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課程目標】1.知識和能力:理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了解帝國主義國家的軍備競賽和戰爭危機,掌握歐洲列強之間的三對矛盾、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性質
2.過程和方法:認識帝國主義掠奪和侵略的本性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帝國主義掠奪和侵略的本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根源
【教學方法】
圖示法,講述法,朗讀法,提問法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世界主要矛盾加劇,除了有帝國主義國家國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帝國主義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還有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二、新課:
(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 *
1.矛盾的根源: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帝國主義國家的權益總是和它的綜合實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國主義之間的爭端
2.歐洲列強之間的三對矛盾
(1)俄奧矛盾:源于巴爾干地區→巴爾干地區的戰略地位及復雜的民族
(2)法德矛盾:源于什么戰爭?(普法戰爭)該矛盾的歷史地位、影響 (遺留問題)
(3)英德矛盾:英國的外交政策:“光榮孤立政策”;德國外交政策:“大陸政策”→“世界政策”
(指導學生閱讀英德矛盾小字材料):該矛盾的歷史地位、影響
(二)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帝國主義國家根據自己的利害關系紛紛尋求同盟者,拉幫結派,不惜大動干戈。
1.三國同盟(德奧意):時間:1882年,同盟國組成國家
組建目的:對付俄國、法國 原則: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敵人是敵人的邏輯。三國核心:德國
2.三國協約(英法俄):時間:19xx年,協約國組成國家
3.帝國主義的軍備競賽:為了在未來的侵略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各國紛紛增加軍費,添購軍火。各國軍費增長比例、 “海權論”簡介、英德在海軍軍備方面的競賽、英國大造無畏艦。帝國主義國家爭奪焦點:巴爾干地區
三、教學小結 (提問、寫出)
1.帝國主義之間矛盾的根源 ,2.歐洲列強之間的三對矛盾 ,3.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名稱、組成國 ,
4.帝國主義爭奪焦點, 5、同盟國與協約國的性質: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板書設計】
(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
1.矛盾的根源: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歐洲列強之間的三對矛盾
1)俄奧矛盾 2)法德矛盾3)英德矛盾
【作 業】 課后復習、預習。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