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波斯帝國的形成與希波戰爭;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與帝國的建立;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戰爭的兩面性作用。
◇過程與方法
本著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負擔,為學生們爭取充分參與和體驗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由學生負責把課文內容改編成短劇來表演。這種活動有一定難度,需要老師指導,需要學生查閱大量資料,但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很有好處。給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展潛能的場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戰爭具有強烈的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所以戰爭從未在人類歷史中長時間地停留過;但是在客觀上戰爭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后,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
2、要培養學生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的愿望,并能對戰爭的后果做出比較客觀的價值判斷。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重點: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難點:如何辯證認識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
◇處理方法:
利用教學課件輔助教學,展示文字、圖片、影音資料增強直觀認識和了解,通過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使學生正確認識到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的聯系,從而能對戰爭的影響做出比較客觀的價值判斷。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探究: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搜集有關希臘羅馬文化與戰爭的圖片、文字、影音資料,整理后編輯短劇,并進行排練,同時制作輔助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旁白──教師
新聞官──學生(三名)
記者──學生(若干名)
(展示)“戰爭是人類有史以來除了和平以外,惟一的生活狀態。”
── [古希臘] 修昔底德
旁白:當所有的和平時光都留在了詩歌、音樂、繪畫里之后,驀然出現,在那浩如煙海的歷史書籍中,令人感慨萬千的文字無不是在記述戰爭。人類幾千年的歷史戰火連綿不斷,硝煙至今彌漫在我們對歷史的回望中,戰爭成為人類永恒的話題之一。那么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是怎么樣的呢?是如何沖擊著當時的文明,對后世有何影響呢?
旁白:公元前490年的某一天,地點希臘。
新聞官(希臘):先生們,女士們,現在我不得不遺憾的告訴大家,亞洲的波斯帝國開始入侵我國了,我們兩國之間的戰爭已經是一發而不可收拾了,我作為希臘城邦聯盟的發言人,在這里正式宣布: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消滅一切入侵之敵。
記者:請問新聞官閣下,我們對波斯帝國了解多少呢?
新聞官(希臘):我們對于波斯帝國的發展壯大是很關注的,這是一個迅速崛起壯大的軍事帝國。它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通過武力擴張,發展成為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這是目前波斯的版圖情況(展示地圖)。
記者:新聞官閣下,您能簡要的介紹一下波斯帝國是怎樣獲得如此巨大的版圖?
新聞官(希臘):居住在伊朗西南部法爾斯地區的波斯人本來臣服于西北部的米底。公元前 550年,波斯王居魯士二世(展示圖片)(后稱“大王”)滅米底;進而向外擴張,建立波斯帝國。公元前 546年,居魯士二世滅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接著征服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各希臘城邦;公元前 539年,滅新巴比倫王國。為了鞏固帝國東北邊境,他出征藥殺水(今錫爾河)流域的馬薩格泰人,公元前529年陣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