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宗教政策,2
我國的宗教政策教案2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教學,了解我國宗教的基本概況,正確理解和把握我國的宗教政策,擁護、執行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具體要求如下:
1.在知識方面
識記:宗教信仰自由的內涵。
理解: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內容和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認識弘揚科學精神、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的意義。
2.在能力方面
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宗教的基本觀點,分析說明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確性,說明加強對宗教事務管理的必要性;能夠分析說明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接班人,樹立科學世界觀的重要性。
3.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通過學習,使學生加強宗教的政策觀念;能夠積極學習科學理論,自覺抵制和反對各種迷信活動,努力樹立科學世界觀。
教學重點
我國的宗教政策。
教學難點
我國的宗教政策。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情景感悟〕走近宗教: 展示三組圖片(1.國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的拜見,班禪向敬獻哈達;2.宗教人士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3.慶祝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成立十周年),啟發學生思考,總結對我國宗教的認識。
一、我國宗教具有愛國主義傳統
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宗教。
二、正確理解和把握我國的宗教政策
介紹我國宗教的基本狀況,使學生了解我國為什么重視宗教問題。宗教問題是一個重大而特殊的問題,據統計,現在全世界約60億人口當中,信教的約有48億,我國相對比例較小,但絕對數字也有一億人左右。
合作探究:了解我國的宗教狀況,我國應該實行什么樣的宗教政策?
歷史的見證:
觀看《焦點訪談》關于布達拉宮的歷史瞬間片斷。
(一) 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
其基本內涵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思考:在我國公民不論信不信宗教,也不論信什么宗教,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強加干涉,其實質是什么?
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個人的自由選擇,是個人的私事。
觀看圖片,學習講話(據《人民日報》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在就宗教事務和宗教事務新條例召開的工作組會議上說:中國官員應該更好地理解、貫徹宗教事務新條例的基本精神。他說:正確處理保障公民信仰自由與管理宗教事務的關系是中國官員的職責,要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感悟要加強對宗教的管理。引出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