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的立體表現(小學美術第十冊)
p6-7(一) 教學目的:1. 對繪畫中明暗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2. 使學生學習用明暗調子表現物象的繪畫基礎知識;3. 培養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二)作業要求: 用鉛筆完成一幅有明暗的作業(三)課業類別: 繪畫習作 (四)教學重點:學習用明暗調子表現物象的繪畫基礎知識,通過觀察范畫,并進行分析解決。(五)教學難點:用明暗調子表現物象,通過觀察范畫,并進行分析解決。(六) 用具準備:1. 教師:石膏型體 范畫 書 各種蔬果 2. 學生:鉛筆 橡皮 課本 (七)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 組織教學:二、 導入新課: 1. 由前一節課引入新課內容。2. 板書:繪畫中的明暗 三、 講授新課: 1. 了解明暗調子畫的特點:(出示素描作品兩幅)里用明暗調子表現作品的立體感和真實感。2. 么是繪畫中的明暗:繪畫中借助光線照射物相產生色調變化來表現出體積感、空間感。這種色調的變化就是繪畫中明暗。3. 明暗的五個調子:高光、次亮、明暗交界線、暗部深灰、反光4. 作業步驟:(1) 定位:定出總長及總高(2) 找比例:在總長上找出主體物品水罐的比例,并找出胡蘿卜所占的比例。還要在總高上找出水罐所占的高度和胡蘿卜與水罐的比例。(3) 定中位線:因為水罐是對稱的物體,所以要在水罐的寬度上找中線。(4) 基本型定位:(5) 表現透視關系:表現出罐子的幾個平置圖關系(出示步驟圖) 四、 布置作業,提出要求; 五、 學生作畫,教師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