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2
師:公元前5世紀,雅典涌現出了三位非常著名的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圖片展示各悲劇家肖像、生卒年和代表作。)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索福克勒斯和他的不朽名篇《俄狄浦斯王》。
我想先問問大家,同學們經過了課前準備,那么你們現在了解的關于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有哪些呢?
生:(講故事)
師:聽完《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大家有怎樣的感受和啟發呢?
生:(教師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發言,各抒己見,為接下來講述《俄狄浦斯王》的藝術價值作好鋪墊;引導學生感受蘊含在文學作品中的美。)
師:聽了大家的精彩發言,下面老師也講講自己的認識。
歌頌英雄主義是古希臘戲劇鮮明的主題,而俄狄浦斯王就是古希臘戲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之一。
當俄狄浦斯王得知自己是弒父兇手時,他悲嘆:“一切都應驗了!我成了不應生我的父母的兒子,娶了不應當娶的母親,殺了不應當殺的父親。”(出示文字和圖片)然而,即使在命運的掌握中他也沒有失去堅強的性格,他為自己的行為悲痛萬分(出示文字和圖片),但他放棄了相對而言要容易得多的了結自己不幸命運的方式——“自殺”。最后,他用王后的金別針刺瞎了自己的雙眼,自殘、然后自我放逐。他選擇的是一條活受罪的生存路徑,這不僅顯示了俄狄浦斯王對生的渴望與生的勇氣和毅力,也表明了他勇于擔負起自己應當擔負的責任。在被命運擊倒的那一瞬間,俄狄浦斯王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力量使他高貴地立于山巔而不是匍匐在泥沼之中,他的生命因此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永恒的價值與意義。這也正是這一悲劇能夠流傳千古的根本原因。今天,俄狄浦斯王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現實意義,雖然他深知“弒父娶母”的命運不可抗拒,但他從未放棄與命運抗爭的權利。雖然最終沒有逃脫命運的安排,但他“不可為而為之”的竭力抗爭卻譜就成了一曲感人而悲壯的交響樂,正是這種“抗爭”彰顯了他崇高的尊嚴與令人敬畏的精神。因此,我希望這種精神能夠給大家以力量,使我們能夠更加坦然地去面對人生中的困難、挫折,甚至不幸。
四、 《一千零一夜》
師:在領略了歐洲文學的藝術魅力之后,接下來我們把注視的目光投向亞洲的阿拉伯半島;我們要欣賞的正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大家知道這個名字的來由嗎?
生:(回答)
師:那么,在《一千零一夜》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哪些呢?
生:(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注意抽選一兩位學生簡單講述一下其他同學不是很熟悉的故事)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些故事的片斷。(播放剪輯的《阿拉丁》《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辛巴達歷險記》的電影片斷,學生講述得較詳細的故事就不用看了,同時還要視課堂時間而取舍)
師: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千零一夜》主要講述和反映的是什么內容呢?
生:(回答)
師:那么, 《一千零一夜》這樣一部阿拉伯的民間文學作品為什么能反映出這么多地域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呢?
生:(討論,回答)(根據學生回答總結,要特別指出,《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從8世紀起不斷得到豐富提煉,到16世紀定型。8世紀時,阿拉伯帝國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因而這部文學作品中的內容既有源于古波斯、伊拉克、埃及等國的故事,也有源于印度、希臘等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