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2課大河流域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古埃及奴隸制國家出現、統一的時間,金字塔式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兩河流域的古代國家;古巴比倫王國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早期奴隸制小國,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金字塔,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分析漢謨拉比法典和印度種姓制度,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3.通過學生的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研究性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演講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唯物史觀:四大文明古國是世界聞名的發源地。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殘酷奴役人民的歷史見證,也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謨拉比法典反映奴隸主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奴隸主專政的實質。
2、美育滲透:介紹金字塔建造過程,向學生描繪其精確設計和雄偉壯美,引導學生領略古埃及勞動人民的智慧之美。
教學重點: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教學難點: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世界上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社會。隨著生產的發展,也就產生了人類文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大多產生于亞非的大河、大江流域。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他們分別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國。誰能說出他們產生于哪條大河流域呢?(屏幕顯示:亞非歐古代各大文明發源地)
非洲 尼羅河流域──古埃及 亞洲 兩河流域──古巴比倫
亞洲 印度河流域──古印度 亞洲 黃河流域──古中國
這是世界文明的四個搖籃,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有了人類文明,人類社會隨之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而最早的奴隸制國家產生于亞非地區,尼羅河兩岸最早,約是公元前35xx年。
一、金字塔的國度
(屏幕顯示: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請同學們猜一猜建筑物是哪個國家的文明標志?學生回答:古代埃及。(屏幕顯示: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請同學們談談對這句話的看法。學生:各抒己見。
(屏幕顯示:《古代埃及》圖)教師講解
1.地理位置──非洲尼羅河畔(地利、天時加人和-社會發展-建立國家。)
尼羅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再加上古埃及人民的努力,社會發展,從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就出現了奴隸制小國。
2.出現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5xx年)
這些小國與小國之間不停的爭斗、兼并,逐漸在統一。何時統一的?首都設在哪里?
3.初步統一(公元前30xx年 孟斐斯)
(屏幕顯示:金字塔)這就是古代埃及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金字塔,金字塔是做什么的?學生回答: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請大家談談你所了解的金字塔。學生:各抒己見。
(他的外形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中國人稱它為金字塔。介紹金字塔:高146.5米,塔基各邊長230米,用230萬塊巨石砌成。
尼羅河下游散布著八十多座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與國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一起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教師出示資料:面對高大雄偉、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們在贊嘆之余,都會產生很多疑問,金字塔是誰建的?一說是火星人,理由是現代科學發現火星上可能也有人類一樣的高智慧生物,二是說“大西洲人”所建,西方有學者認為遠古的時候,在大洋洲中有一個大西洲,那里人曾經創造了很高的文明,只可惜后來大西洲沉陷了。 (《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