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2
板書:(以上條目)
主題活動: 馬可•波羅東游尋蹤
活動目標
1.通過模擬馬可•波羅東游的活動,具體了解古代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實,進一步鞏固所學有關馬可•波羅東游的歷史知識,樹立交流與融合是世界文明發展主旋律的意識。
2.掌握當時西方人獲取、認識和了解中國信息的重要途徑,理解中國走向世界的漫漫歷程。
3.通過繪制馬可•波羅東游路線圖,學習繪制地圖的基本技能并培養通過地圖獲取知識的能力。
4.查閱和收集有關馬可•波羅東游的歷史文獻,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和提取歷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過學生做導游和扮演角色,激發學生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進入歷史情景的自我表現能力。
6。模擬馬可•波羅東游中國,感受中國風韻,領略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生對中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課前準備
1.確定活動主題內容
本課活動主題是“馬可•波羅東游尋蹤”,活動要圍繞主題讓學生了解馬可•波羅來中國的路線,以及沿途的風土人情、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活動要立足于友好往來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土流,讓學生盡可能以外國人的眼光來看當時的中國,“外國人眼里的中國元朝”是活動始終應該堅持的視角,避免中國人看中國。
2.制定活動計劃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在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整體上制定活動汁劃后,讓學生根據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活動。
(1)活動時間、地點和人選。由于采用課本劇的形式,需要提前較多的時間來準備(2—5天),事先確定角色人選和劇本:選擇角色時可以以馬可•波羅為主,再適當增加其他角色,如馬可•波羅的叔父和隨從以及沿途的中國人等。演員通過車:生自薦和推薦的方式產生。
(2)關于劇本。教師作出主題活動的要求后,讓學生自己編寫,教師修改。可套用《大話西游》的風格和經典臺詞,搞成《大話東游》。當然,也可采用正劇的方式。
(3)活動具體過程。學生先拿出劇本,師生共同修改,然后排練。自己制作一點服裝和道具。
3.搜集整理資料
畢竟歷史活動課不是語文活動課。形式可以生動活潑,資料和信息必須準確無誤。馬可•波羅經過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著名的地方,必須事先落實,以免劇本出現史實方面的失誤,比如長城,在《馬可•波羅游記》里沒有提到這個中國的標志性建筑,有可能他沒有去過,劇本對此就不能胡編。教師應向學生介紹一些尋找資料的方式,如查閱圖書、調查訪問、上網查詢,并對搜集的資料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篩選有用的資料。教師審查劇本時,尤其應該關注史料是否準確無誤。
活動過程
1.整個活動自始至終可由學生主持。由主持的學生寫好串詞,宣布活動(節目)開始,教師做一名忠實的觀眾即可。
2.活動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表演,大家當觀眾認真看。
第二個環節是挑刺,看完后由同學們來挑剔表演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史實是否有誤,是否緊扣了活動主題,臺詞是否精彩,誰的表演最到位等。
第三個環節是教師總結,無論學生表演得怎樣,教師應該以鼓勵性評價為主,適當指出缺點,因為,活動評價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評價過程中,可根據學生在活動中是否主動積極,收集資料的方法是否正確,每個人的表演特點、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進行綜合測評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