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亞非拉的奮起
第12課 亞非拉的奮起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引導學生理清三條線索:第一,亞洲的振興與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與影響;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與成果。
通過本課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以下知識點:印度等亞洲國家的獨立及其振興;非洲民族獨立的進程及其勝利的意義;古巴革命和巴拿馬運河主權的收復;
通過本課的教學及其對殖民體系形成與崩潰原因的分析,啟發學生得出以下認識: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勝利,標志著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殖民體系的形成是人類歷史發展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而出現,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變化,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與它的出現一樣是歷史的必然。殖民主義在當今世界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贏得獨立的人民要進一步掃除殖民主義的殘余,為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繼續努力。
通過對非洲獨立運動原因和意義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認識歷史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通過對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發展史的回顧,培養學生歸納歷史問題、比較歷史事件、概括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點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的特點如下:
首先,本課的內容涉及地區極為廣泛,有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有埃及獨立運動等非洲國家的民族獨立浪潮、還有古巴的獨立斗爭;其次,本課的內容頭緒較多,既有民族獨立運動,又有經濟發展概況;第三,本課內容識記的要求高,既要掌握各個時間段內歷史事件的時間概念,又要掌握亞非拉各個地區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概念;第四,本課的內容牽涉舊知識較豐富,以印度為例,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慘經歷,又有反抗民族壓迫的艱辛歷程,還有推動民族經濟發展的壯麗畫卷。同時,課本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當前亞非拉在現代化道路上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命運。
本課內容的重點:
第一,印度的獨立與經濟發展。教材用了最多的篇幅介紹印度的歷史、印度的今天并隱含著對印度未來的思考,指出印度原來是亞洲面積最大的殖民地,受英國直接統治的時間長達近二百年之久。教材還介紹了印度自19世紀中期以來就出現不少次大規模的民族獨立運動,告訴我們印度獨立國家的建立是幾代印度人堅持了長達百年之久、前仆后繼地進行大規模反英斗爭的結果。
第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教材主要介紹了二戰后非洲民族解放斗爭的光輝歷史:從納賽爾發動埃及武裝起義到非洲三十多國獨立(非洲獨立年),從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到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殖民體系最終崩潰的納米比亞獨立。教材通過點明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殖民主義者入侵和奴役非洲5xx年歷史的終結,幫助學生了解非洲現代的歷史。
本課內容的難點:
第一,印巴分治。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獨立運動的成果,又是不利于印巴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根源之一。影響印巴地區穩定和發展的主要因素中,既有該地區歷史上的民族宗教對立問題,更有英國在被迫結束對印度實行殖民統治時所采用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后患,特別是“分而治之”政策所帶來的克什米爾領土之爭問題。印巴之爭不僅是南亞地區安寧與發展的巨大障礙,而且還影響到世界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