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消費教學案1
復習策略
復習本專題的總體上來說要從整體上把握專題內容,然后系統復習各個知識點。
首先要以問題為中心,形成主干知識體系。其次,全面夯實基礎知識,深入理解其中的重點知識,學會靈活運用。第三,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一是本專題內部知識的聯系,二是本專題內容與其他知識的結合。最后,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學習和研究“熱點與焦點”的本質,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思考問題的線索,進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考點梳理
1.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2. 信用工具和外匯
3. 影響價格的因素
4. 價格變動的影響
5. 消費及類型
6.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知識梳理
一、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一)貨幣的本質
1. 商品和貨幣的密切聯系: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 物物交換的困難與般等價物的產生:為克服物物交換的因難,人們找到大家普遍接受的商品,即一般等價物。當貴金屬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時,便出現了貨幣。
3.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二)貨幣基本職能
1. 價值尺度:
(1)是貨幣作為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之所以貨幣能充當價值尺度職能,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 流通手段:
(1)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
(2)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
(三)紙幣
1. 紙幣是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 紙幣發行規律:紙幣的發行量受貨幣流通規律制約,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實際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3.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四)信用工具和外匯
1. 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特點
2. 支配的含義和種類
3. 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4. 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含義及意義
二、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 供求影響價格:(1)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文化等許多因素會間接影響價格,這些間接因素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2)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當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出現賣方市場;當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出現買方市場。
2、 價值決定價格:(1)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重要意義。
(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與表現形式: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是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二) 價格變動的影響
1. 對人們生活的影響:(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一般說來,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2)不同商品價格的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程度不同(3)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而且受相關互為替代品、互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