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精選15篇)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剩下、伐木、煤油燈”3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教學時數】2-3課時
【課前準備】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條件,可準備與課文相協調的音樂及反映課文內容情景的課件,以幫助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感悟童話主題。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樹”,提問:你知道的樹是什么樣的?
再板書“去年的樹”,提問:看到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2、圍繞一只美麗的小鳥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一起來讀一段美麗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認讀生字詞。
3、指名分段讀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4、再讀課文,讀后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確立本文的閱讀方法
1、這篇課文對話較多,讓我們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來閱讀本文。
2、畫出寫對話的句子。
四、指導朗讀第一組對話
1、過渡談話:冬天到了,小鳥要到南方去過冬了,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他們說了些什么呢?讀一讀。
2、生活中,你也許經歷過離別,想一想那是怎樣的情景?想后再讀一讀。
3、組內練習朗讀,注意讀出感情來。
5、指名朗讀。注意讀出自己的個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2~4組對話
1、學生分組練習
他們就這樣依依惜別,并做了約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鳥滿懷深情地跑回來找它的好朋友大樹。然而,往日朝夕相處的伙伴卻不見了。她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問……下面的三組對話,請同學們自己選定一個角色在四人小組里面合作練讀。
2、指名朗讀,讀后評價
那一聲聲急切地詢問,流露出小鳥對大樹的無限深情。讀著讀著,誰不被小鳥的這一份真情感動呢?我們一起來朗讀,互相說說究竟怎樣讀更能反映小鳥的這份真情。
3、扮演角色,體驗感知
誰來做一回小鳥。你們可以像小鳥一樣在教室里,就這樣飛呀,飛呀,尋找著她的好朋友,你在誰的身邊停下來,那個同學就做你的配角讀。(兩組同學分角色一起朗讀)
二、朗讀、想象,體悟主題
1、同學們,小鳥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擔心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最珍貴的友情。讓我們再一次深入地和課文傾心地交流對話,來體會這種感情。村子里,煤油燈旁,一對好朋友又見面了。大家把書拿起來,讓我們一起讀最后三段。
2、引導想象。親愛的小鳥,你看到朋友了,你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想說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還想說什么……課文中有好多話作者想說都沒說出來,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我們來把作者沒說的話說出來,行嗎?
3、教師小結
同學們,你們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們世間最最寶貴的誠信。
三、拓展升華
編寫“友情卡”。
小鳥對大樹的情,把大樹也給深深地打動了。大樹想在自己還沒有被燃盡之前,為小鳥寄去一張友情卡。同學們你們愿意為大樹寫這張友情卡嗎?
四、學生自由寫,教師指導
1、讀了這篇課文,對鳥兒,對樹,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讓我們再來讀讀全文,讀后說說。
2、總結
我們通過老師和同學,同學和同學,我們一起和課文進行多次的交流對話,讓我們真正地走進課文、真正體會了“信守諾言,珍愛友情”的可貴。但愿這個世界“誠信與友情同在。”
五、布置作業
1、抄第11課生字組三詞
2、《黃岡》第11課
3、繼續完成“友情卡”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這是一個文淺意深的童話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寫出了鳥兒和樹的真摯情誼。童話中,雖然朋友樹不在了,但是真摯的友情還在,真誠的約定還在。于是,他們朝夕相處的美好友誼,相約明年再唱歌,聽歌的真摯情感時時回想在鳥兒的耳旁。童話雖然語言樸實無華,但就是在這平淡的語言中充滿了一種深摯透明的美。
二、教學目標:認識“伐”,能正確讀寫“伐木、融化、剩下、煤油燈”等詞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鳥兒與大樹之間誠摯的友情。
三、設計理念: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境平等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與教師價值觀的導向要有機統一。
四、教學重點:朗讀體悟課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五、教學難點:通過多層次對話,體會課文的人文內涵:珍愛誠摯的友情。
六、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大家都愛讀童話,我們今天就來讀一個日本的童話故事,它的題目叫《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路
1.這節課,我們就學著用心去跟課文交流、對話。我們首先要把故事讀通。
2.自由朗讀課文,試著用幾句話簡潔的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暢談感受,了解學生認知起點。了解:“伐木人”、“煤油燈”,指導書寫“伐”。
指導概括主要內容,分段。板書:隨機鳥兒好朋友。
(三)板塊研讀,品味友情
1.研讀“朝夕相處”句。
(1)讀著讀著,你體會到了什么?談談對“天天唱,天天聽”的感受。
(2)角色換位,體驗朗讀。
2.研讀“真誠相約”句。
體會“請”“還”“一定”
“!”背后的強烈愿望。
3.小結引讀。
(四)重溫友情,體驗真情
1.創設情境,重溫友情。
2.體驗情感落差。(播放二胡悲樂)
課件出示
(1)朗讀體會。
(2)說話練習:面對眼前的一切,鳥兒呆了。他思緒萬千……
3.為了找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好朋友樹,他是怎么辦呢?默讀第五段后面的內容。
4.交流,相機板書學生詞語:千里迢迢、千辛萬苦、萬分焦急等詞。
5.相機研讀三個問句:
(1)朗讀評議。(2)談話:此時,你又會在心里怎樣地呼喚你的好朋友呢?
6.分角色朗讀,休會鳥兒內心的急切與傷心。
(五)研討結尾,體味情韻
1.回旋“去年”。此時此刻,去年的樹和鳥兒朝夕相處的日子又一次在腦海里浮現
——生讀句一。真誠相約時的場景又一次在腦海里浮現——生讀句二。
2.說話:此情此景,你會怎樣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好朋友大樹呢?
3.逐句出示原結尾,感受鳥兒兩個“看”的意韻。
4.師生齊讀結尾,感受情韻。
(六)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1.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讓我們靜下心來,想想面對這只美麗的鳥兒,面對這個美麗的童話,你想對這對好朋友說什么說些什么呢?
2.交流。
(七)回歸課題,升華情感
1.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2.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七、板書設計:
好朋友
11去年的樹鳥兒
四處尋找
千里迢迢、千辛萬苦、萬分焦急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這是一個文淺意深的童話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寫出了鳥兒和樹的真摯情誼。童話中,雖然朋友樹不在了,但是真摯的友情還在,真誠的約定還在。于是,他們朝夕相處的美好友誼,相約明年再唱歌,聽歌的真摯情感時時回想在鳥兒的耳旁。童話雖然語言樸實無華,但就是在這平淡的語言中充滿了一種深摯透明的美。
二、教學目標:認識“伐”,能正確讀寫“伐木、融化、剩下、煤油燈”等詞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鳥兒與大樹之間誠摯的友情。
三、設計理念: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境平等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與教師價值觀的導向要有機統一。
四、教學重點:朗讀體悟課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五、教學難點:通過多層次對話,體會課文的人文內涵:珍愛誠摯的友情。
六、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大家都愛讀童話,我們今天就來讀一個日本的童話故事,它的題目叫《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路
1.這節課,我們就學著用心去跟課文交流、對話。我們首先要把故事讀通。
2.自由朗讀課文,試著用幾句話簡潔的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暢談感受,了解學生認知起點。了解:“伐木人”、“煤油燈”,指導書寫“伐”。
指導概括主要內容,分段。板書:隨機鳥兒好朋友。
(三)板塊研讀,品味友情
1.研讀“朝夕相處”句。
(1)讀著讀著,你體會到了什么?談談對“天天唱,天天聽”的感受。
(2)角色換位,體驗朗讀。
2.研讀“真誠相約”句。
體會“請”“還”“一定”
“!”背后的強烈愿望。
3.小結引讀。
(四)重溫友情,體驗真情
1.創設情境,重溫友情。
2.體驗情感落差。(播放二胡悲樂)
課件出示
(1)朗讀體會。
(2)說話練習:面對眼前的一切,鳥兒呆了。他思緒萬千……
3.為了找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好朋友樹,他是怎么辦呢?默讀第五段后面的內容。
4.交流,相機板書學生詞語:千里迢迢、千辛萬苦、萬分焦急等詞。
5.相機研讀三個問句:
(1)朗讀評議。(2)談話:此時,你又會在心里怎樣地呼喚你的好朋友呢?
6.分角色朗讀,休會鳥兒內心的急切與傷心。
(五)研討結尾,體味情韻
1.回旋“去年”。此時此刻,去年的樹和鳥兒朝夕相處的日子又一次在腦海里浮現
——生讀句一。真誠相約時的場景又一次在腦海里浮現——生讀句二。
2.說話:此情此景,你會怎樣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好朋友大樹呢?
3.逐句出示原結尾,感受鳥兒兩個“看”的意韻。
4.師生齊讀結尾,感受情韻。
(六)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1.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讓我們靜下心來,想想面對這只美麗的鳥兒,面對這個美麗的童話,你想對這對好朋友說什么說些什么呢?
2.交流。
(七)回歸課題,升華情感
1.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2.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領悟課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美麗的童話故事吧!
1、導入課題;齊讀課題。就是這棵去年的樹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傷感和不舍,讓我們帶著懷念深切地呼喚這棵去年的樹吧!
2、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這篇童話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通過讀課文,我們了解了鳥和樹是什么關系?默讀課文,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進行交流。
三、研讀課文,訓練朗讀。
1、去年的樹和鳥在一起是怎樣的情形?自由讀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1)“天天”一詞說明了什么?重點體會:天天唱、天天聽;真是朝夕相處,令人羨慕啊!你們有這樣的朋友嗎?(老師評價:;老師從你們的臉上看到了幸福,我們一起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一段。)
(2)分別時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聽出鳥兒和樹分別時的心情了嗎?(傷心或樂觀、難舍難分。)請你和你的同桌來練一下這組對話,好嗎?(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讀,師指導)請一對同桌讀對話。(老師評價:老師發現這只小鳥說:“我明年一定回來”時,語氣特別堅定,你能告訴我,為什么要這樣讀嗎?)再請一對同桌讀。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感覺到這對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讓我們的男孩子來讀大樹,像剛才那位男同學這樣讀出自己的個性,女孩子讀小鳥。咱們一起來對對話看,好嗎?(男女生分角色讀)你們這是在向朋友保證啊,堅定些,再來一次,好嗎?(女生讀)小結:分別時是那么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朝夕相處的(好朋友)
(3)小鳥帶著對好朋友的承諾飛到南方去了,等哪!盼哪!終于又迎來了一個春天來尋找她的好朋友了。可是,不見樹的蹤影。假如,你就是尋找好朋友的那只鳥,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焦急、傷心)千里迢迢,歷盡了千幸萬苦,還是找不到好朋友,真是心急如焚哪!請同學們用-----線畫出鳥兒尋找朋友急切的話語,并指名讀。(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
2、鳥是怎樣尋找大樹的?
(1)默讀7—14自然段,概括鳥兒尋找好朋友的過程。
(2)反復朗讀小鳥詢問的話,體會小鳥的心情。
(a)“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b)“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c)“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3、讀著讀著,誰被小鳥的真情感動了?邀請想表演的小朋友上臺進行表演,你們就是那只小鳥了。你們在教室里邊飛邊詢問著你的好朋友大樹,想讓誰做你的配角跟你對話,你就可以在誰的跟前停下來。
(4)學生做小鳥,自找合作伙伴練讀。
(5)小鳥,你找到朋友大樹了嗎?找不到朋友,小鳥都快急瘋了。讓我們再一起讀這三句話。
(6)教師采訪“小鳥”。(可憐的小鳥,找不到朋友大樹,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喚大樹是嗎?怎么呼喚的?)
4、總結: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是那樣焦急、擔心、急切,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四、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1、出示課件:村子里,煤油燈旁,兩個好朋友相聚了,讀課文的最后三段。
2、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問了?(交流:為什么“睜大眼睛,盯”?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為什么用了兩個“看”?)讓我們互相之間盡情地交流、對話吧。你可以提問題,也可以解答別人的問題。
3、這兩個“看”,飽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戀啊。他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處的朋友大樹。多么守信的小鳥啊。小鳥是多么留戀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離開。同學們,這會兒,你就是那只小鳥,你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已化為燈火的好朋友大樹。此時此刻,引讀課文最后三段,把小鳥換成“我”,再指導讀。(你們的朗讀,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動了。你們是這么讀的“睜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動情地讀一次好嗎?)
4、采訪:親愛的小鳥,你現在終于看到朋友了,你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想說什么?(指名說。)你要走了,可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還想說什么?(再指名說。)你們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鳥啊。
五、教師總結: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小鳥歷盡千辛、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間最最寶貴的誠信。如果大樹有知的話,你想他會對小鳥說些什么?
六、分角色朗讀課文
七、回歸課題,升華理解,拓展延伸
1、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去年的樹,雖然不復存在但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東西,太多太多的思考,太多太多的啟發,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2、讀完這篇感人的肺腑的美麗童話,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拿起筆把你此時心中最真的感受寫下來,可以對鳥兒說,也可以對大樹說,也可以對別的對象說。
板書設計:
11.去年的樹
珍愛友情,信守諾言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樹》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外童話”中的一篇童話故事。教材有如下特點:
1、擬人題童話,故事情節簡單。本篇童話情深意濃,帶著些許傷感色彩,贊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回腸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學情分析
童話是學生接觸較多的文學體裁,對童話的閱讀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本課內容淺顯,語言平實,學生理解應該不難。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應該引領他們進一步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并能通過朗讀、想象等學習方法品詞悟句,在教學藝術上,努力創設語言運用的情景,激發學生去想象,擴大學生語言運用的容量,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品味。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提高誦讀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采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對話中感悟小鳥與大樹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能夠引申體會環保的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小鳥與樹離別時的對話及與樹根、大門、小女孩四次對話的內容,感受當時的情景與人物的心情。
難點:領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升華主題,提升環保意識。
五、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在教學中,以創設語言運用的情景為主線,激發學生去想象,擴大學生語言運用的容量,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心理。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從同學的朋友入手,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回憶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
學習第五自然段,體會春回大地鳥兒找大樹的心情。
學習第六自然段,體會鳥兒見不到大樹失望焦急的心情。
(二)品讀對話,體會情感(7-14自然段)
1、師:讀完這個故事,我想在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五個會說話的人物,你還記得嗎?
生:樹、鳥兒、門、樹根、小女孩。
師:這五個會說話的人物,他們之間說了些什么呢?
師:五個人物,四次對話,構成了這個童話最重要的內容。
預設:通過暑假找同學玩兒的例子,引導學生體會鳥兒找大樹的心情。
2、分角色朗讀。
3、找一組同學展示。
(三)品讀結尾,體悟永恒
師:這個故事的結尾有一個細節,很不起眼,是鳥兒唱歌前和唱歌后發生的。一個動作,一個字——看。
師:鳥兒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兩次看分別是為什么?
師:鳥兒飛走了,不會再回來了。它想起來了——
(出示開頭)
希望鳥兒和樹能夠一直是一對快樂的好朋友。
預設:升華主題,人類砍掉了樹木。去年的樹今年消失了,只剩下鳥兒。如果樹木都消失了,明年還能有鳥兒嗎?人類應該怎么做?
(四)練筆(人選其一)
我想對小鳥說……
我想對大樹說……
我想對作者說……
我想對伐木工人說……
七、板書設計
11去年的樹
去年—————————今年誠信
信守諾言實現諾言友誼
一對朋友大樹消失了環保
八、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懂本文。
3.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自主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懂;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感知內容:(學生暢談)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因為它──────────────。
三、對話朗讀,培養語感
師引:這篇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鳥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1.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2.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3.出示對話,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小鳥大樹
“好。我明年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再見了,小鳥!明年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樹根“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門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他被機器切成細條兒,做成火柴,運到村子里賣掉了。”
(鳥兒向村子里飛去)
小姑娘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火柴已經用完了,火柴點燃的火,還在燈里亮著。”
4.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
四、延伸拓展,自主發展。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7
一、教材簡析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在作品中講述“一只鳥兒和一棵樹是好朋友”的故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在冬天將要飛去南方時,答應樹,還回來唱歌給他聽。春天又到了,鳥兒飛回來,卻發現樹不見了。于是,鳥兒四處尋找,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唱起去年唱過的歌……
這是一篇典型的“淺語藝術”特質的的優秀童話作品,簡潔平淡的文字表達留下了許多行文的空白,而恰恰是這種空白帶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和多面向的主旨理解。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故事的場里展開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有想象,有表達,有感動,有感悟。從而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積累、運用的能力。
2、學生通過對故事的感動,相信童話是真的,從而萌芽對“朋友之間該如何相處?”、“面對分離應怎么辦?”等諸多人生問題懵懂的認識和對正確、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有關空白處的補充想象,體驗鳥兒尋樹路程之艱辛,心情之沉痛,信念之堅定。
四、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對文章結尾的“哀而不傷”的內涵產生吻合其年齡特點的認識,為關照其人生落下點滴的生命積淀。
五、教學過程預設
(一)走進去年的相聚,感受歡樂
1、通過有韻味地朗讀,引發學生的想象,描述鳥和樹在一起的畫面。
2、同桌分角色朗讀話別語。
(二)隨同今年的尋找,體驗凄美
1、情景激趣,描述鳥兒回歸的喜悅。
2、讀對話——體味鳥兒的驚奇、悲痛、急切的情緒變化。
3、讀“飛”——體驗鳥兒尋樹的信念之堅定執著。
4、讀心語——演繹鳥和樹情誼深厚。
5、讀結尾——感悟“哀而不傷”的文字基調。
(三)走出故事,思索天長地久的意義
1、提問:什么是永遠的?學生思考,發言。
(四)介紹相關小資料,結課
1、通過追問,學生理解“童話是真的,可以關照自我”的意義。
2、閱讀小資料,學生思索文本更深層面的的蘊涵。
六、設計理念:
1、關于教學思路的選擇。根據本文的“淺語藝術”的童話特質,進行詞語的理解和分析顯然英雄無用武之地。根據文本“哀而不傷”的感情基調,文字的感情色彩是抑郁、平淡的。強化感情朗讀令人力不從心,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嵌入過多的詞語訓練,或者感情朗誦,都會干擾學生的對故事的欣賞樂趣。為保持學生對故事的新鮮感與完整性,以簡單對簡單,一條路簡單地從故事起點出發,穿越語詞的密林,只是讓學生的情感在故事里浸潤一番。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形象是大于思想的, “教育”之前應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形象。所以,通過想象實現故事人物和故事進展的形象化是本節課的選擇的基本途徑。我相信,這條路同樣通達故事的終點——一盞溫暖的燈火,輝耀內心的敞亮。
2、關于教育思想。形象感動了學生,如果只是感動,而沒有思想,則感動無益。“童話使孩子們向往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樣向往也會促使他們思考,應該擺脫些什么、應該創造些什么,以實現他們的向往和夢想。”所以,傷感的故事僅僅讓孩子感動了,是不夠的。“美好在相聚中給,在分離中仍然要給,要始終溫柔地相待。”“分離是必然的,哀而不傷,曾經美好的回憶永遠溫暖。”這些都交給學生思索,相信今天懵懂的認識會在來年開出花來。
課文內容
去 年 的 樹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鳥兒說完,向南方飛去了。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
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
樹根回答:“伐(fá)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山谷里有個很大的工廠,鋸木頭的聲音“沙——沙——”地響著。鳥兒落在工廠的大門上。她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大門回答說:“樹么,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里賣掉了。”
鳥兒向村子飛去。
在一盞煤油燈旁,坐著個小女孩。鳥兒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小女孩兒回答說:“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里亮著。”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學重點】
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學難點】
引導同學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件)大家看,小鳥正站在樹枝上,為好朋友唱歌呢!樹呢,正陶醉在好朋友美妙的歌聲中。多溫馨的一幕啊!
二、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1、交流,指導朗讀“分別時”的對話:
⑴同學自由讀。
⑵同學交流,指名讀。
⑶男、女生合作讀。
2、指導、交流“小鳥找樹”的語句:
⑴同學找出三組對話,自讀,體會小鳥的心情。
⑵同學交流。
⑶重點指導讀好小鳥的三句問話。
⑷分角色朗讀:
①小組內分角色練讀。
②小組展示,同學評價交流。
③扮演讀。
三、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1、學習課文最后一局部:
⑴出示課件后,同學說感受。
⑵角色體驗:
此時此刻,你就是那只小鳥,請你這樣來讀。
2、想象,對話:
⑴讀后問:
小鳥,你深情地看著燈火,你在想些什么呢?
⑵同學自由交流。
⑶寫友情卡。
⑷交流友情卡。
四、課外延伸
1、師:你還有話對誰說呢?
2、同學自由交流。
五、總結
六、安排課外作業
【板書設計】
好朋友
小鳥圖
大樹圖
遵守諾言
珍惜友情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新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真與活,首先是預設上要做到真與活。如何在課上透出語文味?如何給孩子真收獲?這是我們每位老師要在真字上所做的文章。怎樣使孩子學得有興致?怎樣使孩子學得很暢快?這就要歸結于文本讀解的活。本課預設的“真”有兩條線:一是讀,讓學生充分地讀。脫離了讀,語文總不是個滋味,通過朗讀、速讀、對讀、引讀、默讀、研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讀中悟情,讀中提升讀的本領、激發對讀的興致。二是寫。一堂課要盡可能使學生有動筆的機會,這種練筆日積月累將不斷豐實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這樣,一堂語文課才是充實的課,學生才有真收獲。至于活,我主要強調過渡的自然以及形式的創新,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學習明快的節奏感,步步挺進,漸入佳境,得益于無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地研讀課文,抒發感受。
2.過程和方法目標: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信守諾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時安排:2教時
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課件:聽,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樹呢,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 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來讀一個美麗的故事。
2.板書課題:去年的樹(齊讀)
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質疑問難。
1.請大家讀課文,哪里不明白的,打個問號。
(學生讀,教師巡視,隨即點撥:有的小朋友在讀第二次了,真認真啊!有的小朋友結合課后問題去讀,這是一個閱讀的好習慣。)
2.交流初讀心得
讀到現在,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疑問:
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區別?(這兩個詞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帶有贊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國”,“歌唱家鄉”,“歌唱美麗的景色”,而“唱歌”不含這些意思。
b.鳥兒為什么要對著燈火唱起去年唱過的歌?題目為什么取“去年的樹”?
(你的問題很有價值。還有哪些同學也有這個疑問?這個重要的問題待會兒我們一邊深入地研讀課文,一邊思考著解決好嗎?)
……
3.小結:同學們初次與課文親密接觸就有這么大的收獲,真會讀書!
三、初步研討,合作學習,主動探索
師:孩子們愛讀書,也很會讀書,邊讀邊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仍然用讀書的方法,在讀書中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剛才通過初步的讀,我們知道了小鳥和樹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個方面來寫了小鳥和樹的友情?
1、請大家默讀課文,用勾出描寫小鳥和樹友情的詞語或句子。哪里讓你感動的,在邊上畫一顆心 。
同學們靜下心來,細細地讀這些句子,讀到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同時也結合著思考剛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
a、學生讀書,勾畫批注,主動思索(巡視,個別指導)。
b、把自己的意見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有可以把你的意見說給另一個組的孩子聽聽)
c、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交流自瀆時所得,相互啟發、促進。
小結:孩子們讀書很認真,積極思考,積極地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意見,為我們下節課的全班交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相信孩子們在下節課中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第二課時
一、深入研讀,互相交流,表達情感。
師:誰能把上節課找到的描寫小鳥和樹友情的詞語或句子,讀給大家聽聽,讓我們交流交流。
相互交流
1、“天天……”一句。
讀著這個句子,你心里想說什么?
(一個天天唱歌給對方聽,一個天天聽對方唱歌,那樣的相依相惜,真是一對朝夕相處令人羨慕的好朋友啊!)
多么幸福啊,讓我們再來感受一番,美美地讀!
2.分別時的對話。
師:讀著他們分別時的話,你能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嗎?(難舍難分,有些傷感,無奈)樹的話該怎么讀?小鳥的話該怎么讀?跟你的同桌練一練。(鳥兒是在向樹保證、承諾,應該讀得堅定些,寬慰樹的心情。
請男女生對讀。
小結:寒冬將至,鳥兒跟樹要分別了。他們約定,明年鳥兒還回來唱歌給樹聽,這是他們之間的約定。(板書:約定)
師:然而第二年春天,當鳥兒回來找他的好朋友樹時,事情卻發生了變故樹被人砍倒了,做成火柴,賣掉了。鳥兒就那樣一路找啊找啊……在鳥兒尋找大樹的過程中,你是怎么體會到他們真摯的友情的?
3.鳥兒找了很多地方。
師:為了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好朋友,小鳥可是歷盡艱辛。你還可以用哪些詞來說?(百折不撓,心急如焚,堅定不移,千里迢迢,不顧一切,不辭辛勞,萬分著急,費勁周折)
鳥兒的心急如焚,你從哪兒看出來?
4.出示小鳥向人詢問的三次話。
(1)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3)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任選一句話,指名讀,點撥:
(1)自己的好朋友找不到了,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到什么地方去了?”語速都加快了,說明心里很急。
(2)“樹在哪兒,您知道嗎?”你在為大樹擔心,你的焦慮之情溢于言表。你一邊焦慮地向人打聽,一邊在心里呼喚朋友樹對嗎?你怎么呼喚的?
(3) 小鳥一路風塵仆仆地找來,他的好朋友樹還在嗎?此時他的心里充滿了憂傷。他難過得都快要哭出聲了。
師:讀著,讀著,你們是不是也被小鳥感動了?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那份焦急,擔心,急切,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深厚的友情啊!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次。
二、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好朋友樹已經不在了,但他化為的燈火還在。
1.于是,村子里,煤油燈旁,兩個好朋友相聚了。讀課文最后一段
2.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問了?
什么“睜大眼睛”、“盯著’、“看了一會兒”、“又看了一會兒”?為什么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從鳥兒的這些動作里,你體會到他怎樣的心情?(這兩個“看”字飽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戀啊!)(多么守信的小鳥啊!)(小鳥那么舍不得離開自己的朋友。)(第一個“看”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朋友已化為了眼前的這一盞燈火,他有點傷心,說不出話來。他想努力從燈火中找到朋友的影子,所以睜大了眼睛。)
3.想象說話
a、現在,你就是那只小鳥,你歷盡艱辛,終于找到了已化為燈火的好朋友大樹,你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想說什么?你要走了,可你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還想說什么?
b、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間最最寶貴的誠信。這是一只多么重情、守信的小鳥啊!
當小鳥在煤油燈旁,深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唱起去年的歌時,我們也在心里為小鳥的美好心靈唱起了贊歌。是啊,真摯的友情是可貴的,信守諾言是美好的,送大家一句話:誠信是生命之樹開出的最美麗的花朵。愿每位同學都能將這朵花開在自己的心上!
三、想象寫話,深化主題
師: 故事學到這里,似乎已經結束了。但老師總在心里想,鳥兒是這樣的信守諾言,那么樹呢?樹是不是也這樣?當伐木人來砍他的時候,他會對伐木人說些什么呢?請想象一下這個情景,寫下來。
四、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師:今天的課到此結束了,也許同學們的心里還有很多話要說,對小鳥,對大樹,對伐木人,甚至作者,那么回去后,拿起筆來,把你心里要說的話寫下來。
約定
板書: 小鳥去年的樹
尋找
信守諾言
教學反思:
第一次讀這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去年的樹,就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心里很好奇課題為什么是去年的樹?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看了課文后,心里有許多感動,為小鳥和大樹之間那份真摯的友情,為小鳥那執著的愛,它所傳達的是人類所共有的最美好最純潔最恒久的情感,越是讀它就越是感動。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吸納了網上的一些優秀教學設計,結合自己的思考,努力想體現以下兩點:
1、“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
怎樣將這個理念落實到課堂實踐中呢?我努力想構建一個生命的詩意的課堂,使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語文課中,從而享受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環境,把激勵的語言,贊美的眼神獻給學生,激發他們內在的生命熱情和潛能。教師釋放自己的情感,展現自己的生命存在,學生積極地呼應,此時師生都是平等存在于課堂中的生命體。在課文的處理上,我組織學生多次與文本親密接觸,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使作品潛在的含義,教師所理解的含義和學生所能接受的含義這三者之間有機融通,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的自由王國,而不是教師的櫥窗。
2、體現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這堂課上,我在讓學生感悟的同時很注重教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提供課堂練筆的機會。比如初讀課文,我讓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質疑問難;研讀時,我讓學生劃重點詞句理解;拓展讀時,讓學生想象說話,補文章空白,還有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寫下感受等等。我想這些都是很好的閱讀方法的滲透。語文課在追求有情有感有美有味的人文時,不忘它的工具性,這是課程標準給語文的定位。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并體會人物心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內容回顧總結: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于是鳥兒就詢問——、——和——,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鳥兒———————————————。
2、找尋四次對話,劃出來:
鳥兒——樹;
鳥兒——樹根;
鳥兒——大門;
鳥兒——小女孩。
3、合作探究。
怎樣才能讀好呢?小組分角色先讀一讀。
4、小組分角色演一演。
5、學習導航,思考:
鳥兒為什么要把唱過的歌唱給燈火聽?
鳥兒是怎樣給燈火唱歌的?
鳥盯著燈火看時,它說:------------------------------。
唱完歌,鳥又對著燈火看時,它又說:----------------------------------。
6、拓展延伸。
同學們,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 );小鳥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 )。學完了《去年的樹》,我有很多話要說。
我想對小鳥說:“ 。”
我想對大樹說:“ 。”
我想對樹根說:“ 。”
我想對小女孩說:“ 。”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我想對伐木人說:“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去年的樹》是一篇人文情愫很濃的童話故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樹的請求……回來再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只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于是,鳥兒在燈火前唱起去年的歌。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白描手法)然而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涵著“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小鳥那種“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的行為。一定會感動孩子們純真、善良的心。
設計意圖:
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融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感情,從而與故事的主人公產生心靈的共鳴。這是我們所追求的教學境界。根據本文的特點,本設計力圖體現“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拓展想象等過程,既讓學生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又獲得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來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
2、能力目標:理解文章內容,訓練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角色對話的理解。
教學難點:
體會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播放媒體課件:聽,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來讀一個動人的故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根據提示說一說嗎?
二、融情想象,做好鋪墊。
1、出示:
一顆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
⑴你是怎樣理解“好朋友”的?
⑵融情想象,這又是一對怎么樣的好朋友?
⑶學生可能會這樣理解好朋友:
A:鳥兒飛累了,就在樹上休息;鳥兒也為樹捉蟲子。
B:鳥兒住在樹上,樹成了鳥的家;鳥幫助樹趕走要害樹的人。
C:鳥兒和樹相親相愛,樹為鳥遮陰,鳥給樹唱歌。
D:鳥兒問樹:“你給了我一個這么溫暖的家,我應該怎么感謝你呢?”樹說:“不用謝,愛是不用回報的。我們就這么生活在一起,多好。”
過渡:樹和鳥是一對多好的朋友啊!就是這樣一對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卻要在寒冬來臨之際,不得不短暫分別。臨走之際,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
三、潛心對話(樹和鳥的對話),體會友情。
1、讓我們快速瀏覽尋找,用“——”劃出課文中鳥和大樹的對話。
2、出示要求:自由感情朗讀,寫出評注,分別應讀出怎么樣的感情。
3、檢查點撥。
⑴師引讀
⑵生活中,你也許經歷過離別,想一想那是怎樣的情景?想后再讀一讀。
⑶同桌分角色讀,指名讀,師相機指導。
指導要點:樹的話中包含著請求,期盼;鳥的回答信誓旦旦,語氣堅決而肯定;樹(他)和鳥(她)性別不同,要讀出區別。
4、有感情地齊讀1~4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
他們就是這樣,依依惜別,并約定明年春天,鳥兒再回來唱給樹聽。他們到底能否重逢?讓我們期待下節課的學習。
五、板書設計:
去年的樹
大樹小鳥
聽歌唱歌
朋友(友情)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2
設計理念:
通過師生互動,促使學生在跟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品味語言,積累情感,感受課文所蘊含的語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在感受美的過程中,感悟我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感情的熏陶.
我們怎么給鳥留下一片綠色的自由空間.
教學流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美麗的童話《去年的樹》,作者是上個世紀英年早逝的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新美南吉.
2,師:讀了故事后,填空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小鳥和大樹是 ,小鳥飛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大樹 .
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來后卻發現 ,于是他 ,最后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
師:從同學們所說的感受中,我們體會到了小鳥和大樹之間濃濃的情誼,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這種濃濃的真情.
精讀課文,潛心對話
1,全文一共寫了哪幾次對話呢
分別是小鳥對大樹,樹根,門先生和小女孩之間的對話.
2,師:寒冷的冬天要來到了,鳥必須喲阿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臨走前,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樹對鳥兒說----------
生讀:"再見了,小鳥!明年的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師:鳥兒說--------
生讀:"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你等著我吧!"
師:樹和鳥是一對多好的朋友阿,一個天天唱歌給對方聽,一個天天聽對方唱歌,它們是那樣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來臨,它們不得不分手,這三多么的無奈,多么的傷感阿!臨別,它們是怎樣說這番話的呢 請與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樹的話中飽含著請求,期盼;
鳥的回答信誓旦旦,語氣堅決,肯定.
3,師: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卻不見了.她找了又找,問了又問,請自由讀后面的三組對話,要仔細揣摩,體會不同的角色的心情,用恰當的語氣來讀.
學生自由練讀.
師相機指導:
a,"樹根"本是樹的一部分,讀他的話時,要讀出同情,傷感的語氣.
b,"門先生"對伐木的事見多了,已不以為然.讀他的話時,要平淡,冷漠.
c,"小姑娘"的聲音要稚嫩些.
d,鳥兒的三次詢問,一次比一次焦急.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的三次對話.
假如我是那只鳥兒或者那棵去年的樹,我們會怎樣想,小練筆.
口語:鳥兒希望怎樣的生活環境
小練筆:鳥兒的訴說
大樹的留言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
(需2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者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特別是擬人體童話在主人公的刻畫、故事情節的安排及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通過本組前兩篇童話的學習,孩子對童話已不陌生,盡可能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領悟道理,在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境平等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與教師價值觀的導向要有機統一。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
會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2、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
學會把課文讀薄、讀厚的方法。
3、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內容,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擬人體童話在主人公的刻畫、故事情節安排及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
樹
提問:樹是什么樣的?
2、再板書:
去年的樹
提問:看到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交流初讀心得:
你有什么想說的了?你的收獲,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說。
三、對話朗讀,培養語感
1、這篇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鳥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2、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3、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4、出示對話,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第二課時
一、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1、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任選一句自由練,指名讀:
⑴ “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⑵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⑶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① 教師采訪“小鳥”。(可憐的小鳥,找不到朋友大樹,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喚大樹是嗎?怎么呼喚的?)任選一句自由練,指名讀。
② 總結:
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是那樣焦急、擔心、急切,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二、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1、采訪:
親愛的小鳥,你現在終于看到朋友了想說什么?
2、總結:
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小鳥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三、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但是,作為這篇美麗的文章的讀者,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想對誰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四、相關作業
1、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 ”
2、你想對鳥兒說些什么呢?請想一想,再寫下來。
【板書】
去年的樹
信守諾言 珍惜友情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去年的樹》,具體程序如下:
一、說教材
《去年的樹》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哀婉動人的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冬天即將來臨,鳥兒將要飛回南方時,鄭重承諾明年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時,它的朋友樹卻不見了。鳥兒在樹根、大門和小姑娘的指引下,四處尋訪,歷盡千辛萬苦,最后找到的卻是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童話略去了鳥兒在尋找朋友過程中以及面對燈火時的心理描寫,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讀過之后,我們會為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純真友誼而感動,會贊賞鳥兒信守諾言的品質,會產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鳥兒信守諾言、珍惜友情的品質。
三、說教學重難點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領悟課文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懂得童話故事蘊含的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理念強調“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秉承這樣的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創設情境、拓展想象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說、悟,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情感體驗,促進師生、自我、文本對話方式的生成。
五、說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品讀開頭,進入文本——品讀對話,體會感情——品讀結尾,多元感悟——總結全文,拓展延伸”的教學思路。
1、品讀開頭,進入文本。
在這個環節,我重點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引導學生通過抓住“天天”體會,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鳥兒和樹和諧生活的情境,播放背景音樂《夜鶯》,讓學生在讀中不知不覺地走進文本情境中,在讀中讓學生感受鳥兒和大樹之間的深厚情誼,
2、品讀對話,體會感情。
在這個環節,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接著我有意設疑:“大家讀得都挺好,就是有一個人沒有讀好,知道是誰沒有多好嗎?”繼而引發學生紛紛猜測誰讀得不好,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教師的讀是不敢妄加猜測的。在學生紛紛猜測大樹、小鳥、樹根、大門、小女孩沒有讀好,老師紛紛搖頭時,學生滿臉疑云,最終揭曉是分讀旁白的老師沒有讀好時,學生們一下子就興奮起來。就此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巨人的花園》中帶有提示語的三句話,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給本課中的人物添加表示感情、心情和表情的提示語,并演讀體驗四次對話。在演對對話的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反復出示鳥兒和樹之間的關于關于春天的約定。從而讓學生帶著心中的那份焦急、那份感動,用自己心中的聲音釋放鳥兒對大樹的真情,演繹鳥兒和大樹心中的友情,用心感悟他們的深厚情誼。
3、品讀結尾,多元感悟。
在這個環節,我采用了創設情境、拓展想象的教學方法,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了去年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的畫面,緊接著又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鳥兒以前和樹和諧生活的情景,并播放背景音樂《跨越時空的思念》,引導學生進行了鳥兒寫給大樹的心里話的訓練。緊接著我又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漸漸消逝的燈火,并播放背景音樂《命運的覺醒》,從大樹的角度來表達他聽到鳥兒的歌聲時的心情。在學生深入了解小鳥和大樹的心理后,將誠信、環保這個主題滲透到課堂中,實現了多元的感悟。
4、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在對學生進行讀說思寫的充分訓練后,我及時總結,使學生的心靈在反復碰撞中得到了升華:鳥兒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她卻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友情,留下來世間最寶貴的品質---信守諾言、珍惜友情。
六、作業布置
閱讀新美南吉的一些童話故事或者寫一寫學完課文后的感受。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還揭示了本課的主旨。
八、說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我感到有種說不出的感動,為學生在課堂上那種真情的自然流露而感動。小鳥的那份執著與忠貞,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東西,社會不管發展到什么程度,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情依然是最寶貴的。我想,課堂中我們師生之間演繹這份純潔的情感,對學生是終生受益的。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去年的樹》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認讀“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理解文章內容。
2、過程與方法:會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朗讀并進行創造想象的過程中,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滲透珍惜友情、信守諾言、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重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抓住鳥兒和樹的對話,以及鳥兒找樹時的心情,引導整體把握鳥兒的情感變化,感悟生死不渝的友情。
2、學習難點:通過想象鳥兒兩次“看”燈火而引發的補白,進一步體會鳥兒對樹的無比深情和留戀,感悟偉大的友情及對諾言的信守。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讀
1.看,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教師畫樹、貼鳥兒】,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你聽,【播放鳥叫】這只美麗的小鳥又開始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了,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寫了一篇美麗而感人的童話故事——去年的樹。
2、跟老師一起寫課題。齊讀課題。【學生書空課題,齊讀課題】
3、下面看一下本節課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教師出示目標】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學生字詞:
看,這是本課的生字詞,下面請同學們在作業紙上選出生字的正確讀音。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小組合作、或者通過看書或查字典來解決。【學生在作業紙上選生字讀音】
誰來讀讀?
融化 剩下 伐木 煤油燈 【教師點名讀】【學生齊讀】
2、初讀全文
接下來,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通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一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完成屏幕出示的練習題。(課件出示)【教師巡視,學生讀書3分鐘】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還要回來唱歌給他聽)。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樹不見了),她著急地找呀找,問過了(樹根)、(大門)和(小姑娘),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點名回答】
三、抓住重點,反復誦讀
過渡:同學們通過朗讀課文,已經能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了。你們真了不起,那么這篇童話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鳥、大樹、樹根、門、小姑娘)她們進行了幾次對話呢?(4次)四次對話,構成了我們這個童話故事最重要的內容。以對話展開故事情節,這也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特點。下面請你們用波浪線劃出小鳥說的話,用直線劃出大樹、樹根、門、小姑娘說的話。【學生讀書、勾畫句子】
1、感悟在一起的快樂:
我們先來看第一組對話。第一次是誰和誰的對話呢?(大樹和鳥兒)正如開頭描述的那樣(出示第一自然段),【點名讀】——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讀的真好,那個詞最能體現出鳥兒和樹的深厚感情?(天天)再點名讀(讀出天天的感覺)。
過渡:一棵樹、一只鳥、一個唱、一個聽,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師引讀。【學生齊讀】
2、體會分別的依依不舍。
(1)可是,冬天到了,小鳥必須離開樹,到很遠很遠的南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地惜別。于是有了第一次對話。樹對鳥兒說……鳥兒說……【學生串讀對話。】【教師出示對話】
(2)指導朗讀:
問“大樹”:大樹,你舍得小鳥離開嗎?
生:不舍得。
師:怎樣讀才能讀出依依不舍的語氣?【教師范讀】(聽老師讀一遍),看著老師的臉,注意:表情、語速。該生再讀。
師:你會信守承諾回來唱歌給樹聽嗎?
生:會。
師:肯定嗎?帶著這種語氣讀。
(3)同桌分角色練讀。【同桌練讀】
(4)請一對同桌讀對話
(5) 男女生分角色讀
過渡: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感覺到這對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讓我們的男孩子來讀大樹,女孩子讀小鳥。體會一下,好嗎? 【學生分男女練讀】
四、品讀賞讀,深入領悟
1、品讀其它三組對話。
過渡:一對好朋友在依依惜別中做了約定,他們期待著明年再相見。冬去春來,鳥兒信守諾言,飛回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在那里。重復。【教師擦去樹枝,留下樹根】孩子們,此時此刻,鳥兒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呢?(難過、著急、決心找朋友)
(1)小組內選角色練讀對話:
她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問,【教師出示3組對話】這三組對話,老師想先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面合作來練讀,好嗎?你們可以自己選定一個角色練一練。【學生自由練習】
(2)、指定一個小組讀,問:同學們,他們這一組讀得怎么樣?【學生評價】
(小鳥應該讀得更焦急些。我覺得這樣子還不夠焦急。)
(3)練讀鳥兒的問話:
鳥兒為了苦苦尋找好朋友大樹,應該一次比一次焦急、難過才行!那這樣,我們專門練習一下小鳥說的三句話。
幻燈片出示小鳥說的三句話。【教師點名讀】
(4)角色扮演,體驗感知。
是啊!小鳥焦急地尋找著她的好朋友大樹,那么我們誰愿意來做一回小鳥?把這令人感動的場面表演出來呢?就在教室里,就這樣飛呀,飛呀,尋找著,你在誰的身邊停下來,那個同學就做你的配角讀。明白嗎?你們可以用自己的話。
同學們演譯得很認真,特別是小鳥你一定覺得非常疲憊吧?辛苦了小鳥!【學生角色扮演】
五、揣摩寫法,遷移運用
1、想象鳥兒的真情告白:
師:在鳥兒和我們的努力下,村子里,煤油燈旁,一對好朋友又見面了。
引讀——【教師屏幕出示】: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鳥看了燈火幾次?(兩次)誰都知道,鳥兒為了這一刻歷盡了千辛萬苦,經歷了那么長時間的等待,現在卻只能“看”。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默默地看著,我們仿佛聽到了他和大樹之間的交流。下面借鑒本文大量的對話描寫,展開你的想象,在作業紙上寫出此時鳥兒的真情告白吧。【教師播放音樂】
出示句子:“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出示句子:“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學生拿出作業紙,想象、練筆2分鐘】【學生交流】
(1她在看,在辨認:2終于找到好朋友的化身時,他心中有著一絲欣慰,他好像在說好朋友我來了,終于找到你了,3我來給你唱歌了)
(不忍心離開;我永遠記得你;希望來世再見)
課后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