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案例:細節的刻畫
作文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細節的刻畫
一、口語訓練——笑話在展覽
1、總計15則笑話:琳琳的笑話為例:
媽媽說:“你的嘴巴長得像爸爸,眼睛、臉龐和耳朵都長得像我。”
小麗:“啊!怎么都是長得像你們,怎么一點我的創意也沒有?哼,我不干。”
二、出示作文題——細節描寫
1、討論細節描寫的內容
⑴事情發展過程中人物的外貎。
⑵人物的動作——如,只見馮瑞強慢慢騰騰地走過來,邊走邊左顧右盼,好象在尋找什么。
⑶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他知道了么?
⑷人物的神態——小紅臉騰地緋紅起來,扭捏地捏住衣角低下了頭。
⑸人物的感情變化——小麗笑了,由怒為喜。
⑹人物的語言——“你怎么了?剛才是他打了你么?”
⑺環境刻畫
⑻景物描寫
⑼語句形式的變換——語句不可用同一形式,應注意絕不雷同。
2、學生朗讀自己找到的較好的細節描寫片斷。
3、欣賞名家散文中的細節描寫。(利用網絡搜索)
吉林女作家格致,她的《減法》,獲得了《人民文學》雜志的年度散文獎,這是標準很高的一個文學獎項。《減法》主要勝在語言上,其文字的節奏像勻速行駛的士兵隊列,敲著鼓,踏著步子,從容不迫地走著他們自己的路,而不管世界變成了什么。
(1)師節選《減法》朗誦
“……我認真觀察過那個房檐下的電鈴,在它靜止的時候,在它大叫的時候。它接近一個樂器。一個手掌大的圓面,一個小鐵錘。鐵錘敲擊它的側面而不是正面。按下電鈕,小錘就以肉眼無法追趕的速度開始原地踏步。每一步都踏響了,每一個響聲還沒來得及站起就被后面的聲響撲倒了。它們一個連著一個,扭成一團,連成一片。其實,它的原理同樹枝上掛一塊鐵,再用鐵錘去敲是一樣的,只是人力拉大了聲音間的距離,給了每一個聲音伸展和生長的空間。電鈴的聲音是那些獨立、悠長的聲音的有序碼放,電使之方向一致,大小相等。金屬的悠長的余音在這里是多余的,像懶洋洋的哈欠,它被修減掉了。電將散落的、處于無政府狀態的懶散又悠長的聲音很好地組織了起來、管理了起來,電說,向右看齊,齊步——跑!
我在明亮的教室里,在切去尾音的規范的電鈴聲里開始了讀書時代。我的同學有27名。2年級讀完的時候,我們就從這所離家很近的學校畢業了。3年級要到距家750米的小學接著讀。學校在兩個自然屯子的中間,這兩個自然屯是一個行政大隊,相距1.5公里。學校把1.5公里從中間斷開,形成兩個750米的上學之路。兩個屯子的孩子相向而行,各自走過750米,然后在一個操場里混淆。但據我們的目測和步測,學校距另一個屯子要近至少200米。學校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1500米的中心點不難找到,那么,這200米的誤差是有意的。據我的分析,這與我的父親有關。兩個屯子合成一個行政大隊,父親是大隊書記,也就是那里的最高行政長官。最高行政長官完全可以決定小學校的位置,也可以決定學校離自己的孩子是遠還是近。最后,父親使新建的學校離自己的孩子遠了200米。原因有二:1、另一個屯子大,孩子多。2、大隊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都來自那個村子,他們對父親有敵意,敵視的原因僅僅是父親的姓氏。父親小心謹慎,力爭不給他們留出攻擊自己的余地。于是,我向前多走的200米,就是父親在權利上有意后退的距離。……”
(2)討論:想知道一個電鈴作家用了多少字么?一共用了317字,就是一個簡單的電鈴她就用了這么多字來描述。而她的語句流暢與句式的變換,修辭手法的運用都是非常豐富的。比如“金屬的悠長的余音在這里是多余的,像懶洋洋的哈欠,它被修減掉了。電將散落的、處于無政府狀態的懶散又悠長的聲音很好地組織了起來、管理了起來,電說,向右看齊,齊步——跑!”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對了,是這樣。
在下一段里還有比較特別的用法,你們注意到沒有她用到了什么?(數字)在作文中,準確的數字往往也具有細節真實的效應,這篇散文中就大量運用了這一點,從而使文章達到真實可信。
(3)文學常識簡介格致。
吉林女作家格致,姓愛新覺羅,原名趙艷平,祖籍沈陽。1964年生于吉林烏拉。1985年畢業與吉林地區師范學校。現在吉林市任公務員。她的《減法》,獲得了2004年度《人民文學》雜志的茅臺杯年度散文獎,這是標準很高的一個文學獎項。《減法》主要勝在語言上,其文字的節奏像勻速行駛的士兵隊列,敲著鼓,踏著步子,從容不迫地走著他們自己的路,而不管世界變成了什么。《減法》也勝在文章主題上,它描寫了一個女孩子的成長過程,反映了面對城市文明,在偏遠的農村仍然有很多人被現代文明所拋棄,就像減法一樣被減去。文章獨到地展示和概括了中國生活中的一種普遍景象:人要不被現代文明減去,需要文明,需要知識,需要整個社會文明的春風吹拂,需要成長過程中的心靈的感悟。《減法》表現了一種珍貴的新散文精神:從個人經驗出發,真摯、執著地探索公共經驗,探索真正迫切的心靈和思想疑難。2003年,格致出版了她的散文集《轉身》。
4、真實的作文。作文應該是將真實的生活還原,如果你能把真實的生活描寫的維妙維肖,每個細微處都描繪得很形象,那么你就具備了能夠細致觀察能力和用書面語言表述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就具有了細節描寫的能力,文章將會格外生動。注意,一定要真情實感!
5、情境創設觀察
老師與學生之間創設一簡單情境,讓學生觀察,可作為寫作資料,讓學生討論情景中的各細節狀況。
三、細節片斷描寫訓練
1、生自選內容思考
2、互相交流方向
3、寫作,時間二十分鐘
4、創作結束自讀修改
5、朗讀修改,同學討論評論優劣
6、老師面批指導修改
7、優秀片斷錄入,并貼于網上
附:外貎細節描寫
我有一個相處多年的“鐵哥們”,他不僅名字好聽,而且人長得也俊。人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雙不大但很明亮的眼睛顯得那么聰慧又與眾不同。在他那白嫩而紅潤的小圓臉上鑲嵌著一個挺直秀美的小鼻子。他的小嘴一點不笑,那嘴紅紅的,好象一顆美麗的櫻桃。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他的牙齒,因為他過于貪玩,把牙齒摔掉半截,但現在已經長出來。你知道我講的是誰么?猜一猜他是誰?
細節描寫——快樂
“100分!郭峻宏全班第一!”聽到這個喜訊,我真是太激動了,簡直不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放學了,我連好朋友都顧不上理,就飛快地往家跑去。啊!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白雪皚皚晴朗得令我心曠神怡。我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真是很快樂很激動,那快樂的心情盡情地洋溢在臉上。那眼睛都快樂成一條縫,嘴也不知怎么了老也合不攏:“小小少年,無憂無慮……”回到家,我一下子沖到媽媽面前大喊:“媽媽,我數學考了一百分!”媽媽不相信地看著我,問:“真的么?你真的考了一百分?”“那當然,媽媽,你快看我的成績單,那還會有錯?”媽媽接過成績單,仔細地看了起來,一會兒她臉上樂成了一朵美麗的牡丹:“寶貝兒子,你想吃什么?媽媽一會兒給你買香腸吃,怎么樣?”“太好了!我最愛吃香腸了。”
細節片斷刻畫
“誰屬豬?”老師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我們都一下子都愣住了,老師問這個問題干什么呢?不知道老師想搞什么名堂。馮瑞強想了半天,慢騰騰地站起來說:“我屬豬。”老師說:“你來,你過來。”他也弄不懂老師想干什么,就走過來。只見老師笑著抓住他的手說:“馮瑞強,你也屬豬,咱們有緣哪!來握握手。”馮瑞強不知老師是什么意思,他靦腆地搖搖頭,再點點頭,再搖搖頭,嘿,那樣子有趣極了。突然,他好象明白過來,頑皮地伸出舌頭,我們都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