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測試題
一、選擇題
1.十月革命后,布爾什維克黨為戰勝國內外敵人的顛覆,集中有限的物力用于戰爭,在農村實施了()。
a.新經濟政策 b.余糧收集制
c.工業化政策 d.農業集體化政策
2.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鞏固蘇維埃政權 b.加強工農聯盟
c.解決財政危機 d.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3.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
a.“一五”計劃完成后 b.“二五”計劃完成后
c.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 d.赫魯曉夫改革前
4.下列使中國重新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條約是()。
a.《凡爾賽和約》 b.《九國公約》
c.《聯合國家宣言》 d.《開羅宣言》
5.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最先爆發于()。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日本
6.在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中,壟斷資本家大量銷毀商品,其目的是()。
a.刺激消費 b.銷毀過期商品,減少庫存
c.為了擴大再生產 d.維持利潤,穩定商品價格
7.以下內容中,你認為哪一項是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a.整頓財政金融 b.對工業加強計劃指導
c.調整農業政策 d.大力興辦公共工程
8.簽訂慕尼黑協定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是()。
a.英法與德國為同一陣營的侵略者
b.當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為主要矛盾
c.英法為本國利益而犧牲他國的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
d.捷克斯洛伐克國內民族矛盾尖銳
9.二戰爆發后,法國迅速潰敗的根本原因是()。
a.消極依賴馬奇諾防線 b.缺少英國的支援
c.意大利趁火打劫,對法宣戰 d.實行綏靖政策的惡果
10.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相同點是()。
a.發生于1942年 b.直接決定了法西斯同盟失敗的命運
c.法西斯軍隊實行突然襲擊 d.法西斯軍隊進攻一開始即嚴重受挫
11.美英盟軍在西線開辟第二戰場的目的是()。
a.將德軍分成兩截,加以殲滅 b.使德軍陷入東西兩線作戰
c.配合蘇軍展開大反攻 d.與蘇聯爭奪對德國領土的控制權
1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
a.民族解放戰爭 b.帝國主義爭霸戰爭
c.民族自衛反擊戰 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國和蘇聯在二戰中的突出作用
1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稱霸的最大障礙來自于()。
a.西歐民主力量 b.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
c.英法等大國 d.亞非拉國家的人民
15.最先發出“冷戰”信號的人物是()。
a.杜魯門 b.丘吉爾 c.馬歇爾 d.麥克阿瑟
16.在美蘇爭霸過程中,古巴導彈危機的解決證明()。
a.當時優勢在美國方面 b.美蘇之間既有爭斗又有妥協
c.當時優勢在蘇聯方面 d.美蘇兩國經濟實力平衡
17.二戰結束后,由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為最大的負債國的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日本
18.二戰后,西歐國家經濟聯系日益加強的突出表現是()。
a.采用最先進的科技成果 b.加強與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