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
點擊::第一范文1 第一范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亞洲的振興與崛起、非洲民族獨立浪潮與影響、拉美民族獨立運動與成果等歷史知識。
2、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建立與崩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
3、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全面認識歷史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印度的獨立與經濟發展;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2、難點:印巴分治;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
三、教學要點
一、亞洲國家的獨立與振興
1、印巴分治
2、印度經濟的發展
3、亞洲其他國家的獨立與發展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二戰后非洲掀起民族獨立浪潮
2、非洲民族獨立的四個階段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斗爭
1、古巴革命
2、巴拿馬人民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的影響,不僅有前幾課我們了解的資本主義世界與社會主義陣營的變化,而且也使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紛紛掀起民族解放與民族獨立運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亞非拉不僅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而且使資本主義列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建立起來的殖民體系宣告瓦解。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
(展示板書: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
【內容組織】
師:亞非拉地區長期深受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與經濟掠奪,但是二戰后,情況發生了變化,亞非拉地區紛紛走上了民族獨立發展,以及為擺脫經濟上壓迫的斗爭道路,其中亞洲走在最前列。
(展示板書:一、亞洲國家的獨立與振興
1、印巴分治)
師:戰后亞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從歷史上看,二戰前,除日本以外的亞洲諸國,都成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剝削和奴役,它們具有要求民族獨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戰前及二戰中,日本帝國主義乘機對東亞和東南亞進行瘋狂侵略,被侵略地區的人民紛紛拿起武器,進行武裝斗爭,抗擊侵略者。這對戰后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二戰結束,一些國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統治崩潰的短暫時機,迅速掀起了爭取獨立的運動。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國主義卻卷土重來,妄圖恢復殖民統治。這樣,民族解放運動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從東亞、東南亞、南亞,擴展到西亞。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印巴分治。
師: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印度是如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曾經發生國哪些著名的反英斗爭?
生:印度于17世紀開始遭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紀中期被英國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總督管轄印度,直到1947年英國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結束了對印度長達277年的侵略和近2xx年的直接統治歷史。印度自1857年進行反英民族大起義失敗后,先后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次大戰后、二次大戰后進行了許多次民族獨立斗爭,直至最終獲得獨立。
師:眾所周知,英屬印度殖民地不單單包括現在的印度,還至少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為什么英屬印度殖民地最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陷入分裂?
生:印巴分治、蒙巴頓方案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