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b、歷史影響:它們代表壟斷資本集團的利益,對內實行法西斯獨裁恐怖專政,對外極力推行侵略擴張政策,是最反動,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權。隨著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了;隨著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亞洲戰爭策源地也形成了。各國法西斯勢力的發展與相互勾結,預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3、教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意、日進行的是帝國主義的非正義的戰爭,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奪別國,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殘暴本性。其他參戰各國的人民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其中,中國等進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戰爭;蘇聯進行的是反法西斯的衛國戰爭。
課件演示導讀提綱(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1、希特勒上臺之初如何對外侵略?何謂“慕尼黑陰謀”?
2、英法為什么要對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綏靖政策?
3、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較,爆發情況有什么不同?
4、德國法西斯為什么要突襲波蘭? 大戰初期歐洲許多國家為什么會迅速敗亡?
5、英國和法國遭到法西斯德國侵略的情況和結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正當不列顛之戰勝負未分之時,德國法西斯為什么把矛頭突然轉向蘇聯?
7、德國在歐洲大陸很快占領了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為什么沒能使蘇聯屈服?請談談你的看法。
8、有人說,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序幕,這種說法對不對? 為什么?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慕尼黑陰謀(課件演示相關圖片,輔導學生觀察思考)
1、希特勒上臺之初如何對外侵略?(大肆擴軍備戰,公開吞并奧地利)
2、何謂“慕尼黑陰謀”?(學生標注知識要素)
a、.時間:1938年9月
b、地點:德國慕尼黑
c、人物:張伯倫(英)、達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
d、要害:采取綏靖政策,在背地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滿足法西斯德國的侵略要求,以求得一時的太平。
3、英法為什么要對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綏靖政策?
a、他們仇視社會主義蘇聯,希望以此推動納粹德國去進攻蘇聯。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種唯有共產國際、唯有蘇聯才是德國敵人的假象。
b、他們經濟、軍事地位受到一戰的削弱。統治集團中的一部分人談戰色變。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擴張針鋒相對。
c、經濟大危機使他們國內政局動蕩,自顧不暇。而英、法資產階級一貫蔑視弱小國家,所以就隨意地犧牲弱小國家利益 來維護本國利益。這是根本原因。
二、戰爭的爆發和擴大 (在演示相關圖片的基礎上,教師解釋事件原因,學生“動腦筋”)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較,爆發情況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是一觸即發的。19xx年6月28日發生了薩拉熱窩事件,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后的一周內,德、俄、法、英相繼投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是逐步打起來的。1931年日本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早就揭開了亞洲戰場的序幕;后來,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德國先后吞并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戰火越燒越兇猛。1939年9月,德國侵入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