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研究課九下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5、你覺得其中哪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借鑒:①要善于抓住機遇,注意加強國際間經濟聯系;②要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新;③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6、進一步思考:二戰后美國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歐和日本呢?
(1)控制西歐各國,稱霸世界;
(2)穩定資本主義,對抗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7、“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
(1)“歐共體建立的原因 (背景)是什么?”
(2)“歐盟建立的大致經過及意義是什么?”
同學們,第二次世界結束后,經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努力,在美國的幫助下,戰敗的德國和日本開始強大起來,躍居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但與眾不同的是,強大后的德國政府和人民開始對歷史深刻反省和謝罪,發出了求和平、求發展的真誠意愿,不僅沒有降低自己的威信和國格,還獲得了歐洲和世界人民的信任和贊譽。于是乎,歐共體和歐盟先后在歐洲的大地上誕生了,歐洲各國開始走向了聯合和團結,標志著歐洲各國人民在“創建一個從未有的更為緊密的聯盟”進程中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歐盟”成立后,其成員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歐盟”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且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相反的是日本離亞洲人民越來越遠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也開始膨脹,軍費支出不斷增加;日本阻撓中國統一中國臺灣、在釣魚島要搶中國領土、在:東海要搶中國資源、在教科書上亂改侵略歷史等等。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一個題目供我們探究和反思:
一道令人驚醒的日本歷史試題:
1、日本的教師給他的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歷史試題:“日本跟中國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即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么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么地方?輸了又輸在什么條件上?分析之!”
2、其中有個日本學生是這樣分析的:“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中國臺灣回到中國以后,有一場激戰。中國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和高雄封鎖。中國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的南海,跨中國臺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這是石油生命線。中國如果把中國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里經過,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會上場,那就打!按照判斷,公元xx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好對華抗戰的準備。”
3、經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洗禮,日本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日本阻撓我們統一中國臺灣、在釣魚島要搶我們領土、在東海要搶我們資源、在教科書上亂改侵略歷史,21世紀如果跟日本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么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中國贏了,是贏在什么地方?輸了又輸在什么條件上?分析之!”
活動探究性作業:
1、動腦筋:到xx年歐洲聯盟包括哪些國家?歐洲聯盟成立后,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將會發生哪些變化?