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
XX年8月2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循環(huán)經濟促進法》。據(jù)此回答5—6題。
5.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全國人大的( )
a.最高立法權 b.最高任免權 c.最高 監(jiān)督權 d.最高決定權
6.全國人大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關系是( )
a.平等協(xié)商的關系 b.立法與司法的關系
c.互相監(jiān)督、互相制約的關系 d.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
7.(四川卷33)在我國東海沿海一帶,有的地方外來務工人員的數(shù)量大大超出當?shù)厝丝凇H欢捎谀承┰颍糠滞鈦韯展と藛T不能參與務工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對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外來務工 人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為
①在權力機關中外來務工人員需要有自己的政治代表
②我國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
③這有利于將人民群眾的不同意見和要求集中到權力機關中來
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我國公民法定的政治權利b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中華人民共和國 勞動合同法》從起草到通過,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五次審議,廣泛征求意見,基層勞動者的聲音得到了反映。該法制定過程表明 ( )
a.政府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b.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最高立法權
c.我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d.公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
9.某縣堅持開展人大代表述職活動,通過人大代表的述職,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的監(jiān)督由評議轉變?yōu)閷β穆毲闆r進行量化考核,當?shù)匕傩招蜗蟮匕堰@種做法稱為人大代表的“趕考”。該縣人大代表的“趕考 ( )
①表明人大代表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聯(lián)系群眾,行使國家權力
③體現(xiàn)了公民具有對人大代表進行社會評議的義務 ④是公民對人大代表行使監(jiān)督和質詢權的體現(xiàn)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基層代表大幅增加,其中農民工的當選成為了媒體聚焦。人大代表不管來自哪個地區(qū),也不管來自何種行業(yè),都 ( )
①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 ②可以協(xié)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