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經濟生活》總復習教學設計
第二,具體經濟發展措施:
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 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路子。
②優化產業結構: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③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推進農村改革,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
④統籌區域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面對經濟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p106最后一段
2、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原因: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展的結果。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分工使生產要求打破地域和國界的限制;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資本為了追逐利潤在全球到處奔走。以信息化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以及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系,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發展。
3、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4、經濟全球化的實現形式:跨國公司實現的,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怎樣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消極影響:
①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②使世界各國經濟聯系在一起,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2、 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發展中國家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二、經濟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一)對外開放的新階
1、世界貿易組織作用:世貿組織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它積極組織多邊談判,為國際貿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協定,為成員國提供解決貿易摩擦、沖突的場所
2、世界貿易組織原則: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
3、世界貿易組織目標:各成員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削減關稅,消除國際貿易中的其他障礙和歧視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促進各成員的經濟發展
4、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影響:
① 有利的一面: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入世貿組織,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