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律詩二首》教學實錄.
余映潮《律詩二首》教學實錄
作者:執教:余映潮 整理:汪中蘇
師:今天學習《律詩二首》。這課咱們沒上過,把兩首詩放在一起上,會有另外一種韻味在里面。詩歌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朗讀。下面請兩位同學將《過故人莊》和《游山西村》分別讀給老師聽一下。
(生甲朗讀《過故人莊》。生乙朗讀《游山西村》)
師:呵,讀錯了一個字,兩個字讀反了。再讀的時候節奏要分明一點,不能讀斷。你們聽我讀:“故人具雞泰,邀我至田家。”(學生齊讀《過故人莊》《游山西村兒老師板書:朗讀》
師:讀文言詩詞,重要的是吟讀。 (板書:吟)吟讀,是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照自己的體會來讀。要讀得比較慢,有時候有拖音。吟讀和朗讀的味道可不同啦。你們聽老師把《過故人莊》吟讀一遍。
(老師示范吟讀《過故人莊》)
師:你們看,吟詩和朗讀,吟讀的味道就是足一點。好,下面請同學們學著吟讀《過故人莊》。
(學生大聲地自由吟讀《過故人莊》)
師:“斜”字可以讀為“xiá”,“家”、“斜”、“花”是押韻的。好,咱們再來吟誦一次。
(學生齊吟《過故人莊》)
師:“合”字讀得特別好,”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但第三句情感沒有讀出來。
(老師吟讀:“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師:后一句是相邀,要讀慢一點,讀得意味深長。好,再試讀一次。
(學生再次吟讀《過故人莊》)
師:這一次味道就讀出來了,老師為你們喝彩。同學們帶著這種體會,揣摩揣摩,自己吟讀《游山西村》。
(學生自由吟讀。老師請一女生吟讀《游山西村》)
師:“夜叩門”三個字還要讀得有意境一點。
(老師吟讀:“從今若許閑來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要讀出叩你家的門到你家來作客的快樂情感。
(學生齊聲吟讀《游山西村》)
師:讀得好,朗讀就進行到這里。下面進行譯讀。(板書:譯讀)大家不要以為“譯”很容易,老師給你們出個難題,什么叫譯讀呢?以詩譯詩,譯出來的現代文也要有點韻腳,也要像一首詩。下面請同學們做一下“預備動作”,將兩首詩的注釋好好讀一下,然后根據注釋口頭翻譯課文。
(學生們各自進行譯讀活動)
師:現在咱們再做一個“預備動作”,老師先以《游山西村》為例進行示范。大家讀,老師譯,注意聽老師對“押韻”的處理。
(學生吟讀,老師示范)
生:“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師:莫笑臘月里農家的那一杯渾酒,豐年有足夠的雞和豬把客挽留。
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無路可走;誰知花明柳暗又一個村莊在前頭。
生:“策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師:策聲鼓聲緊緊追隨,春日的集會就在前頭,那簡樸的衣服頭飾說明古風尚存。
生:“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師:今后若有月下漫步的閑情,說不定什么時候拄著拐杖來敲你的門。
師:下面你們來譯《過故人莊》。我來讀詩,你們譯。先來試一下,看看它應該押什么韻。
(學生依據課文注釋譯詩)
師:建議你們翻譯的時候,將“家”、“斜”、“麻”、“花”用來押韻,但不一定用這幾個字,“家”、“花”可以用,中間“斜”和“麻”怎樣翻譯押韻,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譯,想一想,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就可以以詩譯詩了。
(學生討論。老師吟詩,學生再譯)
師:“故人具雞泰,邀我至回家。”
生:朋友準備了飯菜,邀請我來到他家。
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生:遠處有青色的山崖。
師:“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生:邊喝酒邊談論莊稼。
師:“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生:到重陽時還來欣賞菊花。
師:這一句我是這樣翻譯的:“到了重陽節那一天,再來喝酒和賞菊吧。”這樣朋友相邀的味道就出來了。
師:剛才同學們翻譯的還差一點詩味,現在老師來潤色一下,大家讀,我來譯。
(學生吟詩,老師翻譯)
生:“故人具雞黍。”
師:老朋友準備了豐盛的飯菜。
生:“邀我至田家。”
師:邀請我來到秀美的田家。
生:“綠樹村邊合。”
師:村外綠樹環繞。
生:“青山郭外斜。”
師:村外遠處有青青的山崖。
生:“開軒面場圃。”
師:打開窗戶面對場圃和萊園。
生:“把酒話桑麻。”
師:邊談論著莊稼。
生:“待到重陽日。”
師:等到重陽節的那一天。
生:“還來就菊花。”
師:再來賞菊和喝酒吧。這樣譯詩就上了層次。
師:以詩譯詩可以培養同學們的情味。好,下面一個學習環節是背讀。 (板書:背讀)背呢,也不能讓你們輕易過關,先提一個問題。老師把這兩首律詩放在一起教學,肯定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這兩首律詩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同學們想一想,商量一下。
(學生商量、討論,準備回答)
生甲:這兩首詩都是律詩。
生乙:這兩首詩都是寫作客。
生丙:這兩首詩都是寫農家生活。
生丁:這兩首詩都是寫景的。
師:這句話必須限制性地回答兩首詩中的某一句都是寫景的。
生戊:這兩首詩的押韻都在最后一個字上。
師:這兩首詩都是按格律押韻的。
生己: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淳樸農家生活的喜愛。
生庚:這兩首詩都寫了對農家生活的留戀。
師:還用肉,還用雞。老師再提示一下,這兩首詩首聯都是寫什么?領聯都是寫什么?
(學生討論,分別回答,教師總結)
師:首聯都是寫作客原因,頷聯都寫旅途見聞,頸聯都是寫到農家作客,尾聯都寫作客的留戀。先表達心愿,寫作客原因,再寫所見所聞,然后就相邀。你們看,根據這樣的思路,我們背誦這兩首詩不是很容易了嗎?
(學生齊聲背讀)
師:下面的活動就更有意思了,也更難了——我們要進行說讀。(板書:說讀)說讀是對詩人說話,就是把詩意擴展開來,在原詩句的基礎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寫的內容,然后對詩人說。你看“青山郭外斜”只五個字,我們可以把它說成一個長句子。“開軒面場圃”——他們在打開窗戶說話的時候,打谷場上堆著金色的谷子,大公雞在喔喔地叫,鴨子也在嘎嘎地叫,還有花香從窗戶飄進來……這就要有豐富的想像。
師:我現在做一個示范,我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進行這樣的“說讀”——詩人啊,一個明朗的春日,你在青山綠水中漫步,清澈的山泉在曲折的山谷間汩汩穿行,山路蜿蜒,一路春光,啊,又一個美麗的村莊在前頭。
師:同學們準備分小組說讀《過故人莊》,每一個小組就只說讀一聯。
(學生分組討論,每小組分別選派一名代表說讀)
師:“故人具雞柔,邀我至田家。
甲組一名學生:詩人啊,老朋友準備了飯菜,還冒著熱氣,邀請你到山水如畫的田園鄉間作客。
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乙組一名學生:詩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綠樹把村子圍了一個圈, 小鳥展開翅膀在藍天中飛翔,亮著自己清脆的喉嚨,歡快地歌唱著,一只大公雞在悠閑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著。
師:“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丙組一名學生:詩人啊,你輕輕地打開窗戶,一縷和暖的陽光照.在窗子上,空曠的打谷場上,不時走過大公雞,菜園里蝴蝶在飛翔,花兒把菜園子裝扮得那么美麗,你手里拿著酒杯,在和朋友暢談今年的好收成。
師:“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丁組一名學生:詩人啊,這山村的景色太美了,歡迎你下次再來飲酒賞菊花。
師:老師再來接著說說尾聯吧。 ——詩人哪,喝著談著,談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詩人說了一句,到九九重陽那一天,我再來喝菊花酒吧。這話說得好直率,猶如兒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說了一句,到重陽節這一天,再邀你來喝酒賞菊吧。這話說得好真誠,細心而熱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別有一番悅目的情趣了。
師:對詩人說話特別有趣,可以讓我們神思飛越。
師: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實際上是一節學法課。老師給它取了個名字:一詩四讀。(板書:一詩四讀)以后你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讀古詩。這是文言詩詞的一種學法。(板書)
師:課外作業 :說讀《游山西村》,對詩人說話。
附板書:
律詩二首
朗讀
譯讀
背讀
說讀
(余映朝:湖北荊州市教研室。汪中蘇:湖北通山縣教研室。)
轉錄自《語文教學通訊》2002年A刊第11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