體!”馬上就突破了這道題的難點地方,從作業的總體情況看來,還比較不錯,但是對計算完的結果的檢驗有些學生還是仍舊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還需多加督促。

  第三課時 稍復雜的方程(三)

  教學內容:教材第70頁例3。練習十三的第6、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實際問題中有關和、差、倍的數量關系。

  2.初步學會設一個未知數,列方程解答含兩個未知數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和類比學習能力,會根據題意選擇算法。

  教學重點:掌握解形如ax+bx=c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學?萍冀M的男同學人數是女同學的3倍。設女同學有x人,男同學有( )人,男女生共有( )人,男生比女生多( )人

  追問:如果這里設男生為x人,女生有多少人,該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對比兩種不同的設法,你覺得設哪個量為x,另一個量比較容易表示?

  (2)媽媽的年齡是孩子年齡的2.5倍,設孩子年齡為x歲,媽媽年齡為( )歲,媽媽和孩子一共( )歲,媽媽比孩子大( )歲

  (3)2.5x+x=( )x 2.5x-x=( )x 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口答:根據下面的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地球上的陸地面積約為1.5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為陸地面積的2.4倍。

  預設:(1)海洋面積是多少億平方千米?

  (2)海洋比陸地面積多多少億平方千米?

  (3)地球的表面積是多少億平方千米?

  學生算出:1.5+1.5x2.4=5.1(億平方千米) 說說運用了什么等量關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積約為陸地面積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分別是多少億平方千米?

  (1)這題存在什么等量關系?

  (2)討論:題中有幾個未知量?你們是根據哪個條件設未知數?設誰為x比較合適?為什么?怎樣列方程?

  (3)小結:用方程解,一般設一倍量為x,那么幾倍的量就是幾x表示。

  (4)怎樣解這個方程?試試吧!為什么這樣解?(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提問:我們做的對嗎?怎樣檢驗?(代入方程)

  三、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67頁6、7題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方程解決含兩個未知數的問題,你認為解答時應注意什么?

  課后小記:上完課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學生對等量關系的分析很是欠缺,基本是處于混沌的狀態。對方程的解法反而沒有預想的那樣困難。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1

  教材分析

  《匆匆》是朱自清寫于20世紀20年代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對比、比喻、擬人、排比等,還巧妙地使用疊詞,使文章顯出簡樸、輕靈來,適合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第二、三自然段緊扣課題,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應做為教學的重點,通過讀、評、講、寫讓學生自我感悟,體會作者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學生分析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較好的知識基礎,應該關注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本文生成的年代距離學生較遠,教師應努力縮小學生與文本的差距。在預習的環節中,教師有必要對文本的有關背景作必要的介紹,在教學中,教師也應以自己與文本對話中獲得的感悟和學生進行必要的交流。

  學習目標

  1 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幻燈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文,學生讀通課文,理解用詞。

  2、教師有感情朗讀課文,以情鋪墊。

 。ㄕZ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這一環節的安排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課文,二是以教師的感情朗讀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在師生共同的學習中獲得初步的個性體驗。)

  二、學文交流。

  1、教師出示思考題:

 。1)課文中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用“~~~~”劃一劃。

 。2)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劃一劃。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同桌同學交流,教師參與。

  4、重點評析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1)生:從“溜去、輕輕悄悄、跨過、飛去、閃過”等詞語,我感受到時間過得飛快,來無蹤去無影。

  生:作者感到惋惜的詞語有:“茫茫然、默默時、凝然、嘆息、頭涔涔、淚潸潸”,日子過得飛快讓作者感到無奈……

 。2)師:我們怎么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詞句呢?

  生讀,師生評議。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一環節的安排,學生認為是含義深刻的句子,就講講自己的理解;覺得是自己喜歡的句子,就談談為什么喜歡,并且通過朗讀,學習作者遣詞造句方法,讓學生有個性化的體驗。)

  三、讀寫遷移,學以致用。

  1、師:我們的日子又是怎樣過去的?誰來說一說?

  2、學生敘述、評議、記錄說的好的地方。

  3、學生練筆。

 。▽W生的語言發展有賴文本典范性語言的吸納、積累、內化和運用。)

  四 由課文內容想開去,延伸拓展。

  1、師:課文中提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我們準備怎么回答呢?

  2、學生再讀課文,結合實際想開去。(自己的日子是怎么過的,身邊的人是怎么過的,有哪些珍惜時間的詩詞、格言等。)

  五、板書設計

  匆匆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 珍惜時間

  人無再少年

  課后教學反思:

  《匆匆》一文中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地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這節課中我一是重視了讀指導,二是在讀的基礎上力爭讓學生有所感,有所悟。因為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并讓學生在朗讀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基礎上,也寫寫自己或身邊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從讀到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在閱讀中學習方法,在閱讀中感悟和內化,提高語文素養。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尤其是為了追求課堂的完整性,我設計了一課時,使得課堂內容密度很大,節奏太快。課堂顯得知識點的學習落實不夠,課堂拓展延伸效果不好。還有對課堂生成性資源利用不夠,把學生在課堂中談到的有關歲月流逝的交流與感想沒有很好的引導、拓展與延伸,把一節完全上成了完教學設計的過程,沒創新,少發展,缺生成。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2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在數學世界里,結識很多好朋友。我們剛剛認識了分數,看看你對他有多少了解? 

  練習: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面積(其中一題突出“平均分”) 

  師:看來大家已經和分數成為了好朋友,他要邀請我們去一個好地方,當當蛋糕房開業了,快來看看吧! 

  當當蛋糕房里推出兩款特色蛋糕,巧克力蛋糕和水果蛋糕,你喜歡哪一種?請你調查小組同學的選擇情況,你能用分數分別把調查結果表示出來嗎?(出示調查要求) 

  學生調查,匯報。 

  師:到底喜歡哪種蛋糕的人更多,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就知道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比較分數的大小”。(板書課題)   

  二、探索規律 

 。ㄒ唬┓帜赶嗤姆謹荡笮〉谋容^

  1、師: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可以怎樣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1)多種方法比較 

  折紙、畫圖形、畫線段           

  (2)匯報結果,板書 

  師:介紹你們是怎樣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的? 

 。3)觀察分數及比較結果,總結規律。 

  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比較的方法,你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真了不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觀察這些不等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了嗎? 

  板書: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數,分子越大,分數越大。 

  師:你能運用這個規律,來解決問題嗎? 

  (4)用規律練習3道題 

 。ǘ┓肿酉嗤姆謹荡笮”容^ 

  師:當當非常感謝大家幫他做的小調查,送給大家每人一個相同的蛋糕,請你帶回家與家人一同分享。你們家有幾口人?你吃了其中的幾分之幾?你的好朋友呢?(詢問多人,記錄分數) 

  1、任意選擇兩個分數,他們誰吃得多?請你與好朋友一起合作,想辦法比較出兩個分數的大小。 

 。1)    合作,用喜歡的方式來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2)    匯報,展示,板書結果。 

  師:請小組派代表來匯報你們的比較過程及結論。 

  (分母代表將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2、我們班有兩對雙胞胎,(笑笑哈哈、樂樂鬧鬧)一對家里共有5口人,一對家里有4口人,請你幫助兩個哥哥比一比,誰吃的那塊比較大? 

 。ó媹D比較),從分數的意義的角度分析? 

  3、我再來觀察這一組比較的結果,你能嘗試著總結規律嗎? 

  板書: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數,分母越大,分數越;分母越小,分數反而越大。 

  4、用這個規律,解決問題 

  小結:你能總結一下我們今天一同探討“比較分數的大小”,你有了哪些收獲嗎? 

  生總結。 

  師:看來我們今后可以運用這些規律來幫助我們更快地解決比較分數大小的問題。只是小豬和小猴在比較的時候出現了點小問題,也要提醒你注意。 

 。ㄈ┬∝i與小猴吃蛋糕,一定一樣多嗎?——比較分數的大小,要以單位“1”相同為前提。 

  師;這節課我們更多的了解了有關分數的知識,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動智慧的大腦,來迎接這位朋友對我們的挑戰。 

  三、鞏固練習 

  1、比較分數大小 

 。1)    看圖、寫分數、比大小  2道 

 。2)    看分數,比大小    6道            

  2、補充分數的不等式    4道            

  3、用分數表示數軸上的一點,并比較大小 

  4、三個分數比較大小     1/3  2/3   2/4 

  5、一大一小怎樣平均分? 

  四、拓展延伸

  師:你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這么多的問題,相信你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墒钱敭數案馕堇镉腥瞬惶_心,小兔子菲菲和小狗汪汪買了一個蛋糕,菲菲吃了這個蛋糕的1/5,汪汪吃了這個蛋糕的2/5,到底還剩下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他們弄不清楚了,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好嗎? 

  〖教學反思〗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認、讀、寫簡單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經歷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過程。基于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理念及教材的編寫意圖,我將課堂教學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1.復習整理。進一步鞏固已有的學習成果,強調分數意義,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探索規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分、折、畫等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比較方法,并在多個實例中嘗試概括比大小的規律。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通過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練習和游戲情境,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有意識地聯系生活,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交流解決。          

  整節課以一個情境貫穿始終,學生在整堂課中反應積極,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以圖形直觀驗證猜想的方法,發展到抽象思維。為學生提供大量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和空間,突出體現教師的組織、引導、合作者角色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情況,我適度地拓展知識的廣度,在教材要求掌握“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擴展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數進行比較,學生掌握的效果很好,為以后的知識系統性打下基礎。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的反饋交流外,還要注重生生之間的評價交流,多創造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碰撞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擴展。注意教學的藝術性,傾聽學生的發言,并能用“點睛之筆”來引導學生簡潔、準確、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時,一定保證相應的環節,要在個體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另外在應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擴展適度,突出梯度。 

  在多次的課程活動中,在領導和老師們無私的幫助下,感覺自己有了很多的收獲,但仍然有太多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從有秀教師身上汲取更多的營養。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3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教科書”的“珍貴”為線索,記敘了1947年,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教科書,張指導員在取書的路上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故事。歌頌了革命先輩艱苦奮斗、英勇獻身的精神,在他們對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們會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二、學生分析

  現在的學生遠離戰爭,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因此學習時,一定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借此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課文真摯感人,這樣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學生,學生有閱讀的愿望。教學要在多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自讀能力,課后應引導學生去讀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戰爭中的感人故事,去了解戰爭中堅持學習的困難,進而從內心深處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三、教學設想與目標

  教學時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要以“情”貫穿始終,初讀課文時,可設置情境,通過播放戰爭場面的課件、教師動情的背景介紹,激起學生的情感。再讀課文時,則要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心情,通過重點句子的研讀,與人物的情感發生共鳴。為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引導學生排演課本劇、編兒歌、辦小報,調動學生自身體驗來理解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本課,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困難,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3、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四、教學準備

  老師:制作CAI課件。

  學生:搜集了解有關的背景知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六、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珍貴的教科書》這一課。

  [板書課題]

  師:什么是“教科書”?

  生:就是課本。

  師:“珍貴的教科書”和“教科書”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書”前加了“珍貴的”三個字,說明這教科書是很貴重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寶貴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有價值的。

  師:課文里講到的教科書為什么如此珍貴呢?

  (二)創設情境,初讀課文

  1、簡介背景, 

  [課件播放:戰爭場面]

  師:讓我們來到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在1935年,那時候新中國還沒有成立,黨中央和毛主席到了陜北,在延安領導全國人民革命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軍民奮勇戰斗。1945年,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抗日戰爭勝利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墒牵允Y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一心想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血腥統治中國,發動了全國內戰,妄想消滅共產黨。1947年,反動派調動了20多萬人的軍隊進攻延安。為了有力地打擊敵人,黨中央和解放軍暫時撤離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NextPage]2、自由朗讀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這個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別讓你感動?在這些語句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文,圈點勾畫。 

 。ㄈ┖献魈骄,再讀課文

  1、學習小組同學分角色再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

  2、匯報交流:哪些地方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讀出來,讀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看法。

  (1)生:這是在艱苦條件下得到的書,所以珍貴。

  師:從哪里看出來?再讀一讀,讀出渴望之情。

 。ㄉ鷰е释樵僮x第二自然段)

 。2)生:書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黨中央節省文件用紙而印制的。

  師:黨中央的文件是用來指導革命的,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貴啊,再讀一讀。

  (生慷慨激昂地朗讀第4自然段)

 。3)生:(讀第10自然段)這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師:這一段非常感動人,我們一起讀讀。(師指導讀“快臥倒”)后面是一個省略號,說明喊了幾次?

  生:很多次

  師:但文章中沒能寫出來,就用了省略號。

  師:這本書連一頁也沒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無缺!

 。4)師引讀: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地喊叫:“指導員,指導員……”好半天,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我激動地說——

  生接讀:指導員,書在這兒。走,我背你回村。

  師: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

  生接讀: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這是指導員流盡最后一滴血,用盡全身力量留給大家的一句話,我們再來讀讀。

  生齊讀: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將來干什么?沒說呀,指導員這時候——

  生:犧牲了。

  師:話還沒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打敗敵人,為我報仇,為國爭光。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出力,就只能*你們了。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

  師:讓我們把指導員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感情,再來讀一讀課文。

 。ㄉ鷿M懷深情地朗讀全文)

  (四)表達感受,深化情感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發現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已被張指導員的精神深深地感動,那么我們怎樣把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達出來呢?

  生:我們可以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生:可以編課本劇表演。

  生:可以畫出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編成詩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資料辦一期以“戰爭中的延安小學”為主題的小報,

  ……

  師:這些方法都不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準備準備吧。 

  [NextPage]生獨立或小組合作準備,師巡視并幫助、輔導。

  生匯報交流。

 。ㄎ澹┩卣寡由

  課后作業:一起推薦一起閱讀一些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作品,如:《紅巖》、《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保衛延安》、《小兵張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別忘記一起交流感受。

  七 教后反思

  備課時很擔心,怕學生無法真正領會革命先輩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學時,和學生一起讀、一起演、一起感動,自己也像置身炮火連天的小山村,腦海中是活生生的張指導員,不用再刻意地考慮情感態度價值觀,一切都水到渠成,讓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情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課始巧畫“?”

  課始,通過“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直入中心,為學生體驗情感奠定了基礎。

  二、課中逐層畫 “!”

  以課件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課文,激發他們學習的愿望。抓住重點,反復誦讀,在想象中、聯系生活經驗的感悟中,將無聲的語言文字化為立體的形象,使文章的內涵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鼓勵學生用個性化方式表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表演課本劇、編兒歌、畫畫、辦報等實踐活動將理解與運用巧妙整合。

  三、課尾畫個“……”

  本單元主題是“讀書”,學習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走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思考空間。本課的學習激起的是學生強烈的責任感,留下的是無盡的思考,推薦閱讀一些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作品,讓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

  八 案例點評

  1、朗讀中想象

  硝煙彌漫的戰爭是我們的學生從未經歷過的,如何把這樣的生活用朗讀展示出來呢?這就需憑借想象來實現,于是,教者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地讀、忘情地讀,帶上表情、加上動作讀,邊讀邊想邊品味,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達到了“情動而辭發”的效果。

  2、積淀中創造

  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創造。在積淀語言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引發學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鼓勵學生放飛思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創意地表達。學習的方式是多元的、鮮活的,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3、自主與合作

  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充分的讀書時間、充分的討論時間、充分的活動時間。學生讀懂的,不講;小組討論能解決的,不講;解決不了的,教師精要地講。想起葉圣陶先生說的:“上課做什么呢?在學生是報告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講;在教師是指導和訂正,不再是一味講解——在這樣的場合里,教師如一個討論會的主席……”

  4、課內到課外

  教師具有敏感的課程資源意識,課前立足課本,放眼課外,讓學生廣泛涉獵相關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課后沒有用“哈達式”的長長的習題卷將學生的激情消磨殆盡,而是指導學生擴展閱讀相關名著名篇,使學生由封閉的課堂走向廣闊的世界,溝通了課內與課外,拓展了學習的領域。

《0#215;5=?》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貝殼》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2篇)

    《貝殼》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新增的一篇自讀課文,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按照新課程標準去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人生,現將上課情況簡介如下并略做評述。...

  • 《小蝦》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12篇)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8個,會寫生字10個。 本課生字有一定難度,如“缸”的部首是“缶”,應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甚”的部首是“其”。...

  • 《秋游》教案及反思(精選13篇)

    導入新課一、釋題提問:什么叫做秋游,就是秋天出去游玩。齊讀課題。那春天出去游玩,叫做什么呢?春游!今天王老師要帶領大家進行一次紙上的秋游。二、新授1.第一自然段。...

  • 《山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7篇)

    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描寫的是山寨的自然風光,旨在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山的美麗與神奇,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體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

  • 《西門豹》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16篇)

    《西門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破除迷信,興修水利,使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 《影子》教學實錄及反思(精選16篇)

    一、有關背景該班的學生思維較活躍,表現欲望較強,且活潑、好動、愛玩,控制能力差。在教師的培養和指導下,已經初步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 的習慣,養成了“質疑問難” 的問題意識。...

  • 《燕子》教學案例及反思(通用17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能力: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2、朗讀課文。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3、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

  • 《頤和園》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12篇)

    【情景說明】1、教材分析: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范。長于鑒賞的乾隆皇帝有詩云:“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 中班手美術教案及反思(精選5篇)

    一、活動目標: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

  • 《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及反思(精選3篇)

    案例分析:《世界多美呀》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借一只剛出生的小雞的口吻,敘述了她認識世界的全過程,從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 《西門豹》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過,認識西門豹是一個具備仁、智、勇三種可貴品質的人才,即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三達德。2.學習抓住人物表現體會人物品質的方法。3.培養學生閱讀要有一定速度的意識。...

  • 《秋游》教學設計、說課及反思(精選16篇)

    《秋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翠鳥》教案及反思(通用15篇)

    5、翠鳥學習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襯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長、清脆、一眨眼、逃脫、飼養、漁翁、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 《藏戲》的精品教案及反思(精選15篇)

    《藏戲》從藏寫的形成和特色兩方面對藏戲進行了詳細具體的說明。文章在內容、寫作順序和表達方式上都有其獨特之處。如何把知識點不露痕跡地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是教者要認真考慮的。...

  • 卡羅納教案及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認識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3、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中文字幕.com | 91在线超碰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五月婷六月丁香狠狠躁狠狠爱 | 自拍性旺盛老熟女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成人黄色视频播放1 | 免费va视频| 婷婷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热99在线| 国产毛茸茸毛毛多水水多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 蜜乳av片 |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 | 伊人手机在线观看 | 天天摸天天操天天干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顶级毛片在线播放 | 夜夜草福利视频 | 亚洲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 草草地址线路①屁屁影院成人 | 国产在线超碰 | 韩国一级毛片 | 日本丰满少妇与黑人 | 26uuu国产亚洲精品 | 国产wwwwwwwww|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ofozy99国产| 欧美夜噜噜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 | 欧美性xxxx最大尺码 | 超碰在线免费福利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酒店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日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 精品一级黄色片 | 欧性猛交ⅹxxx乱大交 | 午夜成年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