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
本課涉及的內容在以前的教材中只是作為現代藝術的一部分概括性地加以簡單介紹,并且是選學內容,教師一般都不甚熟悉。音樂和電影是當今學生耳熟能詳的藝術,教師首先必須對此要有相當的了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學生準備:查找自己感興趣的爵士樂的資料,以備在課堂上展示交流。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可準備一首爵士樂的片段在課堂上演奏。回憶自己看過的著名影片,體會其中最打動自己之處,作好發言準備。
--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導入新課。
爵士樂。
1.爵士樂的起源和特點;
學生認真聆聽,表達對樂曲的感受:憂郁、悲傷、變化音多、節奏復雜。
學生認真聆聽,表達對樂曲的感受:切分的節奏風格,適合舞蹈的舞曲音樂。
學生觀看,談自己的觀后感。
方案一:詢問學生中有多少音樂、電影愛好者,喜愛音樂、電影的原因是什么。待學生自由發言,進入學習狀況后,開始正題。
方案二:播放一些電影大片中的著名片段,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導入本課學習。
播放一段布魯斯名曲(如:布魯斯女王──貝西·史密斯演唱的《圣路易布魯斯》),讓學生談聆聽后的感受,體會布魯斯的特點。
聯系布魯斯的特點介紹其來源。
播放一段拉格泰姆名曲(如:拉格泰姆之王──司各特·喬普林的作品《楓葉拉格泰姆》),讓學生談聆聽后的感受。
介紹:拉格泰姆是ragtime的音譯,詞義是“參差不齊的拍子”,故又稱為“散拍樂”。它也是從非洲民間音樂發展而成。
總結:布魯斯的音調與拉格泰姆的節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語匯。
播放一段爵士樂演奏會的現場錄像。待學生談完感受后,介紹爵士樂的即興表現方式。
2.爵士樂的演變和影響;
展示有關文字資料,介紹爵士樂的演變。播放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百臺鋼琴演奏《藍色狂想曲》的錄像,體現爵士樂與交響樂的結合。
3.拓展延伸。
好萊塢。
1.電影的誕生;
2.好萊塢電影的地位和類型;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關爵士樂的資料,如:爵士樂在中國;爵士樂對當今流行歌曲的影響等。還可以讓有音樂特長的學生現場演奏爵士樂曲的片段。
學生發言,解釋視覺停留的原理。
學生聽講,并就自己的了解發表見解。
觀看影片,并就自己印象較深的好萊塢電影簡談自己的觀后感。
讓學生展示和交流,適當補充和點評。
介紹電影的起源,引導學生結合有關物理學方面的知識理解電影發明的原理,有條件的還可以播放早期電影中的一些片段。
介紹好萊塢在世界電影業的壟斷地位,好萊塢電影的特點和類型。
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而且學生很熟悉的好萊塢電影的片段,如:《摩登時代》、《音樂之聲》、《星球大戰》、《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號》、《辛德勒的名單》、《獅子王》,等等。引導學生在了解好萊塢電影類型的同時,感受電影作品中動人心弦、感人肺腑之處。
2.好萊塢電影的沉浮。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進行討論。
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中國電影明星和著名影片,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簡述好萊塢電影的發展過程,設計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
①電視的發展使電影受到很大的沖擊,電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是越來越小了?你有什么看法?
②你知道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從好萊塢稱霸影壇的原因中,你認為中國電影應如何應對好萊塢電影對中國的民族電影市場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