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外國繪畫 教學設計
"現代主義"或"現代派"是和某種新的、非傳統的、區別于過去的藝術思想聯系在一起的。
(投影以上的文字,加深印象。)
現代主義的產生并不單是一種藝術現象,它也有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有思想根源和 哲學基礎。
(看課本p48,請同學朗讀第二段)
(教師概括講述)
(瀏覽外國現代主義繪畫作品,介紹作品名稱、流派、作者。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各類作品的表現形式,由教師進行適當歸納。)
藝術分三類:具象、象意、抽象。而外國現代主義繪畫是以意象和抽象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
(提問:與傳統購具象繪畫相比較,同學們更習慣或容易接受哪一類作品,用一、二句話說明一下理由。出示傳統和現代主義繪畫作品)
三、要正確認識外國現代主義繪畫
欣賞外國現代主義繪畫,要有一個觀念轉變和適應的過程。
四、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征
(引導學生找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征)
1.從再現客觀世界轉變為表現主觀世界
(p43有關文字處劃橫線)
藝術家不再以畫得與客觀世界逼真肖似為能事,而是以描繪的對象為媒介,表現自己的情感、意趣、意念、思想等主觀世界為主,甚至包括潛意識、夢幻、夢境等,為此而將對象按照主觀意圖子以變形和抽象化處理。(作品配合)
2.表現形式從具象到意象、抽象
(作品配合)
①客觀物象并非是繪畫藝術必不可少的因素;
②客觀物象的描繪反而會損害繪畫藝術,于是只有抽象的描繪才是最完美的藝術。
投影:畢加索《牛的變形過程》
徐悲鴻剛到法國留學時,只欣賞古典主義寫實的繪畫作品,當學成回國前,已轉向欣賞印象派或以后的現代主義畫派了。
五、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欣賞
(提問:你覺得應該怎樣欣賞現代主義的繪畫作品?以畢加家《三個音樂家》為例,進行適當討論。)
(每一排由一位同學發言,希望出現一些不同意見。)
關鍵在于要學會用視覺藝術的語言來欣賞外國現代主義繪畫。 (放錄像片《視覺藝術語言的構成》)
(放投影片文字)
"藝術所要表現的是人們對于生活的種種獨特的感受,當我們面對一件藝術品的時
候,重要的并不在于去弄明白它描繪的是一件什么東西,而在于去體驗作品歷引起我們內心的感受是什么。"
(請同學前后左右四人互相討論,分析和欣賞課本中提供的圖例,每小組推一位同學準備發言:①首先,哪一幅最能打動你,讓你最感興趣。②作者想表現什么,這幅面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穿插介紹作品和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用視覺藝術的語言來談感受,調節課堂氣氛,及時發現討論中的熱點。)
六、課堂總結我們初步和欣賞了外國現代主義繪畫,了解到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為評價的標準,學習了用視覺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這還剛剛是開始,西方現代主義繪畫中確實有消極、荒誕和藝術趣味不健康的東西。還要進一步學會鑒別和欣賞,開拓視野,逐步提高審美能力,真正地感受外國現代主義繪畫的藝術魅力。
列寧說過:"一句話,那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