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紀產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紀,產生在巴勒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公元7世紀,產生在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
掌 握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識別圖片提取信息
《羅塞塔石碑》、《羅林生發現銘文的巖壁》、《字母演進圖》反映出古代文字具有什么特點?這些古老文字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閱讀課文感悟歷史
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背景、創立人、基本教義各是什么?怎樣理解宗教產生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唯物史觀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這種信仰和情感相適應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產物。
人文素養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礎,象形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教學重點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世界三大宗教
教學難點 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產生
課件下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閱讀46頁“導入框”圖文,溫故知新:在你所知道的文物或遺跡中,哪些是用“楔形文字”直接書寫的? (《漢謨拉比法典》、導入框的泥版圖片、英國人羅林生發現的伊朗西部巖壁銘文等)
承上啟下,設疑導讀:除了楔形文字之外,還有哪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它們怎樣演進成今天人們通用的文字?運用這些文字進行宣傳的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個?它們的誕生背景、發展進程各有什么特點?產生了哪些影響?(安排學生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xx年左右使用的文字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由于這種文字是用符號把客觀物體的形象描摹下來的,即所謂“畫成其物”,所以我們習慣上把它稱為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教師強調:我們中國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屬于象形文字。例如初一時,大家已經很熟悉的“馬”字,就是根據馬匹奔跑的形態描摹下來的。
楔形文字由哪里的古代居民創造出來?此后被哪些民族所采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它,此后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教師指出:由于它被廣泛使用,人們稱它為“古代東方的拉丁語”。
教師介紹第47頁插圖《羅林生發現銘文的巖壁》:它位于伊朗西部貝希斯頓村附近通往德黑蘭的路旁巖石之上,離地約150米。上面刻著波斯國王大流士全身浮雕像,還有他親自寫的銘文,意在重申他繼位的合法性和君權神授思想,并紀念當年的戰功。只見大流士高昂著頭,挺著胸膛,一副勝利者的驕傲姿態。在他的腳下,跪著一群被俘的的外國國王,脖子被繩索捆著、雙手被綁在背后,情景逼真。1835年,來自英國的青年軍官羅林生看到這組雕塑,立即發生濃厚興趣。他先用了近一年的功夫,將銘文制成拓本。后來又用了xx年時間,釋讀古波斯文成功,為進一步釋讀楔形文字創造了條件。本課插圖就是當年羅林生發現楔形文字的巖壁。
教師運用課件演示字母文字的演變(根據47頁《字母演進圖》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