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沉與浮》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如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走?為什么有些東西回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里?等等,為了使幼兒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邊的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象,并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設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三、活動準備:
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
2、記錄表、筆、水盆。
四、活動過程
1、教學活動的導入
幼兒進入課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猜測物體沉浮狀態并記錄
老師: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有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
老師:請你把猜想的寫到記錄表上,記錄表已將托盤中的材料畫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請你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上勾,等會我們再來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結果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3、實際操作物體,并記錄沉浮狀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老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記在了記錄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對不對呢?請小朋友對照記錄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并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4、幼兒對自己的實驗總結及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教師給以鼓勵。
幼兒園中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及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學試驗材料:各種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塊、勺子等),大容器7個、記錄表等。
2、科學術語及詞匯:沉、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這些物品寶寶想到水里游泳,你們猜猜看會怎么樣呢?(出示沉↓、浮↑卡片)2、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我們就把玩具扔進去看看呢?
3、讓幼兒大膽猜測其余物品寶寶的沉浮現象。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浮”現象。
1、第一次實驗:幼兒把物品放進水里,看看結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嗎?。
2、第一次記錄:記錄猜想和實驗的結果。
3、交流:幼兒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測和實驗結果,探索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體浮起來。
1、這些物品寶寶,他們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去玩一玩,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使浮起來的東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時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訴我們。
2、幼兒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么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成功了嗎?
幼兒:沉下去的東西請沉的東西幫忙會沉下去,要請浮的東西幫忙才會浮起來教師小結: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而且和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四、經驗遷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圖片),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了水里,我們人也會沉到水里了,這個時候,我們想什么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圖片)五、結束小結。
科學家很聰明的,他們運用水的神奇力量發明了船、潛水艇,可以使我們人在水里走來走去,我們小朋友長大以后也可以發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東西。
幼兒園中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2、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大盆水、一塊擦手毛巾。
2、每組一個筐,內有雪花片、泡沫、硬幣、棉簽、圓鐵片、塑料瓶、鐵釘、記號筆若干。
3、個人記錄表每2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怎樣幫助螞蟻過河?
(幼兒開動腦筋:游泳圈、小船等)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沉與浮的概念,認識沉與浮的標記
師:為什么游泳圈可以幫助小螞蟻呢?出示沉與浮的標記,指導幼兒如何畫標記。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尋找幫助小螞蟻的方法
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呢?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等一會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這些材料放進水里一個個試一試,2個人一組,一人記錄,一人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請一組幼兒講解記錄結果。
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觀察的很好,雪花片、棉簽等會浮上來,圓鐵片、硬幣等會沉下去。
4、引導幼兒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探究:借助輔助材料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5、展示幼兒探索結果。
請個別組幼兒講解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三、結束部分。
安全教育,引導幼兒不要玩水,學會自救。
師:小朋友們真棒,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螞蟻已經上船了。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我們不要到河邊玩水,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游泳圈、盆、木頭等物品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