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精選6篇)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讀記渺茫、灶旁、儀表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詩歌內容,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祖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祖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播放《春天的故事》插曲
同學們,你們知道歌詞中的那位位老人是誰呢?那個“圈”指的是哪里?又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深圳已成為國際花園城市,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正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可如此美麗的深圳在30年前,又是怎樣的呢?(展示舊深圳圖片)
有一首詩對深圳的昨天和明天進行了具體形象的描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排除字詞障礙
(三)初讀感知
1、默讀課文
(1)數一數全詩共幾節,作出標記。
(2)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哪一部分寫了昨天的深圳?昨天指的是什么?昨天的深圳什么樣呢?
(四)再度感悟
1、學習1、2節
(1)指名讀。
(2)有節奏的讀一讀。
(3)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昨天深圳的樣子。板書(貧窮落后)
(4)被貧窮落后困擾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怎樣理解“姑娘從溪邊擔回———”
(6)看到這些你有何感受?帶著這種感受再讀課文。
長輩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們只在嬉戲玩耍中度過童年,年輕人的希望也隨夕陽的余輝一同落下,多么古樸的一幅田園畫,但又是多么無奈的一曲生活歌呀。可只不過短短的幾年時光,這個邊陲小鎮的變換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今天的深圳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呢?
(結合理解邊陲的含義)
2、學習3—7節
(1)參考朗讀示例同桌合作讀3—7節。
(2)這里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呢?(讀第4節)
(3)播放深圳圖片,簡單介紹。
(4)看到這些你的心情怎樣?誰能把你的感受匯成語言讀出來
(生自由讀、指名讀)
(5)深圳的人們發生了哪些變化呢?(生讀)
(6)指名讀第6、7節
(7)讀“再不是只求三餐——”一句,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8)這些意氣風發、志向高遠的人們是原來種地擔水的村民們嗎?你從哪兒知道的?
有感情的讀第5節,明確設問句。
(9)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的深圳。(繁榮昌盛)
當年的一個小村莊有這樣驚人的變化,原因是什么呢?
3、學習第8節
(1)教師范讀
(2)誰來說說是什么原因讓村莊有了如此大的變化?板書:改革開放、勤勞智慧
(3)這節中有個比喻句,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呢?用什么來比喻什么呢?
4、拓展延伸
春燕象征著春天的來臨,春天從南到北一片新綠,百草爭美,百花爭艷,萬紫千紅,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國家不僅僅有一個美麗富饒的深圳,還有高速發展的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珠海、大連等許許多多的鄉村和城市,我們的家鄉鶴崗也同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誰來說說我們的家鄉有怎樣的變化呢?(自由發言)
(五) 品讀升華
如今改革開放之花已開遍祖國各地,而深圳是祖國的縮影,題目中的這兒也暗指著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已經擺脫了貧窮,日益昌盛,日益富強,同學們,讓我們伴著春的旋律,懷著對祖國無比的熱愛和深深的祝福,重溫這首詩歌。(配樂齊讀詩歌)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通過比較,體會特區從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莊到現代化新城的巨大變化。
2、質疑問難,理解課文,積累喜歡的詞句。
教學重點、難點:
質疑問難,理解課文。
學生準備:
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1、我國從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由鄧小平爺爺在廣東一個小村莊制定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把一個小村莊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由此也拉開了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今天我們來學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的詩歌《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理解詩歌內容
1、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2、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三、分小組合作學習
1、正音“邊陲”“和著音樂”
2、這首詩描述了深圳特區原來與現在的不同,體會第3節在文中的作用。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結合最后一節,理解變化的原因)
4、交流收集的資料。
四、指導詩歌朗讀
五、體會詩中修辭手法的作用
1、提問:你們感覺詩中哪幾句寫得很形象、很生動,為什么?你能聯想到什么?
2、全班討論
3、總結:本詩作者以的激情歌頌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我們偉大祖國美好的今天與未來。
板書設計:
18、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昨天——貧窮落后
環境變化
今天(煥然一新) 改革開放政策好
人的變化
教學效果反饋:
“和著音樂”的“和”是多音字,在這里讀hè,教學時要加以強調。
本課教學我以朗讀訓練為主,指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律和情感。學生朗讀興趣濃厚,收效不錯。
詩歌描寫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太大,很難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文本的理解僅停留于老師的“說教”上。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認識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祖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祖國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我國從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由鄧小平爺爺在廣東一個小村莊制定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把一個小村莊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由此也拉開了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今天我們來學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的詩歌《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二、學習理解詩歌內容
1、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2、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三、分小組合作學習
1、討論這首詩描述了深圳特區原來與現在的不同。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交流收集的資料。
四、指導詩歌朗讀
五、體會詩中修辭手法的作用
1、提問:你們感覺詩中哪幾句寫得很形象、很生動,為什么?你能聯想到什么?
2、全班討論
3、總結:本詩作者以的激情歌頌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我們偉大祖國美好的今天與未來,振奮人心。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灶、龐、煥”三個生字,理解積累“困擾、渺茫、晨曦、勞作、邊陲、翩翩起舞、煥然一新”等詞語并能靈活運用。
2、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歌中描述的一座村莊(深圳)、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贊嘆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和重大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去過深圳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深圳一游,愿意嗎?課件出示深圳城市建設圖片。
2、深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說) 現在的深圳是一個繁華的都市,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也是的經濟特區。可是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樣子你知道嗎?
3、是啊,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
(板書課題: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通讀詩歌
1、自由朗讀這首詩歌,注意讀準字音,為每一個小節標上序號,把你不懂的地方作出標記。(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課文中的生詞都會讀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詞,指名小組讀,齊讀。) 面龐 困擾 渺茫 晨曦 勞作 邊陲 翩翩起舞 煥然一新
3、這首詩歌一共幾個小節?八個小節。(指名朗讀)
4、指名讀詩歌。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原來的這座村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指名回答。
三、細讀感悟,理解文本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小村莊吧。
1、請你默讀第1、2小節,看看它告訴我們什么? (由概括到具體敘述了“昨天”一座小村莊貧窮與落后的狀況以及帶給人們的困擾。)板書:昨天。這座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貧窮落后)
2、可是,短短的幾年時光,這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小組內學習3—7小節,看看這座村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小組匯報:村莊的道路、房屋的變化,城市建筑環境的變化,人們生活變化等。
3、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感受?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師播放村莊變化前后的圖片)(相機板書:翻天覆地、煥然一新)
4、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讀出來?誰來試試?要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
5、是啊,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這就是昔日„„”引讀,小組比賽讀,齊讀。
★修辭手法上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嗎?(指名回答)
★請你讀讀這句詩,在小組說一說:為什么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為什么說他們在“描繪著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小組匯報,你有什么感受?(相機板書)
★小組有感情的讀讀這一小節嗎?(指導朗讀)
6.改革開放讓深圳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如果配上音樂來朗讀這首詩,我想你會更深切的感受到偉大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詩人那種驚喜和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變化的贊嘆之情。(指名配樂朗讀全詩)
四、拓展積累,升華情感
1、教師激情總結:是啊!無論是經濟、城市建設還是人們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圳似乎只在一夜之間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蛻變成了摩天大樓林立的現代繁華城市。深圳是現代中國發展的一個奇跡,一個縮影,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神話!那么深圳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呢?
2、播放:《春天的故事》。這首歌歌唱的是鄧小平和改革開放政策。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沒有改革開放、黨的富民政策,也許深圳以及其他城市鄉村,還停留在貧窮落后階段呢。讓我們一起隨著優美的音樂走進春天,去聆聽春天的故事吧!齊唱歌曲。(從中讓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五、作業
1、閱讀《中國一日》,深刻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2、從自己身邊的生活入手,找找“變化”。
板書設計: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
昨天 今天
改革開放
貧窮落后 煥然一新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理解詩句意思,了解特區發生的巨大變化,體會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正確。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
1、了解“昨天的村莊”和“今天的特區新城”各是什么樣兒的。
2、指導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特區的發展原因是執行改革開放的政策。贊頌改革開放政策給特區帶來的繁榮昌盛。
教學用具:
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歌頌的這位老人是誰嗎?“在中國的南海邊畫 了一個圈”中的“圈”指的是哪里?
3、今天我們來學習反映深圳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的現代詩歌《昨天,這兒 是一座村莊》。
二、了解詩歌內容。
聽老師范讀課文,說說“昨天”是什么時候?“這兒”是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深圳的昨天和今天)
三、直奔重點段
學習第二部分(第三至七小節)——深圳的今天
1、播放深圳風景圖課件。教師一邊播放,一邊向學生簡介深圳。
2、說說你看了深圳的風景圖后,你想說什么?
3、從詩歌中找出介紹深圳的今天的內容讀一讀,說說深圳的今天怎樣?你從哪些句子或者是詞語看出來的?把它讀給小組成員聽聽,并說說你對這些句子或詞語的理解。
4、指導朗讀:深圳的今天是如此的美好,我們應懷著這樣的感情來讀?
四、回憶過去
學習第一部分——深圳的昨天
過渡語:改革開放后,深圳是如此的美好。改革開放前,深圳又是怎么樣的呢?
1、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看了圖片后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昨天的深圳。
2、課文是怎么寫的呢?指名朗讀第一部分(一、二小節)
3、談談讀了這一段,你讀懂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中理解到的。
4、朗讀指導:深圳的過去是那樣的貧窮。想一想,這一部分,應這樣讀。
五、深入主題
1、齊讀課文最后一小節,說說深圳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2、提問:你們感覺詩中哪幾句寫得很形象、很生動,為什么?指導讀這些句子。
3、是啊,我國從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爺爺在貧窮落后的深圳制定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政策,把一個小村莊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由此也拉開了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六、詩歌朗誦會。
本詩作者以熱情洋溢的文字歌頌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我們偉大祖國美好的今天與未來。那我們也以的激情來開一個小小的詩歌朗頌會。規則:請每組推選出一位選手來參加,請出5位小評委評選出朗誦者,給予獎勵。
七、聯系切實體會,說說改革開放以來,你的家庭發生了哪些變化
住房、家用電器、生活水平等。
八、想象深圳的未來。
家是里的變化如此巨大,深圳的變化日新月異,那么深圳的明天又會是怎樣一翻景象呢?請你展開想象,以《明天的深圳》為題寫一篇文章。
板書設計: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昨天:貧窮落后
今天:煥然一新
明天:美好春光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內容,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變化,知道是改革開放使深圳發生變化的。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情感。
3、懂得特區的發展原因是執行改革開放的政策。贊頌改革開放政策給特區帶來的繁榮昌盛。
教學重點:借助課件,讓學生體會深圳的變化有多大,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懂得特區的發展原因是執行改革開放的政策。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
深圳的資料圖片,歌曲《春天的故事》,自己制作深圳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在上課之前老師為同家們準備了一首歌曲,注意,聽完后要回答老師一道視聽題。(放《春天的故事》)
2、課件出示問題 歌曲的名稱是什么?《春天的故事》歌詞中當中的圈指的是哪里?(深圳) 哪位老人又是誰呢?(鄧小平)
3、觀看深圳“今天,昨天”的圖片,使學生直觀的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變化
4、新舊圖片的對比,充分說明了深圳的經濟正發生著突飛猛進的變化,今天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對深圳的昨天和今天進行具體而形象的描繪,繼續學習這首詩歌(課件)《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板書)
二、復習鞏固,學習新知
復習
如果用一個詞語概括深圳昨天的面貌,你會選擇哪一個詞語呢?準不準確?(板書:貧窮落后)
學習新知
1、放范讀錄音《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2、學生仿讀范讀錄音并思考:今天的這座新城是什么樣子的?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描寫的?(板書:今天)
3、學生匯報,師生互動,用“今天與昨天”對比的方法歸納并板書(板書:古道,公路;土屋,廠房;稻草堆,兒童樂園;日新月異)
4、看深圳“今天”的圖,感受深圳的飛迅發展。
5、齊讀最后一節,使學生知道是改革開放使深圳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的。
三、拓展,贊頌改革開放政策
1、老師出上聯:“改革開放政策好”,生討論下聯及橫批。
2、生匯報并說明為什么這么填。
3、教師出示自己的下聯。
四、有感情誦讀課文
配樂讀,讀出贊頌改革開放的思想感情
五、總結
齊讀對聯,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六、作業
了解其它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