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氫氣的性質和用途
② 試管口有水滴出現。 結論:氫氣 + 氧化銅 → 銅 + 水 h2 + cuo → cu + h2o[提問]:① 為什么在通氫氣前檢驗純度? ② 為什么要向試管中先通一會氫氣再加熱? ③ 試管口為什么要略向下傾斜? ④ 實驗完后,為什么停止加熱后還要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解釋]:因為這個實驗的條件是加熱,如果產生的氫氣不純,那么,在加熱時有可能引起氫氣發生器的爆炸造成危險。同樣道理,如果不把試管中的空氣排除干凈,就有可能使氫氣和空氣混合在加熱條件下發生爆炸。也就是說,先向試管中通一會氫氣,目的是排除試管中的空氣。那么在加熱時,試管中的氫氣的濃度大于它的爆炸極限時就不會發生危險。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是為了使反應生成的水不會倒流到試管底部使灼熱的試管驟冷炸裂,而導致實驗失敗。實驗完畢后再通一會氫氣直至試管冷卻,是為了使生成的銅在氫氣的環境中冷卻而不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使灼熱的銅與氧氣反應再生成氧化銅。[板書]:實驗注意問題:a.通氫氣前檢驗氫氣純度 b.先通一會氫氣再加熱 c.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d.實驗完畢后,停止加熱后還要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提問]:這個反應屬于哪類反應類型?(學生回答問題)[分析]:在這個反應中,我們可以看到氧化銅中的氧被氫氣奪走,形成了單質銅。這個過程我們稱氧化銅被還還原了;而氫氣和氧化銅中的氧結合成它的氧化物水,我們說氫氣被氧化了。這里被還原的氧化銅稱為氧化劑,具有氧化性;被氧化的氫氣叫做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副板書]: h2 + cuo → cu + h2o還原劑 氧化劑被氧化 被還原總結:氫氣具有還原性。[板書]:(3)氧化還原反應[講解]:前面我們學過物質與氧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也就是說,在這個反應中氫氣發生了氧化反應,因為它與氧化銅中的氧發生了反應;對于氧化銅來說,它失去了氧,這種反應叫做還原反應。[板書]: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講解]:從這個反應中我們可以總結這樣的規律:[板書]:氧化劑失去氧.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 還原劑得到氧,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 在通常情況下,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小結]: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可以概括氫氣具有兩條化學性質: 1.具有可燃性它與氧氣反應生成水,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水;混有空氣的氫氣點燃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 2.氫氣具有還原性它可以奪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氧,使含氧化合物還原,自己被氧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