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精選6篇)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2、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樣”。
3、在學學、說說、做做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比較情況。
活動難點:
比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斷。
活動準備:
1、KT板制作大餅。
2、《誰咬了我的大餅》的圖書。
3、自制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好看的故事書,小朋友想看嗎?
出示圖畫書1:看,這是什么呀?(大餅)這塊大餅是小豬做的,它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的睡著了,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啊?(出示教具:大餅)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那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教師出示大餅: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狀的?(半圓形的)幫小豬猜猜是誰咬了他的大餅?(幼兒猜測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二.理解故事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出示圖畫書2)它走啊走,遇到誰啦?(小鳥)小豬會怎樣問它呢?(請幼兒問)
“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取走大餅一小塊)
師:小朋友幫小豬看看,小鳥咬的是怎么樣的,為什么小鳥咬的大餅是三角形(因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來的牙印是三角形)
和原來的那個牙印一樣嗎?是不是小鳥咬的呢?小豬說:嗯,果然不一樣。(出示圖畫書3)
2、(出示圖畫書4)師:小豬又遇見誰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猜測)小豬會怎樣問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說:“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說完兔子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取走一塊),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樣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門牙)
你們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豬說:果然不一樣。(出示圖畫書5)
3、(出示狐貍的牙印)猜猜這是誰的牙印?小豬又遇見了狐貍,誰來幫助小豬問問狐貍吧,還有誰來用響亮的聲音問一問…“狐貍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貍說:不是我,不是我,狐貍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取走大餅一小塊)”狐貍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樣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圓形的牙印一樣嗎?
是不是狐貍咬的呢?(出示圖畫書6)小豬會怎么說呢?(果然不一樣。)
4、小豬又遇見誰了?(鱷魚)小豬會怎樣問鱷魚?猜猜鱷魚咬出來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鱷魚說: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塊)鱷魚咬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尖尖的,鋸齒一樣)看來也不是鱷魚咬的。(出示圖畫書7)小豬會怎么說?(果然不一樣。)
5、最后小豬又遇見了誰?(河馬)小豬會怎樣問河馬?河馬張開大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餅變得怎么樣了?河馬咬出來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小鳥的嘴巴要出來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貍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那到底會是誰咬的的呢,真奇怪!(邊總結邊出示小動物)
6、教師繼續講述結尾:小豬的肚子也有點餓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嗚!(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原來是小豬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豬呀!
三、送餅干
1、老師這里有許多小餅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們咬的呢?
2、(分別出示不同缺口的餅干)讓小朋友猜猜是誰咬的,然后請個別幼兒送給相應的小動物。(送的時候說一句我送餅干給你吃)
3、這里還有許多餅干,都是這些小動物咬的,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塊餅干,仔細看一看餅干缺口是什么樣子的,和誰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給誰。
4、集體檢查送的是不是正確。(請個別幼兒檢查)
四、完整地欣賞故事。
完整展示圖畫書,教師講述故事。
五、結束活動:韻律《餅干歌》
小豬謝謝你們幫助了他,他還想請你們和他一起做餅干呢!
餅干做好了嗎?我們一起洗小手,去吃餅干,看看寶寶咬下來的缺口是什么樣子的?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簡單的詞匯描述大餅的特征。
2.感知動物的嘴巴特征與大餅上留下形狀之間的對應關系。
3.在學學、說說、做做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繪本圖書一本、大餅一個 餅干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大餅:講述故事
1.教師講述繪本第一頁
。1)小豬做了一塊好大好大的餅,它累得睡著了。等它醒來一看,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2)是你要了我的大餅嗎?
2.出示大餅
(1)我們一起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幫小豬猜猜是哪個小動物咬了小豬的大餅呢?
(2)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我們先一起來問問小鳥吧。
3.問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的嘴巴是尖尖的,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確定不是小鳥咬的。
4.問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的嘴巴是三瓣嘴,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確定不是小兔咬的。
5.引導幼兒問“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1)誰愿意一個人來問問?
。2)問小狐貍:小狐貍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狐貍的嘴巴是尖的,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確定不是小狐貍咬的。
。3)那小豬還會去問誰呢?
。4)問鱷魚:鱷魚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鱷魚的嘴巴是大大的,還有尖尖的牙齒,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確定不是鱷魚咬的。
。5)問河馬:河馬大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河馬的嘴巴是彎彎的,還有方方的牙齒,在大餅上咬了一口,確定不是河馬咬的。
二、動手操作
1.這個大餅上的缺口不是這些小動物咬的,我這里還有一些小餅干呢,看看是不是他們咬的呢?
2.出示小餅干,通過牙印判斷是哪個動物咬的。
3.幼兒送餅干
(1)每人拿一塊餅干,通過牙印判斷是哪個動物咬的,并把餅干送給相應,檢查判斷的是否正確,不正確的做出調整。
(2)小動物們謝謝小朋友送餅干給他們。
。3)小豬也餓了,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出現了半圓形的缺口,跟開始的缺口一樣,原來大餅上的缺口是豬豬自己咬的。
三、出示圖書,完整欣賞故事。
1、想不想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呢?
2、完整講述故事
。1)誰咬了我的大餅
小豬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的睡著了,等他醒來一看,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小豬說,哦,果然不一樣。小豬問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說不是我,你看,小兔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小豬說,哦,果然不一樣。小豬問狐貍,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貍說不是我,你看,狐貍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小豬說,哦,果然不一樣。小豬問鱷魚,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鱷魚說不是我,你看,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小豬說,哦,果然不一樣。小豬問河馬,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河馬說不是我,你看,河馬張開大嘴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小豬說,哦,果然不一樣。小豬肚子餓的咕咕叫,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小豬一邊吃了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四、播放《餅干歌》一起運動離場。
。1)小豬非常的高興,謝謝你們幫助了他。他想邀請我們一起來做餅干呢?你們愿意嗎?
。2)一起做餅干。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能按不同動物的齒印進行匹配,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大餅一個;小鳥、兔子、狐貍、鱷魚、河馬圖片。
2.ppt課件。
3.幼兒操作材料:各種動物牙印的餅干若干;自主閱讀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察大餅,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觀察大餅。
師: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原來呀小豬做了一個又大又圓的餅。
(二)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1.發現牙印。
。1)師:小豬太累了,看,它怎么了?誰來學學它睡覺的樣子?
。2)師:等它醒來,發生什么事情了?
(3)師:瞧,大餅在這兒呢?看看大餅上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那可能是誰咬了他的大餅呢?
2.尋找牙印。
(1)遇到小鳥。
師:小豬走呀走,碰到了誰?它會對小鳥說什么?小鳥在高高的空中,怎么說才能讓它聽到?
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為什么?小鳥的牙印是什么樣的?和半圓形牙印一樣嗎?
。2)自主閱讀。
師:小豬繼續往前走,這次又會遇到誰?在你們的椅子下面有一些圖片,等等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位動物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主閱讀,教師指導:遇到了誰?小豬會怎么問?它的牙印是什么樣的?
(3)遇到兔子、狐貍、鱷魚、河馬。
師:看完了嗎?輕輕放回椅子下吧。小豬遇到了誰?小豬會怎么問?是它咬的嗎?為什么?它會怎么回答?牙印是什么樣子的?
。4)小結:原來小鳥咬出來的牙印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呢?是兩顆大門牙,狐貍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
3.匹配牙印。
。1)師:這里有一些餅干,看上面的牙印是什么樣的?是誰咬的呢?誰愿意來送給這位動物?可以跟它說什么?
。2)師:這里還有許多餅干,請你們每人拿一塊餅干,仔細看一看餅干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和誰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給誰。
(3)集體檢查送的正確與否。
(4)師:那小豬的餅干到底是誰咬的呢?我們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4.完整欣賞。
。1)教師播放課件,講述故事。
。2)出示最后一張畫面:孩子們,小豬的大餅到底是誰咬的呢?你們知道嗎?為什么?
。3)師:搞了半天,原來是小豬咬了自己大餅。∵@真是一只糊涂的小豬啊!
。ㄈ┞蓜“做餅干”,結束活動
1.師:小豬謝謝你們幫住了它。想請你們幫忙再做些餅干,你們愿意嗎?
2.聽音樂做律動。
3.結束語:餅干做好了,等等我們小朋友也來咬一口,看看你們的牙印會是什么樣的?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2.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3.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圖卡(小動物、大餅)、餅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
1.教師出示大餅,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聞聞看,香不香呀)猜猜看這么香的餅是誰做的呢?(幼兒猜測)
這個香香的大餅是小豬做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豬做餅。(和和面,搓搓圓,搟面杖搟一搟,大家一起加油哦)
2.講述故事的開始部分
師:小豬做完餅太累了,就怎么了?你們知道他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了?(引導幼兒充分想象,猜測各種可能發生的故事情節)
二、講述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
1.教師巧妙的偷偷拿掉大餅粘合的第一部分,留下齒印。
師:咦?大餅怎么了?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2.出示小鳥圖片,教師模仿小豬語氣,向小鳥詢問。
師:①小豬碰到誰了?你們猜,它對小鳥說什么?
、诖箫炇切▲B咬的嗎?為什么說不是小鳥咬的?
注:引導幼兒注意句式“,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在講述到小鳥咬大餅的情節時,再將粘合的一部分大餅拿掉,留下小鳥的咬痕。
3.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猜測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1)依次出示小兔、狐貍圖片,不斷拿掉大餅的粘合部分,留下不同齒印,再通過重復句式的對話和不同咬痕的線索,引導幼兒猜測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引導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出示鱷魚、河馬圖片,教師直接將圖片放置相對應的齒印旁,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師:這又是怎么回事?我們一起來問一問鱷魚和河馬吧!
。ㄒ龑в變褐v述,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師:你猜出來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嗎?
4.幼兒觀看ppt,完整欣賞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
幫助幼兒繼續鞏固復習句式:“,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師: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三、看一看,自己的牙印
以小動物和小朋友分享餅干為情節,請幼兒邊吃餅干邊觀察自己的齒印、同伴的齒印。
師:今天,我們可愛的小豬還做了好多的餅干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1)看看自己牙印并說一說
。2)看看同伴的牙印說一說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篇5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好奇心很強,有較為敏銳的發現問題的能力,但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尚弱,需要教師的引導。鑒于此,選擇本次語言活動引導幼兒根據線索大膽猜測,在觀察、對比中尋找答案,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所提供的線索大膽猜測故事情節,并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2、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把握線索,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并能清楚地表述。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動物嘴巴形狀和咬痕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比較、判斷是誰咬了大餅。
活動準備:
經驗:幼兒熟悉幾種常見動物嘴巴的形狀。
物質:繪本ppt、背景音樂、塑膜大餅。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引出話題。
老師剛剛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故事的名字叫做《誰咬了我的大餅》。這是一個關于小豬的故事,小豬遇到了一個難題,但他卻怎么也找不到答案。我們一起來幫幫他怎么樣?
小豬到底遇到了什么難題,我們一起來看。
二、理解故事,把握線索,猜測講述。
1、逐一出示故事情境圖(前3頁),揭曉問題。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咬掉的那一塊是什么形狀的。(半圓形)
2、關于小鳥的頁面(4、5頁),提問內容:
你覺得是小鳥咬了小豬的大餅嗎?為什么?
對比三角形和半圓形,驗證是不是小鳥咬的。
3、關于小兔的頁面(6、7頁),提問內容:
小豬會怎么問小兔?
小兔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通過觸摸大餅的缺口和小兔的牙印,比較得出結論。
4、關于狐貍的頁面(8、9頁) ,提問內容:
我們幫小豬來問問狐貍吧,怎么問?
狐貍說:“不是我”,那狐貍怎么就能證明不是自己咬的呢?我們幫他想一個辦法吧。
比較狐貍和小鳥的牙印有什么不同?
判斷是不是他們咬了大餅。
5、關于鱷魚的頁面(10、11頁),提問內容:
小豬下一個會去問誰?請一個小朋友幫小豬來問問鱷魚吧。
你覺得鱷魚會咬出半圓形的牙印嗎?為什么?
請小朋友實際觸摸一下鱷魚的牙印,感受鋸齒狀的曲折和尖利。
6、關于河馬的頁面(12、13、14頁),提問內容:
在問了小鳥、小兔、狐貍、鱷魚以后,他們都說不是自己咬的,小豬還是不知道自己的大餅是誰咬的。那接下來小豬又會去做什么?
我們一起來問問河馬吧。
你猜河馬會怎么回答?
河馬為什么一口就能咬掉大餅的一半呢?
三、帶著爭議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有的小朋友認為大餅是 咬的,而有的小朋友認為大餅是 咬的,梁老師認為不一定是咬的,或許會是別人。
咱們再來讀一遍,找找看怎么樣?
四、教師小結,拋出問題。
可能就像小朋友說的是咬了小豬的大餅,也可能是小豬的好朋友另一只小豬咬的也說不準,還有可能是其他的動物咬的,這些動物的咬痕也是半圓形的。所以,小朋友今天回家要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些動物的圖片,仔細觀察動物嘴巴的形狀,看看他們會不會咬出半圓形的牙印,明天來了告訴老師。
五、活動延伸。
馬老師給小朋友領回來餅干了,一會兒休息吃午點的時候,小朋友記得輕輕地咬一口餅干,看看你咬的牙印會是什么樣的。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簡單的詞匯描述大餅的特征。
2.感知動物的嘴巴特征與大餅上留下形狀之間的對應關系。
3.在學學、說說、做做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繪本ppt 繪本人手一本 書袋 餅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2,嘗試描述大餅。
1.教師講述:小豬做了一塊好大好大的餅,它累得睡著了。
大餅是誰做的?
2.我們一起看看大餅像什么?(形狀、顏色、上面有什么)
3.我們聞一聞,聞到了什么味道?啊嗚啊嗚吃起來有什么味道?
4.教師整理幼兒的描述小結
二、感知動物嘴巴特征與大餅上形狀的對應關系。
。ㄒ唬┯^察ppt集中講述
ppt4
1.小豬睡醒了,發現大餅怎么了?咬過的地方像什么?
2.猜一猜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
ppt6
大餅又被咬了一口,像什么?猜猜是誰咬的呢?
ppt5
1.原來是誰咬的?為什么?(對應)
2.我們猜對了,學學小鳥快樂的飛飛。
(二)看圖書,結合ppt講述
1.我們還要到圖書寶寶上去找一找小豬的大餅又被誰咬過了?
。ㄝp輕的從小椅子后面的書袋里拿出圖書,膝蓋并攏當桌子,輕輕看輕輕翻)
2.你發現大餅被誰咬過了?咬過的地方像什么?
。ǔ鍪鞠鄳膒pt 形狀——動物 講述2-3個)
三、小結延伸
1.教師小結
2.老師準備了餅干,我們來咬一咬,看一看我們的嘴巴在餅干上留下了怎么樣的形狀,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