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術AutoCAD制圖教案
xx省的通用技術課程基本上沒有考試壓力,給了任課老師教學改革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學生在高考壓力下,對通用技術課程理論教學的輕視情緒也在逐漸增長。前面兩個月相對認真,期中考過后,如果上理論課,講課本上的知識,半班以上的學生都在做其他科的作業。即使從維護個人自尊心的角度出發,變著法子吸引學生注意力也是我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教了四年的通用技術,每一年都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變化與探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強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力求讓大部分學生學有所得。
我教過二十幾年的數學,曾經在技術與科學的關系中講過數學史,在三視圖教學中講高考數學試題,在流程的優化中講過《圖上作業法》,系統的優化中講《優選法》和《線性規劃》。把通用技術課上成數學科普課。喜歡數學的學生很高興,希望我去當他們的數學老師,不喜歡數學的學生聽的昏昏欲睡。
我經常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新聞與動向。和學生討論技術進步與失業的關系。技術發展與環境惡化的關系,討論廈門px(石化項目)對海滄環境的影響。討論發展核電的利與弊。又把技術課上成了政治經濟課。雖然學生喜歡,但我總在心里嘀咕,這樣上是不是跑題了?
我喜歡看科教紀錄片。結合課程進度,我讓學生看了中央科技頻道《遠離毒素系列》《氣候變化危與機系列》《上海國際金融大廈》還有國外的《制造的流程系列》中的部分內容。放視頻學生最高興了,我也輕松,學生也能從中受益,真是皆大歡喜。但是這樣做,可以嗎?
最累的是上實踐課,做過紙皮板凳,kt板鏡框,kt板小屋。要準備材料和工具,整理實踐教室,一周八個班16節課,累死了。做臺燈讓學生自己準備材料,課外完成,工作量大大減少,可交上來的作品良莠不齊,有的非常好,那是學生自己做出來的嗎?做過紙模型飛機,學生高興極了,滿校園試飛,從教學樓上往下飛。保衛科長急忙提醒注意安全。
我的中學時代正值文革時期,每個學期有20-30天到工廠或農村學工學農。我總感到要實踐就必須到工廠農村去,至少到技工院校,到職業高中,到有專業設備,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地方。現在這樣搞法,沒有專業教師,材料工具不配套,效果不好。
我們學校的學生,以后大部分應該是從事文化傳播,貿易物流,平面設計的工作。技術含量低的實踐活動有用嗎?
按照規定我們學校在高一年級每周2節,全年可以有48節課。我總在考慮如何上好這些課,讓學生學有所得。從前年開始,我嘗試帶到電腦教室學習cad制圖,每周一節,今年這屆上了12節。效果還可以。學生感興趣,我教起來有干勁。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被評價為“把技術課上成制圖課”,下面是整理出來的部分教案,(1-3課)供同行參考,歡迎批評指教。
高一通用技術autocad制圖教案
目錄
第一課:基本設置 直線 修剪 對稱
第二課:圓弧 圓 圖案填充 陣列(環形陣列)
第三課:正多邊形 矩形 復制對象 移動 旋轉
第四課: 橢圓 橢圓弧 旋轉 偏移
第五課:樣條曲線 綜合練習
第六課:設計實踐 logo設計
第七課:機械制圖基礎1 平面圖形 尺寸標注
第八課:機械制圖基礎2 三視圖 圖層設置
第九課:機械制圖基礎3 軸測圖(正等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