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波斯帝國的形成與希波戰爭;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與帝國的建立;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掌 握
古代世界主要戰爭的兩面性作用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思考探究觀察分析
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國家?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的擴張戰爭存在著哪些異同點?羅馬帝國的擴張和文化傳播有什么聯系?
議論解疑綜合歸納
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的擴張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唯物史觀
戰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一般來說,戰爭具有強烈的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后,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
人文素養
增強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的愿望,并能對戰爭的后果做出比較客觀的價值判斷
教學重點 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教學難點 辯證認識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
課件下載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閱讀1頁“導入框”圖文,討論回答:
現代有一項重要的體育比賽就來源于希波戰爭,請問是什么項目?(馬拉松長跑)
教師介紹馬拉松長跑的來歷。(希波戰爭中,擁有數萬步兵和一萬名騎兵的波斯大軍在希臘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馬拉松有一三面環山的河谷,雅典軍隊占據了山坡,波斯軍扎營在山坡下的平地上。雅典軍隊約1萬人前往阻擊。他們采用兩翼埋伏,正面佯攻,最后三面包抄的戰術, 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范例。雅典的快跑能手菲迪皮茨受命回雅典報捷。盡管菲迪皮茨已在戰斗中負傷,但他還是跑回雅典,告訴忐忑不安、等待消息的雅典人“我們得救了”,說罷倒地而死。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和菲迪皮茨,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長跑項目,大致沿著當年菲迪皮茨的路線進行,全程為40.2千米。后來,馬拉松賽跑的標準距離確定為42.195千米。)
啟發學生議論:這項比賽的設立,有什么歷史作用?(讓人們永遠尊敬愛國英雄,自覺培養高尚情操。今天,無論東方或西方的人們通過這項賽事,把戰爭的碰撞與沖突變成和平的體育競爭,既加強了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也增強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傳播與滲透。)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本課主要介紹了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二世紀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戰爭——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侵和羅馬帝國的擴張。這些戰爭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歷史事實?它們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讓我們從教材中探求答案吧。(安排學生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希波戰爭
演示課件,學生識圖,直觀地形成下列歷史概念:波斯發源于何處?波斯帝國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區?(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鄉。公元前6世紀大流士一世統治波斯期間,它已經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西至埃及和色雷斯,東括印度,南達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帶。)
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到希臘各國索取“土和水”是什么意思?結果怎樣?(意思就是要求對方屈服。斯巴達和雅典不屈,在馬拉松、溫泉關、薩拉米斯島等地英勇抗擊,贏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