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配置資源教案(精選2篇)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篇1
一、 課標與教學要求
內容目標:闡釋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基礎,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性。
提示與建議:市場能指示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怎么生產。
討論:經濟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規則有什么好處;信用在經濟生活中有什么意義。
二、 教材梳理
1、 知識結構
資源的相對有限性與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
常見的資源配置方式
市場調節 市場經濟
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
規范市場秩序的意義
市場規則的內容
市場秩序 社會信用建設
樹立知法、守法及誠信等觀念
市場配置資源
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
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自發性
市場調節的弊端 盲目性
滯后性
2、 知識要點
(一)、市場調節
(1)、資源配置及其手段
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資源配置主要有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靠市場的調節作用實現的。
(2)、市場經濟
①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②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進行。價值規律就象一只“看不見的手”,實現資源配置理、高效。
(二)、市場秩序
(1)、市場經濟的運行需要市場秩序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競爭應有相應的規則,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
(2)、市場規則
①市場規則的形式:
法律法規:如《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
行業法規:如《企業誠信經營自律守則》
市場道德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必須自愿、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等。
②市場規則的內容:
(3)、規范市場秩序的根本措施——加強社會信用建設
(三)、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①不能調節的領域
②不讓調節的領域
(2)、市場調節的弊端
①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
②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
③市場調節具有滯后性。
3、 解疑釋難
(1)、市場配置資源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配置資源主要是通過市場上價格、供求、競爭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進行的。
第一,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經營者是以牟利為目的的經濟主體,而價格是靈敏的市場信號,反映供求關系。生產經營者通過觀察價格了解市場供求行情,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使勞動力和生產活動由供過于求的行業流入供不應求的行業,實現不同行業間的合理配置。
第二, 市場在競爭中實現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哪個企業生產條件好,技術先進,管理科學,勞動生產率高,生產成本低,哪個企業獲利就多。因此,同部門同行業間必然存在競爭。同部門內資金、技術勞動力通過市場競爭流向經營好效益好的企業,從而使資源達到同一部門同一行業內的優化配置。
(2)、易混易錯點
典型錯例: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要以國家宏觀調控為基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但也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的調節,這樣才能克服市場調節的局限性,實現經濟的良性運行。
三、 問題探究
波音公司案例
世界著名的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在西雅圖的雇員設計了波音767飛機,并制造了機翼和駕駛艙,而飛機的機頭和機翼的某些部分在意大利制造,飛機的后部在加拿大生產,前擋風屏和發動機在英國制造,而機身和高科技部件在日本制造。總之,一共有29個國家參與了這種型號飛機的制造。
問題設置:波音公司為什么要這樣做?
提示:可以從“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些市場配置資源等角度思考。
四、 聯系實際
材料:“增高藥統統是假的” 藥監局:從未審批過此類藥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昨天提醒消費者,相關部門從未審批過有增高功能的藥品,所有宣稱有增高功能的藥品都屬于虛假宣傳。
針對媒體披露的有關哈佛代高樂虛假宣傳增高功能的事件,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昨天提醒消費者,在廣告中出現藥品的治愈率、有效率,或者以一些專家、患者的形象做證明的,都屬于違法廣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將嚴格藥品審查制度,對篡改審批內容的違法藥品廣告及時予以公示。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進行查詢。
問題設置:市場為什么會出現增高藥?反映了什么問題?
對我國的市場秩序有什么影響?
解析:社會成員對于增高的需求欲望,一部分廠家利用消費者增高需求的心理,出產所謂的“增高藥”。
反映出我們國家對于市場的監管存在一定漏洞,部分企業生產者信用缺失,消費者盲目從眾,不理性。
影響: 不利于社會信用的建設。
五、 檢測反饋
一、單項選擇題。
1、市場經濟是( )
a.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
b.以市場為基礎和主要手段的資源配置方式
c.商品交換的場所
d.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和市場的關系應該是( )
a.計劃是主體,市場是補充
b.計劃和市場對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c.計劃和市場哪個對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隨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d.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3、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依靠( )
a.計劃的調節作用實現的 b.行政命令實現的
c.市場的調節作用實現的 d.法律的約束實現的
4、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是因為( )
a.通過市場可以有效調節資源配置
b.市場導向與宏觀調控是完全一致的
c.市場的作用是積極的
d.市場的作用是無限的
5、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從根本上來說,決定這種平等性的因素是( )
a.價值規律的作用 b.健全的法律制度體系
c.公平競爭 d.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等
6、對市場經濟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是和商品經濟同時產生和發展的
b.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c.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
d.可以與不同的社會制度相結合
7、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和價值規律的作用是一致的,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 )
實現國家的職能
b.實現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c.調節市場交易,實現等價交換
d.實現效益優先和兼顧公平的統一
8、在打假治劣的過程中,要建立造假“黑名單”和質量守信企業信息網絡。誠實守信是( )
a.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c.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 d.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
二、不定項選擇
9、根據鐵道部《關于XX年春運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通知》及鐵道部運輸局《關于浮動票價相關事項的通知》,廣鐵集團對春運票價實行上下浮動的政府指導價。鐵路票價在節前實行上浮票價和在節后實行下浮票價,主要是( )
a.使用價值的影響 b.價值的影響
c.供求關系的影響 d.“非典”的影響
10、地區封鎖的行為( )
a、嚴重限制了競爭,保護了落后
b、會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大量浪費
c、是制約全國統一市場形成的最主要障礙
d、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11、一些海鮮大排擋經營者與當地的出租車司機勾結,爭攬客源。游客隨意一指,他們就把所指的高價海鮮殺死,并強迫客人買下。這種交易行為( )
a、破壞了市場交易的正常秩序
b、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c、 表明了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
d、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
12、“泛珠三角”,簡稱“9+2”是為了充分發揮廣東、廣西等九省和香港、澳門的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而提出的發展構想。這一構想( )
a、體現了市場的開放性特征
b、 旨在通過港澳促進內地的開放
c、旨在通過內地帶動港澳產業升級
d、有利于形成有序的競爭
三、簡答題
13、近年來,市場上經常出現盜版的音像制品和書籍,政府有關部門一再予以打擊,但是盜版現象屢禁不止,而且仍然有人熱衷于購買盜版制品。
請運用市場經濟的知識回答: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現象,并就如何杜絕盜版行為提出你的建議。
四、辨析題。
14、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有效并且是惟一的方式。
五、分析說明題。
15、近兩年,車市價格大戰硝煙彌漫。XX年上半年降價車型達到了70多個,20個品牌,降幅最高達18%,XX年初,汽車價格大戰再次打響,暢銷車型接連砍價,涉及上市公司的有一汽轎車的紅旗,長安汽車的奧拓、福特等,通用別克系列車型也在5月宣布讓利。有關統計顯示,4月份當月汽車銷量首次出現回落,各大汽車企業庫存增加。XX年5月,從不參與價格戰的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等也主動聯手降價。
結合材料,請回答:
(1)價格競爭反映了價值規律的什么作用?
(2)價格競爭突出反映了市場經濟的什么特征?具體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參考答案
1、b 2、d 3、c 4、a 5、a 6、a 7、b 8、d 9、c 10、abc
11、acd 12、ad
13、(1)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把市場經濟主體行為和市場秩序納入法制軌道,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制作、銷售和購買盜版制品,是對市場秩序的破壞。政府應通過法律和政策的手段,對盜版市場進行嚴厲打擊,以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2)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注意道德建設,使人們從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高度,認識到盜版行為對社會的危害,自覺加以抵制。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經濟的內容和特點。盜版行為違反了市場經濟的法制性,政府部門進行打擊體現了政府通過法律、行政手段對市場秩序進行宏觀調控。對于杜絕盜版行為提出建議應放開思路,可以從提高市場主體思想道德水平,嚴格執法等方面組織答案。
14、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通過市場可以有效地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引導企業按照社會需要組織生產經營,并且對商品生產者實行優勝劣汰的選擇,所以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方式。但市場的作用不是萬能的,存在著固有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的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宏觀調控彌補,才能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可見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并非惟一方式。
[解析]本題著重強調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的關系。觀點錯誤,沒認清現代市場經濟,既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又離不開國家宏觀調控。
15、(1)第一,調節作用。商品的價格由價值量決定,同時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將出現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汽車價格的變動,既有價值量降低的因素,也有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正由于價值規律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汽車生產行業流入和流出,從而調節社會勞動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調節者。第二,刺激作用。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汽車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三,分化作用。使汽車生產廠家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2)價格競爭突出反映了市場經濟競爭性的特征。在市場經濟中,汽車的市場價格是在競爭中形成的。在競爭中不同汽車廠家實現優勝劣汰,同時,在競爭中使汽車的供求關系得到調整,促進汽車生產有關資源優化配置的實現。
[解析] 此題涉及價值規律、市場經濟的有關知識。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影響,各汽車廠家通過降價來影響供求,也反映了市場經濟競爭性的特征。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篇2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本節教材分析
(1)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市場經濟的含義;理解市場配置資源的具體機制;知道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理解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的必要性與主要內容;理解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能力目標
全面認識市場配置資源優缺點的辨析能力;把握市場機制有效發揮作用的具體條件的理解能力;針對市場調節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預與宏觀調控對策的應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競爭意識,培養開拓進取的精神; 樹立自覺遵守、維護市場秩序與規則的觀念,抵制一切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養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道德品質和個人行為習慣。
(2)教學重點
市場配置資源的優缺點
規范市場秩序、建立社會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3)教學難點
市場配置的手段及優缺點
(4)教學建議
◇本框題教學內容是貫徹落實課程標準的4.10規定的“闡釋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基礎,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性”。
◇本課題內容包括市場調節、市場秩序和市場調節的局限性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市場調節。以“水荒”、“油荒”或“鋼材的流向”的圖片為例說明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要的多樣性之間存在矛盾,讓學生認識到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通過“購銷兩旺的汽車市場”的材料,說明市場是最常見的資源配置方式,并進一步分析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從而歸納出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第二個問題:市場秩序。教材設計了兩個探究活動,第一個探究活動,主要讓學生剖析如果沒有市場“游戲規則”,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會造成哪些影響,從而認識到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并進一步分析應如何規范市場秩序。第二個探究活動具有開放性,讓學生分析在教材案例所列舉的情形下,參與市場交易會帶來哪些風險,應如何避免這類現象,從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加強社會信用制度的必要性。第三個問題:市場調節的局限性。通過甜蘋果變成“傷心果”的案例,設計了兩個探究問題,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到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場調節也不是萬能的,它有局限性。通過漫畫“一哄而下”,讓學生感悟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的涵義。
◇本課題內容對于學生來說,總體上理論性較強,學生較難理解,但有些問題,如市場秩序問題,現實性也很強.學生理解起來也較容易。
◇本課題教學中要注意利用社會資源,如山東汽車博覽交易會、北京同仁堂和南京冠生園的典型案例等。
新課導入設計
導入一
1、上述圖片說明什么問題?
2、你能想出哪些辦法解決上述問題?
總結學生的方案,無非兩種計劃安排和市場調節。
人類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經常變動的。那么,用于生產產品所需要的人、財、物等社會資源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部門也是不一樣的,經常變動的。況且,社會資源總是有限的,要滿足人們不斷變動的生產、生活需要,必須對資源的分配有一個合理的安排,這就是資源配置問題。資源配置可以采取兩種方式:計劃安排和市場調節。
下面我們就學習市場配置資源的有關問題
導入二
在即將過去的XX年,中國完成了創紀錄的8000多億元高鐵投資。其中,武廣高鐵和京滬高鐵的平均造價為1.2億元/公里。這些工程的投資需要誰來承擔?為什么?
如果我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眾多商品的生產、經營都靠國家可以嗎?為什么?(本設計以生活化背景切入,能回顧財政的作用,并能引導學生對市場與計劃的優缺點作初步思考。)
以上就是對資源合理使用做出安排的兩種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
進入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