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價格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個別勞動時間雖然不決定商品的價值量,但當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生產者就處于有利地位,相反就有可能虧損。因此,作為商品生產者必須努力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當大家都這樣想這樣做時,社會就進步了。
(3)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量的關系
引導學生自學教材“名詞點擊”,了解勞動生產率的含義和表示方法。
難點探究:(在師生共同分析討論)
a.勞動生產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
勞動生產率有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之別,商品價值有單位商品價值量和商品價值總量之別,應當先確定各自的內涵,再討論相應的關系,不能一概而論。
試從下圖把握:
單位商品
價值量 同一勞動同一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總量(即產品數量) 同一勞動同一時間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 下降1倍 增加1倍 不變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 不變 增加1倍 加1增倍
通過圖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和商品價值總量無關。
(2)個別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商品價值量無關,和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
b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同一勞動同一時間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不變
典型例題示例
若全社會生產小車
生產時間 產品數量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100億小時 1億輛 100小時 100億小時
若全社會生產小車生產率提高一倍
生產時間 產品數量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100億小時 2億輛 50小時 100億小時
【鞏固與練習】關于商品價值量的計算題
1、如果1雙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而生產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卻減少一半,那么1雙皮鞋可以換幾件上衣?
2、如果以前1部手機=2個mp4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一半,生產mp4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提高一倍,那么,現在10部手機可以換幾部mp4。
3、假定生產一個瓷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2小時,生產一匹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10小時。現有甲、乙、丙三家生產該種布的企業,他們生產一匹布的時間分別是5小時、10小時、15小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甲、乙、丙三家企業在30小時里生產的布能分別換到幾個瓷碗。
4、假如生產一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4小時,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產者率先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倍,在其它生產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他用4小時生產同樣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5、假設XX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XX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XX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6、假設某國生產m商品的企業只有甲乙兩家。XX年甲企業的產量為10萬件,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6小時:乙企業的產量為8萬件,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10小時。 如果XX年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XX年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