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學設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精選17篇)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發布時間:2024-01-21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精選17篇)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三個偏旁:包字頭,單人旁,竹字頭。

  2、運用不同的朗讀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自己的小書包,學會愛惜自己的文具。

  教學重點:認識11個生字和三個偏旁。

  教學難點:學會不同的朗讀方法。

  知識點訓練:我的小書包有______,有_______,還有________.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教學環節

  一、猜謎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誰能大聲朗讀一下

  拼讀謎底“書包”兩個字的拼音。引導學生注意“書”是翹舌音。

  2.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小書包》。板書課文題目,齊讀。

  結合古代文字, 介紹“包”字的偏旁——包字頭。列舉“句”“勺”。

  設計意圖:通過謎語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的導入新課

  二、交流識字

  1.那你能用這個句子:我的小書包里有———有----,還有--------。你們的'書包里都有哪些寶貝嗎?

  2. 老師把一些文具也帶來了,你們能將這些文具和他們的生字寶寶放在一個籃子里嗎?誰來試試?我們借助拼音再讀讀這些詞語吧!

  3.去掉圖片,你還認識這些詞語嗎?不認識的詞語可借助拼音多讀一遍

  出示ppt,同桌互讀詞語。

  4. 開火車檢測同桌學習效果

  5. 小游戲:送文具進書包

  6. 調皮的生字寶寶單獨跑出來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讓我們來玩個游戲比拼一下吧!

  7. 同桌互讀生字卡片

  交流認字竅門,學習單人旁(拓展認字),竹字頭

  8. 同桌互讀學習單詞語,開火車檢測

  設計意圖:通過同桌互學,游戲檢測,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會認的字。

  三、跳課中操

  大家學的非常認真,老師帶大家放松一下

  教跳,站起來一起跳

  設計意圖: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比較短,通過站起來活動,學生可以得到放松,有助于接下來更有效的學習

  四、讀文識字

  看來大家已經足夠了解這些文具,那我們就把這些詞語送回到兒歌當中,在這首兒歌里面還藏著三個生字寶寶,誰能讀讀它們

  (一)//

  1.聽范讀,對學生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準字音,聽對節奏。

  2.學生有節奏的自由朗讀

  3.男生女生配合讀

  4.你們讀的這么好,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了,咱們配合,我讀一行你們讀一行

  設計意圖:通過某些字后停頓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有節奏的朗讀方法

 。ǘ┡氖

  1.拍手慢節奏讀。

  2.拍手快節奏讀

  3.拍手重讀,拍腿輕讀

  設計意圖:通過拍手慢讀和拍手快讀,學生感受到節奏的快慢;通過拍手重讀和拍腿輕讀來讓學生體會強弱的變化

 。ㄈ

  引導學生尾字音拖長音讀

  設計意圖:因為幾乎每句最后一個字都有韻母ao,押韻,讓學生明白有韻腳時朗讀更和諧優美。

 。ㄋ模﹛-x-x-x-x-x

  引導學生一字一頓讀

  現在同桌間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可以自己加動作,表演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朗讀兒歌時,可以運用不同的朗讀方法;在動中學,學習兒歌感受更多的趣味性

  五、拓展遷移

  1.那么你會用這些方法讀這首兒歌嗎?快快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法讀一讀吧!

  

  你們真是會學習的好孩子,老師還有一種方法:有些詞語比如表示動作的詞語要重讀

  2. 這些文具都是我們學習的好寶貝,所以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對待它們?

  設計意圖:學習了不同的朗讀兒歌的方法,能夠遷移到其他兒歌中,真正學會讀兒歌的方法。

  六、結束鞏固

  不知不覺中這節課已經接近尾聲,我們也到了和這些文具朋友分別的時間,現在讓我們充滿感情的、輕聲的讀一遍詞語,和它們揮揮手。

  設計意圖:再次鞏固這節課所學的字詞,以后養成愛惜文具的好習慣。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2

  教學

  目標1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借助圖畫和生活實際,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點。

  3能用詞語說句子,學習用句號。

  教學

  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借助圖畫和生活實際,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點。

  3能用詞語說句子,學習用句號。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

  1問:一年有哪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2板書課題,領讀,指導書寫“春、冬”。

  二學習新詞

  1依次出示四幅圖畫,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練習說話:

  我知道圖上畫的是季節,因為我看到圖上畫的有。

  2依次出示四個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指導認讀。

  3出示:吹、落、降、飄,認識3個新偏旁,指導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4詞語搭配練習,練習朗讀短語。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吹、落、降、飄

  5拓展:還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飄”?

  三指導寫字

  1認讀:風、雪。組詞,造句。2指導書寫。

  四布置作業觀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第(2)課時

  教學活動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卡片。2問: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二看圖學詞

  1出示課文圖畫,問:看圖的方法和順序有哪些?

  2指導看圖說話,練習句式:

  我看到圖上遠處有,近處有,左面有,右面有。

  3出示新詞語,指導正確認讀。

  4用上新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

  5教師朗讀短語,想象畫面,問:你看到了什么?

  三學習生字1認讀:游、池、入,組詞,造句。2指導書寫:飛、入。

  四布置作業找一些描寫四季的詞語讀一讀。

  板書設計

  1春夏秋冬

  春冬

  四季美

  課題2、姓氏歌課型新授2課時

  教學

  目標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中國姓氏。能照樣子做問答游戲,了解班里同學的姓氏。

  4初步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

  重難點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照樣子做問答游戲,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

  1問:誰會背誦《百家姓》?

  2談話:你姓什么?請你寫一寫。

  3板書課題,指導認讀、書寫“姓”,辨析:姓、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檢查:帶音節生字。

  3檢查:去掉音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著重是合一合方法。

  師生對答,如:木子李,口天吳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導寫字:王。

  三再讀課文

  1指名逐句朗讀,要求:讀通順。

  2采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3教師范讀,圈出課文中的姓氏。認讀。

  4交流:班里的同學都有哪些姓氏?練習句式說話:

  我知道班里的同學有的姓,有的姓,還有的姓。

  5師生問答方式朗讀課文,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相機講解:單姓,復姓。并再舉幾個例子。

  四指導寫字

  1認讀:方。組詞,造句。2辨析:方、萬、放。

  3指導書寫:方。

  五布置作業找一找自己的親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2)課時

  教學活動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語。2朗讀課文。

  二練習說話

  1朗讀課文前兩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問:你發現什么?仿照例子說話。

  2出示三四兩行:他姓什么?他姓張。什么張?弓長張。同法練習。

  3小結:介紹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導背誦

  1采用多種方式練習朗讀。2熟讀成誦。

  四指導寫字

  1認讀:什、么、雙、國。2寫字指導。

  五布置作業

  1和家人做有關姓氏的問答游戲。2誦讀《百家姓》。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姓什么

  祖國真偉大!

  課題3、小青蛙課型新授2課時

  教學

  目標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的一些習性。

  3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活動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肚皮雪白穿綠衣,叫聲呱呱蹦蹦跳,捕捉害蟲小能手。(青蛙)

  2問:你對青蛙還有哪些了解呢?

  3板書課題,指導認讀,學寫“青”。組詞,造句。

  二看圖讀文

  1出示課文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檢查:帶音節的生字。

  4檢查:去掉音節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相機認識病字頭。

  5檢查:無音節的詞語。選擇造句。

  6辨析:睛、請、晴、清、情。相機講授辨析的基本方法。

  7指導寫字:請、晴、清、情。

  三再次讀文

  1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2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四布置作業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講給家人聽。

  第(2)課時

  教學活動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語。2想一想,填一填。(課后題)

  二讀文感知

  1接力朗讀,及時正音。

  2教師范讀,問:你聽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問: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青蛙呢?

  5再次朗讀課文。

  6指導寫字:生、氣。

  三拓展訓練

  1還有哪些小動物對人類有益處?

  句式練習:我知道,它能幫我們人類,我們應該保護它。

  2想一想,填一填。

  包——抱、飽、胞、跑、泡、炮、袍

  書(包)擁(抱)吃(飽)同(胞)

  (跑)步水(泡)放(炮)(袍)子

  主——住、注、柱、拄、蛀、往、駐

 。ㄖ鳎┤耍ㄗ。┱ㄗⅲ┮猓ㄖ┳

  (拄)著(蛀)蟲來(往)(駐)足

  四布置作業

  給你喜歡的小動物寫幾句贊揚的話。

  板書設計

  3、小青蛙

  青——請、晴、清、情愛護益蟲

  課題4、猜字謎課型新授2課時

  教學

  目標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3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學

  重點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猜出字謎。

  教學難點了解猜字謎的基本方法,并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課件,學生課前搜集一些字謎。

  教學過程第(1)課時

  教學活動整理與修改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字謎:一加一。請大家猜一個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書課題,領讀,指導書寫“字”,組詞,造句。

  二初讀第一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帶音節的生字。

  3檢查:去掉音節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4指導寫字:左、右、紅、時。

  三再讀第一則

  1指名朗讀,要求讀通順。

  2采用多種方法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3交流討論: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4小結猜字謎的方法。

  四拓展訓練

  1學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謎,小組內互相猜一猜。2交流展示小組猜字謎的成果。

  五布置作業和家人一起猜字謎。

  第(2)課時

  教學活動整理與修改

  一談話導入

  說一說和家人一起猜了哪些字謎?是怎樣猜出來的?

  二初讀第二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2檢查:帶音節的生字。

  3檢查:去掉音節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4指導寫字:動、萬。

  三再讀第二則

  1指名朗讀,要求讀通順。2采用多種方法練習朗讀,要求讀流利。

  3交流討論: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來的?4小結猜字謎的方法。

  四拓展訓練

  1出示本課生字,小組內編字謎。2全班交流猜一猜。

  五布置作業以猜字謎為主題,辦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4、猜字謎秋青

  課題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課型新授1課時

  教學

  目標1培養學生聽故事的時候,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容。

  2培養學生講故事的時候,聲音要大一些,讓別人挺清楚。

  3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行為習慣和能力。

  教學

  重難點1培養學生聽故事的時候,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容。

  2培養學生講故事的時候,聲音要大一些,讓別人聽清楚。

  教學準備課文圖畫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整理與修改

  一揭示課題1板書課題2了解口語交際任務。

  二看圖了解

  1出示圖畫,講講看圖的順序和方法。2學生自主看圖,說一說圖畫的內容。

  3小組內交流。

  三聽故事,記內容

  1討論:怎樣記住故事的內容?

  2提出要求:聽故事的時候,可以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容。

  3聽老師講故事《老鼠嫁女》,借助圖畫記住故事內容。

  4按圖畫逐一交流記住的內容。相機板書關鍵詞語。

  5小結:記住故事內容的方法。(看圖畫,找關鍵詞語。)

  四講故事,說內容

  1同桌互相講故事,要求:

  講的同學聲音大一些,讓別人聽清楚。聽的同學認真聽,作出評價。

  2全班展示,相機評價。

  五布置作業

  給家人講一講《老鼠嫁女》。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

  《老鼠嫁女》

  課題語文園地一課型新授3課時

  教學

  目標

  1趣味識字。了解自然現象,正確認讀7個生字,以及相關的詞語。

  2字詞句運用。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區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能正確書寫2個生字。

  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詩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正確書寫3個生字。積累有關描寫自然景色的詞語。

  4和大人一起讀。能進行親子閱讀,把兒歌讀正確,讀通順。了解兒歌的大概意思。

  教學

  重點

  1趣味識字。了解自然現象,正確認讀7個生字,以及相關的詞語。

  2字詞句運用。學習漢語拼音字母表。能區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能正確、通順地朗讀

  詩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能正確書寫5個生字。能正確

  朗讀并積累有關描寫自然景色的詞語。

  教學

  難點

  1能區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詞語和詩文,并了解大意。

  3學習漢語拼音字母表。

  教學準備

  課件,田字格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活動整理與修改

  一趣味識字

  1出示生字詞語,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

  2各種形式練習朗讀,要求讀通順。

  3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4用上這些生字或詞語,句式練習: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氣是。我見過,當時的情景是。

  5認讀生字:帶音節的,不帶音節的。

  6問:你還知道哪些和天氣有關的詞語呢?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記一記。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教師范讀。

  以各種形式練習朗讀,逐漸達到熟讀成誦。

  找一找這些字母形狀的異同,曾增強記憶。

  2讀一讀,寫一寫。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進行分類。

  學生朗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進行組詞,造句。

  指指導書寫:見、長。

  三布置作業

  默寫漢語拼音字母表。

  第(2)課時

  教學活動

  整理與修改

  一字詞句運用:讀一讀。

  1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正確。

  2多種方式練習朗讀,要求讀通順。

  3教師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讀,熟讀成誦。

  二書寫提示

  1認讀生字:白、回、果,并進行組詞、造句。

  2討論這些生字的書寫規律,相機講授筆順規則:先外后內再封口。

  3教師范寫,指導學生書寫,進行評價。

  三日積月累

  1看圖說話,句式練習: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讀詞語,要求讀正確。

  3多種方式練習朗讀,要求讀通順。

  4交流:你知道哪一個詞語的意思?

  5再次朗讀。

  四布置作業找出其他描寫自然景色的短語進行積累。

  第(3)課時

  教學活動

  整理與修改

  一和大人一起讀

  1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正確。

  2多種方式練習朗讀,要求讀通順。

  3教師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讀,熟讀成誦。

  6仿照一個小節,自己寫幾句小詩。

  7全班展示,交流評價。

  二布置作業跟家人一起朗讀,并且把自己寫的幾句小詩讀給他們聽。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趣味識字字詞句運用

  書寫提示日積月累

  和大人一起讀

  課題快樂讀書吧課型新授1課時

  教學

  目標1能正確、通順地朗讀童謠和兒歌,并了解大意。

  2初步培養閱讀童謠和兒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通順地朗讀童謠和兒歌,并了解大意。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提前搜集一些童謠和兒歌。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整理與修改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2理解:童謠。

  二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2多種方式練習朗讀,要求讀通順。

  3教師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4全班交流感受。5再次朗讀。

  三分享拓展

  1同桌互相朗讀自己搜集的童謠和兒歌。2在全班展示,集體評議。

  3小結:和好書交朋友,快樂讀書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3

  一、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一篇有趣的兒童散文,通過對端午節品粽子的習俗活動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讓小朋友們對端午粽有了深刻的了解。

  二、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學設計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三、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午、節、葉、米、真、分、豆”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3、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四、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五、 評價設計:

  本課通過談話激趣導入新課,重點放在多種方法識字和指導朗讀上,通過反復讀,讓學生體會“濃濃的親情”,并體會節日的氣氛。

  六、 教學準備:生詞卡片、課件、字帖。

  七、教學過程:課前三分鐘背古詩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

  生:端午節。

  師:端午節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賽龍舟。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這篇新文章。(板書課題:端午粽,相機指導端、粽)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文章講了什么事情?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交流識字方法。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交流識字方法。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讀。

 。ㄋ模┓侄螌W習課文。

  1.出示第一段,指生讀。想一想第一段講了什么?

  2、學習第二段。

 。1)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呢?自由讀,并畫出相關句子。

  學生邊讀邊畫。教師指名回答。

 。A設)生: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師:說得真好,通過“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這三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生:粽子很誘人,特別想吃一口。

  師:是啊,多么誘人的粽子啊,請同學們帶上自己的感情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指生讀,及時評價。

  (2) 師:這樣可愛的粽子聞起來是怎么樣的?(清香)

  你是從那句話中知道的?請為大家讀一讀。

  指導朗讀粽子的“清香”。

 。3)粽子看起來可愛,聞起來清香,吃起來怎么樣呢?請用文中的詞語來回答。(又黏又甜)

 。4)多么有人的粽子啊,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讀這一段。指生朗讀。評價指導。

  3.課件出示課文第三段。

  師: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還有什么樣的特點?(花樣多)

  你從哪一句中看出來的?

  練習句式“除了……還有……”

  4. 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學習第四段。了解屈原。

  5. 朗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真”字。

  1. 學生書空筆順。

  2. 注意事項。

  3. 教師范寫。

  4. 學生練寫。

  八、課堂檢測:

  九、板書設計

  10 端午粽

  色 香 味

  花樣多

  十、教學反思

  1. 教學伊始,直接導入,直接簡單,通過談論中國傳統節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端午粽》這篇課文。

  2. 第二段主要從“色、香、味”著三方面學習外婆包的粽子。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去體會并反復讓學生朗讀體會。效果較好。

  3. 教學第三段時,由于時間關系處理的略顯倉促,還有待改善提高。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4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書寫“閉”、“合”、“明”三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完整理解長句所表達的意思,讀好長句子。

  3.讓學生了解植物的睡眠,樂于關注大自然的奧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前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4課《會睡覺的植物》。

  2.復習生字詞(掌握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了解植物睡覺的秘密)

 。1)出示詞語,齊讀

  植物需要休息葉柄

  展開折疊合攏低垂

  (2)細心的小朋友一定發現了,第二組詞語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請你再次讀一讀,并做做動作。

  指名讀,加上動作齊讀

  3.復習課文中提到哪些植物會睡覺(上節課,小朋友們提出了三個問題,PPT出示:哪些植物會睡覺?它們又是怎么睡的呢?它們為什么要睡覺呢?第一個問題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誰來說一說?)

  指名答,相機板書:三葉草(葉子)、蒲公英和胡蘿卜(花)

  二、精讀課文

  過渡: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探究植物的葉和花是怎么睡覺的。

  1.學習第二自然段,探究三葉草的睡覺方式。

 。1)認識三葉草。出示圖片,這就是三葉草,你能用自己的話向我介紹一下你看到的三葉草嗎?

 。2)理解“只要……就”

 、僮x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三葉草是什么時候睡覺的,又是怎么睡覺的呢?

  交流:三葉草是什么時候睡覺的?(天一黑)

  ②你能用“只要……就……”說一句話嗎?

 。3)理解三葉草在陽光下和晚上的差別,明白三葉草是如何睡覺的

  ①只要天一黑,三葉草就進入了夢鄉,那它白天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呢?(指名回答,相機出示句子“在陽光下,它每個葉柄上的三片小葉,都展開在空中。”)

 、冢ǔ鍪救~草葉子展開圖)瞧,醒著的三葉草是這樣的,我能不能說在陽光下,它的小葉展開在空中。(出示句式對比,理解“每個”、“都”)(是呀,加上每個、三片、都,既寫出了三葉草的特征,又讓句子更加準確了)

 、勰阌X得白天的三葉草好像在干什么呢?(做游戲、生長、曬太陽)那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苄阎娜~草是那樣的神采奕奕,那它是怎么睡覺的呢?(指名回答,相機出示句子“到了晚上,三片小葉就會折疊起來,好像人閉上了眼睛”和三葉草葉片折疊圖)

  ⑤(出示制作三葉草)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葉草,你能給他注入靈魂,讓他睡覺嗎?(請學生上臺折疊)

 、扌∨笥训氖趾孟裼心Хǎ~草睡著了,好像人閉上了眼睛。相機學習“閉”,閉是一個會意字,外面是一個門,里面“才”是用來栓門的東西。

 、咚娜~草好像做起了美美的夢,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4)理解三葉草睡覺的動作變化

 、傥覀兛梢园炎约旱男∈之斪鍪侨~草的葉子,模仿一下它睡覺的的動作

 、谠瓉砣~草是這樣睡覺的`呀,真神奇,讓我們把自己當做是一株三葉草,加上動作讀一讀這段話吧!

  2.學習第三自然段,探究蒲公英花和胡蘿卜花的睡覺方式

  過渡:三葉草白天展開葉子,晚上折疊葉子睡覺,其實植物的花也一樣。那么植物的花是怎么睡覺的呢?咱們一起去看看。

 。1)認識蒲公英花的睡覺方式

  ①(出示蒲公英花)這就是蒲公英花,是什么樣的?

 、谒鞘裁磿r候睡覺?又是怎么睡覺的呢?(夜晚、向上合攏)

 、郏ǔ鍪酒压⑺鴪D)噓,它睡著了!你能用手來做做動作嗎?

 、芏嘤腥ぱ剑〕鍪揪渥印耙雇恚压⒌幕▋合蛏虾蠑n,表明它已經進入了夢鄉!饼R讀

 。2)認識胡蘿卜花的睡覺方式

 、俸}卜的花也有它特有的睡覺方式,它是怎么睡覺的呢?(向下低垂)

  ②每當夜幕降臨,胡蘿卜花就輕輕地低下了頭,靜悄悄地睡著了。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吧!

 、凼茄,出示句子“夜晚,胡蘿卜的花兒向下低垂,表明它已經進入了夢鄉。”引讀。

 。3)認識句式

 、伲ǔ鍪緝删湓挘┻@兩句話要表達的意思,我們可以用一句話就說清楚,出示長句。

 、谀隳芸闯鼍渥邮窃趺醋兊膯幔浚ò褍删湓挿旁谝黄,加了個都,把它變成它們)

 、圻@樣的句子,你能試著說一說嗎?

 。4)我們一起把植物的花的睡覺方式說清楚。齊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理解植物為什么要睡覺

  植物會睡覺真是新鮮又有趣,那植物為什么要睡覺呢?你從哪個自然段中知道的?

  適當進行拓展:一是要避免寒露和霜凍的侵襲;二是用閉合減少水分的蒸發,有保持適當濕度的作用;三是防止昆蟲擾亂?偠灾参锼吲c人和動物一樣,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是為了自身更好地生長。

  4.總結

  植物

  睡覺方式

  為什么要睡覺

  三葉草

  蒲公英花

  胡蘿卜花

  5.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種植物,知道了它們奇妙的睡眠方式,你還知道那些植物會睡覺呢?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礦、糟糕、粗、概、共、汽、記、保、管、夾”13個生字。會寫“問、間、伙、伴、共、汽”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并學會分角色朗讀。

  3、了解小伙伴們對待瑪莎丟失背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樂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動去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

  有樂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動去關心別人。

  【教具、課件】

  生字卡片、本課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認識課文生字,會寫“問、間、伙、伴”四個字。

  一、讀課題,初識小伙伴:

  1、齊讀!

  2、你能向大家說說你的小伙伴嗎?

 、拧≌l是你的'小伙伴?

 、啤∧銈兘洺T谝黄疒s什么?

 、恰“堰@兩句話連起來說說。

  3、是啊!小伙伴在一起學習、玩耍多開心哪!

  4、今天,閔老師為大家帶來四個新伙伴,而且是外國小伙伴。(點擊課件)喜歡他們嗎?來,親切地叫叫他們的名字吧。

  5、和他們打個招呼吧!(友好一點,問聲好吧?)(熱情一點,說句歡迎的話吧。)

  二、初讀課文:

  1、師:借拼音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們和在文中連成的詞一塊兒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

  ⑴ 小老師帶讀(有注音),想帶讀哪個就讀哪個。

 、啤¢_火車讀(有注音)。

 、恰〖w讀(無注音)。

  3、學生自由讀課文,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提供這些詞語:“春游午餐背包丟了小伙伴幫助”

  你能用上這些詞語說說這四個小伙伴間的小故事嗎?通過連詞成句的訓練,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復習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讀書小組長檢查組員識記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帶領組員讀,然后把會讀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會或不熟練的,請同學相互幫忙。)

  四、指導書寫“問、間、伙、伴”四個字:

  1、出示四個字,引導學生分析(有什么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并嘗試書寫。

 。ā皢、間”都是半包圍結構,偏旁是“門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結構,偏旁都是“單人旁”。)

  2、重點指導書寫“問”、“伙”。

  3、學生書寫。“伙伴”兩個字你會寫嗎?指導書寫生字“伙伴”。在學生對“伙伴”這兩個字充滿興趣時及時學習寫法,孩子記憶更牢固。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筆和間架結構,然后請學生嘗試書寫,再輔以教師指導,力求使學生達到書寫規范、整潔。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6

  一、導入

  1、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再去南極走一走,那里的主人想和我們做朋友呢。ò鍟n題,讀題)

  2、復習生字詞

  南極的主人特別熱情,還給我們準備了許多小禮物呢!你們想得到他們嗎?

  出示詞語:

  昂首挺胸眺望遠方

  一搖一擺派頭十足

  羞羞答答東張西望交頭接耳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復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

  提問:你能告訴老師嗎?小企鵝究竟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地方?

  出示句子:南極是一個最寒冷的地方。

  讀出寒冷,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課文二、三自然段

 。ㄒ唬┙虒W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這個冰雪世界里,生活著一種不怕冷的動物。你們看,他們來了。(出示企鵝圖片)

  你們知道他們叫什么嗎?他們的名字還大有來頭呢,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嗎?(板書:名字)

  出示句子:它們經常昂首挺胸,眺望遠方,好像在企望什么,因此人們叫它們企鵝。(指名讀)

 。1)(出示圖片)誰來說說什么樣子叫昂首挺胸?

  是的,抬起頭挺起胸的樣子就好昂首挺胸,真神氣。(板書:昂首挺胸)

  學生表演做動作。

  (2)(出示企鵝圖片)再來看看這張圖,什么叫眺望遠方?哦,原來像這樣抬起頭向遠處看就叫做眺望遠方。

  學生做動作表演。

 。3)點紅企望,那你們知道企望是什么意思嗎?能給他找個近義詞嗎?

  (出示企鵝圖片)理解詞語企望

  總結:因為經常保持這樣的動作,因此,人們就叫他——企鵝

  最后齊讀第二自然段。

 。ǘ┙虒W第三自然段

  企鵝可有趣了,不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視頻!

  1、視頻導入:

  看完視頻后,你們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企鵝?(可愛、憨厚、惹人發笑)

  出示句子:那憨厚又帶著幾分傻勁兒的樣子,真惹人發笑。

  指名讀,齊讀

  2、過渡:第三自然段究竟是怎樣來寫企鵝的.樣子的呢?(板貼:樣子)

  出示自讀要求:

 。1)捧起書閉上嘴巴,在心里面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現在請小朋友拿出筆試一試畫出企鵝討人喜歡、惹人發笑的詞語。

  3、出示句子:胖胖的企鵝披著黑黑的羽毛,挺著白白的肚子,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派頭十足。

  (1)胖胖的黑黑的白白的

  讀詞,找幾個相同類型的詞語

  (2)一搖一擺,派頭十足(板書:一搖一擺)

  加上動作讀好詞語

  齊讀句子

  4、當有人靠近時,他們又是什么樣子?

  出示句子:有人靠近時,它們或羞羞答答,好像不知道該怎么辦,或東張西望,交頭接耳。

  理解詞語:羞羞答答(想象理解)

  東張西望(動作理解)(板書:東張西望)

  交頭接耳(表演理解)

  5、過渡:小朋友們,這句句子里出現了兩個或字,請你們猜猜或是什么意思?

  提供圖片:練習用或,或說話

  總結: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這真是一群憨厚又惹人發笑的企鵝!

  出示最后一句,齊讀!

  三、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1、 總結全文:南極是一個最寒冷的地方,動物植物很難看到,所以說南極是一個最寂寞的地方。

  2、有了這群企鵝后南極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

  3、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教學生字

  1、出示左右結構的四個字:冰胖羽機

  2、指導書寫:胖:當月遇到半,月字要變瘦,末筆懸針豎,上緊下要松。

  羽:羽字有兩習,左小右要大。

  3、師范些,學生寫分享: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7

  一、設計意圖

  設計這節活動,意在讓學生在相關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說說反義詞。根據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對反義詞表現出比較濃厚的興趣,并能說一些的特點。開學后,我在日常活動中指導孩子們嘗試用反義詞來形容事物,但在實際的運用中學生經常發生錯誤,因此便選擇設計了指導活動。

  設計中,考慮到孩子剛升人大班,且發展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入上更注重了材料的生活化、多樣化、層次性,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滿足與成功。

  同時,根據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我便從孩子們身邊熟悉的實物著手,并逐步過渡到能夠擺脫實物、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孩子們從兩種物品中找出了一對反義詞,從兩種物品中找出多對反義詞,最后到只出現一種物品找出多對反義詞。孩子們的思維也由此得到了鍛煉。

  在活動中,孩子們思維的敏捷性、正確性在游戲速度的快慢與變化,形式的集體與個體變化中得到發展與強化。

  二、活動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探索,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尋找生活中的反義詞。

  2.鼓勵學生積極思維、表述聲音響亮,清楚。

  三、活動準備

  學生經常接觸的東西(紙、筆、書、玩具等)

  自制圖片一張兩個人區別(略)

 、傩、哭②胖、瘦③高、矮④頭發多少⑤穿長袖、穿短袖⑥一個紅短褲、一個黑短褲⑦ 一睜眼、一閉眼

  四、活動設計

  (一)在物品中尋找反義詞

  1.今天我們做個游戲,叫“說相反”。這兒有許多的東西,等會兒請你們去找兩樣東西,再找找這兩樣東西里意義相反的'地方。學生去尋找,并請每一位學生都將自己找的東西說出來。

  規則:①你找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

  ②別人說過的盡量不說。

  2.出示圖片,鼓勵學生能夠找出多對反義詞。

  規則:同上

  3.出示一杯水,請學生說出多對反義詞。

  規則:①你找的東西和我手里的東西必須是有“反義詞”朋友的。(多和少、輕和重、左和右、上和下、大和。

  ②別人說過的就不能說。

  (二)在生活中尋找反義詞

  1、想想在家里、電視里、馬路上、教室里還有哪些“反義詞”朋友,找到后等我說“開始”就站起來,(自由地站起來表述)等會兒告訴大家。

  規則:①你說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

 、趧e人說過的就不能說。

  1.老師問,學生答(如師說軟,學生找硬)。速度由慢到快。

  2、學生合作玩,一問一答。

  兩個好朋友組成一節車廂,一個問一個答,說對了就拍一下手,表示通過。全說對了,這列火車就可以出發了。

  五、延伸活動

  鼓勵學生繼續尋找身邊的反義詞朋友。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8

  【教學設計】

  一、活動求真,小手高舉

  1、看手: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手,舉起來讓大家看看。

  生紛紛舉起手搖晃,興奮的表情溢于言表。

  師:誰覺得自身的手胖乎乎的,站起來向老師同學說說:“我有一雙胖乎乎的小手!

  局部同學興奮地站起來說。

  2、畫手:

  師:請你們把自身的手畫在黑板上。

  生高興地把手貼在黑板上畫輪廓。

  3、夸手:

  師:你們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身的小手。

  生:我的小手能寫字。

  生:我的小手能畫畫。

  生:我的小手能洗臉。

  二、品讀求精,小嘴不停

  1、鼓勵激趣:

  師: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小朋友家做客,看,我們到了。CAI出示故事情境。

  同學聚精會神地聽,看。

  師:你們想讀嗎?

  生:想。

  生讀課文,師巡回指導,糾正讀書姿勢。

  師:課文讀兩遍以上的同學舉手。

  生積極舉手。

  師領讀難懂句子。

  生跟讀。

  師:能把第一段讀正確流利地站起來讀。

  生都站起來。

  師:你們都能讀好嗎?那就都坐下讀吧!

  生坐著大聲讀。

  師:同學們真棒!能把第二段讀正確、流利地站起來讀。

  生站起來讀,有的自讀、有的同桌互讀、有的一起讀。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課文讀得真好。誰能把第三、四、五段合起來讀嗎?覺得不行的趕快坐下。

  局部同學坐下。

  師:同學們太棒了。特別是那幾個不能讀坐下去的同學非常老實。他們坐下去之后也讀得非常用心,讓我們一起來褒揚他們。

  生掌聲鼓勵。

  2、賽讀:

 、拧熒悾

  師:下面,老師和同學們來競賽,好嗎?

  生(興奮地喊):好!

  師:老師做一個動作,你們在課文中找一句話,找到趕快站起來。

  師扮演爸爸回家看畫、貼畫的動作

  師剛扮演完幾個同學迅速站起來讀句子。

  師:你們勝利了,我甘拜下風。

 、啤⊥瑢W賽:

 。ǔ鍪咎m蘭圖)師:誰能把蘭蘭兩次說的話笑著讀出來。先請大家看書,笑著讀,誰笑了,就讓誰來當擂主。

  生練讀。

  指名讀。

  師:請你等一下,看誰能把你讀坐下!

  胡硯秋笑容滿面地站起來說:“我來!”

  “我只是畫了自身的小手。∥矣心敲炊喈嫞鸀槭裁粗毁N這一張呢?”

  (聲音稚嫩,清脆,重讀得當)

  楊佳琪迫不和待地站起來讀,笑得絢爛。

  評選“最佳蘭蘭”。

 。ǔ鍪景职謭D)師:把爸爸請出來,看看誰能當最佳爸爸。

  指名讀。

  師:讓他當擂主,你們服嗎?

  生(大聲):不服。

  黃思寧說:“我來和他比一比!”“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鎺θ,邊讀邊用手指著前方,模擬動作)

  生踴躍賽讀。

  評選“最佳爸爸”。

 。ǔ鍪緥寢寛D)師:“最佳媽媽”誰能當,趕快練。

  袁思瑤讀得聲情并茂,張立成表情豐富,葉海韻帶上了動作。

  評選“最佳媽媽”。

  (出示姥姥圖)師引導評選“最佳姥姥”。

  王詩雅壓低聲音讀出姥姥衰老的聲音。

  羅宇凡想象姥姥年紀大了,駝著背,邊走邊說。

  評選“最佳姥姥”。

  三、扮演求美,小臉通紅

  1、指導扮演:

  師:剛才我們選出了“最佳蘭蘭”,“最佳爸爸”,“最佳媽媽”和“最佳姥姥”。老師發現這些同學在讀的時候都把自身當成了課文中的人,所以才讀得這么好。那么我們怎么來演呢?

  生:把自身當作課文中的人來扮演。

  師:噢,那就是分角色演。

  生:帶上動作來扮演。

  師:那咱們就分組來試試吧!

  2、分組扮演:

  師:咱們分成四人一小組來演演,小組長和同學們商量一下怎么布置四個人物,剩下的話大家一起讀。

  生分組扮演。

  師或巡回指導或參與扮演或適時褒揚鼓勵,

  3、匯報扮演:

  師:剛才老師在同學們中發現了不少扮演明星,誰想當最佳扮演者。

  生踴躍舉手,有的小臉紅通通的,有的站起來了,有的嘴里在喊:“我!我!我!”

  四、拓展求善,小眼發光

  1、我當“蘭蘭”:

  師:看了同學們的扮演,老師也想演演了,F在我當媽媽想問蘭蘭“等你長大了,準備幫我們做哪些事呢?”誰來當蘭蘭回答呢?

  生:等我長大了,我能幫家里燒火做飯。

  生:等我長大了,我能照顧爸爸媽媽。

  生:等我長大了,我可以騎摩托車去接媽媽下夜班。

  生:等我長大了,我能維護爸爸、媽媽。假如壞人來搶走了媽媽,我能把媽媽救回來。

  2、我幫老師:

  師:你們累了嗎?

  生(興致勃勃):不累。

  師:老師站得累了,想請你們幫我做一件事。

 。斆骰顫姷亩『品迥脕砹怂牡首印#

  師:誰來說說他幫老師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幫老師搬凳子。

  師:老師口渴了。

  生:我給老師倒杯水。

  3、我的小手: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小組內討論一下,回家后我們能幫爸爸媽媽做哪些事?除了親人,我們還有許多同學、朋友,我們能幫大家做點什么事?

  生小組討論。

  課堂氣氛熱烈:

  李子聰、嚴子涵、王羅毅等生一邊說、一邊做著動作,小眼閃著光芒。

  【教學反思】

  一、展開溫情對話,實現個性張揚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親和力,是指“在人與人相處時所表示的親近行為的動力水平和能力”。它可以贏得同學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同學的寬容和理解。閱讀教學“是同學、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為”。只有教師給同學發明平等、溫情的對話環境,才干讓《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動小朋友們,使之形成獨特的個性體驗。教學中,在與文本進行心與心的對話時,在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實現了人格對等的精神交流,實現了同學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實現了同學的自我逾越,處處散發著靈性的光芒。

  二、營造活動氛圍,促進心靈感悟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身手,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年級的小朋友們雖然年紀小,雖然拙于表達,但是在活動中相當活躍,包括后進生也不甘示弱。教學開始,通過看手、畫手、夸手等活動把同學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在教學中,引導同學開展“擂臺賽”(分段讀課文)和評選“最佳蘭蘭”、“最佳

  爸爸”、“最佳媽媽”和“最佳姥姥”。小朋友們顯得異常興奮,紛紛主動練讀,自身體會感情,帶著表情讀,還能對他人的'朗讀作出評價。在活動中小朋友們讀通了課文,認清了生字,體會了文章的情感,懂得了樂于助人的道理,做到了在活動中學、活動中悟。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養實踐能力

  課標指出,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必需要有開放性的課程意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巧妙整合各種教學資源,融合課內外,把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同時,語文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同學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

  不在。教學時,我引導同學開展多種實踐活動,畫手、夸手、賽讀、賽演;創設生活情境如:我當“蘭蘭”,我幫老師,我的小手等環節,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培養語文實踐能力,使生活走進語文,語文走進生活。

  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組織教學,與同學進行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引導同學體驗,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內涵,并積極創設生活情境,給同學進行語文實踐的機會,培養同學的語文實踐能力,在同學充沛進行語文實踐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同學的人文精神,不只使同學懂得真、善、美,而且激勵同學積極地實踐真、善、美的行為,師生互動,教學氣氛和諧,課堂開放而充溢活力。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9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喜歡過節嗎?這是什么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放元宵節動畫)

  2、那天,你們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誰在一起?(指名說)誰能照樣子再說說。ㄆ溜@:元宵節的晚上,在一起。)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再來過一次元宵節好嗎?(板書課題:元宵節)

  [點評:通過看動畫激發興趣;激發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觀察;聯系生活實際,適時安排“語文天地”中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能把元宵節的歡慶場面都表現出來,現在就讀給大家聽。ǚ蹲x)

  2、大家想讀嗎?自己試一試!并注意哪個音節出現的次數最多。(指名答,板書:yuán)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詞里?(指名說)用筆把它們圈起來!然后4人一組,互相幫助,試讀這些詞。

  4、指名讀,大家一起試一試。ㄆ溜@:元宵節湯圓團圓圓又圓)

  5、給“圓”字開花,了解“圓”的意思,滲透“團圓”含義。

  6、反復認讀,強化識字。自由帶拼音讀→師指字(屏顯)學生讀→同桌互相檢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讀課文→隨機指字讀。

  7、4人一個小組,把你識字的方法、竅門說一說。

  8、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識字情況,并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9、滲透“元宵節”的來歷,創設意境,“送生字寶寶回家”。(屏顯:學生喊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認對后生字寶寶歸位)

  10、游戲:“摘燈籠”。(想一想,本課生字都會認了,再舉手“摘燈籠”。)

  11、“開火車”讀詞卡,為朗讀兒歌做準備。

  [點評:先讓學生感知yuán,是因為本課生字有許多都跟它有關系,這樣教學提高了效率,還讓學生感到輕松而樂于接受,并能很自然地把“語文天地”中“圓”的擴詞穿插進去;再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認讀,扎實地完成識字任務;設計小組活動,讓學生感受合作的'氛圍,同時有效地使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

  三、指導朗讀

  1、自由讀兒歌。

  2、學生讀,學生互評。

  3、師范讀,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

  4、同桌互讀。

  5、今年的元宵節過得怎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表達嗎?(學生自由發言)讓我們把這種心情帶入課文再讀一讀!

  6、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邊想邊讀)

  7、請讀得最有感情的同學上臺表演。(創造性地朗讀)

  8、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也在今天舉行?(拓展學生思路)

  9、讓我們把美好、團圓、幸福、有趣的元宵節讀出來吧!(想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能背的同學就背)

  [點評:創設意境,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四、創新拓展

  1、我們中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你能用這樣的句式給大家說一說嗎?(屏顯:,在一起。)

  2、有一個節日,和元宵節很像,月兒也是圓圓的,你能猜出是哪個節日嗎?

  3、如果我們把《元宵節》改成《中秋節》,你覺得行嗎?試一試!

  [點評:既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嘗試創作童謠,又進行了創新實踐。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0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眰鹘y的課堂教學往往忽視兒童內心的需要,教師牽著學生問,牽著學生學,學生被動地完成老師的一個個指令。探究性學習努力把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讀、自悟、自求、自得的過程。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能在開放的課堂中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從而品嘗到了成功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看圖導入

  1、夏天就要到了,在這美麗的季節里,小動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課件出示夏季風景圖)快來找找這些小動物吧,說說他們在那里干什么?

  多媒體課件出示風景圖,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小動物嗎?有一首兒歌就寫了這些小動物,想來讀讀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4》,快快把語文書打開,小朋友自己先去讀讀。

  自由讀、開火車讀兒歌。

  2、請小朋友們一邊朗讀兒歌,一邊找出這些小動物的名字,并用你喜歡的符號做出記號,把你會認的動物名字讀給小朋友聽,不會認的請你的小伙伴或小組長幫助。

  反饋:劃出了哪些小動物,讀給大家聽聽。

  3、(出示動物詞卡)瞧!這些小動物都從兒歌中跑出來了你還認識他們嗎?

  出示帶拼音的詞卡,哪個小組想開火車認讀這些小動物的名字?

  現在老師把這些小動物的拼音帽子去掉你還會讀嗎?

  指名讀。

  4、圖貼詞,貼完后領著小朋友讀一讀。

  5、根據收集的材料小組合作了解這些小動物。

  指名介紹。

  6、觀察這些字,從字型上你有什么發現?

  小組討論。

  生:都是蟲字旁的字。蟲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蟲、小動物有關。

  你還知道哪些蟲字旁的字?

  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認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生字,探討研究課文中一些生字的規律,發現蟲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蟲、小動物有關。

  三、朗讀兒歌,感知內容

  1、小朋友們真棒,這么快把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全記住了。這么美麗的動物,他們在夏天忙碌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快快打開課文讀一讀,然后找出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的那一行讀給四人小組中的伙伴們聽一聽,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指名讀。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繼續識字:

 。ㄕn件出示)

  ⑴ “蜻蜓半空展翅飛”:

  認識生字“展”,你能學學蜻蜓半空展翅飛的樣子嗎?

 、啤 拔浵伒厣线\糧食”:

  認識生字“運”,給找幾個朋友好嗎?

  ⑶ “蜘蛛房前結網忙”:

  認識生字“網”,蜘蛛為什么忙著結網,你還知道什么網?

  3、小組合作演一演其它三句。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好動、喜歡小動物等。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讀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句子。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從理解到模仿再到遷移、創造。

  四、引導創新

  上節課老師讓小朋友們去觀察觀察其他的小動物,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吧。老師先來說一句“青蛙河上捉蟲忙”,誰來接著說一句?

  小結:小朋友們說得真棒,只要多到大自然中觀察,多看看課外書,你就能擁有更多的動物朋友!

  學生在課內外得到了很多的啟示,教師及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發出形形色色的設想。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溝通了語文和生活,語文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了他們的綜合應用能力。

  【問題思考】

  在識字教學中如何實現探究性學習?

  【分析研究】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低年級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特別好問,他們具有探究和創造的潛能。教師要善于發現、激發和調動這些潛能,保護學生創新的萌芽──好奇心和求知欲,盡量想辦法創設好奇、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產生主動探索的強烈欲望。孩子們的興趣有個共同的趨向,那就是傾向于與自己關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把發生在他們生活中的'事情納入到課堂中來,就會引起其極大的興趣,與其產生共鳴。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兒歌寫小動物在夏天活動的情形。因此,根據一年級學生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在介紹小動物的環節時我用富有激情的話語“你想當哪個小動物?快快戴上頭飾自豪地來介紹介紹吧!”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二、確定恰當的探究任務

  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目標作指導,在開展探究和做評價時,就會感到無所適從。有了探究目標,學生在學習時才不會迷失方向,零碎、發散的思維才能得以集中。設計和制定每一課的探究目標和任務,師生必須要對探究的主題進行界定。一定的任務是探究性學習的起點和歸宿。課堂上提出的探究任務要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并足以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本課的生字大部分是蟲字旁的,因此在學習小動物的名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觀察這些字,從字型上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任務可以討論,探究才能順利展開。在探究中,教師一定要目中有人,重視對學生的研究,了解學生的需要,了解學情,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和思維方式來確定探究內容,而應讓學生分享學習的決策權,引導他們按自身的需要選擇學習的目標。

  三、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在課堂中,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力,摒棄煩瑣的分析講解和窮追猛打似的提問,注重加強學生自學探究,給時間、給機會、給指導,教師努力引導并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學會與他人合作,把問的權利放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將的機會讓給學生,大膽放手,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讀、自悟、自我表現。如在鼓勵創新的環節中,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說一說“誰在哪里干什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探究問題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小組討論學習中大膽嘗試,學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愉悅,不但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鼓勵他們主動學習、勇于創新。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1

  第一單元 元宵節

  教學內容:“元宵節”為主題,兩篇主體課文和一片自讀課文,安排了識字、寫字等基礎知識的學習,設計了筆順指導、擴詞、造句、積累偏旁及口語交際等語文活動。

  教學目標:1。認字25個,寫字16個。

  2.復習看拼音識字。學習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學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圓、燈、年”組詞。用“覺得”造句。續編燈謎。

  4.背誦《元宵節》,初步認識對聯。

  5.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地習俗,體會親情、友情,更

  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加強朗讀訓練

  第一課時 元宵節

  教學目標: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得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難點:認識10個生字,并能正確流利得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聽讀法。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節日嗎?在這個節日里我們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首詩《元宵節》。

  教學新課:

  一.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師范讀課文,生用手指課文,聽清字音。

  2. 學生練讀課文。(1)自己讀。(2)同座互讀。(3)指名讀。

  窗外/月兒/圓又遠,

  全家/歡聚/吃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

  家家/戶戶/慶團圓。

  3.學習生字。

  宵 節 窗 圓 吃 湯 正 戶 慶 團

 。1)以小組為單位在識字小先生的帶領下認字。

 。2)師指導認識方框兒。

 。3)誰愿做小老師。

  (4)生字組詞接力游戲。

  二.背誦課文。

  1.自己背。

  2.開火車背。

  總結:這節課我們學得真棒!

  板書設計:

  元宵節

  窗外/月兒/圓又遠,

  全家/歡聚/吃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

  家家/戶戶/慶團圓。

  宵 節 窗 圓 吃 湯 正 戶 慶 團

  教學回顧:這節課同學們能認真讀課文,讀的有感情,并能背誦;旧隙寄苷莆照J識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2.學習偏旁“方框”

  教具:

  生字卡片、幻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兒歌《元宵節》,誰能把這首兒歌讀給同學們聽,也可以試著背一背。

  2.檢查生字的讀音并組詞

  用多種形式讀字音:指名讀、開火車、集體讀、學生A讀字音,學生B組詞

  二、識字、寫字:

  1.分小組自學,然后匯報:

  學生A:按結構進行分類學習!肮潯笔巧舷陆Y構的,“歡”“吃”是左右結構的,“慶”是半包圍結構的,“圍”是全包圍結構的

  學生B:“節”的偏旁是“草字頭”

  學生C:正的筆順是:

  學生D:我會給節組詞:“節日”

  2.重點直到“歡、吃、團”三個字,請學生當小老師

  歡 “又”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第四筆是橫鉤,書寫時左寬右窄

  吃 “口”字旁要寫的小,最后一筆是橫折彎鉤注意區別“ ”

  團 寫方框時注意距離天字格上下、左右距離要相等

  3.課件顯示生字結構筆畫

  三、范寫生字、個別指導

  四、板書設計:

  元宵節

  歡吃 團

  五、課堂作業:

  1.完成拼音田字格

  2.寫出帶下列偏旁的.字并組詞

 。 ) ( )

  ( ) ( )

 。 )

  六、教學回顧:

  本課掌握較好,“團”字書寫還要加強練習。加強說話練習。

 。ń虒W后記:學生都覺得比較容易學,基本上能掌握好,有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把它背出來。“宵”字比較多的學生還沒掌握好。)

  看花燈

  教學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調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知道“元宵節”也叫“燈節”

  2.知識要求:學習本課生字詞語并能正確規范書寫

  3.能力要求: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想象花燈的樣 子。

  重點:

  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識字和寫字是本課教學重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2

  本課是一篇描寫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山坡上豐收的果樹林,山腳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滿生機的小河,展現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圖。

  【教學目標設計】

  1 會寫“村”“果”兩個生字,認讀7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2 恰當地搭配詞語,補充句子。

  3 朗讀課文,感受小山村的美麗,產生對小山村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游戲導入,學習“村”字:

  1 通過有趣的數學游戲復習舊字,引出本課生字“村”。

  禾 + 口 = 房 - 戶 =

  王 + 見 = 晴 - 日 =

  多有意思呀,數學算式還能幫我們記字呢!

  這里還有一個加法算式,你能算出來嗎? 出示:木 + 寸 = ? (引出“村”字,并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2 學習“村”字。

  (1)交流記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村”這個字?

  (引導學生利用:加一加——木+寸=村;減一減——樹-又=村等方法識記)

  (2)生字的運用

  你能用“村”字組個詞或說句話嗎?(隨機板書:小山村)

  (3)觀察范字,明確書寫要點,規范書寫

  (按照先整體后部分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

 、佟按濉币獙懙梅椒秸笥掖篌w同寬、同高。

 、谧笥覂牲c在一條線上并排站著,“寸”的一點從交叉點起筆。

  ③木字旁的一橫短一些,向右上傾斜,給右面“寸”的一橫讓出位置來。

  【隨機強化書寫規則,巧妙對學生進行謙讓教育】

  你們看,漢字筆畫就像小朋友們相處一樣,相互之間也要講究謙讓呢!

  (4)學生獨立描紅一個,臨寫一個。

  全班反饋、同桌互評后再臨寫一個,爭取比第一個更漂亮。

  【良好的興趣是成功的一半。課始的數學游戲,可以有效地鞏固舊字,自然地引出新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按濉弊值臅鴮懼笇,一方面可以分散寫字難點,強化書寫規則,培養學生獨立識寫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巧妙地進行同學間團結、謙讓的教育。】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聯系春游,激趣引讀。

  (1)啟發學生回憶春游的情景,引導學生交流見到小山村時的感受。

  (2)展示小山村的美麗圖片,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初讀興趣。

  (3)自由輕聲讀課文,借助音節讀準字音。

  2 認讀字、詞。(圍繞生字、認讀字進行)

  剛才同學們讀書特別認真,但是,這篇文章有很多新的字詞朋友,給我們讀書帶來了困難,咱們先來認識一下他們。

  第一屏:(生字詞)住 蘋果 村莊 圖畫

  1)學生自由練讀(生字詞上加注音節)。

  2)小老師領讀。

  3)學生再次自由練讀(生字詞上沒有音節)。

  4)開火車讀。

  第二屏:(認讀詞)

  山坡上 山腳下 (指導讀好輕聲)

  梨 結滿 小樓 小鴨

  1)帶音節自由練讀。

  2)同桌互讀。

  3)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如:山腳下——教師畫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結滿——放到精讀時理解)

  4)男女生賽讀!咎崾緦W生要讀得又對又好,注意詞語的語感!

  第三屏:連一連,再讀一讀。

  紅紅的 梨

  黃黃的 小鴨

  白白的 蘋 果

  綠綠的 水 面

  3 同桌互讀課文,互幫互查。

  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下,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讀得好就夸夸他,讀錯了就幫他改正過來。

  4正確、流利地自讀課文,邊讀邊想:小山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隨機板書:美)

  【充分的初讀是學生到位感悟的基礎。一遍遍有目的地讀書,可以使學生有效地鞏固字詞,初步了解內容,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

  三 走進文本,品讀悟情。

  你是從哪兒感受到小山村的景色特別美的?再認真地讀讀課文,用心地想一想,一會我們來交流。

  【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品讀感悟小山村的美麗景色。學生說到哪兒的景色,就共同學習哪一段的語言,根據學生課堂的實際情況隨機進行指導!

  山坡上:

  (1)指讀描寫山坡美景的句子,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美在哪兒。

  (2)句子比較,體會文中句子具體、形象的特點,感受山坡上豐收的美景。

 、 這里有兩個句子,讀一讀,看看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呢?

  樹上結著 蘋 果 和 梨。

  樹上結滿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

 、趲熒献髯x句子,引導學生談感受。

  (第二句話為我們呈現出一派果樹豐收的景象。具體寫出了蘋果和梨誘人的顏色,使我們感受到水果成熟了,長得特別好看,想來一定非常好吃;“結滿”一詞還告訴我們果樹上到處都是果子,結得滿樹都是,太多太多了!)

  【抓重點詞語,通過句子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山坡上的豐收美景!

 、垡l想象,練習表達,提升理解:

  山坡上除了結滿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還會結滿哪些果實呢?你能仿照書上的句子用“山坡上有 !

  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運用語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對山坡上豐收美景的理解與感悟!

  ④教師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體驗心情。

  如果你現在就來到了小山村,親眼看到了滿山的果樹,又大又紅的蘋果、金黃誘人的鴨梨、粉里透紅的桃子等各種水果掛滿了枝頭。你會想些什么,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引導學生體會豐收的喜悅心情!

  (3)帶著自己的感受,想象著山坡上的景色,再讀讀山坡上的美景吧!

  山腳下:

  (1)讀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句子,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新舊房子、學校照片對比,使學生感受山村的變化。

  (3)教師語言描述引發想象:從前破舊、陰暗的.石頭、土坯房變成了今日寬敞、明亮、嶄新的磚瓦房,……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生活、學習,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4)想象著山腳下的景色, 帶著愉悅的心情再次朗讀,再次感受山腳下的美景。

  【圖片的對比,可以直觀地再現山村人民今昔居住、學習的環境,能夠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山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激發學生的愉悅情感,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

  村前:

  (1)指讀描寫村前美景的句子,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春游看到的景色,談談自己的理解。

  (2)借助老師春游時拍攝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

  (3)情景描述,引發想象、練習表達。

  白白的小鴨悠閑地游在綠綠的水面上,時而捕食,時而嬉戲。此時,你剛好放學和幾個小伙伴經過這里,你會說些什么,又會做些什么呢?

  (4)想象著小鴨悠閑游水的情景,再讀本段,讀出美的感受。

  【鮮活的視頻資料,可以使學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聯翩。】

  四 回歸整體,欣賞美讀。

  1 回顧全文,抒發感受。

  讓我們一起來發自內心地贊美這迷人的小山村吧!齊讀第5自然段。

  2 提升情感,和文配樂,賞讀全文。

  是啊,山村美如畫,更有著它超越圖畫的美妙與生動。讓我們再去讀一讀課文,盡情地抒發你此刻的情感吧!

  五 學習生字“果”。

  1 順應學生情感,適時引出“果”字。

  小山村的果樹上結滿了豐收的果實,我們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也收獲了不少的學習成果。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果”這個字。

  2 利用古字型幫助記憶生字。

  3 引導讀帖,明確書寫要點。

  (強調:中間一豎是上下連起來的,一筆寫成。)

  4 教師范寫,強化要點。

  5 學生獨立描紅、臨寫。

  6 同桌互評后再次臨寫。

  六 課堂小結:

  就像美麗的小山村一樣,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大自然也是如此的美麗、多姿多彩!同學們,就讓我們敞開懷抱去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吧!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一)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采用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1、2兩個小題為互評,第3小題為自評。評價者在相應的選項中畫相應的標識。很好:2個笑臉;比較好:1個笑臉;不理想:1個哭臉

  你的收獲大嗎?

  1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嗎?

  ① 讀得很好( )② 讀得比較好(錯誤在兩處以內)( )

 、 讀得不理想(錯誤在兩處以上)( )

  2你能讀好下面這些詞語嗎?

  住 蘋果 村莊 圖畫 結滿

  山坡上 山腳下 梨 小樓 小鴨

 、 讀得很好(既正確又有語感)( )

  ② 讀得比較好(讀得正確,但沒有語感)( )

 、 讀得不理想(有錯誤)( )

  3你能規范地書寫”果” “村”兩個字嗎?

 、 寫得很好( )② 寫得比較好( )③ 寫得不理想( )

  (二)教師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采用教師自評的方式,評價者在相應的選項中畫“√”。

  你的心中有學生嗎?

  1你對自己“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的情況滿意嗎?

 、 滿意( )② 比較滿意( )③ 不滿意( )

  2你對自己“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的情況滿意嗎?

 、 滿意( )② 比較滿意( )③ 不滿意( )

  3你對自己“能根據學生實際靈活調整課前預設”的情況滿意嗎?

  ① 滿意( )② 比較滿意( )③ 不滿意( )

  4你對自己“扎實落實每一個教學環節,不走過場”的情況滿意嗎?

 、 滿意( )② 比較滿意( )③ 不滿意(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3

  教材分析:

  1.課文以兒童的口吻,以家庭過端午節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學生介紹了端午粽的由來、樣式、色香味等,實際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貼近生活,能很好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學習,了解這個中華傳統習俗。

  2.課文長句子較多,學生正確朗讀有一定困難,且讀好長句子是重點教學目標之一,應安排教學環節,給予足夠的時間落實。

  學情分析:

  讀好長句子雖然有一定困難,但是通過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因此,要通過學生實踐嘗試,然后發現問題進行指導,不但要培養學生不讀破句的能力,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語感。切不可采用范讀簡單的模仿來達到目標。

  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過程設計

  一、復習引入,再現情境

  1.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端午粽》的字詞,這節課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找動物。以小組為單位讀詞語,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準確。

  (1)多媒體出示小動物的圖片:熊貓、山羊、兔子……

  (2)小組派代表選擇喜歡的小動物,每個動物后面隱藏一個本課的詞語,小組同學認讀詞語,獲勝小組得到相應的小動物圖片。

  2.師生共同齊讀課文。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 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師提出問題:結合第二自然段內容說一說。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

  (3)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5)詞語填空讀課文。

  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__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__棗。

  教師追問: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仿佛讓人品嘗到了香甜的味道。

  學生匯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說一說,端午節為什么會有吃粽子的習俗?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導學: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午。

  (1)觀察生字外形,注意書寫時懸針豎不出頭。

  (2)學生描紅書寫,在本子上寫兩個。

  (3)同桌之間展示,同桌互評。

  3.教師指導學習生字——節。

  (1)觀察生字結構,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練寫。

  (2)引導學生說一說了解了哪些中國傳統節日。

  (3)通過對節日的闡述,給“節”字進行擴詞訓練。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米。

  (1)導學:我們“品嘗”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來認識糯米的“米”字。

  (2)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

  image003

  (3)學生根據漢字“米”的字形演變過程,理解字義。

  5.教師指導學習生字——分。

  (1)反義詞對對碰理解字義:“合”的反義詞是“分”。

  (2)書寫要領: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師生講評,展示學生作品,互相評價,激勵進步。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2.教師總結: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天通過學習《端午粽》,我們不僅“品嘗”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每當我們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作業設計

  對父母說說端午節的習俗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4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潛、艇、般、夠、脹、縮、啟、艙、密、柜”等10個生字;認識部首“舟”(舟字旁);能正確描寫漢字“航、艇、船、柜、夠”。幾類詞語“潛水艇、一般、能夠、縮小、啟發、艙口、門窗、密封、柜子”。

  2、能比較熟練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啟、艙、脹”等3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注意在讀長句子時,作適當的停頓。

  4、能仔細觀察圖畫,聯系生活實際,用幾句話說說自己了解的人類模仿動物或植物進行的發明創造。

  5、知道人類模仿生物的特點進行發明創造是一門科學。

  教學重點:

  能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仔細看圖,用幾句話說說自己了解的人類模仿動物或植物精心發明創造。了解潛水艇的發明原理。

  教具準備:

  幻燈片、錄音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猜謎語。

  (出示幻燈)師:身穿五彩衣,頭上一雙大眼睛,要問我從哪里來,江河湖海是我家。

  生:魚。

  2、(出示海底世界圖)學生觀察圖片,練習說話。

  3、(出示潛水艇)

  師:小朋友,你知道它的`名稱嗎?(潛水艇)

  4、教學生字:潛、艇、般、艙。

  (出示幻燈)與舟子旁有關的字:船、艘、航

  過渡:魚和潛水艇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課。

  5、(出示課題)50、魚和潛水艇

  6、齊讀課題。

  二、輕聲跟錄音朗讀,整體感知。

  1、輕聲跟錄音朗讀。

  (出示自學要求)

  1)輕聲跟錄音朗讀,要求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漏字。

  2)數數課文有機小節,并標上小節號。

  2、檢查,交流。

  三、課文教學。

  一)學習課文第一節。

  1、齊讀課文第1節,完成練習。

  2、(出示練習)

  魚要上來的時候,也能幫助魚下去。魚要浮上來的時候,鰾里了氣。鰾了,魚擺來擺去,就上來了。魚要下去的時候,鰾里的氣。鰾笑了,魚的身體略微便笑,魚擺來擺去,就下去了。

  3、學生練習填空。

  4、教學生字:脹、縮。

  5、齊讀第一小節,找出文中的反義詞。

  過渡:魚肚子里的鰾裝滿空氣能夠魚浮上來,放出空氣能夠幫助魚沉下去。人們受到這個道理的啟發,發明了潛水艇。

  (出示第二小節)齊讀。

  二)學習課文第三節。

  1、輕聲讀課文。

  思考:潛水艇和遇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2、學生交流。

  3、根據學生交流,板書。

  艇身魚身

  柜子鰾

  4、潛水艇為什么能夠像魚一樣浮上來、沉下去呢?從科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永波浪線畫出來。

  5、(出示句子)

  它航行的時候,柜子里裝滿了水,它就慢慢地沉下去了;把水排出去,它就慢慢地浮上來了。

  6、學習生字:啟、密、柜

  密:

  選詞填空。

  密蜜

  蜂在花叢中采。

  夏天到了,樹上的枝葉特別茂。

  四、復習鞏固。

  1、齊讀詞語。

  2、齊讀課文。

  過渡:人類秘方生物的特點進行了許多發明創造。我們把這項科學叫仿生學。課外,現在我們就一起上網去看一看。

  五、課外拓展。

  1、介紹:蠅眼照相機;自動控制導彈;警戒雷達;極地越野車;

  2、瀏覽有關仿生學的網站。

  六、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仿生學的知識。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平時生活中仔細觀察,認真學習,做一個小小發明家。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5

  教材簡析:

  奇妙的動物世界總讓人充滿好奇。小鴨子的問號這篇短文,以小雞和小鴨對話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小雞的吃食習性。文章采用擬人的寫法,將知識寫得趣味十足而又簡單易懂。語言淺顯有趣、親切自然,能激發學生愛護、保護動物的感情和探究動物習性的興趣。

  學情分析:

  小雞小鴨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小動物。課文中文字淺顯,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小雞的吃食習性并不難。只是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合理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安全的學習環境;還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設計理念:

  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和說。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讀懂課文,了解小雞的吃食習慣,感受奇妙的動物世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大意;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能讀準字音,分清字形,正確書寫。

  第二課時:細讀課文,理解內容;精讀細品,體會感情;拓展訓練續編故事。

  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在讀中了解小雞吃石子兒的原因。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詞句,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情感:喜歡讀有趣味的知識短文,有主動探究動物習性的`愿望。激發學生愛護、保護小動物、與動物交朋友。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動物吃食習性的有趣。

  教學準備:

  學生:復習課文。

  教師:一只鴨子教具,自制小雞小鴨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板書課題。想一想: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預設:小鴨子的問號指的是什么?等等)

  [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教學,同時尊重他們學習的自主權,又培養他們善思質疑的精神。]

  4、朗讀表演。

  [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培養喜歡閱讀的習慣。]

  三、精讀細品,體會感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小鴨子是一只什么樣的鴨子?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導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你最喜歡課文哪一段,請你把它找出來讀一讀,讀出你的感情。

  [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師的教盡量壓縮到最低限度,只在必要時給予適當點撥。]

  3、全班交流。

  四、拓展訓練,續編故事。

  1、引入:小鴨子嘎嘎地叫著向伙伴們跑去,它會去干什么呢?

  2、小組討論,續編故事。想象小鴨子跑去后會發生些什么事?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學會6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學會一個偏旁;掌握“玉”和“行”的字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感悟古詩大意,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兒時對月亮充滿稚氣的認識,激發觀察月亮的欲望及探索夜空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2、指導書寫,注意書寫姿勢和執筆方法及寫字的規范性。

  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猜一猜:有時像把鐮刀,有時像個銀盤;時而掛在樹梢,時而爬上山腰。(月亮)

  2、我們知道,每當夜晚到來的時候,月亮就會出現在美麗的夜空中,你們仔細觀察過月亮掛在天空的.夜景嗎?是什么樣的呢?啟發學生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詩人李白也和我們一樣,喜歡這明亮皎潔的月亮,他寫了許多關于月亮的詩,那么他把月亮想象成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板:古朗月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古詩。

  過渡:老師讀的怎樣?想和老師比賽嗎?要想超越老師并不難,只要你認識這些朋友,你就成功了一半。(出示生字)

  2、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學生字。

 。2)檢查、鞏固生字。(采取小組讀、同桌讀、開火車讀等方式認讀生字。)

  (3)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和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你的生字朋友。

 。4)利用課件掌握“玉”和“行”的字理。

  3、初讀古詩。(要求:準確、通順。)

 。1)初讀古詩,隨文識記字。(把生字新朋友送回家,試讀古詩,邊讀邊動筆劃出生字。)

 。2)再讀古詩,互評自查,力求準確、通順。

  三、圖文結合,感悟、理解古詩。

  過渡:同學們都能把古詩讀準確、通順了,現在就讓我們和小李白一起去觀賞美麗的月亮。

  1、學習第一句詩。

  (1)觀察、想象、描述圖畫。(電腦出示:三個小孩在晴朗的夜空里看著一輪圓圓的月亮。)學生說圖。

 。2)圖文理解第一句詩。

  師: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作了什么?請同學們動筆劃一劃古詩中哪兩行詩是描寫這幅圖的。師: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當成了白玉盤?

  (3)圖文對照讀第一句詩。

  2、學習第二句詩。

 。ǘ嗝襟w慢慢出現圓圓的月亮中倒影著亭臺樓閣,在藍色的云中飄動。)

  過渡: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玉石的盤子,可好像不像盤子,瞧,月亮更像什么呢?請同學們在書中劃出描述這幅圖的詩句。

  (1)學生觀察圖畫。

  (2)學生劃出古詩中的第二句。

  (3)學生結合圖畫讀第二句古詩。

 。4)學了這句古詩,你有什么問題嗎?

  3、整體感悟,指導朗讀。

  師:小時候不知道圓圓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盤。又以為它是梳妝用的鏡子,飛到藍藍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讓我們來把古詩讀好。(結合圖畫)

 。1)學生根據課件讀古詩。

 。2)教師范讀。(要求注意聽老師讀,劃出停頓和重音。)

 。3)學生練讀。

  (4)賽讀。(按照劃出的停頓和重音讓學生自評、互評。)

  (5)學了這首古詩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走進課文,感悟成誦。

  1、學生想象讀古詩。

  師:同學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讀得越投入,眼前的景物就會更清楚。

  2、學生指畫讀古詩。

  師: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寧靜、美好的景象!請同桌互相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3、配樂誦讀。

  4、背誦古詩。

  5、出示《古朗月行》全詩。

  五、寫字

  1、認讀“會寫”生字。

  2、出示虛宮格生字。

  3、指導觀察占格位置。

  4、范寫、講解、巡視指導。

  “古”:學習十字旁,十字作頭:豎要向左傾斜,起筆在豎中線上。

  “臺”“古”都是上下結構,這兩個字下面的口在下半格居中。

  “飛”筆順:橫斜鉤、撇、點,這個字第一筆容易錯寫為橫折彎鉤,第三筆寫成捺。

  板書設計: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入/青云端。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 篇17

  一、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

  2、會認“心、到、井”等11個字,會寫“下、井、心、來、你”五個字。

  3、理解課文,養成遇到困難時樂觀、動腦的好習慣。

  二、內容分析:

  《快樂的》是語文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第19課內容。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它不慌不急,在井里唱起了歌,最后被大象救了上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地去面對,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戰勝困難。

  三、學生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淺顯生動,沒有說教,適合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理解本課設計的意圖。學習本課,使學生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遇到困難善于動腦的良好習慣。

  四、設計思路:

  注重學科間的'整合,利用歌曲《小青蛙找家》激趣整合于本課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閱讀,合作識字,探究自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演奏《小青蛙找家》,一個學生戴著小青蛙頭飾,伴隨音樂跳出來,全班同學也跟著唱。

  小青蛙找家

  1=bE24

  天真地

 。5i5i│5i5i│3523│555│5i5i│5i5i│3523│110)│

  3523│50│3563│50│││││││

  一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000│0000│00│

  跳跳跳,呱呱,呱!我怎么掉進枯井里了?

  2、戴著青蛙頭飾的同學說:“我怎么掉進枯井里了?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小青蛙。引導說:“現在小青蛙掉進井里了,誰來給他想個辦法?”找幾個學生說。

  二、初讀課文,在讀中識字

  1、教師范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

  3、學習小組合作識字。學生相互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可以是學生自己寫的,也可以是爸爸媽媽寫的。)

  4、教師采取多種形式檢查生字學習情況。教師出示生字、詞語、短句卡片,開火車讀,搶讀,學習小組齊讀。

  5、引導學生說出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三、自主朗讀,感知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給別人聽,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教師,還可以是他最好的朋友們……

  3、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全班同學聽,讓同學們評一評,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讀出了恰當的語氣。

  四、分角色表演讀。

  1、學習小組分角色表演讀。

  2、抽一二組在全班表演讀。

  五、結合情境圖,想想說說

  1、教師出示情境圖(幻燈片)。

  2、想一想:①小青蛙掉到井里為什么還要唱歌?②如果小青蛙不唱歌,還可以怎么做?③你喜歡這只小青蛙嗎?為什么?

  3、討論、交流。

  4、教師總結:這只小青蛙是只快樂的小青蛙,聰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教師板書“快樂的”“聰明的”“勇敢的”。

  六、在愉悅中下課。

  教師彈奏《小青蛙找家》,讓每一個學生都變成一只快樂的小青蛙,聰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邊唱邊跳出教室外。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一年級語文下冊《棉鞋里的陽光》片斷賞析(精選15篇)

    師:剛才,小朋友們預習了課文,又認識了13個生字新朋友,還把他們送回到課文中去再讀再認。下面請小朋友們再聽朗讀錄音。(放錄音) 生:(急切地)錯了,錯了!題目是《棉鞋里的陽光》,不是《棉被里的陽光》。...

  • 一年級語文下冊《猜猜我有多愛你》教案(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中所表達的愛和故事的語言美。(2)體驗故事中兔媽媽和小兔子溫馨感人的母子之情,能夠感悟被愛的幸福。(3)能夠通過圖片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 一年級語文下冊《狐貍和烏鴉》優秀教案(精選14篇)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童話。講一只狐貍用奉承話騙取烏鴉一片肉的故事,說明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讀熟練。2.創設情境,讓學生領悟課文蘊含的意義,進行創造性想象。...

  • 一年級語文下冊《春雨的色彩》教案(通用13篇)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于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

  • 一年級語文下冊《一粒種子》的教案(通用12篇)

    一、復習,導入。板題。聽課文錄音。提問:課文總共有幾個自然段?二、理清層次。1、課文里有一個詞,出現了多次,知道是哪個嗎?板書:挺一挺學習生字“挺”,注意讀音,后鼻音。字形與“庭”比較。...

  • 一年級語文下冊《地球爺爺的手》教學反思(通用12篇)

    本次授課總體來說還是在我的設計安排之內的。但是,在課文內容學習結束之后,我有一個環節是分角色扮演:請學生到講臺前讀對話,并給他們佩戴了動物頭飾。在這個環節,由于同學們比較熱情、積極,都爭相恐后地想參與,因此課堂有些混亂。...

  •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7篇)

    在高呼素質教育的這天,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古詩怎樣“自主學習”呢?尤其是低段的古詩教學。我從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潛力入手,雖然孩子們的精力不是時刻集中,但我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帶讀、自由討論識字辦法、領頭...

  • 長春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漢字家園》教案(通用2篇)

    一、導入同學樣,上課之前教師想請同學們做個游戲,請你為“日”字加一筆,使它變成一個新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字就是由一些字加上或者減去一筆而變成的,你們知道它們是哪些字嗎?二、學習生字“免、王、尸、廠、止、乞”三、學習生字...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荷葉圓圓》(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認識“荷、珠”等12個字,會寫“葉、是”等6個字。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根據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教學反思(精選13篇)

    《識字一》中的《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本課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課文內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接觸甚至已經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

  • 一年級語文下冊《坐井觀天》知識點整理滬教版(通用15篇)

    井jǐng(水井)(井底)(油井)(背井離鄉:背:離開;井:古制八家為井,引伸為鄉里,家宅。離開家鄉到外地。)巧記:“開”出頭。觀guān(觀察)(觀看)(壯觀)(景觀)(樂觀)巧記:“又”“見”面好好看。...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和板書設計(精選5篇)

    一、教學目標1.理解并背誦《三字經》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不嚴,師之惰”。以文章內在含義指導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創設傳統文化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

  • 一年級語文下冊《放小鳥》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復習導入:1.齊讀課題。2.復習生字詞。⑴下面這些詞你能讀準嗎?開火車讀。(出示)著急焦急非常一定拍拍翅膀決心⑵我們再來看一組描寫小鳥的詞語,你會讀嗎?指名讀、齊讀。...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2姓氏歌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精選14篇)

    隨著國家新一輪的程改革在全國的鋪開,實施素質教育業已成為新程改革的核心目標。為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新的教材注重了促進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了相關的內容。...

  • 教學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肥老妇对白清 | 欧美v日韩|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 | 国产精品人成 | 四季av一区二区三 |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www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看片 |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 chinese国产hd中国熟女 | 亚洲精品综合网 | 在线免费看v片 | 少妇在线视频 | 黑人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西西人体www大胆高清仙踪林 | 99精品久久久| 亚洲a在线观看无码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 免费看国产 | 免费一级片在线 |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播放 | 色老头永久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 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中文天堂av在线 |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 无码一区免费在线不卡 | 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开心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中文日韩 | 精品免费在线 | 国产精品国模大尺度视频 |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