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高中歷史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 >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通用2篇)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發布時間:2023-08-14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通用2篇)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篇1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戰

  學案

  【本章概述】

  20世紀30年代初期和中期,法西斯國家不斷挑起局部戰爭,到了后期終于釀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德國侵略波蘭,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德軍很快占領北歐、西歐,法國投降。英國退守本土。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日軍進攻美國珍珠港和東南亞,戰爭進一步擴大。蘇美卷入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后,戰局有利于反法西斯國家。中蘇美英也加強了合作,接連召開會議。研究打擊法西斯和戰后合作問題。1943—1945年,意大利、德國和日本先后戰敗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消滅了法西斯國家,同時也深刻影響了二戰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來的發展。

  【學習建議】

  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慕尼黑陰謀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的發生  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西線形勢  蘇德戰爭發生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原因、經過和作用

  2.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和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  中途島海戰  北非戰況  諾曼底登陸  柏林戰役  日本投降  盟國的四次重要會議  二戰的影響

  【知識點撥】

  1.關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其后果

  1938年8月23日,世界大戰發生前9天,蘇德之間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內容主要是:雙方保證決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進行任何武力行動;不支持第三國對締約另一方的進攻;不加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雙方政府保持聯系,交換情報,進行協商;條約有效期十年。

  蘇德同時又簽訂了秘密協定,劃定了兩國在歐洲東部的勢力范圍和領土。其內容是:波羅的海沿岸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蘇聯勢力范圍內;蘇德以那累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瓜分波蘭;德國對蘇占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不表示反對。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協定的簽訂及其變成現實;實際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德國法西斯以利誘瓦解了英法與蘇聯的反德同盟的形成。蘇聯為狹隘的民族利益犧牲了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以至于世界人民的利益。蘇聯及其領導人斯大林的這一行動使蘇聯、共產黨、共產國際的形象嚴重受損。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世界大戰發生。9月17日,蘇聯紅軍自東向西,從背后攻擊正在抵抗德軍的波蘭軍隊。9月18日,德、蘇軍隊在預定邊界線停止了軍事行動,瓜分了波蘭。一年多以后,斯大林又下令殺害了數萬名被扣押的波蘭軍官,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慘案。

  2.關于《大西洋憲章》

  1941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紐芬蘭(今屬加拿大)海域美國戰艦奧古斯塔號上會晤后發表了宣言,史稱《大西洋憲章》。主要內容是: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面的擴張,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努力促使所有國家取得世界貿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進各國間經濟合作,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公海航行自由,放棄使用武力等。《大西洋憲章》的發表實際上使美國公開加入到反法西斯斗爭之中,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并為1945年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3.關于各戰場的轉折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個戰場初期反法西斯力量都處于防御狀態,法西斯在不斷進攻。經過反法西斯國家的艱苦卓絕的戰斗,各戰場先后出現了戰局的轉折,這些戰場作為戰爭轉折點的是:

  太平洋戰場: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北非戰場:1942年10月,阿拉曼戰役。

  蘇德戰場: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

  南歐戰場:1943年8月,西西里島登陸。

  西歐戰場: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

  中國戰場:1945年春季,大反攻。

  4.關于雅爾塔會議和雅爾塔體系

  1945年2月,正當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法西斯不斷潰敗情況下,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召開會議。其主要內容有:徹底打敗德國法西斯,鏟除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爭罪犯;分區占領德國和柏林;戰后德國和從德國統治下解放的歐洲各國政治民主化;準備成立聯合國,并決定在4月25日于美國舊金山召開制定聯合國憲章會議;三國外長經常舉行會議,商討有關問題;對德戰爭結束后三個月內蘇聯對日作戰;劃定戰后波蘭疆界;確定戰后波蘭、南斯拉夫新政府組成問題;其他關于戰后世界安排問題,如對德意日殖民地實行托管。

  三國還背著中國政府,簽訂了秘密協定,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

  三國在1945年7月又召開了波茨坦會議,繼續安排最終打敗日本法西斯和戰后世界格局問題。

  以雅爾塔會議為主,蘇美英三國對二戰后的世界格局重新劃定,使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和維持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主的傳統國際格局被以美蘇兩極格局取代。現代國際關系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雅爾塔體系又有強權政治色彩,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不久,雙方矛盾沖突加劇、冷戰局面形成,世界分成兩大陣營。雅爾塔體系又成為“冷戰”的代名詞。

  【方法指導】

  1.同類知識合并

  第二次世界大戰部分盡管內容總量不多,但頭緒很多,涉及全世界范圍的政治、軍事和國際關系。復習時,應將同類知識歸納在一起。例如:法西斯國家突然襲擊: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1940年4月,德國突襲北歐丹麥、挪威;1940年5月,德國突襲西歐荷蘭、比利時、盧森堡;1941年6月,德國突襲蘇聯;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和東南亞。

  二戰中的重要戰役:西歐:敦刻爾克撤退、不列顛之戰、諾曼底登陸等;蘇德: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柏林戰役;北非:阿拉曼戰役;太平洋:中途島戰役、轟炸東京。

  盟國重要會議:大西洋會議、華盛頓會議、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注意會議內容及影響。

  2.注意二次大戰進程(戰況)形勢圖

  二戰中,戰況不斷變化。作戰雙方交戰地點,戰線、控制地區等重要信息應當重視。該章教材及地圖冊中的《德國法西斯的擴張》、《法國潰敗》、《1939—1942年德意在歐洲的擴張》、《亞洲太平洋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世界形勢》、《諾曼底登陸》、《斯大林格勒戰役》等圖要注意閱讀。

  3.注意與二戰前后相關知識和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結合、聯系復習

  例如:德國在二戰前夕擴張領土,后在二戰中繼續擴張,二戰結束時,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國分區占領,后形成東西德分裂局面。這些知識應聯系在一起,德國歷史發展規律和軌跡就清楚了。

  又如:反法西斯戰爭中,全世界人民斗爭是一盤棋。復習時不要人為分成“世界史”(以歐洲戰場為主介紹)和“中國史”(以中國戰場為主介紹),應將相關知識聯系。1940年秋,正當德軍遭到首次失敗時(不列顛之戰),日軍也遭到重挫(百團大戰)。

  再如:幾次重要會議的相似處可從不同角度分析。中國參加的反法西斯文件有《聯合國家宣言》、《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討論對德作戰的會議有大西洋會晤、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討論戰后問題的會議有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

  【疑難解析】

  例1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使這兩次世界大戰得以發生的因素是(    )

  ①少數大國爭奪世界霸權  ②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開始發生變化  ③軍國主義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進步,制造出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現代交通、通訊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此題關鍵是對②④兩項的認識。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科技成果在歷史上總的作用是進步的,但它也是雙刃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制造,促進戰爭發生。

  答案:c

  例2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事上迅速潰敗的主要原因是(    )

  a.憑借馬奇諾防線采取消極防御方針

  b.對德國喪失了應有警惕

  c.敦刻爾克撤退過早轉移了大批兵力

  d.賣國將領主動向德軍投降

  分析:此題關鍵在區分a和b。一戰后,法國就籌備修建馬奇諾防線,限制德國軍備,防止德國東山再起,對德國有警惕。二戰發生八個多月后,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進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軍潰敗。

  答案:a

  例3  說明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原因和時間,指出聯盟形成后采取的重大軍事行動。簡述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舉行的重要國際會議及主要內容,并評價反法西斯聯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

  分析:該題重點在于說明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原因并評價其作用。其余問題在于考查歷史記憶能力和歸納提煉能力。

  答案:法西斯國家侵略擴張,不但激怒了世界人民,而且也加深了美英等國與法西斯國家的矛盾,從而促進了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1942年1月,蘇中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共同宣言,表明聯盟正式形成。

  聯盟形成后采取的重大軍事行動:在北非戰場獲勝和西西里島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盟國進入德國境內和攻克柏林;蘇聯參加對日作戰。

  英美蘇三國首腦會議是:德黑蘭會議,決定對德作戰一致行動和戰后合作;雅爾塔會議,決定根除德國法西斯,戰后建立聯合國。波茨坦會議,決定根除德國軍國主義,重建德國民主政治,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說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勢力各個擊破;反法西斯聯盟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篇2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

  教案教學目的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慕尼黑陰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英法的“靜坐戰爭”和蘇聯建立“東方戰線”;德軍西線的進攻;敦刻爾克撤退;法國投降;英國抗戰;蘇德戰爭爆發;莫斯科保衛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大西洋憲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要求學生認識1.通過對慕尼黑協定的簽訂及其影響的講述、分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實質和后果。2.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不斷擴大的講述、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發動的;它的擴大在客觀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三、要求培養學生能力1.通過引導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養學生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一、本課重點:慕尼黑陰謀;蘇德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本課難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教學設備自制電腦課件 電影或錄像片中有關片斷 教學要點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一、慕尼黑陰謀1.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  2.慕尼黑協定的簽訂(1938年9月)及影響3.《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1939年8月)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西線形勢1.德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1939年9月)——二戰全面爆發2.“奇怪戰爭”和波蘭覆亡3.蘇聯建立“東方戰線”4.德軍西線進攻和敦刻爾克撤退5.法國投降(940年6月)、英國抗戰(1940年7月~10月)三、蘇德戰爭爆發和日軍偷襲珍珠港1.德軍突襲蘇聯(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2.日軍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大西洋憲章》和《聯合國家宣言》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義  教學過程復習提問,導入新課:同學們,讓我們先回顧一下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形勢。(引導學生回憶日、意、德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和中國、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等國家的反法西斯斗爭。)請同學們回憶:面對法西斯的擴張,英、法等西方大國采取了什么態度?(學生回答)對!英、法采取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勢力的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板書第三章和第一節課題。)一、慕尼黑陰謀1.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1936年,法西斯德國無視《凡爾賽和約》的規定,進軍萊茵非武裝區;1938年,又兵不血刃吞并了奧地利。德國的這些擴張舉動,竟然沒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演示電腦課件,顯示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位置,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小字,了解德國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和借口。)2.慕尼黑協定的簽訂(1939年9月)及影響為了解決德、捷邊界問題,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國的慕尼黑城召開了會議。在沒有捷代表參加的情況下,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 10天內把蘇臺德等地區交給德國。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英、法兩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本無利害沖突,況且法國還是捷的同盟國,它們為什么與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國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學生思考、討論)其原因:第一,英、法國內普遍存在著畏戰情緒,千方百計想避免戰爭;第二,英、法企圖將禍水東引,驅使德國進攻蘇聯。為此,他們便以犧牲小國的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慕尼黑協定》的簽訂又造成了什么影響呢?第一,暴露了英、法的軟弱,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氣焰。第二年3月,德軍開進布拉格,吞并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希特勒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后,其軍事、經濟實力大為增強,在戰略上處于更有利的地位。《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此后,凡是這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出賣他國的行徑,都被稱為“慕尼黑陰謀”。3.《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1939年8月)面對德國的擴張,蘇聯政府曾一再強調建立集體安全體系,與英、法共同抗擊侵略者。隨著英、法陰謀的日益暴露,特別是《慕尼黑協定》簽訂后,蘇聯對英、法更加不信任。為了自己國家的安全,蘇聯重新調整了外交政策,于1939年8月,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對蘇聯來說,使其贏得了備戰的時間;對德國方面來講,也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而英、法的綏靖政策,更使德國毫無顧忌地去進攻波蘭。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西線形勢1.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二戰全面爆發(1939年9月)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出動 58個師,坦克2 500輛,飛機2 000多架從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對波蘭首都華沙實施向心突擊。英、法政府先是向德國提出停止軍事行動的要求,遭到拒絕后,于9月3日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2.“奇怪戰爭”和波蘭覆亡英、法對德宣戰后,本應配合波軍在西線對德發起進攻,然而,它們卻靜坐西線、宣而不戰,被稱為“奇怪戰爭”。說奇怪,其實也不奇怪,這正是英、法綏靖政策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波軍孤軍奮戰,兩個多星期后波蘭覆亡。請大家思考一下:波蘭迅速敗亡的原因是什么?(學生思考、討論)歸納起來原因有三:其一,德軍兵力強大,又采用突然襲擊的方式,使波蘭猝不及防。其二,波軍武器裝備陳舊,戰術落后。其三,英、法在西線按兵不動,沒能與波軍配合作戰。就在波蘭遭到德軍侵略的同時,蘇軍在波蘭的東面也占領了大片領土,建立了一條“東方戰線”。3.蘇聯建立“東方戰線”(教師用電腦地圖課件顯示“東方戰線”,邊演示邊講述)蘇聯從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通過軍事占領和戰爭的方式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東方戰線”。把其西部邊界向西推進了二三百千米。4.德軍西線進攻和敦刻爾克撤退(教師用地圖課件顯示《1939~1942年德意在歐洲的擴張》圖,邊指邊講)德軍侵占波蘭后,并沒有像英、法希望的那樣,繼續向東侵犯蘇聯。而是轉過頭來進攻北歐和西歐。1940年4、5月間,德軍首先“閃擊”丹表、挪威,接著入侵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同時,德軍繞過法國自以為非常穩固的“馬奇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5月下旬,德軍直逼英吉利海峽,把40多萬英、法軍隊追逼到敦刻爾克港附近的一塊三角地帶。英、法動員了大批船只,經9晝夜苦戰,才把近34萬士兵運過海峽,撤入英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是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國侵略擴張而自食的第一顆苦果。5.法國敗降(1940年6月)、英國抗戰(1940年7月—10月)敦刻爾克戰役后,也就是1940年6月初,德軍由北向南,向法國腹地急速推進,直逼法國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對英、法宣戰;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國賣國政府對德投降。這是法國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國侵略擴張而自食的又一顆苦果。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堅持抵抗德國侵略的戴高樂將軍,此時流亡到英國,領導“自由法國”運動,與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堅持戰斗。他曾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反法西斯和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的不屈戰士”。法國敗降以后,希特勒制定了入侵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從1940年8月11日,德軍對英國進行了猛烈的空襲,每天出動上千架飛機對英國的軍事基地、工業中心、首都倫敦等進行狂轟濫炸。同時,德軍還出動大批潛艇在大西洋截擊英國運輸船只,使英國損失巨大,造成英國原料和糧食供應的極度困難。面對這種情況,英國新任首相丘吉爾的態度如何呢?(指導學生閱讀《1940年5月丘吉爾在英國下院的演說》,進而討論:此時英國政府對德國侵略擴張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英國放棄了長期推行的綏靖政策。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堅持抗戰,遏止了德國要盡快摧毀英國或迫使其求和的目的。10月間,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國的計劃。在德軍空中打擊英國的過程中,英國政府又一次嘗到了長期縱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我們從英、法兩國推行綏靖政策的結果,清楚地看到:英、法兩國真正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三、蘇德戰爭爆發和日軍偷襲珍珠港1.德軍突襲蘇聯(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利用電腦課件《二戰前期歐洲形勢》圖,邊演示邊講述)到1941年夏天,德國已占領了歐洲14個國家。然后,希特勒先在蘇聯西部邊境之外集結大量兵力,后來又侵入巴爾干各國,形成了從西南包圍蘇聯的態勢。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法西斯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了包括附庸國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芬蘭等國軍隊在內的190個師,550余萬人,4 000多輛坦克和近5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分北、中、南三路向蘇聯發動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的爆發,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由于蘇軍在戰爭初期準備不足,使德軍在幾個月里深入蘇境內達150多萬平方千米,控制蘇聯約40%的人口及大部分工業區。尤其是中路德軍直逼蘇聯首都莫斯科,形勢非常危急。莫斯科軍民在斯大林的親自指揮下,展開了英勇的莫斯科保衛戰。(演示影片《為祖國而戰》中莫斯科保衛戰的相關片斷。莫斯科居民參加修筑防御工事;十月革命紀念日紅場閱兵及斯大林進行鼓舞人心的演說,紅軍由紅場直赴前線)第二年初,蘇軍從莫斯科的南、北兩面開始反攻,經40多天激戰,殲敵50萬,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這次戰役是德軍在大戰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它促進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歐洲戰場如此,此時的亞、太地區形勢又怎樣呢?2.日軍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 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法西斯在歐洲的擴張,也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0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提出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妄圖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主宰的囊括印度以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北所有地區和國家的殖民大帝國。日本的這一計劃對于東臨大西洋、西接太平洋,且有賴于東南亞戰略物資供應和在東南亞建立許多軍事基地的美國來說,不能不是一個嚴重的損害。對此,美國也就不能不做出反應。首先,美國宣布對日本實行貿易禁運,禁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其次,增加對中國的援助。英國對日本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這對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是一個嚴重的打擊。美、日矛盾激化了。日本決定趁美國尚未準備就緒,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主動權。這便演出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一幕。(顯示《日本偷襲珍珠港示意圖》,邊演示、邊講述)珍珠港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活動中心,它位于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水區面積33平方千米,可同時停泊各種艦艇幾百艘。這里是太平洋上的交通樞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軍對珍珠港進行了突然襲擊,僅以28架飛機、幾艘潛艇的微小代價,毀滅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主要艦只。日本偷襲珍珠港后,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此同時,日本還出動陸軍向東南亞各地的美、英軍隊發動了進攻。到1942年春,日軍侵占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使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和人民蒙受了戰爭的巨大災難。一切愛好和平、自由的國家和人民只有聯合起來,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才能盡快打敗和消滅法西斯。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大西洋憲章》和《聯合國家宣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重點掌握《大西洋憲章》發表的背景、內容。請同學們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擴大的發展過程中,美國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政策有什么變化?歸納出綏靖→中立→參戰的過程,并分析其變化原因。)法西斯已成為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英、美等國先后放棄了綏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為了共同的目的——消滅法西斯,被侵略國家日益走向聯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掌握《聯合國家宣言》簽署的目的、時間、參加國和主要內容。然后,進一步明確。)《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義(引導學生回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和閱讀教材所列《聯合國家宣言》內容的材料,分析、討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義。在肯定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從此,不同社會性質的國家,不同膚色的民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了共同抗擊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這個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同盟各國在軍事上協同作戰,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經濟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進程。到1942年和1943年,終于迎來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階段。  本課小結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霸權、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促成了兩個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的綏靖政策,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起了推動作用。二、歸納:1.爆發:1939年9月初,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2.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德軍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3.達到最大規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初,《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布置作業1.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什么?2.簡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歷史意義。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通用2篇) 相關內容: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精選6篇)

    第6課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解 慕尼黑陰謀導致法西斯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國、法國宣而不戰,德軍占領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和北歐國家。蘇聯衛國戰爭開始,莫斯科保衛戰勝利。把握 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 第二次世界大戰(通用12篇)

    第一節 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一)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目標:慕尼黑會議;德吞并捷克;突襲波蘭;二戰全面爆發;奇怪的戰爭;德攻占丹、挪、盧、荷、比;敦刻爾克撤退;法國潰敗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不列顛之戰;德軍侵入巴爾干;突...

  •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精選4篇)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解慕尼黑陰謀導致法西斯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國、法國宣而不戰,德軍占領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和北歐國家。蘇聯衛國戰爭開始,莫斯科保衛戰勝利。...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歷史選修三:第三單元第7課 第7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一、盟軍的反攻1.太平洋戰場 (1)瓜島戰役:1942 意義:美軍從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 (2)馬里亞納戰役;菲律賓戰役 結果:日本的海空軍主力基本被消滅2.北非地中海戰場(1)北...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6課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解 慕尼黑陰謀導致法西斯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國、法國宣而不戰,德軍占領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和北歐國家。蘇聯衛國戰爭開始,莫斯科保衛戰勝利。把握 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 第九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32課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教案1、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①(1940年6月)法國敗降后,英、美兩國隨即確立共同軍事和政治戰略,結成了事實上的反法西斯聯盟。...

  •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點擊::第一范文【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解:慕尼黑協定,德軍閃擊波蘭,法國投降,德軍閃擊蘇聯,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珍珠港事件。掌握:綏靖政策的實質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

  •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解:慕尼黑協定,德軍閃擊波蘭,法國投降,德軍閃擊蘇聯,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珍珠港事件。掌握:綏靖政策的實質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1課 大戰的爆發和初期階段【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慕尼黑會議,綏靖政策的實質,戰爭的爆發時間,標志事件。了解法西斯的兇暴和戰爭的殘酷性、破壞性 2、過程與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以張伯倫政府為主要代表的西方國家采取...

  •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教學目標基礎知識了解慕尼黑陰謀導致法西斯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國、法國宣而不戰,德軍占領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和北歐國家。蘇聯衛國戰爭開始,莫斯科保衛戰勝利。...

  • 第6課(學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課程導入】右圖是德軍1939年9月1日進攻波蘭的畫面。而在前一天,即1939年8月31日,一群身穿波蘭軍裝的人沖向一個靠近波蘭的德國邊境小城,并占據了小城里的格萊維茨電臺。...

  • 二次三項式的拆項分解

    一、拆常數項 例:分解因式x2+8x-9 解:x2+8x-9=x2+8x-1-8=(x2-1)+8(x-1)=(x-1)(x+9) 二、拆一次項 例:分解因式x2+11x+28 解:x2+11x+28=x2+4x+7x+28=x(x+4)+7(x+4)=(x+4)(x+7) 三、拆二次項 例:分解因式6x2+5x-1...

  • 學習二次分類(數學)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2、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活動準備:教具: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圖片若干個;水果、蔬菜圖片若干;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聽音...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教材分析 本節以歐洲為中心敘述了二戰前夕、二戰初期、二戰的擴大三個階段的歷史。在二戰前夕,德國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過程中,英、法帝國主義用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辦法,企圖推動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 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 (一)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目標:慕尼黑會議;德吞并捷克;突襲波蘭;二戰全面爆發;奇怪的戰爭;德攻占丹、挪、盧、荷、比;敦刻爾克撤退;法國潰敗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不列顛之戰;德軍侵入巴爾干;...

  • 高二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 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久草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片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综合久尹人久久9 |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 久久亚洲欧洲 | 五月天丁香色婷婷 | 最近2018中文字幕视频免费看 | 亚洲国产长腿丝袜AV天堂 |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 国产美女爆乳呻吟视频 |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h版 | 亚洲草片 | 伊人久久久综合 |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看 | 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 | 国产精品111 | 亚洲乱熟| 亚洲无线卡一卡二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艹逼 |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 |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欧美贵妇videos办公室 | 强插女教师AV在线 | 日本xxx视频 |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在线观看了 | 野花社区观看在线www官网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亚洲午夜无码极品久久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激情爱爱网站 | 蜜臀网站| 夏目友人帐第七季免费观看 | 欧美DODK巨大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