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慕尼黑協定,德軍閃擊波蘭,法國投降,德軍閃擊蘇聯,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珍珠港事件。
掌握:綏靖政策的實質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
能力訓練過程與方法
思考探究觀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性質是什么,后期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議論解疑綜合歸納:西方大國為什么對德國法西斯推行綏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始于什么時期?
情感態度價值觀
唯物史觀:通過慕尼黑協定認識到帝國主義國家以犧牲小國的利益是一種綏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國家擴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人文素養: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進行的是帝國主義的非正義的戰爭,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奪別國,法西斯的殘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戰交戰各國的人民是戰爭的受害者,各國人民為反對法西斯戰爭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慕尼黑陰謀,二戰全面爆發的標志,莫斯科保衛戰,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珍珠港事件。
難點:綏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連戰連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課程講授】
復習提問
法西斯專政建立后,它們對世界和平的威脅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專制統治,瘋狂擴軍備戰,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
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進行過哪些侵略活動?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
導入新課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擴張活動中,英法美等國扮演了什么角色?(縱容法西斯的侵略。)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為得到英法美等國的縱容,法西斯國家,尤其是德國的侵略愈發囂張,得寸進尺,變本加厲。戰爭的烏云籠罩在整個歐洲的上空。
講授新課
一、慕尼黑陰謀
1938年,德國兵不血刃吞并奧地利,沖破了凡爾賽體系對德國的束縛,竟然沒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脅,要求割占蘇臺德區。(提示,蘇臺德地區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蘇臺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就無險可守,任人宰割)
教師提問:對于希特勒試圖侵占蘇臺德區的行動并進而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惡目的,作為捷克斯洛伐克盟友的英法采取了什么態度?
他們繼續采取縱容侵略的綏靖主義政策,即向德國妥協討好,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讓步,另一方面,英國首相張伯倫兩次到德國,答應德國一次比一次多的領土要求。
教師提問:他們這樣卑鄙無恥,目的是什么?
(小結)一是自身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經一戰的打擊受到巨大削弱,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人談戰色變,不敢與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徑針鋒相對。二是因為他們視社會主義蘇聯為洪水猛獸,希望禍水東引,讓德國去攻打蘇聯,德、蘇互斗,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在這種背景下,一個暗地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陰謀出籠了。為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英、法、德、意四國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會議,而當事國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會外。會議簽訂了《慕尼黑協定》。(提醒學生注意“慕尼黑協定”簽訂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