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棒(精選4篇)
你真棒 篇1
【活動目的】▲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贊美在人際交往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掌握贊美他人的技巧。▲使學生懂得只有坦誠地接受贊美,才會坦誠地給予贊美。并學會用適當的方式接受別人的贊美。
【活動準備】▲進行關于贊美的調查,并統計結果。▲制作多媒體課件。
【活動方法】▲多媒體課件▲小品表演▲小組討論
【活動過程 】〔導入 〕
在很多影視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在交往中是通過贊美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習慣別人的贊美并大膽地去贊美別人呢?為此,我們做了一個調查。在把這份調查結果告訴大家之前,我想先聽聽大家的看法。
請學生回答以下4個問題:▲你是否愿意經常贊美別人?為什么?▲你是否習慣別人對你的贊美?▲.聽到別人對你的贊美后心情怎么樣?▲聽到別人贊美后你會作何反應?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公布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高一至高三年級的90名同學,其中能主動贊美他人的占47.1%,52.4%同學習慣別人的贊美。盡管還有52.1%的同學不會主動贊美他人,47.6%的同學不習慣別人對自己的贊美,但是有87.2%的同學在贊美后都是很高興的。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被人認可、賞識,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人類的天性的至深本質是渴求為人所重視。”所以生活需要贊美。
有同學可能要提出這樣的疑問:既然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那么為什么12.8%的同學聽到別人贊美后反而不高興呢?(提出問題但不立即解答,將這個問題留到“贊美的原則”部分進行討論)
一、生活需要贊美
1.需要層次理論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就很好地說明了人的這種內心需要。他認為人類有五種需要,心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前四種需要都得到滿足的人稱為基本滿足的人,只有基本滿足的人才會產生人生的最高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即創造的需要、實現自我理想的需要。
結合學生的實際分析,對他們而言,尊重的需要已成為占優勢的需要,而贊美正可以使對方覺得被尊重、被認可,滿足了他內心的需要。
2.贊美的力量
贊美除了可以滿足對方的內心需要以外,還有很多好處,例如可以使對方更有自信。請同學說說贊美還有那些好處?
教師總結:看來贊美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是我們隨時隨地能獻給別人的一件最好的禮物,它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是情感溝通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們都應該大膽地去贊美別人。
二、贊美的原則
觀看小品表演并討論
1.前面我們留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在本次調查中有12.8%的同學聽到別人贊美后反而不高興了呢?下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看一個小品。
【片斷1】小張:哎,亮亮,你腳上的這雙鞋是新買的吧,真酷!亮亮:昨天才買的。小張:在哪兒買的?亮亮:就在購物中心。小張:你這身打扮很適合你的氣質。亮亮:聽你這么一說,我走路都要神氣幾分!
【片斷2】(略)
在談論的基礎上總結贊美的原則
2.贊美應遵循的原則
真誠 態度自如。即不要臉上掛著“諂媚的笑”,也不能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架勢。
真實 所贊美的一定要是他人身上真正有的品德或特質,不虛偽,不夸張。
三、表達贊美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對別人的哪些方面加以贊美呢?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交流討論結果后教師總結)
1.借助語言表達贊美
●裝扮●精神狀態●所取得的成就●回憶事過境遷的感覺●真誠地請他人幫你一個忙●轉述別人的想法●服務態度●有經驗●有學識●可愛……
2.通過非言語的方式表達贊美
關注的眼神,欣賞的笑臉,認可的點頭都能夠傳遞贊美的信息。所以贊美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一個姿勢,一種態度。
四、接受贊美
對“聽到別人對你的贊美后你有何反應?”的回答:(顯示調查結果如表)
少拍馬屁了 25.7%
不不,哪里哪里 21.4%
真的嗎,我怎么不知道 21.4%
謝謝 15.7%
那還用說,我是最棒的 11.4%
其它:一笑了之,還行,還行,要么你才……不做任何反應 4.4%
教師總結:大家說得很有道理,我們既要真誠地贊美別人,也要坦誠地接受別人的贊美。在別人贊美你時,請不要拒絕贊美,請不要覺得難堪或不自在,請不要一笑了之,也請不要心存懷疑。請把別人的贊美當作一份很美妙的禮物接受下來,并表達出自己的快樂和感激,請你相信自己的確配得上這樣的贊美。只有坦誠地接受別人的贊美,才會坦誠地給予別人贊美。
[結束語]
最后,我送給大家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伴著音樂,帶著感情來朗讀,體會贊美對我們生活的意義。
[配樂詩朗誦]
贊美/是照在人們心上的一束燦爛的陽光/她帶給你情感上的溫馨/她帶給你生活的自信/在生活的繽紛中/朋友/請坦誠地接受/請坦誠地給予/由衷地贊美吧!
[活動評價]
《學習的革命》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中,他就學會了愛……”贊美是一種交往的方法和藝術,學會贊美不僅使人掌握了這種方法、這門藝術,更重要的是使人學會了對別人的尊重、理解和真誠的關愛。
本課以贊美為話題,組織學生對調查當中反映的一些現象進行課堂討論,并采用即興小品表演的形式,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本課的兩部分主要內容(贊美的原則和表達贊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再進行總結提升,不僅引導學生掌握贊美的技巧,而且把“每個人都有美的地方,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別人”這一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
你真棒 篇2
教學內容社會活動《警察叔叔你真棒》教學目標1、喜歡警察,知道警察的工作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
2、初步了解民警、交警以及交警消防員的工作。
3、體會珍惜生命,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教學準備圖片(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員)。教學重點與難點知道警察的工作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設問導答法、談話討論法;圖片輔助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猜猜我是誰”。
1、引出活動內容。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誰”。
2、說說游戲的方法。
師:一會兒老師來做幾個動作,你們看看我的動作,猜猜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是誰?
3、跟幼兒一起游戲。
(1)手握方向盤做開車的動作——司機。
(2)一手做梳頭動作,另一只手當剪刀來剪頭發——理發師。
(3)做敬禮的動作——警察。
4、小結:大家都猜對了,這就是警察敬禮的動作,今天我們來了解警察叔叔阿姨的工作。
了解游戲名字。
聽清游戲的玩法。
看老師的動作來猜職業。活動一開始,就以游戲的形式展開,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且也很順利地進入活動的主題——警察。二、引導幼兒認識、了解警察。
1、引導幼兒了解警察分工的不同。
提問:你見過什么樣的警察?他們是干什么的?
人民警察——抓壞人;
交通警察——指揮交通;
武警消防員——救火、救急。
小結:他們都是警察,但是他們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
2、分別介紹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員的工作。
(1)出示民警的圖片,讓幼兒說說民警的工作。
師:這張圖片上是誰?民警做了哪些事情來幫助大家?
小結:民警每天都在馬路上、小區里幫助大家解決許多的困難。如果遇到困難就可以撥打110電話向民警求助。
(2)出示交警的圖片。
提問:誰知道交通警察都做些什么事情?
(3)介紹消防員的工作。
師:消防員除了能救火之外,還有很多困難也是他們來救助的。
說說平時了解的警察,感知警察有不同的分工。
結合平時看到的民警來說一說,懂得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說說自己對交警工作的了解,懂得要遵守交通規則。
知道消防員除救火外的其它求助工作。利用圖片,通過分別觀察與討論,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三類警察,了解他們平時不同的分工內容,同時在談話中也讓幼兒懂得一些自我保護、自救的方法。三、進行總結性談話。
師:警察的工作種類有很多,他們做的事情也不同,但他們都是為我們大家服務的,我們遇到困難可以找警察,平時要牢記電話號碼110、119。 個別幼兒說說110與119電話號碼。通過總結性談話,再一次讓幼兒牢記報警電話與火警電話。
你真棒 篇3
【教材和幼兒行為基礎分析】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看問題、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為中心,還不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客觀評價他人的水平還不高。大班年齡段的孩子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足,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往往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別人的缺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發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形成對他人正確、積極地評價,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可見,培養孩子發現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是尤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個培養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活動,從中學會尊重別人、贊美別人,以體驗為主,通過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動過程,引導孩子去觀察和尋找周圍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提高孩子認識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情。
【活動目標】
1.發現與欣賞同伴的優點與長處,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并會贊美別人。
2.感受贊美別人與被別人贊美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視頻。
2.人手一張點贊卡。
3.點贊展板一塊。
【教 學 過 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義,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義。
出示"大拇指",提問: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關經驗。
提問:你得到過大拇指嗎?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覺?
你夸獎過別人嗎?為什么夸獎他、她呢?夸獎別人時你的心情怎樣?
小結:你們能發現別人的優點,你真棒!
二、發現欣賞他人優點,嘗試用適當的方式贊美別人
1.觀看視頻一,集體找優點,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
2.觀看視頻二,討論交流,發現他人的優點,會用恰當的語言贊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優點?
小結:你們善于觀察,發現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你真棒!
三、贈送點贊卡,在互贈中感受愉悅
1.說一說,發現同伴的優點。
提問:你的同伴有哪些優點呢?
2.畫一畫"點贊卡",贊美同伴。
3.送一送"點贊卡",分享快樂。
猜一猜:畫出了好朋友的什么優點?
夸一夸:互贈點贊卡,感受幸福。
四、傳遞點贊卡,感受贊美
把點贊卡送給更多的人,贊美別人,快樂自己。
你真棒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警察,知道警察的工作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
2.初步了解民警、交警以及交警消防員的工作。
3.體會珍惜生命,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已經觀察、尋找過我們幼兒園周邊的"鄰居",包括附近的警察局。
2.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員的相關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活動
1.通過"猜猜我的工作",引出警察這一主題。
師:"老師來做幾個動作,你們看看我的動作,猜猜我是做什么的?"(教師分別做手握方向盤開車的動作扮演司機;一手做梳頭動作,另一只手當剪刀來剪頭發的理發師;最后做警察敬禮的動作)師:"大家猜對了,這就是警察敬禮的動作,今天我們來了解警察叔叔阿姨的工作。"
二、基本活動
1.了解警察的種類很多,他們的工作也不相同。
師:"在生活中,有三種警察大家見的比較多。一種是抓壞人的人民警察;一種是指揮交通的交通警察;還有一種就是救火的武警消防員。他們都是警察,但是他們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一起分別來了解他們。
2.分別介紹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員的工作。
(1)了解民警的工作。
師:"大家看看這張圖片上是誰?"(出示一張民警圖片)師:"這些就是人民警察叔叔阿姨。警察叔叔阿姨做了哪些事情來幫助大家的呢?"(幼兒舉手發言,根據幼兒所說出示相應的圖片。如:抓小偷、送迷路小孩回家。)小結:警察叔叔阿姨們每天都在馬路上、小區里幫助大家解決許多的困難。人民警察叔叔送迷路的'小孩回家,他們抓壞人、抓小偷,你們遇到困難就可以找民警或者撥打110電話。
(2)了解交警的工作。
師:"剛剛了解的人民警察的工作,現在我們來看看交警叔叔。"(出示交警圖片)師:"請大家看看這個交警和民警的制服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幼:"交警的帽子是白色的,腰帶也是白色的,他們戴著白手套,吹口哨。"師:"請小朋友說說交警叔叔們的工作是怎樣的?"幼:"他們指揮交通,處理交通事故。"師:"交警叔叔們在十字路口指揮車輛,處理交通事故,他們還幫助老人和小孩過馬路。"(出示相應圖片)小結:大家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要遵守交通規則,看到紅燈亮著要停下來,等到綠燈亮了才能繼續走,遇到黃燈亮時,要看看周圍有沒有車子,慢慢地走過馬路。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會有生命危險。小朋友們不敢過馬路的可以找交警叔叔帶你過馬路。
(3)介紹消防員的工作。
師:"這些警察叔叔是做什么的呢?對了,他們是去救火的消防員叔叔。"(出示相應圖片,接著出示消防用具、消防車的圖片)"這輛車是做什么用的呢?這輛車的車廂里裝了很多水,都是用來滅火。這個東西大家見過吧,它是滅火器。一般的小火,只要用滅火器一噴,在短時間里就不會有火。這個事水泵,消防員接上水管就可以用來滅火了。"小結:大家平時注意不能玩火、玩電,防止火災的發生。如果遇到哪兒失火,記得要撥打119找消防員叔叔。
三、結束活動總結:警察的工作種類有很多,他們做的事情不同,但他們都是為我們大家服務的,我們遇到困難可以找警察,牢記電話號碼110、119。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