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經濟生活》總復習教學設計
⑵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
①外匯匯率的變化: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跌落。
②匯率變化與本幣幣值、外幣幣值的聯系一般來說,一國匯率(采用直接標價法,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幣減少,則通常意味著本幣升值或外幣貶值;反之同理。
⑶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本幣升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①出口減少,進口增加;②外資投資成本增加;③由①②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④本國外匯儲備貶值。
本幣貶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①出口增加,進口減少;②外資投資成本降低;③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本國企業走出去;④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游客增加。
⑷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含義及意義:p12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供求影響價格------直接因素p13--14
①商品的供求關系會影響商品價格的變化: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跌。
②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的含義:p14
2、價值決定價格------決定因素p15
⑴、商品價值(含義p5)與價格(含義p6)的關系:p15第一自然段
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基礎,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成正比。價值決定價格。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反之,則越低。①價值量:是指商品價值的大小。
②價值總量:是指某一部門或某一商品生產者在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價值量總和。
公式表示:價值總量=商品數量×單位商品價值量
⑵、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含義。p15
②個別勞動時間含義:是個別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時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⑶、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意義(或者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于個別商品生產者的意義)
①商品的價值,只能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同一商品的生產者,如果率先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其個別勞動生產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意味著其生產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競爭中就處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產某種商品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則意味著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則該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商品的價格降低。
⑷、勞動生產率的含義p16
①個別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的勞動效率。
②社會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生產部門或行業生產某種商品的勞動效率
③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意義;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社會財富(產品數量)的增加,同時意味著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商品價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⑸、明確幾對關系:
①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正比 (因為: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②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反比
因為: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耗費在單位商品上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反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
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