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通用6篇)
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多媒體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驚天霹雷、開天辟地的動畫片)。
2、生字詞卡片。
3、搜集能體現盤古開天地情境的音樂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情境:播放多媒體課件。
2、過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3、學生圍繞中心句質疑。
4、教師揭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同座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鞏固識字。做給生字“找朋友”游戲(用卡片出示生字,請同學給其組詞)。
4、有感情地讀“創造、黑暗、遼闊、奔流不息、茂盛”等詞語。
三、研讀感悟
學生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1、重點研讀第二自然段,體驗盤古創造宇宙的艱難:
⑴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體會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
⑵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⑶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2、重點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⑴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⑵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⑶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3、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全文,進一步體驗。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聯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3、學生借助多媒體畫面嘗試復述。
4、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五、布置作業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第二課時
一、練講故事
1、朗讀課文,做好講故事及評選“故事大王”的準備工作。
2、評選方法:小組內互講、互提意見,并推薦一句同學代表本組參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評選。
3、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4、頒發“故事大王”證書。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引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注意左右結構的三種類型。提醒學生書寫時,多數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創”字左寬右窄。注意寫好半包圍的字。
2、教師在田字格內范寫生字,學生仿寫。
3、學生寫字、抄詞。寫后小組比較、評議。
三、課后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別人聽。
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2.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3.引導學生讀懂前兩個自然段,找出反義詞。
教學重難點:
1.讀準字音,能正確書寫生字和詞語。
2.從偏旁、結構精講課后易錯生字。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一、圖片導入
播放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的圖片(直接引導出神話故事的特點:想象的豐富性,形象性)。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二、學習目標和自學提示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標注出課后生字和段落序號。
2、盤古為什么要開天地。
3.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意思相反的詞。
三、教師精講
(一)自學檢測
1、這些字我會認:
猛緩丈逐肢肌遼血液宗
班內抽查前三組組一號學生。
2、這些詞我會讀:
宇宙混沌猛劈緩緩一丈逐漸四肢肌膚遼闊血液祖宗漆黑氣息勇猛緩慢茂盛滋潤創造奔流不息
分6行,每個小組齊讀一行讀課文,糾正讀音。
3、這些字我會寫:
暗降丈肌膚遼闊血液滋潤創造
學生從觀察字(從左右、上下、半包圍等結構和偏旁入手)你覺得哪些字不容易記住。
(二)規范書寫
1、出示會寫生字,課件加拼音。
2、師范寫“降、遼、液、滋、潤、創”,強調易錯處和重點筆畫。
三、朗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
1、解決“盤古為什么要開天地”的問題。
2、理解“掄”的意思。并比較“拿”“提”“拎”與“掄”的不同,感悟盤古的力大、神勇,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挑兩名同學上臺表演“掄”和“劈”)
3、找出段落中的反義詞(舉水的重量和清澈幫助理解“輕”與“清”意思的不同。)
4、指導朗讀,感受盤古劈開天地的力量和勇氣。
5、用成語概括段意。(板書:開天辟地)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下節課進行朗讀熟練程度的檢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2.重點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豐富(多而美)的特點。
3.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體驗神話故事想象豐富(多而美)的特點,培養想象力。
一、成語填空導入
夸父、補天、奔月大家填的非常好,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盤古開天地》這篇神話,感受課文想象力的豐富。
二、檢測上堂字詞課掌握情況
學生朗讀168頁詞語表,不再出示課件上的詞語
三、朗讀課文
挑五名同學朗讀課文,對其他同學作出規定:認真聽,找錯誤。
四、教師精講
1.思考:文章中想象力最豐富的是哪一段,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段文字想象力最豐富的。
2.盤古身體的各個部位分別變成了什么?
盤古用自己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他身體的不同部位變成了宇宙中的哪些東西。教師展示表格,挑同學來填。全班看ppt齊讀一遍。
4.教師出示自己所寫的生硬的語言與原文對比,讓學生自己找兩者的不同,直觀地感受想象的妙處。抓住相似特征想象,氣息是輕的—風和云;聲音-雷聲;雙眼——太陽和月亮……。
學生進行仿寫:(抓住事物的相似特征進行想象,在用上修飾語使句子更優美。)
他的變成了的。
他的變成了的。
他的變成了的。
5.這段優美的語句用上了我們所學的排比句。講解排比句(1)有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的句子并排在一起;(2)有“;”出現。
6.這段話這么美,我們一起來再讀幾遍吧(男女交叉讀)
四、布置作業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同桌聽,比比誰講得最有趣,最生動。
聽齊老師評課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10月23日在xx小學聽了高老師講的《盤古開天地》,最大的收獲就是老師對“想象豐富(多而美)”的講解,通過展示自己所寫的生硬的話與課文中生動的語言作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運用想象帶來的美。
會后,齊老師組織我們參加培訓的青年教師進行評課,并沒有像以前那樣就課論課,而是讓我們思考“語文教學‘教什么’與‘怎么教’哪個重要”。當時我愣了,因為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回想起來自己平時好像把時間都花在了如何安排教學流程即怎么教上面。齊老師告訴我們一節課思考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只有在確定好一堂課的內容這一前提下再去安排授課流程才可能把課教好。我真是大受啟發,慶幸自己可以在語文的教學上少走些彎路。這次評課我收獲了很多:
1、一節課思考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2.根據課后題來思考本節課要講的內容;
3.一節課上設定一個目標即可;
4.復述是完整的敘述,想象力是一個片段;
5.關注學生,分析他們所需要的,了解學生能否達到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合理調整。
在本周我們學校組織聽課時,我根據培訓所悟,結合課后題,對《秋天的雨》教學內容大膽取舍,重點內容放在第二自然段品讀想象豐富和語言的優美,從顏色、比喻、擬人(想象的相似性)講,頓時感覺課堂時間夠用了,不再像以前一樣什么都想講在下課的時候又剩下些東西沒講。選定要教的內容,設定一個教學目標,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所以,我接下來要跟老師們學習一篇課文教學內容的取舍上,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拓展延伸,不僅僅教教材。
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盤古偉大的人物形象
2、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抓住故事中神奇的地方,說說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3、感受古人對于世界的認識,體會中國傳統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和人物形象。
難點:講述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學程一細讀文本,感受神奇
1、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講講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2、剛才我們講述了盤古開天地的過程,在古人眼里最初的世界就是這樣來的,讓人感覺很神奇。在這個過程中,哪些是人做不到的,讓你覺得特別神奇?
3、出示第1自然段
教師范讀(以講故事的口吻)
(1)故事就這樣開啟了,你覺得這里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交流:
宇宙的形態很神奇
出示: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三五歷記》
古人把混沌一團的宇宙比作大雞蛋,你覺得好在哪里?用常見的雞蛋來比喻說不清道不明的宇宙,具體、生動。這是比喻的魅力。
時間很神奇
盤古昏睡了一萬八千年,時間特別長。
老師把它改一改:“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十八天。”這樣還神奇嗎?
主角很神奇
是個叫盤古的巨人。感覺他特別高大,威猛無比。
(3)小結:在一個神奇的宇宙空間里,有一個神奇的主角,神奇得沉睡了N多年,這個故事吸引人嗎?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就要把這些神奇之處講出來,吸引聽眾。
(4)自由試講故事。指名講述,學生點評。
4、出示第2自然段
自由朗讀,尋找數字的神奇之處。
(1)這一段中多次出現了數字“一”,數一數,有多少處?(九處)
一起讀一讀:
一天、一看、一片、一使勁、一聲、一條縫、一絲微光、一把斧頭、一聲巨響(提醒:“一”的讀法在不同的音調前面也有變化,讀起來有一種節奏感和跳躍之美。)
(2)猜測,你知道“開天辟地”這個故事版塊為什么要用那么多“一”嗎?
師補充:
“一”這個數字很神奇,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我國傳統文化里,“一”是第一,萬物起始的意思。
(3)指導讀好這段文字,讀出“一字短語”的神秘色彩。
(4)依據板書“一字短語”提示,嘗試講述“開天辟地”片段。
5、出示3、4、5自然段
導學單:
1、讀。默讀3、4、5自然段。
2、找。尋找語言的神奇密碼。
3、說。和小組同學交流。
(2)在這三個自然段中,你們找到了哪些神奇之處?
時間的神奇
一萬八千年又不知過了多少年
出示句子,指導朗讀,讀出時間的漫長之感。
力量的神奇
出示:盤古這個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撐在天和地之間,不讓它們重新合攏。
哪一個字打動了你?(板書:撐)這是怎樣的“撐”?
指導朗讀,根據文字特點,嘗試邊表演邊朗讀。
變化的神奇
盤古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與宇宙萬物一一對應。
(3)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讀。
找找這里有幾個變成了或者化作了?(九個)
剛才“九”這個數字,在哪兒也出現過?(“一字短語”)
在古代,“九”被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泛指多。在這里“盤古九變”,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無私奉獻)
依據板書提示,試講“化生萬物”板塊。
小貼士:身體部位的順序,不必與書本完全一致,只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描述即可。
學程二分工合作,試講故事
1、小組合作講故事
導學單2:
(1)依據“坐、劈、撐、倒”四大板塊,組長分工。
(2)領取任務后,依據板塊特點,獨立練講。
(3)合作講述,互相提醒、補充。
2、展示點評
學程三感悟品質,拓展閱讀
1、學到這兒,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盤古?
(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無私奉獻)
這樣的神話人物,你還了解哪些?
2、出示老子的圖片和文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發現這句話和我們今天讀的故事的關聯。
(1)自主發現,交流
(2)小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盤古開天地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產生的故事,表現了古人對于世界的最初認識。
作業設計
1、把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爸爸媽媽聽;
2、閱讀《中國神話故事集》這本書。
板書設計
盤古開天地
形態
神奇時間
主角
變化
數字
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借助拼音通讀課文,了解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宇宙的過程。有感情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培養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3、體會盤古的奉獻精神。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他們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再現神奇、美好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ppt出示圖片
師:上課前,老師想讓你們先看一張圖片,你們認識這個人嗎?
生:認識,盤古
師:那盤古真的長這個樣子嗎?其實這是后人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的盤古的畫像,但實際上盤古這個人是不存在的,因為《盤古開天地》是一個神話故事。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第18課《盤古開天地》
二、生詞學習:
接下來,鄭老師想要考考大家,看大家預習得怎么樣。
(PPT出示生詞)
血液、滋潤、逐漸、肌膚、四肢、緩緩、遼闊、一丈
單個人讀與全班齊讀相結合
三、新課學習:
(一)找中心句
1、請五位同學一人讀一個自然段,合作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找出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話
2、點明這句話為全文的中心句。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3、通過讀中心句,提出疑問,根據所提疑問來學習本課
(二)盤古創造宇宙之前
1、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混沌”一詞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盤古怎么創造宇宙
1、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個自然段謝了盤古在干什么?
2、體會掄起、猛劈,理解盤古開天地不易。
3、重點讀“輕而清的東西,慢慢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找出居中的反義詞與近義詞。
4、發現第2自然段中的一個成語
5、發現第3自然段中的一個成語
6、理解盤古的堅持不懈
(四)盤古創造宇宙之后
1、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
2、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
3、分句感受
4、理解本段的省略號,并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五)總結
1、回顧盤古創造宇宙的過程,盤古在你心中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崇敬地讀最后以自然段。
結語:盤古這種堅持不辭額,用于開拓的精神就是創造,同學們,讓我們的創造從這節課開始吧!
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設想:
以語言實踐活動為主軸,挖掘語言訓練點,多渠道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并積累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回顧大意,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盤古開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盤古沉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來,故事將會發生什么呢?誰能按順序簡單地講講這個神話故事?
2.指名講故事大概內容。故事先寫宇宙混沌一片,接著盤古用斧子劈開天地,然后用頭頂天,用腳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為萬物,有了美麗的宇宙。
3.你們講得真好。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神話故事,仔細讀課文,讀懂這個神話故事。
二、研讀文本,感受形象
(一)1.自由讀2—6自然段,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讀成一句話,那么這篇神話能讀成哪句話?畫出來。
出示句子: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指名讀
2.如果你能把這句話讀成一個詞,就更了不起了,從這句話中,你能讀出哪個詞?
板書:創造
指導讀好創造這個詞
3.再讀重點句,
4.存疑:盤古是怎樣去創造這個美麗的宇宙的呢?
(二)第2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在帶給你體會的句子上就做上記號。
(很多同學都做上了記號,做記號,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點字詞,關鍵句子)
交流用最簡潔的一個字來回答。板:難
2.哪些詞句帶給你這種體會?讀給大家聽一聽。
(1)出示:他見周圍……
預設:我從劈字看出,很難,因為要用力板難劈
你能抓住動作來體會,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讀出來嗎?
生讀:你掄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
你這樣能劈的開天嗎?——猛劈
師指導朗讀
(2)出示句子:只聽一聲巨響,……
預設:從“緩緩、慢慢”知道天分開很難
師:把這種難(分)板:讀出來(指導讀得慢、艱難)
讀著讀著,文中有幾對反義詞,你發現了沒有?
指濁:你見過哪些東西是濁的?……
是的,一般來說,濁的東西是我們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點,清的東西會往上升,這兩種不同的東西你能通過讀,讓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別出來嗎?指名讀
聽出來了,輕的東西讀得輕,向上飄的感覺,重的東西讀得重,好像往下沉,
齊讀句子。
(三)自由讀第三節:思考用哪個字來概括這件事?
板:累
1.示句子: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他們……
預設:我從“頭頂天,腳踏地”知道他很累,因為……
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頂天踏地(板書:天地分開)
看圖:這就是盤古頂天蹬地的畫面,誰能像他那樣做一做。
指名上臺表演。指導用力蹬,這樣才可以讀得用力。
問學生要不要休息?
比較:同學們,你們剛才頂的僅僅是一分鐘,盤古頂了多少時間?
指名回答:(網上查)
聯系上下文
從“不知過了多少年知道”
引讀:真會讀書,不知過了多少年,盤古就這樣頂天蹬地,
一年過去了;生讀:……
一百年過去了,生讀……
一萬年過去了,生讀……
一百萬年過去了,生讀……盤古真累呀,累得——指名說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天地終于成形,盤古卻累得倒了下去,這一倒,盤古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都變成了什么呢?好好讀這一段,同桌兩人,一個讀盤古的身體部位,一個接變成了什么?(板書:天地成形)
同桌互相讀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
難怪有人說,讀書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話讀成一幅畫。
2.盤古僅僅變成風云、花草……,他身體的哪些部位還變成什么?展開你想象的翅膀。
指名說
3.你們的回答,終于讓我明白了,盤古的身體,化作了宇宙萬物。(板書:化成萬物) 老師把句式進行改變,咱們合作讀,一起分享這段美妙的文字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師生分讀。背下來
4.讓我們做一個大膽的想象,如果沒有盤古,就沒有什么?
5.什么都沒有的宇宙就是開頭說的“混沌一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對盤古說?寫下來。(板書:宇宙混沌)
三、升華感情,拓展延伸
同學們,真的有盤古這個人嗎?
是的,這是個神話,盤古這個人是不存在的,美麗的宇宙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以前,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有些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人民就創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話,在我國傳統文化這座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它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的豐富的文化遺產。(板書:美麗宇宙)
四、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2.用得好的詞語抄下來
3.看神話故事
統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6個生字組成的詞語,準確書寫。
2、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3、初步感知第五自然段句式特點,能展開想象,用“他的變成了的”進行仿說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學程一談話導入,檢查預習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你可曾想過,這世界是怎么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之前,一直到世界的最初,還沒有天和地的時候,那時又是怎樣呢?我們的祖先對世界的許多問題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嘗試著用神話的方式給出解釋,并依靠口頭講述使其代代相傳。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創世神話《盤古開天地》,一起尋找古人眼中世界的開始。
2、檢查詞語
(1)出示生詞1,檢查認讀情況,隨機指導。
翻身劈開撐精疲力竭累
一丈清而輕重而濁緩緩上升慢慢下降
四肢軀干血液滋潤
(2)出示詞串2
四季的風飄動的云隆隆的雷聲照耀大地的太陽帶來光明的月亮
大地的四極五方的名山奔騰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樹木滋潤萬物的雨露
指名讀,指導讀準字音,交流不理解的詞語。
重點理解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
學程二了解故事,把握內容
1、再次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知道這個神話故事寫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盤古開天地
2、如果你是聽故事的人,看到這個故事題目,你特別想了解哪些內容?
預設:為什么開(起因)怎么開(經過)開成了嗎(結果)
3、自主先學
導學單1:
1、默讀課文,找出盤古開天地的起因,經過,結果。
2、小組交流,形成共識。
4、展學提升全班交流
(1)原因:第一自然段天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看圖理解“混沌”一詞。
(2)經過:二——四自然。
分解經過:盤古做了什么?給世界帶來了什么變化?
坐裂開一條小縫
劈天和地分開
撐天和地形成
倒形成世界萬物
連起來講述開天辟地的過程。
小結:他的每一個行為都給世界帶來變化,這個發展的過程我們把他稱為故事的經過。
(3)結果:天地開好了嗎?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盤古開天地,這里的“開”是創造的意思。
5、小結:我們結合三個問題,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程三誦讀積累,訓練表達
1、為了創造這個世界,盤古頂天立地了許多年,最終精疲力竭地倒下了。故事的結局很悲壯,課文是怎么寫的呢,自由讀一讀。
交流:你發現這段文字有什么特別之處?(什么變成了什么)
2、這樣的語言很特別,看,多整齊的句式!就像列隊的士兵!男女生合作朗讀,共同分享這段美妙文字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他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
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
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
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
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3、指導朗讀。飄動的云讀得輕柔一些,隆隆的雷聲讀得猛烈一些……
4、觀察思考,身體部位與他化身的事物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氣——風、云(都是流動的)聲音——雷聲(都是有聲響的)……
文中說,盤古身上的東西變成萬物,你們想象一下,盤古的身體還會發生哪
些變化?用上:他的變成了的。
指名說(相機表揚合理的想象)
5、文白對照,感受文言魅力
我們的祖先是這樣記錄這個故事的,出示文言:
他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氣成風云)
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聲為雷霆)
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左眼為日)
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右眼為月)
文言文的語言,給你怎樣的感覺?(凝練、簡潔)感興趣的同學,課后找來《盤古開天地》的小古文讀一讀。
學程四識記生字,認真書寫
1、出示生字,仔細觀察,分析字形,識記生字。
重點指導:翻、累、奔、茂
2、學生描紅、臨寫生字詞,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1、書寫本課生字
2、摘錄本課的有新鮮感的詞句;
3、讀讀小古文《盤古開天地》。
板書設計
盤古開天地
(創造)
為什么開起因
怎樣開經過
開成了嗎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