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解決問題(2)》教案(精選4篇)

《解決問題(2)》教案

發布時間:2023-02-06

《解決問題(2)》教案(精選4篇)

《解決問題(2)》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商店買東西”的情境,靈活運用有關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獨立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進一步加強對2——6的乘法口訣計算除法的掌握。

  3、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在問題處理中,體驗成功,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運用表內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做到學與用的有效結合。

  教學難點: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算練習

  二、自學、互學  

  1、創設情境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明明想要給自己買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對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錢能買多少個玩具,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明明嗎?現在,就讓咱們一起跟著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圖片)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預設:知道了一些商品的價錢。玩具熊6元1個,地球儀8元一個,皮球9元1個。汽車的價錢被遮住了。要幫助明明求出56元錢可以買幾個地球儀。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組交流匯報:需要知道地球儀的價錢,從圖中可以知道一個地球儀是8元錢)

  2、合作交流,解答問題。

  (1)請同學們思考,根據以上的數學信息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小組合作,討論解決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

  預設:一個地球儀8元,求能買幾個就是求56元里面有幾個8元。

  這屬于平均分問題,應該用除法計算。

  如何列式計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獨立思考,驗證結果。

  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解決了問題,那么我們做得正確嗎?你怎么知道的?

  (一個地球儀8元,7個一共7X8=56元,所以是對的。)

  師:很好,我們可以用乘法來驗證除法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4、想一想,如果24元買了6輛小汽車,一輛小汽車多少錢?

  師:誰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計算小汽車輛數的?

  預設:(1)24元錢可以買6輛車,就是將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計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輛4元,6輛就是4x6=24(元),計算正確。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還能夠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小組內2人合作,一問一答,其他小組成員看一看他們的回答是否正確,錯誤的相互改正,看誰提出的問題多,誰發現的問題多。

  三、反饋測評

  1、完成“練習九”第2題。

  先組織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圖中的數據信息,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指名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練習九”第4題。

  (1)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后說知道了哪些信息。

  (2)獨立思考解決第1、2小題分別需要哪些信息,應該如何解答。再在小組內探討根據所知道的信息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完成“練習九”第6題。

  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圖中的信息,分小組討論,看能知道哪些信息。

  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呢?說一說,算一算。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在這節課里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也解決了這些問題,說明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解決問題(2)》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3、讓學生觀察畫面,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課本第8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4、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愉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蹺蹺板樂園圖。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愛玩蹺蹺板嗎?今天我們到蹺蹺板樂園去玩一玩好嗎?

  2、投影出示蹺蹺板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有一種寫一種特別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算)

  5、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名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只不過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二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同時對學生進行尊老愛幼的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四課時  解決問題(練習課)

  教學內容:課本第10、11頁練習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掌握小括號的作用和用法。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準確性和多樣性。

  教學難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練習插圖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兩步計算的題目,并且知道了小括號的用法今天老師先帶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嗎?不過看了以后還要解決幾個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鞏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頁做一做主題圖,學生獨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討論。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思考。如觀察小鳥、花朵、蜜蜂等,由此從多種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同時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2、出示第11頁第3題。學生觀察后問:他們帶20元錢買票夠嗎?你是怎么想的?學生交流討論。通過解決問題,既鞏固了用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又能夠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增強學生的數感。

  3、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并說說怎么算總分。通過計算各隊總分,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第5題思考題求:一共有多少個方木塊?學生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個)  3x3x2+7=25(個)    3x3+3x3+7=2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思考題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有什么收獲?你能把我們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 

《解決問題(2)》教案 篇3

  解決問題

  第1課時解決問題(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3~75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兩三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分析解決這類問題的多種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已知信息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相關的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合理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師:我們班的彭遠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他今天來到書店,準備買一本字典和一套書。(出示例1圖)

  提問:一本字典和一套書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你能根據這兩個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會提出:

  ①買1套書比1本字典貴多少元?

  ②買1套書和1本字典共要多少元?

  提問: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學生口頭列式解決問題,從而復習加減法的一步計算問題。

  (2)彭遠手里拿出100元遞給售貨員。

  教師:看到彭遠買書的情況,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揭示課題:說得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彭遠解決這樣的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小組探究:小朋友幫彭遠算一算,要買1套書和1本字典,售貨員應找給他多少元呢?試著把你們討論的每一步算式寫出來。學生匯報交流,并在投影儀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種:

  方法1:100-27-43=30(元)

  方法2:100-43-27=30(元)

  方法3:27+43=70(元)

  100-70=30(元)

  (2)理清思路,明確方法。

  提問:能解釋一下你為什么這樣算嗎?

  指名讓學生解說每一種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小結。

  要求應該找回多少元,我們可以從100元里依次減去1本字典和1套書的價錢,用連減法計算;也可以從100元里減去1本字典和1套書的價錢之和,先算加后算減。無論用哪種方法,這道題都需要計算兩步。

  2教學例2

  (1)教師:彭遠不僅愛學習,而且還是家里的賬房先生呢!你瞧,他把爸爸媽媽的收入、支出都記在賬本上了。出示表格:4月1日到15日的收支記載。

  4月1日  爸爸工資收入920元

  4月1日~14日  支出680元

  4月15日  媽媽工資收入970元

  4月15日~30日  支出550元

  結余

  提問:從表中你知道了彭遠家收支的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怎樣求出4月1日至15日彭遠家結余了多少元呢?

  獨立嘗試解決,全班交流得出以下方法:

  920-680+970920+970-680970-680+920

  (2)在表中補充4月15日~30日的支出記載。

  提問:現在又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

  當學生提出“到30日還有多少元”時,教師說明:“到30日支出后剩下的錢就叫做結余。”

  (3)小組探究:現在已知15日~30日支出550元,你能幫彭遠算出4月份的最后結余嗎?

  小組代表匯報,展示各種方法:

  小結:剛才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幫彭遠同學解決了4月份他家的收支結余問題,真能干!

  提問:你們看,彭遠家4月份的收入和開支合理嗎?為什么?

  教師:彭遠家一個月的工資除了安排生活開支外,還有一部分結余,說明他們家的生活安排合理,也許這也有彭遠這個小賬房先生的功勞喲。我們學好了數學,也可以當好家里的小助手呢!

  三、課堂活動

  (1)第74頁第1題。先讓學生發現信息:小明從家鄉到重慶,坐汽車行了120千米,坐火車行了270千米。學生提出問題,再獨立解決后交流。

  (2)第75頁第2題。學生先觀察圖,明確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再獨立解決。

  (3)第77頁練習十一第4、5題。

  四、獨立練習

  第76~77頁練習十一的第1~3題。

  五、全課總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解決了什么樣的數學問題?你覺得解決加減法的兩三步計算的問題,要注意些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第1課時解決問題(一)

  (教學片斷)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3頁例2。

  【教學過程】

  1出示例2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統計表,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位叫彭遠的同學非常認真,他仔細地記錄了4月份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以及他家的支出情況。

  你對統計表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嗎?

  教師:彭遠同學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那么你能幫彭遠同學想想辦法算出他家4月份的結余嗎?合作交流,學生可能有如下算法:

  (1)一項一項依次算:920-680+970-550=660(元)。教師加以啟發、引導,還有其他算法嗎?

  (2)先算收入,再依次減去支出:920+970-680-550=660(元)。

  (3)先算收入,再算支出,最后用收入減去支出:(920+970)-(680+550)=660(元)。

  學生在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對每一種方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只要你積極動腦、認真思考,你一定能想出許多辦法來解決。

  第2課時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5頁例3、第76頁課堂活動,練習十一第10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綜合應用加減法和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某小學五(2)班有個小小圖書角,原有圖書52本,后又買來20本,當天被同學借去10本。圖書館現有圖書多少本?

  ①讓學生獨立完成。

  ②說說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賣出電腦30臺,賣出的彩電比電腦少6臺,3天賣出彩電多少臺?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二、自主探究

  1觀察例3的情景圖

  學生說說從圖上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師:你準備做幾根長繩?幾根短繩?把你的想法介紹給小組的同學。(4人1小組,組長做好記錄)

  2學生介紹做跳繩方案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根長繩,1根短繩:4+4+2=10(m)

  或4×2+2=10(m)1根長繩,3根短繩: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繩:10÷2=5(根)

  或2×5=10(m)只要學生方案合理,都給予肯定。

  3教師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實際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動腦,一定會想出許多好的、可行的辦法。

  教師:這么多的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較合適?說說你的想法。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76頁課堂活動

  實物投影儀出示:“逛公園”。

  教師: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小利家買門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師:為什么用乘法計算?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2練習十一第10題

  學生獨立作業時,教師應關注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排除思維障礙,學會運用分析的方法,樹立能解決好實際問題的信心。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些什么?學生自己小結。

《解決問題(2)》教案 篇4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2)

  教學內容:

  教材53頁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會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2、體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

  正確解答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4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練習。

  43×11=答案 32×12=答案 22×14=答案

  2、出示:小明5分鐘寫了180個字,他每分鐘寫多少個字?(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出示情景圖。

  教師談話引入新課。

  根據給你的信息和觀察情景圖來解決這個問題。

  組織學生討論然后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在這里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說出想法后在引導、訂正。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匯報,教師板書。

  方法一:60÷2=30(人) 方法二:3×2=6(組)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組有10人。

  教師提問:第一種方法的60÷2=30解決的是什么問題?第二種方法的3×2=6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教師要知道例4的第一種方法是教學重點,但在這里要表揚想出第二種方法的同學。

  2、指導完成“做一做”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53頁的“做一做”,教師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看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看清楚題目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問題再回到題中收集相關的信息數據。

  提問:題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關數據?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此題,展示學生解題的過程。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3、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看第54頁的第2題,引導學生按照“看問題—手機信息數據—列式解答”這樣一種思維順序去獨立思考,完成此題。

  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過程,并展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660÷3= 75÷5= 198÷9= 104÷8=

  2、學校圖書館共有700本書,有7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你知道平均每乘層放幾本書嗎?

  3、學校組織學生去植樹,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個植樹點,每個植樹點分成9組。請計算一下平均每組有多少人。

  四、思維訓練

  1、某商店運來一批裝微波爐用的塑料盒,準備每個賣9元,這批微波爐盒可以賣900元。每箱里有多少個微波爐盒?

  2、動腦筋想一想,從圖中你能收集什么數據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2)

  連除應用題的解決思路和連乘應用題解決思路

  一樣,應從問題入手,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反思:

  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了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在認真閱讀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2)》教案(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解決問題》教案(精選19篇)

    教學目標:1、通過“商店買東西”的情境,靈活運用有關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獨立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進一步加強對2——6的乘法口訣計算除法的掌握。...

  • 《解決問題(1)》教案(通用4篇)

    教學目標:1、通過“商店買東西”的情境,靈活運用有關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獨立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進一步加強對2——6的乘法口訣計算除法的掌握。...

  • 《如夢令》教案(精選21篇)

    教學設計表 學科:語文授課年級:小學六年級 學校:武進區焦溪小學 教師姓名:莊彩華 章節名稱 如夢令 計劃學時 1學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該詞。...

  • 《小英雄雨來》教學設計(精選20篇)

    之四安徽省肥西縣三河楊婆慈暉小學 吳信平 教材簡析《小英雄雨來》選自管樺的同名中篇小說,有改動。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兒童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爭的故事,歌頌了抗日根據地兒童熱愛祖國、勇...

  • 《將相和》教案(精選20篇)

    第一課時一、課前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將相和》,(板書課題)看著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將是誰,相又是誰?寫的是將相和好了,之前肯定是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和。...

  • 《小英雄雨來》教案(精選23篇)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理解內容,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2.結合課文內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3.說出每部分的主要內容,并給每一部分加上小標題。...

  •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教材實例,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直觀地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2.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系生活經驗,讓學生體會平移與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精選22篇)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教學要求: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 《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教案(精選5篇)

    孫悟空大鬧蟠桃會 備課人 總第 節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來了解這篇神話故事,認識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2.積累詞匯,在朗讀和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談出各自的見解或提出問題。...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网站 | 一级做a在线观看 | 91亚洲精品在线 | 国产夫妻原创自拍 |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看 | 97人人草人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 亚洲爽爆av |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 欧美91看片特黄aaaa | 性饥渴的农村熟妇 | 伊人2222 | 中文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黄色毛片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18观看 | 成人av片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中文在线视频 | 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的网站 | 私人裸体按摩无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三 | 亚洲草草草 | 97精品| 自拍偷拍第八页 | 日韩综合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AV伊人AV无码AV狼人 | 国产高欧美性情一线在线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1出轨 | 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吹 | 日本xxx视频| 欧美日日骚| 国偷盗摄自产福利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 国内不卡的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 | 樱桃视频大全版在线观看 | 高h喷水荡肉爽文np肉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