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原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能夠理解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發展對外貿易與保護民族工業的之間的關系等。能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必須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則。
能力方面: 運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以及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要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和愛國主義的精神,并且教育學生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崇洋媚外的思想和行為,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
【教學重點】
我國在發展對外貿易中,必須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則。
【教學難點】
在對外開放中,要正確認識和利用資本主義的東西。
【教學方法】
采用講授法和談話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讓學生上網查中國加入wto談判的相關場景。并在網上論壇開展中國加入wto談判為什么會延續這么長時間的討論。
三、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原則
我們知道,原則必須堅持,原則性問題不容商量。這也是我們國家“入世”為什么談了這么多年才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中國“入世”這個問題上,我們始終堅持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世貿組織,堅持權利和義務平等的原則。正是在堅持這一原則的前提下,我們最終實現了“入世”的愿望,也很好地維護了國家利益。同樣,發展對外貿易也必須堅持原則,那么,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呢?
(學生自學準備,讓學生講解主要內容,教師補充。)
1、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原則
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原則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
那么什么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呢?
獨立自主是指自己擁有處理本國事務的權利,不受任何外來的干涉。自力更生指主要依靠本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國資源發展本國經濟。我們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立足點放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從本國的實際出發、依靠本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優勢來發展自己。所以,鄧小平同志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那么為什么要堅持這一原則呢?讓我們用一段材料說明這一問題。
“雖然生命、文化、物質的損失不能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生成的損失相比……,但這次東南來金融風暴給亞洲帶來的金融、經濟損失卻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金錢損失還要大……”。這是中國臺灣經濟學家溫世仁先生對這次東南亞金融危機后果的描寫。
這次東南亞金融風暴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條重要原因就是過度依賴外資,而未建立自主的生財體系。這就好比一個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本來過著清貧安靜的生活,有一天,一個有錢親戚搬到家里,幫他們整修房子,鋪上地毯,裝上空調以及其他先進的家用電器,并購買轎車代步。這個家庭一下生活水準提高了。為了配合這種生活水平,他們舉債購買高檔時裝和貴重物品。朋友看到他家豪華的裝潢,大膽地把錢借給他,他們的開支越來越多,但實際收入并沒有大幅度提高,債務卻逐漸增加。有一天,這個有錢的親戚搬走了,他們不但回復到從前的貧窮,而且負債累累。盡管這僅僅是一個比喻,一個國家如果太依賴外部資金、技術而沒有發展自己的生財體系,其結果就會像上述這個家庭一樣。這個比喻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