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理性的一票1
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一,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
1、民主選舉面面觀
請學生辨別以下的選舉方式,比較其異同,并說出這些選舉方式的意義和效果:
(1) 村民直接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由三名候選人演講和答辯,然后由群眾直接選舉。
(2) 以民意測驗的方式對鎮長候選人進行測驗,然后由5名鎮長候選人就治鎮方式進行演說,并回答群眾的問題,然后進行無記名投票。
(3) 楊老師在53年,60年80年參加選舉,憑選民證投票。
2、選舉方式的選擇
(1) 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已經競選的優點及局限性。
a直接選舉定義,直接選舉的優點和缺點。
(a)直接選舉定義: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b)直接選舉優點:
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實現選民的意志。
更好地調動公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積極性。
有助于加強選民與當選者的聯系。
(c)直接選舉的局限性:
在選民人數多的情況下,直接選舉的組織工作和技術工作難度大。選舉成本高。
b 間接選舉定義,間接選舉的優點和缺點
(a)間接選舉定義:由選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選舉上一級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選舉方式。
(b)間接選舉的優點:選舉成本低,便于組織。
(c)間接選舉的局限性:選民與當選者之間的聯系受到一定阻隔,影響選民意愿的表達。
(2) 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
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必須采用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
建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眾的素養不高,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在鄉、鉦一級實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選舉。
(3) 我國采用的選舉方式適合我國國情
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實行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我國是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的選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