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案分析(精選3篇)
九年級歷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案分析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的影響
掌 握
古希臘著名的《荷馬史詩》、悲劇《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杰出的科學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思考探究觀察分析
結合已學知識和生活見聞,領略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的影響,培養觀察、比較、分析和判斷歷史現象的能力;
議論解疑綜合歸納
阿基米德有哪些成就和品德值得稱頌?人們為什么喜歡《荷馬史詩》、《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譚》?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各自的特點是什么?相互間又有哪些相同點呢?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唯物史觀
《荷馬史詩》和《天方夜譚》是古代東西方文學的代表作品,阿基米德是古代科學家中最杰出的人物,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是古代東西方建筑的典型代表。
人文素養
激發學習古代科技、文學、戲劇與建筑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去欣賞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審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學真理的精神,進一步樹立為發展祖國的科技事業、繁榮祖國的文學藝術做出積極貢獻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荷馬史詩》和《天方夜譚》、阿基米德及主要貢獻、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教學難點 世界古代東西方建筑的主要特點
課件下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運用課件溫故知新:按照誕生時間的先后順序回答下表有關內容——
宗教名稱
誕生地點
創始人
佛教
古代印度(尼泊爾)
喬達摩·悉達多
基督教
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
耶穌(傳說)
伊斯蘭教
阿拉伯半島的麥加
穆罕默德
教師過渡講解:上述三大宗教都建筑了聚集信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這些風格獨特的著名建筑以及杰出的科學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發現、色彩斑斕的文學與戲劇中,可以讓我們學到哪些有趣的知識呢?
課件演示導讀提綱:
1. 本課在文學與戲劇方面介紹了哪幾部名著?它們各屬于哪個古代文明?你知道它們各自記載了哪些生動的外國故事呢?你知道哪幾位古代希臘著名戲劇家及其作品呢?
2.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是哪里人?他具有哪些可貴的品德?做出了哪些貢獻?
3. 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點?各自的特點又是什么呢?中國式、羅馬式、哥特式建筑有什么區別?
(安排學生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文學與戲劇
本課在文學與戲劇方面介紹了哪幾部名著?它們各屬于哪個古代文明?
著作名稱
《荷馬史詩》
《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譚》
所屬文明
古代希臘
古代希臘
阿拉伯帝國
你能說出下列著作各自記載了哪些生動的外國故事嗎?
《荷馬史詩》
《伊利亞特》(木馬計)
《奧德賽》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阿拉丁和神燈》
你知道哪幾位古代希臘著名戲劇家及其作品呢?(《俄底浦斯王》的作者索福克勒斯、“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結合51頁“文獻資料·伊利亞特”,組織學生朗讀:“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勛傳到來世。”提出問題:人們為什么喜歡《荷馬史詩》、《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譚》?(《荷馬史詩》生動地表現了古代希臘英雄的事跡,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俄底浦斯王》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畫,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天方夜譚》生動地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許多故事膾炙人口。)
杰出的科學家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是哪里人?(阿基米德,古代希臘敘拉古城邦)
阿基米德具有哪些可貴的品德?(阿基米德愛好思考、專心探索、獻身科學、忠于祖國的優秀品質是當代中學生應當學習、繼承和發揚的。)
阿基米德做出了哪些貢獻?(發現杠桿定律、浮力定律,發明螺旋式水車)
古代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誰?(亞里士多德)
著名建筑
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和圖片,運用課件幫助學生對這兩個建筑形成整體認識。
麥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哪個國家?屬于哪個宗教的建筑?禁止什么?規定什么?(它位于沙特阿拉伯,屬于伊斯蘭教的建筑,嚴禁殺生、斗毆和一切邪惡行為,規定克爾白神廟是前來朝覲的穆斯林必須拜謁的地方。)
巴黎圣母院位于今天哪個國家?屬于哪個宗教的建筑?(它位于法國,屬于天主教的建筑。)
麥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具有哪些相同點?(建筑原料以石頭為主,尖塔高聳如云,還配以精美的雕刻等。)
根據第55頁“活動與探究”:中國北京故宮太和殿、意大利羅馬萬神殿、德國科隆主教堂的建筑有什么區別?
名勝古跡
北京故宮太和殿
意大利羅馬萬神殿
德國科隆主教堂
古典建筑類別
中國古典建筑
羅馬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主要建筑材料
木頭
火山灰混凝土
石頭
屋頂形態特征
人字檐角
圓形穹頂
頂上尖塔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
完成第54頁“練一練·連線”:
荷馬
《俄底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伊利亞特》
阿基米德
杠桿定律
《奧德賽》
完成《世界歷史填充圖冊•九年級上》第11頁各題
根據《新學案》33——38頁,掌握本課[知識網絡],完成[自我測評]和《第三單元自測題》。
提醒學生預習第10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九年級歷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案分析 篇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紀產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紀,產生在巴勒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公元7世紀,產生在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
掌 握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識別圖片提取信息
《羅塞塔石碑》、《羅林生發現銘文的巖壁》、《字母演進圖》反映出古代文字具有什么特點?這些古老文字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閱讀課文感悟歷史
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背景、創立人、基本教義各是什么?怎樣理解宗教產生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唯物史觀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這種信仰和情感相適應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產物。
人文素養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礎,象形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教學重點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世界三大宗教
教學難點 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產生
課件下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閱讀46頁“導入框”圖文,溫故知新:在你所知道的文物或遺跡中,哪些是用“楔形文字”直接書寫的? (《漢謨拉比法典》、導入框的泥版圖片、英國人羅林生發現的伊朗西部巖壁銘文等)
承上啟下,設疑導讀:除了楔形文字之外,還有哪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它們怎樣演進成今天人們通用的文字?運用這些文字進行宣傳的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個?它們的誕生背景、發展進程各有什么特點?產生了哪些影響?(安排學生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xx年左右使用的文字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由于這種文字是用符號把客觀物體的形象描摹下來的,即所謂“畫成其物”,所以我們習慣上把它稱為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教師強調:我們中國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屬于象形文字。例如初一時,大家已經很熟悉的“馬”字,就是根據馬匹奔跑的形態描摹下來的。
楔形文字由哪里的古代居民創造出來?此后被哪些民族所采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它,此后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教師指出:由于它被廣泛使用,人們稱它為“古代東方的拉丁語”。
教師介紹第47頁插圖《羅林生發現銘文的巖壁》:它位于伊朗西部貝希斯頓村附近通往德黑蘭的路旁巖石之上,離地約150米。上面刻著波斯國王大流士全身浮雕像,還有他親自寫的銘文,意在重申他繼位的合法性和君權神授思想,并紀念當年的戰功。只見大流士高昂著頭,挺著胸膛,一副勝利者的驕傲姿態。在他的腳下,跪著一群被俘的的外國國王,脖子被繩索捆著、雙手被綁在背后,情景逼真。1835年,來自英國的青年軍官羅林生看到這組雕塑,立即發生濃厚興趣。他先用了近一年的功夫,將銘文制成拓本。后來又用了xx年時間,釋讀古波斯文成功,為進一步釋讀楔形文字創造了條件。本課插圖就是當年羅林生發現楔形文字的巖壁。
教師運用課件演示字母文字的演變(根據47頁《字母演進圖》制作):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沒有發展成字母文字,后來經過多次演變,外形逐漸簡化,向字母文字過渡。它的24個單輔音的符號,類似字母。
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亞文字的影響下,創造了22個拼音字母。
古代希臘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礎上創造了希臘字母。
在希臘字母的基礎上,形成后來羅馬及其周圍地區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根據49頁“活動與探究·看圖分析”: 各屬哪種古文字?各產生于什么時間地點?(它們分別是楔形文字中的“山”,象形文字中的“哭”,字母文字中的“a”。象形文字產生于公元前30xx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差不多同一時期,在古代兩河流域產生了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
這些古老文字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礎,象形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是有影響的。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對西亞各族人民、對人類文明有重大貢獻。古代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最大貢獻,是他們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臘人則在學習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更為完備的希臘字母文字,后來的拉丁文就是從希臘字母發展而來的。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構成了現代歐洲各國字母文字的基礎。)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稱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怎樣形成?基本教義是什么?后來如何傳播開來?
要求學生在書上標出佛教形成時的創始者、時間及其地理范圍。(喬達摩·悉達多,公元前6世紀,尼泊爾或“古代印度”)
佛教為什么宣揚“眾生平等”?(種姓制度使得當時印度社會矛盾尖銳,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都反對婆羅門的特權)
運用課件展示47頁《佛教教義》圖,鼓勵學生用英語朗讀,然后討論回答:國王們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佛教要求人們“忍耐順從”以脫離苦難,有利于社會安定,有利于國王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運用課件動態演示48頁《佛教的傳播》路徑:
北→中亞→中國→朝鮮→日本
南→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我國境內傣族地區
現行“公元元年”是根據什么傳說定下來的?這說明基督教會形成于什么時候什么地區?它的教義中,哪些內容與佛教相似?后來它分裂為哪兩大教會?(根據“耶穌出生”的傳說,把他誕生之年定為公元元年;基督教會形成于1世紀時的巴勒斯坦一帶;其教義要求人們忍受苦難,與佛教相似;后來它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
要求學生在書上標出伊斯蘭教形成時的創始者、時間、地點、主要教義和經典:穆罕默德,7世紀時阿拉伯的麥加,信仰并順從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古蘭經》。
指導學生閱讀50頁“自由閱讀卡·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補充介紹“圣石”的傳說:圖中的圓頂清真寺是著名的巖石圓頂清真寺。大殿地上有一塊巨石。相傳穆罕默德有一次在夜間騎馬來到這里,駿馬在石頭上騰空一蹬,將他送到天上,因此這塊巨石被認為是穆罕默德升天之處。
運用課件,組織學生完成《新學案》31頁【自我測評】二、填表題:
宗教名稱
產生時間
創立地點
創始人
基本教義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古印度
喬達摩·悉達多
“眾生平等”、“因果報應”、“忍耐順從”
基督教
1世紀
巴勒斯坦
耶穌
忍受苦難
伊斯蘭教
7世紀
麥加
穆罕默德
信仰和順從唯一的“真主”安拉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
完成課本第49頁“練一練”:公元1世紀,基督教產生于( d )一帶。
a. 印度 b. 羅馬 c. 麥加 d. 巴勒斯坦
根據課本第49頁“動腦筋”:你能說出與世界三大宗教有關的節日和習俗嗎?(佛教的“浴佛節”、“成道節”、“涅磐節”。基督教的“復活節”、“圣誕節”。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宰牲節”。在時間許可的條件下,建議介紹“臘八粥”與“浴佛節”的關系。)
浴佛節、成道節:
涅磐節:
如何正確看待這三大宗教及其教義?(這三大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其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這種信仰和情感相適應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產物,我們應當給予尊重。但是,宗教在誕生時期為了宣傳教義,編成一些生動的神話傳說,添加了夸張甚至虛構的成分,值得研究卻不能迷信。)
完成《世界歷史填充圖冊•九年級上》第10頁各題
根據《新學案》30-32頁,掌握本課[知識網絡],完成[自我測評]。
提醒學生預習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九年級歷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教案分析 篇3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蘇美爾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臘字母è拉丁字母(羅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2、基督教
創立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
3、伊斯蘭教
創立時間:公元7世紀;地點: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點:三大宗教均產生于亞洲,教義中均宣揚“忍耐順從”。
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學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質:阿基米德從小善于思考,喜歡辯論;
②重大發現及發明: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車
2、亞里士多德——“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二、文學與戲劇
1、《荷馬史詩》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荷馬;
②價值: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紀,歷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