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要點表格式
九年級上冊集體備課一、總體分析知識結構:九年級上冊包含了上古(第一、三單元)、中古(第二單元)、近代(第四、五、六、七、八單元)世界的相關歷史事件。其中第四、五、六、七、八單元對應了“資本主發展”的政治斗爭(如:革命)、資本積累(殖民與反殖民)、階級斗爭(如:馬克思主義誕生)、政治改革(俄國、日本)、生產力革新(兩次生產力革命)、思想發展(文藝復興、啟蒙思想)等內容。所以,復習時既要遵照時間順序(即單元順序),也要向學生明示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學情分析:復習了四冊書,學生已經進入到復習狀態,所以在復習時建議注意一下方面:1、加快速度——上學期剛學過,用3-4課時即可。2、注意兼顧已經復習過的知識(詳見“知識要點”和“學案”)二、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人類文明的開端
課題
知識點
基本要求
識記
理解
應用
第1課人類的形成南方古猿現代人類從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展而來,南方古猿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人類自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回顧七年級上祖國遠古居民,想一想元謀人屬于人類進化的哪個階段?回顧“進化論”由誰提出,將進化論翻譯傳播到中國的思想家是誰?
三大主要人種
世界上的三大人種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第2課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權力的象征。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四個等級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政大權)、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和奴役,干最低賤的職業)。回顧,中國的母親河?人物初祖?列舉中國奴隸制王朝?第3課 西方文明之源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伯利克里當政時期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羅馬興衰布匿戰爭:公元前3-2世紀,羅馬共和國vs迦太基 羅馬從此成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49年,凱撒奪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達到最大,地中海成為其內湖。(九年級上第6課)
第二單元 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及意義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過渡的標志。回憶七下遣唐使對比日本歷史上的轉折性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維新、二戰后日本騰飛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7世紀初,麥加創立622年,麥地那,穆罕默德,建國阿拉伯半島統一與伊斯蘭教密切相關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