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價格的因素
(5)實行等價交換原則的重大意義:只有實行等價交換才能維護各個生產者、消費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競爭環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從而促進經濟快速、健康地發展。
(6)不能以特殊現象否定等價交換原則。一些文物、名畫、珍貴郵票等,其價格嚴重背離其價值,原因在于這些東西價格上漲不會促使這些商品生產者擴大生產,增加供應量,不能反過來抑制價格上漲。
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內在統一的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從生產領域的角度講商品價值的形成、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從流通領域的角度講商品價值的實現。
延伸應用
1.價值規律要求,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這里的“等價交換”( )
a.只存在于交換的平均數中
b.是指每次交換都是等價的
c.是指價格與價值相符合的交換
d.是指等價交換的次數多于不等價交換的次數
答案 a
解析 此題考查對“等價交換”的理解。所謂等價交換,并非每次交換價格都與價值相符合,等價交換只存在于交換的平均數中,答案選a。其余三項說法均有誤。
2.在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對商品經濟的調節作用,可以歸結為一點( )
a.促使社會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b.逐步放開價格,形成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形成機制,調節生產和供求
c.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
d.增強國有企業活力,轉換企業經營機制
答案 a
1.影響價格的因素
(1)商品的價值量。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一般地說,價格高低與價值大小成正比。
(2)紙幣發行量。當紙幣的發行量大大超過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時,就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
(3)幣值的影響。商品的價格不僅與商品的價值成正比,而且與貨幣價值成反比,當紙幣發行過多,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時,紙幣所代表的價值就會下降,同樣的商品量就需要更多的紙幣來購買。
(4)市場供求的影響。凡是存在商品市場的地方,商品價格就必然要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當某種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時,它的價格就上升;當某種商品在市場上供過于求時,物價總水平就下降。
(5)國家政策的影響。例如為了照顧農民的利益,國家可以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
總之,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管如何影響,價值仍然是價格形成的基礎和變動的中心,價格不可能無限地背離價值。
2.供求和價值都對價格產生影響,二者地位和作用是否相同
“供求影響價格”和“價值決定價格”是有區別的。供求和價值都對價格產生影響,但它們的地位和作用又不相同。價值對價格起決定作用,是基礎性影響;供求對價格的影響作用,是常見的、多變的,不是基礎性的影響。
【誤區警示】 不能認為供求決定價格。
3.價值決定價格和市場形成價格
(1)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值決定價格。
(2)由于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市場形成價格”。
(3)“市場形成價格”后,價格反過來又影響供求關系。
(4)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上下波動是有限的,它不能離開價值這個軸心。從一段時間來看,商品的平均價格還是和它的價值相一致的。所以,“價值決定價格”與“市場形成價格”是相互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