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精選12篇)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對重點詞語在理解和誦讀中逐步積累,并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中靈活運用。
(二)過程方法目標
從語言文字入手,通過朗讀、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三)態度情感目標
充分認識到大自然悲劇產生的原因和導致的后果,懂得避免悲劇發生所應采取的措施,并由此深刻認識到愛護地球與人類生存的統一關系。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展開想象,比較塞特凱達斯瀑布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不同情形,體會到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嚴重危害,認識到“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愛護地球與人類生存的統一關系。聯系課文內容,寫寫菲格雷特飽含深情,動人心弦的演說辭。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不懂的字詞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準備課上提出或先與同學討論。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帶點的字查查字典
葬禮 咆哮 無奈 滔滔不絕 一瀉千里 流連忘返 不辭而別 奄奄一息 慕名而來
(3)通過電視新聞、報刊圖書或電腦網絡等途徑,尋找一些關于自然環境遭受人類破壞的信息和圖片;另外再找一些關于描寫瀑布的詩句和詞語。
(4)對教師下發的課外閱讀材料《趵突泉的喜憂變遷》讀一讀。
2、教師準備
(1)本課的重點詞語寫在黑板上。
(2)做好多媒體課件。
(3)課外閱讀材料《趵突泉的喜憂變遷》(提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解題導入
1.教師板書“葬”,同時讓學生說說“葬”字的寫法,學生表達與教師書寫同步。然后請同學讀讀這個字,平舌音要讀準。
師:什么叫“葬”? “葬”是會意字,從字形上就可以領會“葬”字的意思,誰來說一說?(“葬”指人死后蓋上草席埋在叢草中,從字形上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草的形狀,中間是個死字)
2.教師板書“禮”,問:那么“葬禮”是什么意思?(掩埋死者遺體的儀式)
3.教師板書“特殊的”,問:老師在葬禮前再加上“特殊的”,此時,你產生那些問題呢?(是為誰舉行葬禮?哪些人參加葬禮?為什么稱特殊的葬禮?葬禮的經過是怎樣的……)(教師隨機在板書的課題下面打上幾個大小不一的問號,問號的大小根據問題是否重點決定)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帶著剛才的問題認真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通順。碰到讀不通讀不好的地方自己回過去再讀讀,直到通順為止。讀完后再靜靜的想一想,剛才的問題是否都能夠解決了,該怎樣來回答。
2.組織學生交流,先請提問的同學來回答。教師隨機點評,并將黑板上的問號逐一擦去。
3.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自讀,已經將剛才提出的問題解決了不少。那么,通過剛才的認真朗讀,你從課文的文字當中有沒有發現新的問題或者有了那些新的認識呢?請你再讀一讀課文,然后再交流一下你的收獲,看看誰會讀書。
4.組織學生交流,首先在四人小組中交流,每個學生談自己想解決的問題,然后四人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做好點評。(引導用“因為……所以……“來談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5.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后說說喜歡的原因。
6.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也說說喜歡的愿意。
7.小結
再讀課題,說一說為什么這是一個特殊的葬禮?
8.交流課外收集的資料
(1)描寫瀑布的詩句有哪些?
(2)描寫瀑布的詞語有哪些?
三、學習詞語
1.黑板出示詞語
特殊 葬禮 減少 下旬 重演
咆哮而下 滔滔不絕 一瀉千里
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 不辭而別
毫無節制 亂砍亂伐 水土流失
慕名而來 流連忘返 飽含深情
拉丁美洲 巴拉那河 塞特凱達斯瀑布
菲格雷特 生態學 環境學 專家教授
2.指導朗讀,對不懂的詞語提出來討論一下。
3.引導學生思考,對哪些詞語進行了歸類,說說理由。
4.再讀一讀這些詞語,對于一些成語,要讀出詞語的意思來,讀出語氣來。
5.指導寫字
滔:右下部首要寫得勻稱
慕:最后兩筆是水平兩點,不能寫成垂直兩點
四、課堂作業
抄寫詞語
五、課外作業
1.朗讀課文和課外補充材料
2.通過電視新聞、報刊圖書或電腦網絡等途徑,尋找一些自然環境遭受破壞的有關信息和圖片,發表自己的見解,準備下節課交流討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從語言文字入手,通過朗讀、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去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共同的家園——地球。在此基礎上,通過相關圖片的形象揭示和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深刻領會愛護地球與人類生存的統一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確定情感基調
集體讀課題,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請你說說這個葬禮特殊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從舉行葬禮的對象特殊,主持葬禮的人特殊,參加葬禮的人特殊等方面來加以說明,教師自然導入課題:所以說,這是一個——生:特殊的葬禮)
二、精讀“瀑布今昔對照”部分,究其原因,激發感情
1.品讀瀑布昔日的壯觀景象
(1)師:同學們,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的瀑布,現在讓我們隨著作者的語言描述,來感受一下塞特凱達斯瀑布昔日的景象。
①指名朗讀相關段落(第二自然斷)
幻燈出示重點句子和相關圖片:原來,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的瀑布,洶涌的河水從懸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②看看左邊的圖,讀讀右邊的句子,說說浮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怎樣的瀑布?出示:這是一條 的瀑布。(讀后交流并填空)
③師:結合圖片品味品味其中的詞語,你對哪個詞語感受最深,就具體談談你的感受。(學生談感受,教師引導深入品析)
“咆哮而下”,咆哮的本來意思指什么?讀到這個詞,你仿佛聽到什么樣的聲音?(這個詞寫出了瀑布聲音大,像發怒的野獸,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誰能讀好這個詞語。(如果朗讀不到位,教師評價:瀑布不在咆哮)
第二個詞是“滔滔不絕”,在這里,“絕”指什么(用完,沒有)?讀到“滔滔不絕”這個詞語,你眼前見到的是怎樣的景象?(寫出瀑布水量巨大,永遠也流不完)——誰能讀好這個詞(根據朗讀效果評價:水量不大、水量大一些、水量很大)
第三個詞是“一瀉千里”,這里的“瀉”指什么?讀到“一瀉千里”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種怎樣的景象?(寫出瀑布流速很快,流得很遠。)你會自然想起古代哪位詩人寫的什么詩句?——誰能讀好這個詞?(根據朗讀效果評價:流得不夠快、流得不夠遠、流得很快很遠。)
④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師:這一句話,只用了三個詞語,就寫出了塞特凱達斯瀑布“水聲之響、水量之大、水速之快、水流之遠”。現在我們將這三個詞語放到句子中,想象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再將這句話讀好。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評價(氣勢不大、有點氣勢、氣勢很大、氣勢雄偉等,反復多次)——教師范讀——學生評價——集體朗讀
(2)下面我們就通過錄像觀賞一下塞特凱達斯瀑布。
播放錄像片段(兩遍),在關鍵處定格——師:假如你是當時的游客,你就站在大瀑布的面前,你會如何贊美瀑布?(學生發言,教師隨機點評)
(隨機板書:雄偉壯觀)
2.品讀瀑布現在的可悲模樣
(1)師:雄偉壯觀的塞特凱達斯瀑布讓游客留連忘返。但是,幾年過去了,許多慕名來而的游客,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副情景呢?(教師出示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圖片,配上音樂,教師范讀。)
(2)師:同學們,幾年過去了,塞特凱達斯瀑布變成了這樣一副模樣,著實令人惋惜。如果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可以用“雄偉壯觀”來形容,那么此時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呢?
出示:這是一條 的瀑布。
(如果學生說出“逐漸枯竭”,教師引導:在你眼里,逐漸枯竭的瀑布是怎樣的?如果學生說出“生命垂危”,教師引導:“生命垂危”本來是形容什么的?你為什么用來形容瀑布呢?如果學生說出“奄奄一息”教師引導:奄奄一息本來是形容什么的?你為什么用來形容瀑布呢?教師要打開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語言。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辨別,哪個詞是直接描寫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后兩個詞語是寫人的,是間接寫瀑布的。)
(板書:逐漸枯竭)
(3)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豐富語言。
師:同學們,賽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有咆哮轟鳴、震耳欲聾的水聲,現在有嗎?它曾經有滔滔不絕、奔騰不息的河水,現在有嗎?它曾經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急流和氣勢,現在有嗎?它的周圍曾經有蔥蘢茂密的森林,現在有嗎?
在逐漸枯竭的瀑布面前,過去的一切都看不見了也聽不見了,現在能夠看到的是細細的流水、是黑黑的懸崖,聽到的是流水低低的嘆息。這就是我們心中的逐漸枯竭的瀑布的模樣了。
(4)師: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來描寫這條逐漸枯竭的瀑布的?
幻燈出示: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后的消亡。
①指名朗讀——問:你朗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大家聽出來了嗎?(反復多次,要抓住“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消亡”等關鍵詞評價,看看意思是否讀了出來)——集體朗讀。
②師:同學們,這句話中有一個詞是“無奈”,請問什么叫無奈?(啟發:塞特凱達斯瀑布愿意變成這副模樣嗎?但他有沒有辦法支配自己的命運?“無奈”的意思就是:不愿意變成這樣,但沒有辦法,不得不變成了這樣。同學們,塞特凱達斯瀑布為什么會變得這樣無奈呢?此時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向人們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文的內容,替塞特凱達斯瀑布把心中的無奈說出來。)
③學生自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說——評價(反復多次)
教師評價語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你對自己過去的眷戀,你是一條懷舊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人類給你造成的巨大傷害,你是一條理性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人類對自然的無情踐踏,你是一條憂傷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你對人類的控訴,你是一條憤怒的瀑布。
從你無奈的述說中,我聽出了你人類的規勸和希望,你是一條關注人類命運的瀑布。
三、精讀“舉行葬禮”部分,試寫總統演說辭,揭示主題
教師過渡:同學們,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逐步枯竭,向世人敲響了警鐘,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但塞特凱達斯瀑布再也無法改變自己走向消亡的命運,他流盡了最后一滴水,就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流下的最后一滴絕望的眼淚,孤獨地離我們遠去。(出示人們舉行葬禮的幻燈片,配上悲哀的音樂)
1.師:1986年9月下旬,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了葬禮。下面請一位同學讀讀課文最后一段,看看這位總統在葬禮上表達了哪些意思。
指名讀——指名說(兩層意思:一是對大瀑布的美好回憶;二是對人們的號召與動員)
2.師:在葬禮上,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講包含深情,動人心弦。下面請你根據課文內容,試著寫一寫這段演說辭。因為時間有限,只要簡要地寫上一段。課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可以引用,但要自己組織語句來寫,還要有自己獨到的語言文字。
教師出示格式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昔日的瀑布……可是,如今的瀑布……希望通過這樣的葬禮……
(教師事先下發草稿紙,半張按照格式以填空形式出現,半張可以不按照格式寫,只要寫出兩層意思就可以了。學生寫話,教師巡視并物色發言人,醞釀點評)
3.指名上臺演講,進入角色,教師點評。
4.師:(指著板書)同學們,雄偉壯觀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在短短幾年中逐步枯竭,最終走向消亡,這真是大瀑布的悲劇。(板書:大瀑布的悲劇)
四、補充圖片資料,聯系生活,拓展提升
1.其實,許多年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悲劇還在不斷地上演著,下面請看一組圖片(幻燈出示)
(1)出示“白色垃圾 污染水源”圖片,問:這是什么的悲劇(水源的悲劇)
(2)出示“水質污染 魚兒遭殃”圖片,問:這是什么的悲劇(魚兒的悲劇)
(3)出示“亂砍濫伐 群山荒蕪”圖片,師問:這是什么的悲劇?(群山的悲劇)
(4)出示“水土流失 田地干旱” 圖片,問:這是什么的悲劇(田地的悲劇)
(5)出示“一潭濁水 維系生命” 圖片,問:這是什么的悲劇(生命的悲劇,人類的悲劇)
2.師:同學們,《特殊的葬禮》這篇課文給我講述的是大瀑布的悲劇,但在我們的眼里,這僅僅是大瀑布的悲劇嗎?(不是,這實質上是人類的悲劇)
板書:將“大瀑布”擦去,改成“人類”
3.師:同學們,在這節課上,我們不僅替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說出了心中的無奈,還替菲格雷特總統進行了演說。假如再進一步聯系我們的所見所聞和課前搜集的資料,我相信你一定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此時此刻,假如把我們的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5.教師小節:同學們,大自然是慷慨無私的,它已經向人類恩賜了許多許多,但我們人類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必須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我們人類的悲劇不再重演。
板書:不再重演
五、課外作業
讀讀補充材料《趵突泉的喜憂變遷》,看看趵突泉原來的喜是什么?后來的憂是什么?最后的喜又是什么?看看它的喜憂是如何變遷的?看看我們如何使趵突泉曾經的悲劇不再重演了。
板書設計:
特殊的葬禮
雄偉壯麗 逐漸枯竭
(大瀑布的)悲劇
(人類的) (不再重演)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受瀑布昔日與現在的反差,了解瀑布消失的原由。
能力目標:
繼續培養學生在讀中悟情的閱讀方法。
情感目標:
憑借文本語言材料,了解環境保護與生態、自然景觀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的情愫。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展開想象,讀中感悟,體會“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切入
1、(出示“葬禮”一詞)
同學們, 有誰知道“葬禮”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葬禮是為人舉行的,但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叫“特殊的葬禮”呢?(出示“特殊的”一詞)
這是因為葬禮是由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親自為一條瀑布——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看來,這真是一次特殊的葬禮(板書:特殊的)
2、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課件出示這句話。)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一起回到從前,去看看昔日(板書: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吧。
二、昔日的瀑布
1(出示第三自然段)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這是條怎樣的瀑布。(交流)
A、作者是怎樣來寫的呢?(出示:原來,……一瀉千里。)
B、你從哪些詞語里體會到這瀑布流量的大了呢?
C、哪個詞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說你的體會。(細敲: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這幾個詞語)
D、誰想來讀讀這句話?(讀后讓學生點評再讀)
E、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感受一下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景象。
F、這瀑布的氣勢真是……(引讀并板書:雄偉壯觀)呀!
2、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近瀑布,最真切地去感受瀑布的美吧!
* 多媒體展示瀑布壯觀時的景象
3、師(飽含激情):面對如此美的瀑布,同學們,如果你是游客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表達你對瀑布的贊美,也可以聯系以前咱們學過的詩句或文章來說說。(3個學生左右)站在這么壯觀的瀑布前面我們都舍不得離開了,課文中有個詞語是……(流連往返)
4、是呀!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啊!讓我們放開聲音來讀這段課文,把你想要表達的感情盡情地讀出來吧!(生齊讀)
三、 現在的瀑布
1、過渡: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氣勢雄偉壯觀,現在(板書:現在)他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2、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就告訴了我們,誰愿意來讀?其他同學想想你能也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嗎?(生讀后交流,板書:奄奄一息)
3、奄奄一息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錄音邊想象畫面。
4、誰來說說,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瀑布圖?
5、看看吧,這就是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
* 多媒體課件展示枯竭的瀑布景象
6、同學們,如果你是慕名而來的游客,曾經也欣賞過昔日瀑布的雄偉壯觀,現在站在這逐漸枯竭的瀑布前,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又會說些什么?
7、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大家都很想留住這瀑布,能用你的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大家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8、塞特凱達斯瀑布猶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剛剛還在親切地與你講著故事,與你在夜幕下數著星星,可突然,他閉上了眼睛,漸漸離我們而去了…… 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兩段文字,回憶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請男同學讀昔日的瀑布,女同學讀現在的瀑布(出示3、5自然段,分別配樂朗讀)
四、探究原因
1、 過渡:原本雄偉壯觀的瀑布在短短幾年之間就變得奄奄一息,那雄偉壯觀的景象也不辭而別,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出示昔日和現在的瀑布對比圖,下面寫上大大的紅字:為什么?)我們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
2、 找到原因了嗎,能用你自己的話來說說嗎?(相機顯示紅色:用水毫無節制;亂砍亂伐,水土大量流失)
3、 你能用上“因為……還因為……所以……”來說說嗎?(多媒體出示:因為……還因為……所以……)先同桌之間互相練習一下。
4、 讀到這你是什么心情?(傷心、沉痛、憤怒、難過)請讀出你的……
5、 小結:由于人們濫用水源、亂砍亂伐,使塞特凱達斯瀑布由原來的滔滔不絕,變成了現在的逐漸枯竭。我們感到很憤怒,很難過。讓我們把第4自然段大聲的朗讀一下,把我們的感情表達出來吧!
五、自由演講,感悟提升
1、過渡:面對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樣子,人們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引讀第6自然段:消息傳開,許多人感到( ),同時也喚起了( )。……
2、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3、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引發了這樣感人的一幕:1986年9月下旬,幾十名生態學家、環境學家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到大瀑布腳下,為他舉行了葬禮。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親自主持了葬禮,在并飽含深情地發表了演講,他講了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八自然段,(出示)同桌討論思考: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講辭會寫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出示問題)
預設:
回憶:回憶什么?你能來回憶一下嗎?(出示: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________)
現在的瀑布又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如今的他_____________)
除了這兩個方面的內容,菲格雷特總統還會講些什么呢?
號召:會號召什么呢?(出示:應該清醒了,熱愛大自然的人們! ______。)
4、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話想說,假如你是巴西總統,在這個葬禮上對巴西人民發表演說,你會怎么說?拿出紙來,把想說的都傾訴進自己的演講辭里。老師給大家五分鐘時間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拿出一份演講稿,并推薦一位同學當總統發表演說,小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和記錄。這里老師還給大家提供一種完整的演講辭的格式,大家可以按照這個格式來寫演講稿。開始吧!
出示: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隆重的葬禮。
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 ,如今的他 。
應該清醒了,熱愛大自然的人們!我們應該 。
謝謝大家!
6、 學生開始練習寫演講辭,教師巡視指導。師:寫好的同學練一練,把你當成菲格雷特總統來演講。
7、 (配樂)請學生演講(2到3人)
七、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1、同學們,菲格雷特總統在演講的最后說,愿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悲劇正在我們國家上演!
2、(多媒體出示圖片)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再也沒有往日的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氣勢了。黃果樹瀑布是我國的第一大瀑布,可是它現在正面臨著斷流的危險。人們也只能看到一股細流,幾行清淚,再也沒有“五里之外,即聞瀑聲”的豪邁氣概了。
3、何止是瀑布啊,看看我們身邊的小河,不是在一天天變臟變臭嗎?再看看我們的母親河——長江不正面臨嚴重水污染的情況?
4、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么?(可以挑其中的一幅圖片來說,也可以整體來說說。)
5、我們賴以生存的山山水水正遭受著無情的破壞,環境保護迫在眉睫。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保護地球,從我做起(多媒體出示)
八、作業設計
1、寫一句有關環境保護的廣告詞。
2、完成演講辭并練習演講。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3
評丁老師執教《特殊的葬禮》
今天聽了丁老師的課,感覺的確進步很大。她精心研讀了教材,善于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形成了獨具個人風格的教學設計。在課堂實施中,她對教材的處理、對學情的關注都很到位,教學環節過渡銜接得非常自然,課堂節奏也把握得很好,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落實。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學生得到多次朗讀訓練的機會,并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明顯的提高,尤其在讀第3段和第5段時,學生由讀得不熟練到讀得十分動情,呈現了一個訓練的過程和結果。二是老師非常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幾次談讀后感受,學生都說得很好,既談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如憤怒、傷心、抱歉等,又能結合文中詞句說明理由,體現了學生自讀自悟的閱讀過程和結果。
因為是試上,所以難免有些不完善之處。雖然一堂課不可能做到完美,但研究、備課的過程就是一個追求完美、力求完善的過程。所以有幾點意見提出來商榷:
1、教學目標的設置
本課教學目標設置了三個項目:1、有感情地朗讀1-5自然段。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聯系生活實際,能從自己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根據上課的實際情況,建議做如下修改:
第一項:朗讀目標。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還是應該將“正確、流利地朗讀”作為主要目標之一。故改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5自然段”比較合適。
第二項:識字目標。結合中年級的學段目標,除了理解生詞的意思,還應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事實上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也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不妨加上這一筆。
第三項:情感目標“聯系生活實際,能從自己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這一課時中并未滲透,所以建議,放在第二課時,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2、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本課的教學重點確立較好,抓住重點段落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瀑布的強烈對比,體會語言文字的準確、生動。但難點中的“寫一篇演說辭”也放在第二課時比較好。
3、教師教態與文本之間的和諧統一。
丁老師上課十分親切,總是面帶甜美的笑容,這本是個優勢。但運用不當,效果就適得其反了。比如在讀“葬禮”一詞時,老師含笑說:“從同學們凝重的表情中,我猜到同學們都已經讀懂它的意思了。”這個時候,老師的笑就不恰當了。另外,在讀到“奄奄一息”一詞中也是這樣,老師的表情很親切,學生朗讀時的聲音很響亮,就傳達不出詞語所表示的意思了。如果老師的表情凝重或聲音低沉,在無形中就給了學生一個心理暗示,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我從中也悟出:老師的表情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為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架設無形的橋梁。
4、注重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和習慣。
學生初讀課文時的閱讀要求,可以把“給課文里的生字注上拼音”放在預習中去完成,課堂上只做檢查反饋即可。因為已經是四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了,應該培養學生這樣的預習習慣,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培養想象能力,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樣子、游人的感觸和話語,寫一段話詳細描述。
4.引導學生領悟保持生態平衡、保護地球的意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揭示課題。
板書:葬禮
講述:一般指人死亡后所舉行的一種殯。
葬儀式.叫“葬禮”。用彩筆在“葬禮”前加“特殊(sho)的”
問:看到這一題目,大家會提出哪些問題?
(1)為誰舉行葬禮?(2)為什么要為它舉行葬禮?(3)為什么說這是特殊(不同于一般)的葬禮?
2.教師指定:這些問題問得有道理。我們研究課文之后就能弄明白。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畫出文中含生字的詞語,根據所注拼音讀準字音。
(2)查字典、問典弄清下列詞語的意思。
枯竭:(水源)干涸。垂危:病很重將要死去不辭而別:辭:告別。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一息,一口氣。只剩下口氣,形容臨近死亡。課文中指瀑布即將完全消失,下旬:十天為一句。每月21日到月底的日子。
(3)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晤的意思。
水簾、預測、驕傲、喚起。
(4)指導書寫下列幾個字:垂、竭、葬。
2.各自瀆課文,思考:如果按“舉行葬禮——瀑布今昔——決心保護”分段:
[一(1)二(2-5)三(6-8)]
三、精讀訓練
1.默讀第一段。
思考:這一次葬禮“特殊”在哪里?[地點特殊:在……河上;主持人特殊: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國家)總統;對象特殊特殊垂危枯竭:一條瀑布]
2.指名朗讀第二段。
(1)“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指什么?(第1自然段中總統為瀑布舉行葬禮)哪幾個自然段回答廠這個問題;(第3—5自然段)
(2)讀“但這雄偉的景觀,竟然不辭而別”。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有點出乎意料)“不辭而別”呢?(課文中指瀑布的消失)
②“這雄偉的景觀”指什么?(默瀆第3自然段,指名描述,用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雄偉壯觀”)
③為什么會不辭而別?(兩個原因:用水毫無節制,森林被亂砍亂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見到這樣的情景”指的是怎樣的情景?(逐漸枯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后的消亡)
(4)小結要點:
①學習課文上下銜接、呼應的寫法。
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由于人為的破壞,將要完全消失。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新授課文
指名讀第三段。
(1)面對塞特凱達斯瀑布即將消亡的現實,人們是怎么行動起來的?(點面結合介紹。面:許多人感到十分震驚和痛心,紛紛加人到宣傳“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行動中。點:幾十名專家教授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哀悼)。
(2)總統舉行這次葬禮的目的是什么?
(號召人們行動起來,保護自然生態,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3)教師指出文章首尾呼應的特點。
三、指導朗瀆
指名朗讀課文。要用不同的感情去表現瀑布的今昔。
1.巴西總統為誰舉行葬禮?
2.為什么說這是一次特殊的葬禮?
3.為什么要為瀑布舉行葬禮?
四、體會寫作特色引導學生總結文章上下文呼應銜接的特點。
五、啟發想象
1.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的?
(注意引導學生從“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等詞語的反面去思考,比如:“咆哮而下”,這里的“咆哮”指水流的奔騰轟鳴,發出巨大的聲音,如今已聽不到這巨大的聲音,水只是慢慢地有氣無力地往下流淌)
2.游人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哪些感觸;提示:感觸: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的思想情緒。(游人會想起塞特凱達斯瀑布往日的雄偉景觀和導致這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消失的原因)
3.他們會說些什么?
[要點有三:(1)往日這一瀑布的雄偉壯觀,(2)瀑布不辭而別的原因,(3)今后如何接受教訓,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六、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課后練習題4,作好寫的思想準備。
3.寫一段活詳細描述上述場面,要求盡可能用課文中的詞語。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5
作者:徐艷亞
教學要點:
1、有感情地朗讀3--7自然段。
2、通過了解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過程,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3、聯系生活實際,能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為什么稱這個葬禮是“特殊的葬禮”?
2、引導學生回憶上堂課學生提出的遺留未解決的問題,隨堂梳理后出示:
(1)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一條怎樣的瀑布?
(2)為什么要為一條瀑布舉行葬禮?
自評: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現下十分流行,但留于表面,擺花架子的似乎不少。為此,這里對學生的質疑疏理后,整理成這兩個問題,使得本堂課學習的內容是從學生中得來的,既抓住了學習重點,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還挈住了整個教學的綱領。
(二)合作交流,探究學習
1、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學習課文,可在書上圈圈劃劃,做好標記。
2、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自評:從自學到小組合作學習,從自品自悟到合作探討,使得學生在交流中學習表達、學會傾聽,作出自我評判,得到提升。
(三)精讀細品,強化表達
1、交流第一個問題
(1)曾經是一條怎樣的瀑布?
①找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板書:雄偉壯觀)
②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瀑布的雄偉壯觀?
③抓住關鍵詞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其氣勢的雄偉。(流量最大 洶涌 咆哮而下 滔滔不絕 一瀉千里 巨大水簾等)
④欣賞瀑布一瀉千里的景象,指導想象說話
如果你是游人,看到這景象,你會怎樣?(可引導生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
(2)幾年以后,這條瀑布又怎樣?
①交流(板書:逐漸枯竭)
②找有關詞句邊讀邊悟,體會出瀑布的衰竭和奄奄一息。
③練習說話
想象一下,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游人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哪些感觸?會說些什么?說一段話詳細描述這個場面,并盡可能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A、同桌討論
B、練習說話
C 、班內交流
過渡:昔日的瀑布就象一個身強力壯的年青小伙子,而如今的他卻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3)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自由讀,思考:如果你是這條瀑布,你一定有許多的委屈要向世人訴說,你會怎樣說呢?
②交流
自評:這一自然段內容易懂,學生在理解上基本不存在問題。所以設計了換人稱復述的練習,讓學生主動地自己去學習該自然段。在檢查學生理解程度的同時,又進行了一次說話練習,也激發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師生接讀第六自然段
2、交流第二個問題
(1)學生交流看法
(2)聯系生活,說話練習,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這曾經令巴西乃至世界人民驕傲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即將消失了,這是人類的悲劇。其實,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發生,請舉一些環境被破壞的例子。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能做些什么事來保護環境?
(四)總結課文,練習寫話
1、讓我們如菲格雷特總統發出的號召那樣——生接讀:保護自然生態,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2、練習寫話
想象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的樣子,游人的感觸,寫一段話。
評:學完課文,在引起了學生感情共鳴、打開學生心扉的情況下再安排寫話,強化了讀中表達、讀寫結合的訓練。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3.通過了解塞特凱對走si瀑布有望升到枯竭的過程,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課時建議:2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引趣揭題。
一般的葬禮是為死去的人舉行的,而今天的葬禮卻非常特殊。他為什么特殊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本課的題目很特別,容易引起注意,能夠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想辦法補課文讀正確、流利。在讀書的過程中認識生字,理解詞語。
鼓勵學生當小老師,說說不理解的詞語。例如:“滔滔不絕”、“咆哮而下”等等。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中的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三、識字教學。
形近字比較識記:壯—狀、廠—廣
按形聲字的規律識記:統、費、資、震。
識字寫字時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進行識記。
四、再讀課文。
讀一讀課文,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對課文初步、淺層次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出示塞特凱達斯瀑布有旺盛到枯竭的視頻,你有什么感受呢?(學生發言,暢談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雄偉和壯觀以及現在的奄奄一息)
創設情景,帶學生走入課文的情節
給學生以視覺上的震撼帶動心靈的震撼。
二、指導背誦、深入理解。
同學自讀課文,勾畫出最能震撼你心靈的詞、句、或段落。在班上談談自己的感受。
對課文深入理解。
三、拓展延伸。
那么,我國一些河流的現狀也不容樂觀,展示搜集的資料。
面對這些問題,你想說點什么嗎?
面對這些現狀,我們能做點什么呢?
在此過程中,了解我國河流的現狀。
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河流所面臨的危機,增強孩子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生活中處處注意保護環境,節約能源
四、小筆頭。
結合自己了解的資料,寫一份環保倡議書或幾句宣傳語。
提高寫作能力。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2
《特殊的葬禮》——精心預設是為有源頭活水來
片段一
師: 想不想欣賞欣賞原來的塞特凱達斯瀑布?但老師有一個要求:用一個詞語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生欣賞景色 情緒高漲。
師:誰來說?
生:一瀉千里、美不勝收、雄偉、壯觀……
師:書中是怎么贊美的?請你用朗讀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吧!要讀出與眾不同來!
生讀得平淡。
師: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無語。
師:是啊!沒有用心去讀所以沒有深刻的印象。誰在來讀?
生讀得不錯。
師: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它的雄偉壯觀!
師: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生:……
師:真好!對你的獎勵是請你再讀一遍!老師請你給畫面配音,準備好了嗎?
生讀得的氣勢雄偉。
師:大家一起來配音,人多一定更讀出雄偉壯觀的氣勢來!
生讀得氣勢高昂!
師:你現在就站在塞特凱達斯瀑布腳下,你想怎么贊美它?
生:……
師:然而沒過多久, 塞特凱達斯瀑布怎么樣了?請自己讀第五小節!
生:積極投入到閱讀中去了。
如果說,傳統課堂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收獲,新課程則把“生成”當成一種追求;如果說傳統課堂把處理好預設外的情況看成一種“教育智慧”,新課程則把“生成”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真正的新課程不排斥預設,預設是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滿“生成”活力的課離不開恰到好處的預設。教師應當把課堂營造成精心預設與即時生成相統一的多元發展過程,實現了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我們的課堂才是“充滿生命活力。”,課堂才能迸射出“不期而遇”的精彩!
輕攏慢捻抹復挑 不信東風換不回
片段二
師: 然而沒過多久, 如此雄偉壯麗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怎么樣了?請自己讀第五小節!
交流:
生:逐漸枯竭
生:奄奄一息
師:“奄奄一息”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
師:把這個詞所在的句子讀讀。
師:“生命垂危”什么意思?
生:就是人快要死了。
師:對,那這句話中有一個詞語也是這個意思,是哪個詞?
生:奄奄一息!
師:質疑:你們說錯了!我讓你們說說塞特凱達斯瀑布怎么樣呢,你們怎么說老人了?
生:沒說錯!
師:為什么?
生:因為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就想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了!
師:一起來出來吧!
師:沒有讀出自己的感受,聽我讀!(教師讀得深沉!)
師:老師在讀的時候我就在想塞特凱達斯瀑布已經逐漸枯竭的樣子就像那快要離開世界的老人一樣令人悲傷……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
生再讀,讀得深沉。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文本之間開展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言教學是一個平等溝通、真誠互動的過程。以情激情,情動而辭發!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面對難點點,教師不急不躁,淺入深出的在層層推進中引發學生在讀中去展開心智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知識的內化和智能的開發。從而把學生逐步引向成功的彼岸,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8
《特殊的葬禮》課堂教學實錄與反思 陳濤鄉中心小學 錢中東課前談話師:同學們喜歡聽歌嗎?誰來給我們唱一首歌曲?(生唱)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曲想聽嗎?(播放《熱愛地球媽媽》)師:知道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嗎?(生答,師相機介紹有關環保方面的知識)課堂教學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特殊的葬禮》(齊讀課題)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誰來告訴老師,這個特殊的葬禮特殊在哪里呢?(生答)師:那么為什么要舉行這個葬禮呢?在這個葬禮上,菲格雷特總統又會講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生自由讀文)師:課文第幾節概括的寫了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講內容的? 生:第八自然段。(大屏幕出示第八自然段,指名一學生讀)師:讀得很流暢,誰能讀得比他聲音還響亮。(又一位學生朗讀)師:她讀得飽含深情。讓我們一起讀。(學生齊讀第八自然段)師:請根據這段課文推測一下,菲格雷特總統可能講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生:回憶過去的瀑布。師:(板書“昔日” )生:號召人們愛護我們的自然生態。師:(板書“呼吁” )師:看了這段話好像總統要講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想想看除了這兩個方面還可能講什么?生:希望別的瀑布不要再這樣。師:這還是“呼吁”。想想還會講什么呢?生:他還可能講如今的瀑布逐漸枯竭,奄奄一息。師:為什么還要講這個內容?生:過去是那么壯觀,現在卻逐漸枯竭,這樣講就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師:你真不起!連“對比”都知道。(板書“現在”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菲格雷特總統可能會講這三方面的內容。想不想聽聽他的演講?生:想!師:非常可惜,老師在網上查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講。怎么辦呢?有辦法,我相信,只要通過同學們自主學習,把課文讀懂了,讀美了,準能把總統的演講辭寫好!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寫菲格雷特總統的這篇演講辭。課文哪一段講昔日的瀑布?生:第三自然段。(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一學生朗讀這一段)師: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怎樣?請你用一個詞語概括。生:雄偉壯觀、咆哮而下、一瀉千里、從天而降……師:你從這些詞語中讀懂了什么?生:我從“流連忘返”讀懂了人們被它的雄偉壯觀吸引了。(另一生補充:忘記了回家)生:從“咆哮而下”“一瀉千里”可以看出水流很急,聲音很響。生:從“從天而降”塞特凱達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簾巨大,很有氣勢。師:你能把它的氣勢讀出來嗎?(生讀)師:棒極了,我想他是全班是最好的了,沒有超過他的了吧!(生不同意,爭著讀)師:太棒了,大瀑布又再一次展現在老師面前。來,我們大家一起學著他的樣子把氣勢讀出來。(生齊讀)師:想親眼看看這雄偉壯觀的瀑布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播放大瀑布錄像。)師:看著這么美的瀑布你不想贊美一下它嗎?生:我愛你,你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雄姿將永遠刻在我的心中。生:你從懸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讓全世界游客感嘆:“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啊,我一定要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句送給你。生:我在你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面前驚嘆,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聲響面前陶醉。是你,讓我感到大自然有神奇,是你,讓我感到大自然的偉大……師:同學們,我相信,大瀑布的美麗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上了,這樣的美景吸引了許多游客,可有誰會想到,所有的一切,我們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們記憶中一個美麗的夢。我實在不忍心看它現在的樣子。(放大瀑布枯竭時的照片,師配樂范讀,生閉眼想象。)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師:你的腦海中出現怎樣的畫面?生:聲音越來越小了,流量越來越小了,游客們轉頭而去了。生:昔日的瀑布響聲震耳欲聾,如今卻說不出話了。人們嘆著氣走了。師:此時的瀑布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書“奄奄一息” ) “奄奄一息”什么意思?生:快不行了,快要死了。瀑布即將枯竭。(大屏幕出示如今的瀑布圖,配上凄涼的二胡曲)流量越來越小,逐漸枯竭。誰來為我們讀讀這段話? 師:如果瀑布會說話,它會說什么?生(悲憤地):你們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生:我以前是那么雄偉壯觀,可現在……難道你們愿意看到我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頭,像個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最后的消亡嗎?師:你心里什么滋味?(失望、悲哀、傷心、憤怒……)師:能用你的聲音傳遞給別人嗎?(一生讀,效果不理想,師接著他的話動情地范讀)你能感受到它的奄奄一息嗎?(能)你是怎么理解的?生:作者把它當人來寫,一個生命垂危的人。師(動情地):對,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剛才還在親切地與你講著故事,與你在夜幕下數著星星,他沙啞的話語還在耳畔,他撫過的脊背還依然溫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閉上眼睛,遠去了,再也見不到他了。讓我們再讀課文,回憶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全班同學深情地齊讀。)師:此時此刻,大家心里一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是什么原因導致瀑布在短短的幾年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書上有答案嗎?生:有師:請你讀一讀(生讀后師問,在讀這一節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你有什么話要說嗎?)(指名再讀說感受)師:如果你是一位慕名而來的游客見到此情此景你想說什么呢?生:我要呼吁大家保護環境。生:我要告訴大家節約用水,這樣瀑布可能會更壯觀。生:愛護我們的地球,讓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師: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許多話想說。請同學們把你們要說的話都寫在演講辭里吧。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份格式,可以模仿寫,也可以按自己的格式寫,自己寫的請寫在老師發給你的紙的反面。現在,讓我們一起靜靜地寫。(音樂響起。師生同寫演講辭。用時大約八分鐘。)師:寫完的同學要念得很熟,等一會兒邀請念得很熟的同學上來演講。(生準備,師下到小組里點撥。八分鐘后開始演講。)(師請兩位學生上講臺)師:他們兩位都是菲格雷特總統。這位是按老師的格式寫的,請你先來演講。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今天我們懷著悲傷的心情,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昔日的瀑布是那么的雄偉壯觀,那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從天而降的瀑布讓人們流連忘返。如今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已經逐漸枯竭,沒有往日的雄偉壯觀了,就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等待著最后的消亡。假如我們都做一個文明的人,那么瀑布就不會消亡。應該清醒了,熱愛大自然的人們。我們要熱愛大自然,我們不能讓大自然這樣痛苦,它可是我們的家園啊!師:掌聲!作為總統,照著演講稿念了一遍,我覺得少了一點總統的氣勢。演講時可以不完全照著稿子讀。為他再一次鼓掌。生:親愛的巴西人民,你們好!我今天用沉痛的心情來參加這個葬禮,這就是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大瀑布,你瞧它,奄奄一息,就像是一具被吸干血液的尸體,靜靜地躺著,沒有氣息,沒有了活力。是誰這么狠心,是我們,是我們人類。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給它們生存的權利,不要失去第二個、第三個大瀑布,我希望,這樣的葬禮是最后一次,這樣的演講是最后一次。師:好,很有總統風度,用上了書中所學的詞語,很感人,如果把大瀑布的雄姿和給巴西人民帶來的驕傲一起說一說就更好了。……師:是啊!同學們,你們的演講說到巴西總統的內心深處了,你們也說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離開它我們將無法生存,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為愛護地球,保護環境而共同努力吧!(在《愛護地球媽媽》的主題音樂聲中結束教學)教學反思:本節課是第二課時,我緊承上節課的內容,專門圍繞“為什么要為這條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它到底是一條怎樣的瀑布?”展開討論,研究“舉行葬禮的特殊意義”。引導學生反復讀文體會,抓住一些重點詞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體會得很深刻,而且讀得也很有感情。在此基礎上,再借助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讓學生突破時空界限,欣賞到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在今昔強烈的對比中,學生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面對眼前的瀑布,他們暢談了自己的感受,并替瀑布說出了它的心里話。他們的發言異常踴躍,回答非常精彩,不僅認識到了人為的破壞給環境所帶來的危害,更體現出他們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決心。巴西總統菲格雷特主持這次葬禮,無非就是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他在葬禮上所做的動人心弦的演說,為的也是號召大家“保護環境,愛護地球”,這就是舉行這次葬禮的特殊意義所在。所以,一定要指導學生寫好演說辭。由于學生從未寫過演說詞,對于演說辭的格式和要求不太清楚,課上,我有針對地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試著寫寫巴西總統的演說辭。學生們寫得很不錯,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們的肺腑之言,從他們真切的話語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孩子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善良之心。整堂課,通過讀讀——說說——寫寫,讓學生在自讀感悟、情感體驗中,認識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9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被葬送的原因。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被葬送的原因;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質疑課題
1、 板書:“葬” 你會讀嗎?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死”來猜)
查查字典,看看怎么解釋。
2、“葬禮” 是什么意思?
3、補充課題 “特殊的” 換詞語理解“特殊”
4、根據課題,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幫助我們了解課文內容?(學生自主提問)
(1) 為誰舉行葬禮?(2)為什么叫“特殊的葬禮”……
過渡:帶著問題,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設計意圖:層層深入地揭示課題,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知識的逐層建構過程中使學生自然“生疑”,促使學生能帶著明確的目的與強烈的求知欲首次接觸文本。并且所提的問題對于學生很快地了解課文的內容很有幫助,并能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作好方法上的鋪墊,減小概括的難度,可謂一舉多得。第二,“葬”這個字的認識記憶過程是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讓其放膽猜測,學生必然猜得有“興致”有“道理”,加上查字典的過程,達到了意義識記生字詞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 師范讀,學生仔細聽,要求聽清字音,初步解決疑問。
2、 指名讀,要求正確,流利,繼續思考疑問。
3、 交流自己已經解決的問題。板書: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4、 小結 讀了課文我們知道1986年9月,在塞特凱達斯瀑布腳下,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與大家一起為即將消失的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
5、 請你根據問題的答案組織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老師的范讀,不僅能幫助學生很快地掌握生字詞的讀音,更能用自己的朗讀創設一個情感氛圍,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學生能帶著問題讀課文,能高效率地把握住課文的主干,為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打下鋪墊,不失為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此處滲透了一個學習方法的指導。)
三、理清脈絡,了解特色
1、 輕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自然段直接寫了“葬禮”的情況?(第1、7、8自然段)
2、 2、3、4、5、6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瀑布以前和現在的樣子以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3、 給課文分段。
4、 小結:課文一開始用倒敘的方式展開,然后追憶昔日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象與現在瀑布逐漸枯竭的情況,揭示了原因,最后篇末點題,照應開頭,點明中心,這種寫作方式叫“插敘”。
(設計意圖:通過理清課文脈絡,學生不僅清晰地了解到課文所寫的各部分的內容,也能初步感覺到這種初次見到的獨特的寫作結構——插敘。這種寫作特色不必掌握,只要初步了解,因此,老師在將清楚的同時應該點到即止。)
四、整體入手,輻射全文
1、 指名讀課文的第1、7、8自然段,說說“葬禮” “特殊”表現在幾處地方?
2、 交流:要求根據找到的句子來回答(1)為瀑布舉行葬禮 (2)參加“葬禮”的是總統和生態學、環境學專家,還有熱愛大自然的人 (3)葬禮的目的是號召大家保護自然生態、愛護地球。
3、 “葬禮”上,人們的心情一般都很沉重,在這個特殊的葬禮上,你們的心情除了沉重,還有什么?(深深的自責與強烈的責任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第1、7、8自然段。
4、 引讀:在葬禮上,菲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回憶了……號召……,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講辭中中回憶了什么?號召了什么?
5、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歡樂和驕傲 悲劇
過渡: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給巴西人民帶來哪些歡樂和驕傲?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尊重課題《特殊的葬禮》,因此從課題入手,思考“葬禮”究竟“特殊”在哪里,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理解課題。而且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論述閱讀教學時有這么一句話:“講讀課文要處理好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般的說,可以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課后有個練習,要求試著寫寫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說辭。因此,這部分的教學從整體上關照了總統的演說內容,接下去是掌握演說的具體內容,為最后的書寫演說辭作好鋪墊,以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五、前后對比,探明原因
過渡: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給巴西人民帶來哪些歡樂和驕傲?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讀。要求抓住課文中的詞語來說說這是一條怎樣的瀑布?
2、 交流。例:從“世界上流量的瀑布”知道這條瀑布很大,很有名,很壯觀。從”知道瀑布水量很大,發出了巨大的聲響。相機理解“咆哮” 從“從天而降”看出瀑布很高 從“流連忘返”知道瀑布很美……
3、 這么高、這么大、這么美的瀑布,作者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雄偉壯觀”,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 氣勢非凡 氣勢磅礴 美不勝收……
想一睹廬山真面目嗎?請看錄象。你還能用什么語言來形容?“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 有感情朗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5、 可是幾年過去了,如今的瀑布變成什么樣了?讀讀第五自然段,展開想象,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可針對前文的大、美來說如今瀑布的枯竭)
6、 出示:“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后的消亡。”讀到這里,你一定會為瀑布的消亡而難過吧。你怎么來讀這句話?朗讀并說理由。(預設:我仿佛看到瀑布像一個只剩下一口氣的老人,他不是安然地死去,而是悲哀地嘆著氣,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7、 引讀:昔日,塞特凱達斯瀑布是那么氣勢非凡,她曾經是……人們在這從天而降的瀑布面前……可幾年過去了,塞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她……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真是天壤之別呀!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悲劇?
8、 自讀第四自然段,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
9、 小結:造成種種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自己呀!
(設計意圖:課文的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學習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詞句,加強大瀑布前后的對比教學。首先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文本、媒體、訓練手段多樣整合,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魄力,體會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雄偉壯觀的氣勢。教學第五自然段即將枯竭、等待消亡的塞特凱達斯瀑布人格化的樣子及游人的感受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從內心深處自然生發出強烈感情,并且在第四自然段講讀原因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人們缺少的正是環保的意識,而舉行特殊的葬禮的目的,就是要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科學家們預測,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消息傳開,令人震驚,同時也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1986年8月下旬,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教授,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在大瀑布腳下。他們模仿當地印第安人為他們的酋長舉行葬禮的儀式,一起哀悼即將消失的大瀑布。這個行動立即引起了更大的震動。
9月下旬,巴西當時的總統菲格雷特也親自投身到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禮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為瀑布舉行的特別的葬禮。
菲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回憶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給巴西和其他國家人民帶來的驕傲與歡樂,號召人何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假如你使菲格雷特總統,你準備怎樣來寫你的演講稿,號召大家讓悲劇不再重演?
2、討論,明確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感情豐富,語言富有感染力。
3、書寫
4、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的導語闡述了總統舉行葬禮的過程與目的,創設出一個總統即將演講的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需要。而寫作要求的明確,學生就能把握好寫作的語言的分寸。學生在文章中暢所欲言,號召大家保護自然生態,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這種環保的意識已深深扎根在學生的心靈。)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10
一、 說教材分析
《特殊的葬禮》是國標本六年制語文第八冊中的一篇有關環境保護的記敘文。課文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具有現代意識,通過描寫塞特凱達斯由旺盛到衰竭的過程以及人們的表現,說明環境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愛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鑒于對教材的分析理解,執教教師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受瀑布昔日與現在的反差,了解瀑布消失的原因。
(二)情感目標:
憑借文本語文的材料,通過合適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了解環境保護與生態、自然景觀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的情愫。
(三)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展開想象,讀中感悟,體會“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
二、 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1、采用“感情朗讀法”,以讀為主,讀、說、寫結合。“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自由讀,默讀,分男生女生,齊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說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2、只管教學法,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拉近學生多種感官齊活動,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拓寬學生視野。
說學法: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可以讓學生圍繞“特殊的葬禮”進行質疑。“為什么說這是一個特殊的葬禮?”“為什么為一條瀑布舉行葬禮呢?”“塞特凱達斯瀑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這樣不僅讓學生主動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2、朗讀感悟。根據教材的特點,抓住課文的精彩片段,知道學生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教學內容的獨特感受,展開想象,并有機會滲透說話訓練,擊活學生的思維,使孩子們從內心強烈發出要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呼喊。3、小組合作。完成演講辭。
三、 說教學過程:
下面談談對課文重點部分的教學構想。
(一)疑問題,激發興趣。
板書課題后,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疑問,教師幫助梳理。“學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學剛開始,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質疑,既幫助學生確立學生的重點,也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習第三小節。
它曾經是怎樣的一條瀑布呢?
默讀找出答案在第三小節,自由讀第三小節,說說讀懂了什么?討論,板書:雄偉壯觀。
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雄偉壯觀呢?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瀑布的詞句呢?(幫學生將已有知識遷移,并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欣賞瀑布一瀉千里的景象。
練習感情朗讀,讀出瀑布的氣勢。
如果你是游客你想說些什么?用課文中的詞語或學過的詩句、文章來說說。練習說讀,然后過渡到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看看是什么樣子?
(三)學習第五小節。
自由讀第五小節。說說如今的塞特凱達斯是什么樣子的?結合學生發言,板書(奄奄一息)
師范讀生想象畫面并說說看到怎樣的瀑布圖。
課件展示讓學生感受現在的瀑布的景象。并說說此時心理的滋味,會說些什么?分男女生配樂朗讀。(設計理念:圍繞重點詞展開想象,交流,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陪培養,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了讀中悟情)
(四)過渡引出第四小節,探究原因。
自由讀,用自己的話說原因。并用“因為……還因為……所以……”進行說話練習。
(五)自由演講,感悟提升。
課文第6和第7自然段用引讀一帶而過。對于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則巧用課文空白點,構建了一個總統演說的生活情境,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演講辭。讓學生對瀑布的熱愛與同情,對環境的憂慮通過自己的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
(六)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課件展示如今黃果樹瀑布、廬山瀑布、長江的一些圖片,再一次喚醒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11
《特殊的葬禮》教學反思
蘇教版國標本中年段閱讀教材,除了安排朗讀、背誦、復述課文等常規學習目標外,還安排了四個重點學習項目: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四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那么,這四個重點學習項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下面就結合《特殊的葬禮》這一節課談談我的反思。
一、初讀全文,感知課文大意。
先讓學生質疑問難后依據學生的疑難進行教學,這無疑是“以學定教”的極好方式。當前的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在學生尚未認真閱讀的情況下就隨意地、一味地讓學生“質疑問難”,這實際上是慫恿了學生疏于思考、隨意質疑的不良行為。在上述的教學中,當學生讀題后馬上就要進行質疑問難時,教師提示大家先不急于質疑,而是認真地讀課文并從課文中自行釋疑。這樣的教學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讀書、勤于思考的學習品質。學生交流了提出的問題后,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時讓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作批注。這樣做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又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大意的整體把握。這種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閱讀規律。
二、呈現畫面,誘發情感沖突。
讓學生閉目凝思,想象畫面,這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在閉目想象中,不同的人自然會出現不同的內心視像,讓學生用不同的詞語概括,這是一種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行為。 教師引導學生從一個個“自主”說出的詞語中選出最具概括性的一個詞語,由擴散又歸于集中,這樣能夠較好把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具體的內容用一個詞語進行抽象和概括,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訓練方式。
三、精讀重點,參與語言實踐。
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悟已經比較深刻了,在此基礎上又讓同學看著即將枯竭的瀑布再次深情的朗讀,如此的觸景生情,自然是情更深,意更切。在之前的“悟語”和此時的“觸景”基礎上的朗讀,才是真正的“以讀悟情”、“以情品讀”。
通過設身為巴西總統在特殊的葬禮上的演說,把思維訓練、語言訓練、領悟中心、人文教育等有機地統一在一起。
本環節中兩次語言實踐,即相互獨立又彼此關聯。第一次是在學生直觀感知畫面的基礎上,精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感受瀑布枯竭前后的強烈反差,以及導致這種反差的原因,增強對環境保護的理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以為第二次的模擬演講積累語言材料。第二次是在第一次語言實踐基礎上的一種質的提升,體現了訓練的層次性。
四、 結合實際,暢談閱讀感受。
學習了課文,學生的生態意識得到了喚醒,但因時空差異會感覺這樣的事離自己比較遙遠。本環節是一種延伸和拓展,目的在于讓學生把剛剛喚醒的生態意識與身邊的人、事、物聯系起來,進一步感悟到環境保護迫在眉睫,應立即行動起來,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而有效地將生態意識轉換成環保行動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特殊的葬禮》教案 篇12
王惠娟
一、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3、4、5自然段。
2、通過了解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過程,認識到環境保護與生態、自然景物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3、聯系生活實際,能從自己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二、重點、難點:
重點:精讀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難點:能通過想象描述枯竭的瀑布的樣子和游人的感受,并寫一段話。
三、教具:投影片、VCD
四、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
二、精讀課文第3——5自然段。
1、默讀第3——5自然段,想想塞特凱達斯瀑布原來是一條怎樣的瀑布?
2、討論,出示第3自然段進行品讀。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板書:雄偉壯觀
(3)能抓住關鍵詞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其氣勢的雄偉。(個別讀)
(4)欣賞瀑布一瀉千里的景象。
(5)想象:如果你是游客,看到如此氣勢壯觀的瀑布,你會怎么樣呢?
(6)齊讀這一自然段。
3、出示第5自然段進行品讀。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板書:奄奄一息
(3)抓住關鍵詞語邊讀邊悟。(指名讀、齊讀)
過渡:昔日的瀑布就象一個身強力壯的年青小伙子,而如今的他卻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4、討論第4自然段,明確原因。
5、小結、板書:人類破壞
6、分角色朗讀3——5自然段。
三、練習說話、寫話。
想象一下,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游人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哪些感觸?會說些什么?說一段話詳細描述這個場面,并盡可能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1、思考、討論。
2、練習寫話。
3、交流。
四、聯系生活,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作為一名小學生,你能做些什么事來保護環境?
板書:
雄偉壯觀
瀑布 人破
為壞
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